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金庸小说用两句诗概括 金庸小说用两句诗概括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 2025-07-02 09:45:39

阅读人数: 774

本文主题: 金庸经典霸气的诗句

1、概括金庸小说的两句诗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2、释义: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

金庸小说用两句诗概括 金庸小说用两句诗概括是什么意思

王朔炮轰金庸引发世纪大论战,金庸第一反应是这4个字

原创王朔炮轰金庸引发世纪大论战,金庸第一反应是这4个字2023-07-13 09:00 发布于:天津市金庸大师在他的江湖世界里,塑造出了许多能说会道、言语机敏的小说人物。孰不知金庸本人也是一个论战高手。 当年,王朔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我看金庸》一文,对金庸先生进行批评,从而引发了上个世纪末中国文坛上最为著名的王金论战。面对王朔的批评,金庸先生说自己的第一个反应是佛家的教导∶必须“八风不动”。所谓的“八风”是指人们生活中常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况。它们作为人们的生活境遇,像风一样随时能够吹动人的身心,故称“八风”。形容得道者不为衰苦所困扰,不为毁誉而惊慌,不为利乐而动心,得道之人淡泊名利,宠辱不惊,受面对八风”袭扰而坐怀不乱、泰然处之。 佛家对于“八风”还有着具体的解释。 称:指称颂。种种的称赞,种种的赞颂,也就是人前人后为你宣扬,随时随地对你赞颂,给你赞美,给你欢喜。 讥:指讥讽。讥嫌,冷嘲热讽,厌恶嫌谤,讥讽他人,嫌弃嘲弄。专说无中生有的行为,随便议论他人的短长,令尔生气,给人烦恼,就会使人产生烦恼。 毁:指毁谤。毁辱诽谤中伤,使你信用蒙受损失,把你的为人说得一文不值,给人打击,使之烦恼。 誉:指荣誉。称赞功德,颂扬伟绩,歌颂贡献,赞某某是菩萨再来,称某某是圣贤再世,给以捧场,令尔得意,使之高兴。 利:指利益。金钱物质,权力地位等种种的利益,有的当供养送来,有的作礼品赠送,给他人受利,给他人利益,使获利之人高兴。 衰:指衰败。减损、破败。金钱物质权力地位等减损破败。即将成就的事业忽然垮台,已有的资用忽然失去,就会给人带来贫穷,给人带来衰败。 苦:指苦难。心遭恼乱,身遭侵害,金钱物质权力地位突然没有了;或某种欲望煎熬等等。给人带来苦难。逼迫身心。 乐:随心所欲,顺适安乐,物资上的享受,感情上的满足,给你欢欣,给你快乐。 八风分为四顺之风、四逆之风,这就是八种境界风,这八种境界风,他能够吹动人的心神。故而我把他称之为“心风”。一个修道之人不为心风所动,他就有八风催不动的真功夫。 八风不动最早源于唐朝诗僧寒山子“八风吹不动”的诗句。说起这位寒山子,也绝对算个牛人,由于直到现在对他的身份问题仍然存在争议,所以其生卒年、字、号等均不清楚。一说他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也有人考证说他是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不管寒山的俗家身份到底是谁,都不影响后人对他诗歌的喜爱。当然寒山的诗歌也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受到推崇。寒山作为中国唐代少有的几位白话诗人之一,二十世纪以来一直受到日本学者的推崇。自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起,寒山诗就在日本一版再版,并且有十多位学者对其诗作了大量研究、注释及翻译工作。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 而在国内,从五四运动时期,中华大地开始大力倡导白话文。胡适在其《白话文学史》﹙1928年新月书店出版﹚中将寒山、王梵志、王绩三人并列为唐代的三位白话大诗人。由此,寒山始受到国人的青睐,大陆及台湾学术界纷纷撰文评议寒山,新中国成立后到八、九十年代,寒山研究更呈现出雨后春笋之态势。 以写史见长的金庸大师自然对“八风吹不动”这句诗的出处和本义知道的清清楚楚。所以,运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金庸大师在文章的开篇即说:按照佛教的说法,如果一个人修养很高,遇八风中任何一风时自然可以不为所动。金庸先生认为自己的修养还不够高,所以便撰文回击。 金庸先生这段貌似谦虚的说辞,其实并不是什么好话,因为这一诗句还暗含了另外一个典故。据说,苏东坡在瓜州任职的时候,与一江之隔的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交往笃深,他们常在一起谈禅论道。有一天,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遣书僮送过江去,请佛印禅师评点。诗是这样写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意思是说:我的心已经不再受到外在世界的诱惑了,好比佛陀端坐莲花座上一样。佛印看了诗后,笑而不语,信手在上面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打开一看,上面批着“放屁”两个大字,恼怒不已,立马乘船过江去找禅师理论。此时,禅师已站在江边等他。苏东坡一见面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我的诗,你看不上没关系,也不能侮辱人呀!”禅师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还‘八风吹不动’呢!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说到底,金庸先生是想把王朔的批评比作“屁话”,只不过是以一种含蓄委婉的方式说了出来。 *作者:千年芝麻狐,鱼羊秘史签约作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莫笑少年江湖梦的完整诗句

莫笑少年江湖梦的完整诗句2021-12-11 08:52:59文/勾子木 完整诗句是:莫笑少年江湖梦,谁不年少梦江湖。这句诗是金庸描写武当派的祖师张三丰的诗句。后文是:曾经年少立志三千里,如今踌躇百步无寸功。懵懂半生,庸碌尘世中。转眼高堂皆白发,儿女蹒跚学堂中。碎银几两催人老,心仍少。皱纹却上眉目中,浮生醉酒回梦里。青春人依旧,只叹时光太匆匆。金庸介绍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与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主要作品有:《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神雕侠侣》等。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