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詩《從軍行七首》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1)。
更吹羌笛关山月(2),无那金闺万里愁(3)。
琵琶起舞换新声(4),总是关山旧别情(5)。
撩乱边愁听不尽(6),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7),日暮雲沙古战场(8)。
表请回军掩尘骨(9),莫教兵士哭龙荒(10)。
青海长雲暗雪山(11),孤城遥望玉门关(12)。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3)。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捲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14),已报生擒吐谷浑(15)。
胡瓶落膊紫薄汗(16),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17),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18),山北山南总是烽(19)。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题注: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1)独上:一作“独坐”。海风:从边地沙漠瀚海吹来当风。
(2)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3)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金闺:对女子闺阁当美称,借指家庭。
(5)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6)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7)关城:指边关的守城。榆叶:榆树叶。嫩者可食,亦可入药。疏黄:指叶子稀疏枯黄。
(9)表请回军:上表请求撤军。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掩埋阵亡将士的遗骨。掩,埋。
(10)龙荒:荒原。后泛指荒漠之地或处于荒漠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龙,指匈奴祭天处龙城。荒,谓荒服。
(11)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雲:层层浓雲。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12)孤城: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13)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14)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15)吐谷(yù)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这里泛指来犯之敌。
(16)胡瓶:唐代西域、吐蕃等地制作的一种金属瓶子,似为工艺品,亦可作贮水器。落:指缠络于肩膊。紫薄汗:紫色蕃马
(17)明敕:明白地训示或告诫,此指接到皇帝的命令。星驰:像流星一般飞驰.,形客速度很快。封宝剑:指帝王将宝剑赐给有功的边将,即“尚方宝剑”。
(18)山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19)依:倚靠。远戍:远方边防驻军的营垒。火:边防报警的烽火。

五上课内外古诗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 [ (小学)五年级 语文 ]
个人荣誉:叶圣陶杯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冰心文学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虾语杯优秀指导教师; 获奖情况:叶圣陶杯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冰心文学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虾语杯优秀指导教师;高新一小先进德育工作者
2023-05-24 11:53
十一首边塞诗,篇篇格调高亢,句句震撼人心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解读: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荒寂的原野上,四顾苍茫,只有那座百尺高楼,无限的苍凉和寂寞顿时涌上心头。天地悠悠,寥落无偶,在寂寞的环境中,忽然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像亲人在呼唤,又像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解读:军中宴饮的时候,想起了琵琶的声音,琵琶对于戍边的将士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唤起了戍边将士的强烈感触。他们听到琵琶声,总能想起家乡,总能想起在家中的妻儿老小。这点点悲怆的琵琶声,让人燃起了无限的离愁,激起了久戍思归的苦情。远方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解读:古战场一片荒凉的景象,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由于战争残酷,没有办法好好安葬死去的将士。战争是惨烈的,他们为国捐躯,就要把他们带回去好好安葬,叶落归根。他们活着的时候,带他们的人回家,他们战死沙场,就要带着他们的尸骨回家,不能让他们暴尸荒野。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解读: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身上的金甲尽管已经磨穿,但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更加英武。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解读: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风卷起了大量的尘沙,导致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解读: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楼兰人的老巢。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解读: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钻进了深林,就看不见踪影了。
解读:八月,气爽秋高,知了在萧关道枯秃的桑林鸣叫,出塞的时候天气凉爽,回来的时候,已经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自古以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千万不要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一番。
解读:牵着马渡过了那大河,那里的水寒冷刺骨,秋风就像刀剑一样,割着人的皮肤。在广袤的沙场下,夕阳已经西斜,但还没有落下,昏暗中,看见了遥远的临洮。想起了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那一次戍边战士的意气风发,打了一个大胜仗。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黄尘迷漫的战场,遍地都是凌乱的白骨,深埋在野草丛里。
解读:一位大将从宫中接到了出征的圣旨,他带着圣旨出征了,全权征调天下的兵马。在出行前,朝廷用很重的礼仪拜将出征,沿途州县都出城迎送。参战数万将士多而杂乱,经过一场战斗后,却无一生还。我希望宫中享乐时用的马,能把它们赐给戍守边疆的战士,让他们来抵御外敌。
解读:遥远的边关一片悲戚的气氛,到处一片肃杀,因为这里刚刚埋葬了因战争而殉国的霍将军。他的部下都来为他吊唁,他的死甚至震动了北方地区。由于将军离世,他部下的功勋也将没有了,所以,它们不久也将被分调到其他部队。将军的部下仍被派去守边,而他们悲愤,也只能仰天痛哭。
不一样的文章,不一样的精彩,更多内容,请关注【诗词歌赋曲】。
下篇:武侠世界侠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