他为金庸写续集,靠着《九阴九阳》被誉为大陆金庸,如今消声觅迹
展开全文当年武侠小说洛阳纸贵,看小说的男孩子没有不看武侠小说的。尤其是金庸的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成为很多武侠迷心中的经典。因为金庸武侠小说实在太红了,不少人就动起歪脑筋。他们想要靠着金庸的名气来给自己赚钱,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大量金庸小说的续书作品。很显然,这些小说都没有得到金庸的同意,按现在来说,属于“侵权作品”。只不过,当年根本没有人管这个。而武侠迷因为太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看了金庸小说还想看相关人物的故事,在事实上造成了金庸续书的流行。这其中,“金庸新”写的《九阴九阳》,可说是比较热门的一本金庸续书了。之所以这本小说会这么流行,很大原因是因为这个“金庸新”的笔名。小说封面写着“金庸新著”,大家以为是“金庸”新写的作品,谁知道是“金庸新”写的作品。相信很多老武侠迷都有过这种上当的经历吧。但不管怎么说,“金庸新”真的成功了。当年,《九阴九阳》的销量特别好,简直红到离谱。然后“金庸新”又推出了一系列续书,名气非常大,甚至有不少出版社和媒体把他誉为“大陆金庸”。但是这个“大陆金庸”如今早已消声觅迹了。我是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看武侠小说20年的武侠迷。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金庸新”这个作者,聊一聊他的武侠小说。金庸新,本名杨明刚,真正的笔名是“阳朔”。他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文笔相当不错,对于历史和诗词也有许多积累。所以他模仿起金庸的文风,倒也是像模像样,至少有三分水准。金庸新的代表作自然是《九阴九阳》。这本小说是《倚天屠龙记》的续集。小说讲述了大理段氏后裔段子羽的故事,剧情曲折夸张,文字流畅,其实读起来味道还不错。虽然是狗尾续貂,却比那些文字粗糙的武侠小说好不少。段子羽最让读者记忆深刻的有两点。一个是段子羽奇遇很多,武功无敌。段子羽一个人学会了九阴真经、九阳真经、蛤蟆功、独孤九剑、六脉神剑、一阳指等金庸原著中的神功绝学。这武功配置简直梦幻境界,令无数武侠迷心生羡慕,替无数武侠迷圆梦。这种收集武功的套路,类似于《金庸群侠传》游戏给人的快乐。所以,在阅读《九阴九阳》时,读者的代入感还是非常强烈的。段子羽另外一个亮点,就是狠心对待张无忌,各种欺负张无忌和明教中人。在金庸小说众多主角中,张无忌真是非常不讨喜。明明武功很强,却优柔寡断,像个懦夫一样,没有高手气质。而段子羽欺负张无忌,就等于替读者讨回了公道。读者在阅读《倚天屠龙记》时被张无忌气到郁闷,终于在《九阴九阳》中获得了弥补。“金庸新”通过蹭热度的方式,在《九阴九阳》赚到了甜头,于是趁热打铁,推出了《大侠风清扬》和《剑圣风清扬》系列。这两本书讲述了段子羽的传人风清扬在沙漠中意外获得《葵花宝典》,却遭到魔教长老和丐帮弟子的追杀。后来,风清扬巧遇慕容世家后人慕容雪,习得斗转星移和凌波微步。然后风清扬又遇到了天师道的奇人,学成一套奇门功夫。然后,风清扬恶斗西域“无恶帮”,大战魔教教主任我行,独孤九剑威震天下。小说还讲述了风清扬与慕容雪、桑小娥、秋梦三位女子的爱情,老实说写得有些过分,但却得到了一些读者的欢迎。可以看出来,“金庸新”续写金庸小说的套路其实与后来网络小说中的同人小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人小说一般写穿越者来到金庸武侠世界,收神功,抱佳人,天下无敌。而“金庸新”的小说,何尝不是这种“神功”加“美人”的模式呢?虽然金庸新得到了“大陆金庸”的美名,但同时也有很多骂名伴随着他。大家渐渐都知道金庸只写了15本武侠小说,“金庸新著”这种套路已经无法蒙混过关了。武侠迷们对金庸新这种鱼目混珠的行为,也表示了鄙夷。于是金庸新后期就“改头换面”,使用“阳朔”的笔名发表小说。此类作品有《射月英雄》、《血煞魔君》、《寻梦江湖》、《霸刀狂花》、《惊艳江湖》、《无敌快刀》、《邪剑狂刀》等小说。阳朔的作品颇为丰富,但是由于与金庸解绑了关系,自然也就没有了热度。