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给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排名,排序将会如何?作为一名科学教教徒

更新时间: 2025-07-09 13:45:09

阅读人数: 698

本文主题: 人类最伟大的十本书

给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排名,排序将会如何? 作为一名科学教教徒和吃瓜群众,本人也按自己的理解给排个名,原则是开创性、奠基性、颠覆性和革命性。 1、牛顿:牛顿力学、万有引力、微积分。 2、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光电效应 3、阿基米德:力学之父,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数学家,浮力原理、杠杆原理等众多领域的发现者创立者。 4、麦克斯韦:现代电磁学的创立者 5、泰勒斯:科学和哲学之祖。拒绝用玄异和超自然解释自然,开创理性主义传统。在数学上引入了命题证明思想,这是革命性的贡献。 6、 伽利略:近代自然科学的创立者,实验物理之父。 7、瓦特:发明蒸汽机,引领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 8、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明发电机,奠定第二次工业革命基础。 9、高斯:数学王子,数学众多领域如非欧几何、微分几何的奠基人 10、 欧拉:又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数学家,众多数学领域的奠基人。 11、莱布尼兹:发明微积分和二进制 12、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奠定欧式几何和数论基础。 13、哥白尼:创立日心说,颠覆人类认知世界。 14、普朗克: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15、 海森堡: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17、拉瓦锡:定义了元素、《化学概要》标志现代化学的诞生。 18、巴斯德:微生物学奠基人,现代工业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之父。 19、伽罗瓦:群论的创立者,抽象代数创始人。 20、图灵: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21、冯诺依曼:科学全才,计算机技术奠基人,博弈论之父。 22、 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人类寿命由此上了一个大台阶。 23、弗洛伊德:精神心理分析之父

给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排名,排序将会如何?作为一名科学教教徒

八分钟读完《人类群星闪耀时》带你穿越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时刻

奥地利萨尔茨堡是一座12万人口小城,却以三样宝物名世:一是耸立在山上的12世纪的古堡,二是音乐神童莫扎特,三便是本书的作者——斯蒂芬·茨威格。如同那高踞山顶俯视众生的古堡,茨威格也一直以他天才的文学作品君临后世。 

斯蒂芬·茨威格是一位翻译家、一位诗人、一位小说家,而茨威格曾为许多名人作传,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尼采,这些人类文明天宇上闪烁的星辰,与茨威格如椽的史笔、浩瀚如江海的才华相得益彰,为他赢得一生最为骄傲的不朽声名——“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共收入他的历史特写10篇,分别向我们展现了10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巴尔沃亚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的一分钟以及马赛曲神佑般的创作。而这10个历史瞬间神奇地降临到10位传主的身上,他们或是被命运高高举起,送入英雄们的殿堂;或是被狠狠嘲弄,抛入千秋遗恨的行列。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碰撞之际,火花闪烁,那样的时刻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12个历史瞬间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东罗马帝国最后的堡垒: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1513年9月25日,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

1741年8月21日,落魄而江郎才尽的作曲家亨德尔突然在一首诗中找到灵感,写下了不朽之作《弥赛亚》,而他自己也因此得到了救赎。

1792年4月25日,年轻上尉鲁热受到斯特拉斯堡市长的邀请,为莱因军创作一首战歌,4月26日凌晨,《马赛曲》诞生了。

1815年6月18日,由于懦弱平庸的副将格鲁希固守成命,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1823年9月5日,歌德在离开疗养院回家的路上,抑制不住心中对一位少女的思念,悲不自胜,写下了晚年最著名的爱情诗篇:《玛丽恩巴德悲歌》。

1848年1月,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在自己的领地,也就是今天的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黄金混合在泥沙之中,从而掀起了持续四年横扫世界的“淘金热”。

1872年1月,尼采发表第一部学术著作《悲剧的诞生》。

1912年1月16日,英国上校斯科特到达南极点。

1917年4月9日,列宁登上了从瑞士过境德国回到俄国的列车,这列封闭的列车就像一枚炮弹,把革命的导师送回了祖国,打垮了一个帝国。

1881年生于维也纳犹太富商家庭的斯蒂芬·茨威格,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时局的动荡变迁,黑暗与光明的交替胜负,时时激荡着作家敏感的心灵,面对时局的纷乱,作为一位作家,茨威格只能把自己的不满的抗议寄托到自己作品的人物身上。

