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标准即可说明武侠宗师金庸和古龙的差距,古龙真的不及金庸吗
金庸和古龙同属武侠小说界的宗师。但金庸和古龙对于武侠小说创作方面,谁能更胜一筹,好像一直存在争议。
有人说金庸武侠博大精深,要比古龙的剑走偏锋高明。也有人说古龙的创新武侠一改传统武侠风貌,是金庸远远不及的,众说纷纭,一时难以定论。
如果非要分出金庸和古龙谁更高明,不妨从下列三个标准来对比一下。
标准一:谁的武侠小说配角更能让人印象深刻,可能谁就更能深入人心一些。抛开金庸和古龙笔下的主角,因为他们两位都塑造出非常经典的小说主角,像金庸笔下的郭靖、杨过、张无忌、萧峰、段誉、令狐冲、韦小宝等。还有如古龙笔下的沈浪、李寻欢、楚留香、陆小凤、郭大路等,这些人物都太过出彩且风格独特,因此真的很难分出高和低。
但若拿出金庸和古龙笔下的配角,可能就比较容易看出结果了。金庸笔下的配角有许多,而且真的是形象各异,各有千秋,比如《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岳不群、左冷禅、任我行、东方不败、向问天等等,这些人物拿出一个都是相当有影响力的。而古龙笔下的也只有《陆小凤》中的西门吹雪、花满楼可以与之相比,但总感觉金庸的作品和整体人物更加厚重些。所以金庸笔下的配角好像更胜一筹。
标准二:谁的武功更具有张力,可能谁就显得更厉害一些。我们都知道,论写武功,古龙知道无论自己如何用功也无法超越金庸等一辈武侠前辈,所以他才剑走偏锋,抛弃了传统武侠故事中武功秘籍和绝世武功招式的描写,转而以空灵的笔法不写武功,只写速度与力量,一招见输赢,片刻决生死。这些创新只能说明古龙很聪明,但却也暴露了他对于武侠小说里最核心的爽点元素没有办法做的更好的不足。
而金庸就太猛了,他的武侠小说里,真的是部部都有新的武功秘籍和招式,而且每一次都能赋予新武功秘籍的精神与气质,在金庸笔下,降龙十八掌、一阳指、六脉神剑、独孤九剑、凌波微步等都是那样的让人心驰神往,如果没有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武功秘籍,那么武侠小说就显得有些失色了。
所以论武功方面的描写,还是金庸更加让人感到很爽很过瘾。
标准三:谁的故事更加头尾呼应,神完气足,就说明谁的水平更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写武侠就需要有头有尾,这样的作品才是完整的作品。古龙的作品和金庸不同,因为他的作品开头都是相当惊艳的,像《多情剑客无情剑》里的开头一段,当真神篇名句,至少在古龙之前,开篇有如些惊艳的当真是绝无仅有。
但古龙也有一个毛病,那就是他的武侠开头与中间都非常好,但只要到了结尾,要么是他草草收尾,要么就是玩失踪,出版社无奈只能找枪手接续,这样下来,古龙的武侠小说质量就显得精糙和潦草,所以难以提升。
反观金庸,其连载版武侠作品还显得有些赶进度和不尽如人意,但金庸在写完第十五小说后就金盆洗手,然后集中精力对所有作品进行逐字逐句的修订,这样几轮下来,金庸的作品显得更加精致且完美,所以就凭这一点,金庸的作品完整性是古龙无法比的。
当然有的朋友肯定会说,就是喜欢古龙的文笔与叙事方式,还有就是古龙的悬念设计和金庸根本不是一个级别,这只能说是风格上存在差距,但还是无法证明金庸就是不及古龙,所以整体来看,金庸好像都要比古龙强上一点,所以在武侠届都例行称其二人为金古是有原因的。

为何中国男人,都爱看金庸古龙?答案其实很简单
曾经有那么一句话很流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
可见金庸小说在华人中的盛行,即使在今时今日,这句话在相当程度上依然适用。
中国的男人,没有不喜欢金庸小说的,金庸写的是什么?武侠小说。华人里面是什么人在看?肯定是男人。之所以金庸、古龙小说能够如此火热,由此而衍生出各种影视作品,也得归功于男人们对武侠小说的偏爱。当然也许也有不少女性也喜欢武侠小说,但想必所占比例应该不高,女生们的最爱应该是言情小说。
而男人们为什么如此钟爱武侠小说?
说一千道一万,不外乎一句话,武侠小说给男人们塑造了一个个梦想中的情景。
在中国长大的男人,谁没有当大侠做英雄的情结?若是能够纵横江湖、叱咤风云、锄强扶弱、英雄救美,那会是何等的痛快!
你肯定梦想过:在辽阔的草原上策马奔腾,与三两好汉对酒当歌;夜深人静中飞檐走壁缉拿恶人;施展绝妙武功与敌人大战三天三夜……
江湖上的快意恩仇、畅快淋漓对男人的吸引力不可谓不大,所谓武侠世界,也就是男人们的幻想世界。
令狐冲的放荡不羁、杨过的此情不渝、郭靖的大智若愚、楚留香的风流潇洒、陆小凤的神机妙算……那都是男人们自己想活成的样子啊。
古龙和金庸的微信朋友圈,有一个共同好友叫倪匡
曾经网上有个关于古龙的段子,大家都以为是瞎编的。
古龙与台湾作家林清玄是好基友,受邀在林清玄的报纸上连载小说。
当年稿费按行计算,古龙常常一个字占一行,
“十八个大汉跳下墙,咚,咚,咚……”
一连写十几个咚,每字一行,多赚不少钱。
一次,副刊连载古龙文章,本来说好一年结束,可古龙越写越高兴,愣是连载了八百多天,还不肯收尾。
林清玄很捉急,一个电话打过去,催古龙“赶紧结束”。
古龙说:这个小说我准备写100多个人物,这才哪到哪呀?估计永远也写不完了!