这些小说知名度并不高,相信看过的朋友不太多。下面我简单介绍几本小说,让大家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血煞魔君》写少侠蒲星为了寻找杀父仇人而踏入江湖,巧遇“武林第一庄”庄主女儿“白娥”,两人结下良缘。但是蒲星遭人暗算,几乎死去,却因祸得福,学会神功,于是以“血煞魔君”的面目重出江湖,最终报仇雪恨。《射月英雄》写少侠段拂与少女李关关订下婚约,遭遇追杀,却偶遇丐帮帮主邓九公,学得神功。没错,这本书虽然没有冒用金庸的名头,但是书名和故事都有浓厚的《射雕英雄传》的影子。《寻梦江湖》写主角“张寻”为了寻找父亲而踏上江湖。主角为人正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没想到因祸得福,结识了多位红颜知己。最终主角挫败了“影子会”,手刃了杀父仇人,成为了一代大侠。其他小说就不一介绍了,还是那句话,脱离了金庸,“金庸新”就泯然众人,很难获得读者的青睐了。不过他不甘寂寞,2004年还在《武侠版》杂志发表了小说《十万雄狮斩阎罗》。只可惜,他的重出江湖没有多大的水花。接下来的武侠创作热潮,便由凤歌、步非烟、沧月、小椴等大陆新武侠作者接管过去了。再然后,网络小说彻底占据了原本武侠小说的市场。如今,凤歌等人基本停止了武侠创作,至于“金庸新”则早已消声觅迹,没有什么人知道,也没有多少人在意了。朋友们看过“金庸新”的武侠小说吗?在网文时代,还会有人喜欢武侠小说吗?大家觉得哪些武侠小说比较好看呢?欢迎留言哦。

葵花宝典究竟从何而来?极有可能是源于九阴九阳两大奇经
原创葵花宝典究竟从何而来?极有可能是源于九阴九阳两大奇经2020-06-12 11:46 读了《笑傲江湖》一直有两个疑惑:为何修炼葵花宝典和辟邪剑谱第一步就是挥刀自决?为何女人不能练太监却能修炼呢?最近阅读了原著之后,突然有了一个很大胆的想法:葵花宝典极有可能是某位武学天才综合了《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两大奇书之后创出的武功! 金庸武侠特点:绝世武功、门派传承 金庸先生的小说虽然没有明确的时间联系,但小说年代却有先后之分,小说中的武功也有一定的传承特点。 九阴真经是《射雕英雄传》中出现的绝世武学,为天下武学的总纲,只要修炼过九阴真经的人几乎都是武林高手。到了《神雕侠侣》后期,与九阴真经相对的九阳真经现身江湖,少林觉远大师在华山上施展九阳真经武功,众人大为惊讶,可见九阳真经并不弱于九阴真经。到了倚天屠龙时期,张无忌练成九阳真经,武功当世无敌。而后经历了数百年,到了笑傲江湖时期,葵花宝典现世,东方不败练成葵花宝典成为天下第一。 在射雕三部曲中,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是最高深的两大神功,为何到了笑傲江湖中却没有九阴九阳的踪迹了呢?其实情况并非如此。 【推测】到了笑傲江湖时代,九阴真经和九阴真经依旧存在,只不过二者合二为一,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九”为数之极,正所谓阴极阳生,阳极阴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九阴九阳终归一,成了葵花宝典。由此便解释了修炼葵花宝典的种种疑惑。 九阴九阳归一葵花生 任我行伸手到东方不败衣衫袋中,摸出一本薄薄的旧册页,随手一翻,其中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正是那本《葵花宝典》。他握在手中扬了扬,心道:“这《葵花宝典》要诀注明,‘欲练神功,引刀自宫。炼丹服药,内外齐通。” 可见,修炼葵花宝典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欲练此功......”,只有突破第一关才能继续修炼后面的武功。 【为何正常人不能修炼,太监却能修炼】 根据推测,葵花宝典综合了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因此修炼葵花宝典之时需要阴阳同时存在,而对于常人这又几乎不可能。女人为阴,男人为阳,若在正常情况下,要么缺阳,要么缺阴,正常人无法修炼。而太监就不一样,太监本是男人,先天为阳,成为太监之后,体能阴柔之气自生。 