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些公立图书馆,你最爱去哪个?
北京的图书馆有不少,不管是查资料还是借书都很方便,你最爱去哪个呢?
中国国家图书馆与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紫竹院公园相邻。国图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国家图书馆之一。这里的书籍种类齐全,更有很多珍贵的孤本。不要小瞧了这些孤本,每一本可都是价值连城啊!
地址: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
首都图书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是北京市综合性大型公共图书馆。是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定的“国家一级图书馆”,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各类文献超过800万册,古籍近50万册,还有各种戏曲、曲艺抄本。
海淀图书馆的前身是1917年京师学务局的西郊阅书报处,正式成立为图书馆是在1958年7月1日,现在有分馆40多个,总藏书有50多万册,可谓是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书香书海。馆内藏书众多,不仅有专业技能书籍,还有各类小说,包括金庸先生的作品。来这总有一本你喜欢的书!
地址:海淀区丹棱街16号海兴大厦C座1楼北门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tougao@visitbeijing.com.cn
用户无需注册即可快捷登录,登录后可申请成为作家

首都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是北京市市属综合性大型公共图书馆。它位于朝阳区华威桥东南侧,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高度49米,地上8层,共有17个阅览室,1000余个阅览座位,设计藏书量400万册。首都图书馆的建筑造型借鉴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具有新的内涵。它平面取1/4扇型,围合着中心广场,形成强烈的聚合力,正立面恰似展开的长卷,立面中央则为巨大的牌楼造型,颇具视觉冲击力。
首都图书馆的前身是京师图书分馆、京师通俗图书馆、
中央公园图书阅览所,三者分别创建于1913年6月、1913年10月、1917年8月。三馆的创建,都有鲁迅先生的关怀和指导,鲁迅先生还亲自参加了京师通俗图书馆的开馆典礼,这是辛亥革命后我国第一个面向普通民众的图书馆。而三馆建立的宗旨,也都是“以引起国民读书之爱感并藉副大部振兴社会教育之至意”。当时的京师各图书馆被蔡元培先生称为“失学者天堂”。鲁迅、夏曾佑、梁漱溟、沈从文等一些文化名人经常光顾,成千上万的学子在首都图书馆自学成才,步入社会,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可以说,首都图书馆自建立之初,就确立了为广大民众服务的方向。
1913年--1926年,时局动荡,财政不利,图书馆境遇维艰,三馆居无定所。1924年,通俗图书馆和京师图书分馆均迁至宣内头发胡同前翰林院讲习馆旧址,同属北京政府教育部管辖,合署办公,分治馆务。1925年,教育部令中央公园图书阅览所改称京师第三普通图书馆,1926年又令京师图书分馆改称京师第一普通图书馆,通俗图书馆改称京师第二普通图书馆。其藏书以大众通俗读物为主,尤其是通俗图书馆所藏的一千多种戏曲、小说,在当时甚至超过了京师图书馆该方面的入藏,这与鲁迅先生的办馆初衷有密切关系,他说:“通俗教育以启发一般人民普通必须之知识为主,故通俗图书馆之设,实关紧要,其中采集之图书,以人民所必需且易晓者为宜。”他在撰写《中国小说史略》时曾多次到馆查阅小说资料。鲁迅的思想为首都图书馆后来入藏极富特色的戏曲、小说藏书奠定了基础。
北伐革命后,国民政府改京师为北平特别市,后改北平市,原三个图书馆几经更名、迁址、合并,改为北京市市立第一图书馆。从开创之初的几名工作人员发展到几十人,藏书由开始的二千册发展到十余万册,为民众服务的宗旨始终在几代图书馆人中间延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当时还极富创意地设立了专一的儿童阅览室,并配备儿童休息、娱乐设施,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日伪沦陷的8年间,图书馆进步书刊被烧,业务停顿。1949年北京解放,图书馆事业获得新生。1953年,更名北京市图书馆,迁址至西华门大街35号,馆舍面积有所扩大,并在头发胡同增设西单分馆。1956年10月,蒙周恩来总理关怀眷顾,市图书馆又迁入元、明、清三代最高学府国子监,并正式定名首都图书馆,郭沫若先生亲题馆名,昔日国子监辟雍大殿前的圜桥教泽成了普通民众的课外大学堂。首都图书馆发展迅速,仅仅七、八年间藏书已达99.2万册、职工122人、馆舍万余平方米,进入全国大型公共图书馆行列。北京市文化局又拨专款建设部分区级分馆和阅览室,统一由首都图书馆进行业务上的指导,为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丰富民众的业余生活起了积极的作用。