于是林清玄大怒之下,自己写了一个结尾登出来:
小说主角遍发武林帖,邀请了这一百多个武林人物到少林寺推选武林盟
少林寺地下埋着炸药,所有人全都炸死了。完。
小说最后一句是:'从此,武林归于平静。'
后来,古龙一篇小说出现一个人物,叫'清玄道长',自小在武当出家,烧杀淫掠,不守清规,最后被斩首示众,挂在城墙三天三夜……
这个段子居然被林清玄本人在《开讲了》节目里,
网友们纷纷表示:看吧,这就是大神之间的较量,哪像我们,生气了只会骂街。
较量归较量,这种无伤大雅的玩笑并没有影响古龙和林清玄之间的交情
古龙爱酒,扬言“我爱的不是酒的味道,而是喝酒时的朋友”。
而林清玄就是古龙喝酒时的铁杆好友。
林清玄在一个采访中,聊起过他和古龙之间的小故事:
古龙临终前的最后一个星期,我去看他,他写了一幅字给我,“陌上花发可以缓缓醉矣”。他死后,大家决定买上48瓶XO给他陪葬。4000块台币一瓶啊,我担心这样会被盗墓,建议把酒瓶的盖子打开。有朋友开玩笑,过个几十年,就是陈年老酒啊。
这就是林清玄和古龙的交情了,彼时你我风华正茂,在斜阳下,你有故事我有酒,说不尽的快意江湖,道不完的豪情万丈。
不过古龙去世以后,林清玄就把酒戒了。还写了一篇文章专门讲喝酒的坏处。文章是这么写的:
记得他病后在写《大武侠系列》,曾感慨地对着我说:'我只希望老天还能给我两年的时间,让我把大武侠系列告一段落,流传下去,这样我死也暝目了。'
可叹,老天连一年的时间也不给他。
好友因为饮酒在壮年之时骤然去世,还有好多话来不及讲,好多宏伟的大计来不及做。那种遗憾惋惜的心情,字里行间渗了出来。
说到古龙,不得不提另一位武侠大家——金庸
金庸也有好基友,就是那个什么都会写,而且写得速度超级快,保质保量的倪匡。
倪匡有多厉害?看下面这张他的旧名片就知道了。
江湖传闻,倪匡每小时写5000字,平均写一个字不用一秒。
产量最高时,每天写12篇连载小说和6篇杂文。写2万字不到5个小时,好轻松,还可以搓麻将。”
简直业界良心啊!这么腻害的大神,必须用起来啊!所以就被金庸拿去当了一回救火队。
当年金庸连载《天龙八部》,连载到一半,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跑去欧洲玩了。走之前交代好基友倪匡帮忙代写几章。
倪匡兴高采烈地答应了,然后瞬间把看不顺眼好久的阿紫给写瞎了。
金庸上午的飞机,下午的连载里阿紫就瞎了
因为这事,倪匡背了不少锅。很多网友误以为阿朱也是让倪匡写死的,愤愤不平。
于是倪匡在微博调侃'人真不能做坏事!'
屡替张彻编剧本,曾代金庸写小说。
其实倪匡不仅帮金庸写过《天龙八部》,也代古龙写过《绝代双骄》
当年古龙写《绝代双骄》,写到小鱼儿被打落山谷,被很多高手追捕。
这时候古龙有事情不能写了,而报社很着急,于是就找倪匡代笔……
倪匡一出马,灵感停不下来啊,一写写了十万字。
古龙回来以后,不知道故事发展到哪里去了,不知从何写起。
于是古龙就说,小鱼儿做了一个‘梦’,这样一来,那十万字就‘没有’了。”
虽然倪匡帮古龙代写了《绝代双骄》,但只能在当年报社连载的版本里看到,正式出版的书里,被删了个一干二净。
古龙出道时受台湾作家排挤,然而,比他成名要早的倪匡对其却赏识有加,经常带古龙参加各种聚会,以结识人脉。
很快就帮古龙打响了名气,却也因此让古龙喜欢上了喝酒。
倪匡每次想劝古龙少喝点,但是欲言又止,因为,古龙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他要的就是痛快与高兴。
数年后,古龙肝硬化早亡。古龙过世,倪匡三日说不出话。
“我带着古龙发达,但可能也因为这样害了他,他发达太早,饮酒太多。人际关系十分复杂,遗憾。
我活了大半辈子,竟不知,再熟,也要有分寸。
两个人之间,在对待上可以完全不讲分寸的唯一结果,就是距离越来越远,甚至阴阳相隔。”
回过头来看,不得不感慨那个回不来的武侠黄金时代。那时候的写作者,文如其人,行侠仗义,至情至性。胸中装着丘壑,随手泼墨,就是那一出出的盛世江湖。
今天的翻书推荐来自倪匡的书单分享。老先生很热忱地在微博上分享过不少他认为“极好”的书。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