葵花宝典源于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修炼葵花宝典正需要体内既有阴又有阳,因此,只有太监才能修炼。 林平之阴森森地道:“正是。这《辟邪剑谱》的第一道法诀,便是:‘武林称雄,挥剑自宫’。”岳灵珊道:“那……那为什么?”林平之道:“练这辟邪剑法,自练内功入手,再要加炼内丹,服食燥药。若不自宫,练功服药之后,便即欲火如焚,不免走火入魔,僵瘫而死。” 辟邪剑谱与葵花宝典大同小异,根据林平之所说,辟邪剑法是从内功入手。要练出体中内丹,因此需要服用燥热之药,将体内的“阳”催发到极致,即“九阳”。但服药之前必先挥刀自决,否则难以忍受燥热,便会走火入魔而死。而之所以要“挥刀......”便是使体内产生阴,来调和阳,让阴阳同时共存。 前朝太监悟出葵花宝典 “这部《葵花宝典》,武林中向来都说,是前朝皇宫中一位宦官所著。”方证道:“至于这位前辈的姓名,已无可查考,以他这样一位大高手,为什么在皇宫中做太监,那更加谁也不知道了。至于宝典中所载的武功,却精深之极,三百余年来,始终没一人能据书练成。” 从以上原著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 其一:葵花宝典是前朝太监所创。 其二:葵花宝典从创出至笑傲江湖期间,一共经历了300多年。 推测:笑傲江湖发生在明朝,因此,葵花宝典创出的时间应该为元朝。从笑傲江湖倒退300年左右,应该就是倚天屠龙后期。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走进昆仑山山谷的五年后,他完全学会了九阳真经,于是把四卷载有九阳真经的《楞伽经》埋在地洞里,待有缘人得之。后来张无忌得到了九阴真经秘籍,此时的他武学修为已经达到绝顶,因此并没有去修炼九阴真经。那么面对如此重要的秘籍,他极有可能也是采用和九阳真经相同的方法,将九阴真经藏了起来。 九阴真经为天下武学总纲,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内功,比如疗伤、点穴、闭气等。下卷为外功,上下两卷都是极为上乘的功法,两卷合一,更是威力无比。九阳真经为修炼内功的至高法门(纯粹增加内力,不同于九阳真经),只要修炼了九阳真经内功,任何普通找谁都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后来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流落江湖,后被皇宫中的一位大太监所得。这位太监极喜欢练武,他曾花大价钱在民间搜寻各种武学奇书,后来九阳真经和九阴真经便是被他所得。九阴九阳两大真经都是极为高深的武功,只要练成其中一种都能无敌于江湖,得到经书的这位太监天赋极高,翻阅经书之后竟对其中的武学然融会贯通,将九阴九阳两种武功练为一体悟出“葵花宝典”。 若是常人,同时修炼九阴九阳必死无疑,但机缘巧合,得到经书的是为太监。太监神功大成之,只觉功法奇妙无比,于是将自己的心得写成葵花宝典秘籍。因为他自己是太监,他也知道常人不可能练成葵虎宝典武功,于是便在葵花宝典第一页著明:“欲练此功......” 后来的数百年间,葵花宝典流落江湖,但却始终没有一个人练成,江湖各大门派为了争夺这部绝世的葵花宝典,互相大打出手,此后数十年间,江湖上又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九阴九阳是不是金庸所写-爱问教育
《周亚夫细柳军》的翻译: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接。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文章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多次对比体现的。通过汉文帝慰劳守军的故事,表现了周亚夫的忠于职守和治军严明。先写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与后面写汉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对比,突现细柳军营军纪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