1949年后的首都图书馆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由于原孔德学校和法文图书馆的藏书归藏首图,加之一些社会名流及学者也纷纷向首图捐赠孤本秘籍,首图的中外文藏书大大充实,并在原有的戏曲、小说藏品丰富的基础上更具特色。首图逐渐奠定了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业界的龙头地位,更日益发展成为北京市重要的文献资源建设中心。[1-2]
2001年,首图新馆正式启用,新馆踞北京城东南一隅,籍先进的设备设施和一流的服务环境,首图不断地创新进取,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从古老的国子监到现代化的智能图书馆,首图完成了跨世纪的飞跃。
2002年11月,随着《北京市图书馆条例》的正式实施,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首图在北京市图书馆界的地位、任务和作用,这为首图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既定目标和今后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以及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证。九十年厚重的历史文化积蕴是首图生命的源泉,文化创新则是维系首图稳健发展的动力。首图以革新、发展、务实、开拓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服务层次、拓宽服务领域、推新服务项目,以品牌带服务,以服务创品牌。在面向社会的文化服务中,首图无形与有形渠道并进,一方面继续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把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传送到社区、街道、乡村和学校;一方面首图锐意求新,通过基层服务、展览服务、活动服务、讲座服务、特殊及个别服务等多种模式,使读者享受到无限乐趣,体会到“上帝”的感觉。首图正在策划筹建“世界走廊”、“神州巡礼”、及“北京市情基本知识”等项目的建设,通过有形的、文字的、声音的、图像的等多种途径,让读者了解世界、知道中国、熟悉北京。此外,首图正在加大力度建设和完善“北京记忆”网站,使之成为北京的网站、中国的网站、世界的网站。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营造“新北京、新奥运”的文化氛围,首图将进行系列文化活动,加强“奥运文献数据库”建设。首图正通过不断优化服务网络结构,使先进文化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把北京建成一个学习型城市的进程中,全面地发挥着作用。与此同时,首图以强劲的步伐迈向国际,保持与国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同步,并积极与各驻华使馆取得联系,向国际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粹,向国民介绍世界各民族文化之精华,实现首图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与枢纽作用,为把北京建设成为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做出应有贡献。
深圳情人(豆瓣)
刘雪婷周围都是被物质深深限定的人物,包括她的同学、同事、男朋友。其实每个人背后都是强大的失落,而且都感觉到那种疯狂席卷而来的荒凉和灵魂上的饥饿,可他们却只是隐忍、做梦,或者通过堕落沦丧来麻木自己。他们不敢醒来,也不能醒来,那意味着他们必须面对自己的空虚自己的苍白自己毫无意义的人生。
刘雪婷认识了北京洒脱富裕的范之勋——其实他不过是另外一个繁华都市的空虚者而已。她以为找到了爱情,并在知道这是一场荒唐的交易之后,依然死死地拽住那虚幻的爱情不放。其实对于爱情,她更像一个殉道者。由此,深圳这个巨大的胃被清晰地勾勒出来——它看似饱满,里面却是冰冷、荒凉,以及欲望消化后的虚空。
欧阳静茹(本名张捷,湖北蕲春人)
长篇小说:《守宫砂》《深圳情人》《爱不爱我无所谓》
主编图书:《中国网络通史》(7册)
编剧作品:《艳战风云》《情迷双骄》
这是一个比往年寒冷的大年三十。 刘雪婷慵懒地靠在浅绿色布艺沙发上,修长笔直的双腿随意搁在圆皮脚凳上,哈欠连天地看着手机里连绵不断的贺年短信。除了几个大学同学发来的短信,其他都是些跟大街上五块钱一份快餐没什么区别的各色男人发来的。有神情委靡的所谓IT精英;面孔苍白领带笔直的白领;脸盘大得像大学宿舍里的脸盆屁股小得像上衣纽扣的前男同事;一到深圳嗓子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