茨威格的经历让他时时感到不安全,没有一个可供自己安身的地方,以至于到了定居于巴西这个比较安定的地方之后却仍然是以自杀这种悲剧性的结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而他这种精神上的恍惚就很好的体现在他的作品上,他的作品上的人物中,人物作为自己内心精神的载体,寄托了茨威格太多的无奈、期冀与希望。他渴望能像巴尔沃亚那样,虽然自己没有犯过过错却依旧希望寻求不朽事业的庇护,或者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茨威格也在借巴尔沃亚悄悄的暗讽着这个疯狂的时局,各个帝国之间的彼此征战,肆无忌惮的屠戮着手无寸铁的人民,这一切都让茨威格感到心痛。那些帝王就像巴尔沃亚为了发现黄金国,而走着走钢丝的冒险,而对巴尔沃亚茨威格又做出了怎样的评价呢?“可是,这人流又是怎样的一股污泥浊水呢!现在,贪欲把它从所有的城市、乡镇和小村庄冲出来了。” 

茨威格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但茨威格并未丧失信心。茨威格经历了战后的灾难:饥馑、寒冷和通货膨胀;对他触动最深的是社会道德的沦丧。而茨威格显然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因此遭到驱逐的茨威格在作品中表现了反战的一切,彻底的毫无保留的! 巴尔沃亚追求不朽事业庇护的勇气,穆罕默德二世为达到目的的坚决,充满同样信心的菲尔德,以革命利益为重的列宁,茨威格都表现出了对他们的赞赏。其实,真正说来茨威格是对反对法西斯残酷暴行的人们的勇气无声的嘉奖。这些鲜活的例子在无声中劝说人们站立起来,去为和平战斗,而不可否认,这种精神上的鼓舞很有效。

正如“因为只有雄心壮志才会点燃火热的心,去做那些获得成就和轻易成功是极为偶然的事。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占有优势的恶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这在无声中鼓舞人们站起来去反抗法西斯的残暴,去争取自己的幸福。为了鼓舞人们站起来,作者选取这些人物,把人物定位于此不可谓不用心良苦。

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的是,作者不是纵向展开历史人物的生平,而是横向截取人物生命中的那些“关键时刻”——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的时刻,这些精彩的历史特写将那瞬间的“关键时刻”延长、放大,使我们能够读到历史的心灵,感受到历史的“灵感”。这些人物或是被命运高高举起,送入英雄们的殿堂;或是被狠狠嘲弄,抛入千秋遗恨的行列。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碰撞之际,火花闪烁,那样的时刻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

「这是人类世界中最伟大的故事之一」

没勇气读三百多万字的原著,这本印度古典文学博士改写版本倒也十分精彩。

有意思的是,随着大战的进行,众神观看和现身次数越来越多,并且“在天上低头看着”的众神正是低头看书的读者视角,读者和众神一样,一开始默不作声,随着情节不断走向高潮,对故事的参与度也不断加深,不断现身,众神间的意见如同看电影的时候飘过的弹幕,这种视角的对应制造了某种微妙的间离和参与感,无疑是对叙事的一种加强。

从开头神话故事一般的笔触到最后兰因絮果的婚姻,这种转变让罗摩的故事既具备着神秘缥缈的想象又包含情意难平的现实,像一颗从地里长到天上的豌豆苗那般亦真亦幻。罗摩的举动放在中国古代绝对是圣君了,对父忠贞,对母孝敬,兄友弟恭,文韬武略,清明廉洁,将百姓需求放在自我利益之上,为了守护成命,尽管父亲去世仍然在森林流亡十四年后才回来登基。但在众神看来,这仍旧不过是一场人间的戏剧,不过是为了树立正法,可见世间法毕竟空,一饮一啄莫非天命,切莫贪求。

最后悉多的结局部分也很有意思,如果说第一次她随罗摩来到森林还带着神话色彩,那么第二次她被丢弃在森林就有很浓的童话色彩了,让我想起逃到森林的白雪公主。童话故事里,森林永远是包藏一切的神秘地带,是现实生活外围的一层缓冲,被王室放逐者、女巫、迷路的孩子、疲惫的猎人、远行的客商,都可以在森林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奇遇。这是属于过去人类的认知模型,在森林退化的现在,人的故事中没有了这样的缓冲地带,那么人也就不得不在故事中直面那些难以回答的问题。白雪公主如今能逃到哪呢?悉多又能被抛弃到何处?面对赤裸苍白大地,也许只能躲到内心深处了吧,所以现代文学偏爱对心理的探索,那是更为神秘的密林,弗洛伊德等人给了现代派作者们一张扭曲但规整的地图。人类还是需要森林的,无论它在何处,不然直视大地边界的人,不免陷入疯狂。

标签: 罗摩衍那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