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封神:修仙者有三魂七魄,封神榜上封神的到底是哪一部分?
《封神演义》这本书中多次提到了三魂七魄的事儿,尤其是落魂阵阵主姚斌用落魂阵暗算姜子牙以及陆压用钉头七箭书暗算赵公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原来我们认为的灵魂太过浅薄了,原来人不仅有魂,还有魄,而且不止一魂一魄 而是三魂七魄。这样看来中国古人的观念里,修仙者还真是复杂,“魂飞魄散”的意思是三魂俱无,七魄俱散,人才彻底地没有了。既然有三魂七魄,那最后被封神榜封神的是三魂七魄的哪一个呢?
封神台是封神世界的一个重要所在,那里是等待封神的等待室。自从封神台建好之后,与封神榜有缘,将来可能封神的人在战死之后一般都会进入封神台。封神台是一个中转站,在正式封神之前,这里便是他们的临时居住场所。封神大战过程中,书中经常写到一道灵魂往封神台去了。在整本书中,一共记载了六十一个战死者去了封神台(见本人撰写的《封神:封神台上的来客之到底有多少人死后直接上了封神台?》)。
这当中四十三人是灵魂进入了封神台,九人是灵光进入了封神台,二人是魂魄进入了封神台,七人未具体说明是什么进入了封神台。进入封神台的主要是灵魂,灵魂应该主要是魂,而不是魄,灵光既不是魂也不是魄,是另一种精神的存在。也有两人是魂魄都进入了封神台,这就让人疑惑了,最后登上封神台接受封神的到底是哪一个呢?是魂是魄还是灵光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三魂七魄的概念。
三魂七魄的概念并不是封神世界的专利,而是中国古代道家修仙的基本概念。三魂为阳神,七魄为阴灵,这都是道家的概念。三魂每个都有专门的名字,分别被称为胎光、爽灵和幽精;七魄也被称为身中浊鬼,也都分别有自己的名字,其中第一魄为尸狗,第二魄为伏矢,第三魄为雀阴,第四魄为吞贼,第五魄为非毒,第六魄为除秽,第七魄为臭肺。以上就是三魂七魄的称呼,他们也都有各自的特点。
第一魂胎光,属性是天,经常想让得人清净,想让人好好地活着,希望让修仙者延益寿算,杜绝不好的思想。如果胎光长久地居住于人的身体之中,那么修仙者就可以延年益寿,有利于修仙者修行。第二魂爽灵,属性是五行,它的特点是想让修仙者忙于红尘琐事。如果修仙者过多地忙于红尘琐事,就会劳神,就会导致祸福灾衰以至带来灾害之事。第三魂幽精,属性是地,它是三魂中最有可能对修仙者造成伤害的。它会导致修仙者好色、嗜欲、秽乱昏暗、沉溺睡眠,伤害修仙者的体魄。
胎光和爽灵如果控制不好都会消耗修仙者的寿元。七魄如果控制不好,对修仙者的伤害更大。《云笈七签》中说:
“月朔、月望、月晦之夕,是此时也,七魄流荡,游走秽浊,或交通血食,往鬼来魅,或与死尸相关入,或淫惑赤子、聚奸伐宅,或言人之罪、请三官河伯,或变为魍魉,使人魇魅,或将鬼入、呼邪杀质、诸残病生人,皆魄之罪;乐人之死,皆魄之性;欲人之败,皆魄之病。道士当制而厉之,陈而变之,御而正之,摄而威之。”
可见七魄控制不好,修仙者也就基本与大道拜拜了。七魄会直接试图诱使修仙者走上歧途,让修仙者得病,让修仙者早日寿元耗尽。这样七魄就自由了,它们就会成为自由身在人世间行走。《淮南子》说:“天气为魂,地气为魄”,天属阳,地属殷,这与《云笈七签》中所说的“阳神为三魂,阴灵为七魄”是一致的。
《太平御览》中说:“人生有魂气,有魄气,气也者,神之盛也。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魂气归天,此之谓神。”可见魂是可以成神的,所以封神世界中最后走上封神台的最大可能还是魂。那么是三魂中的哪一魂呢?从上面对三魂的介绍来看,最大的可能还是胎光,胎光的属性是天。最后上天庭接受神职的是胎光,这样合情合理。而爽灵和幽精是不太可能的,它们欲望太强,做不到清静无为,所以接受封神的应该是三魂第一魂胎光。
可是登上封神台的可不止是魂魄,袁角登上封神台的是一道灵光,灵光进入封神台的书中就记载了九人。在封神世界中,这些以灵光进入封神台的可能修为更高,《云笈七签》中说:“三魂化成灵光之云”的话语,灵光可能是三魂的升级版,是修仙者修炼到了一定的阶段把三魂合一了。而阐教十二弟子修炼到的阶段已经到了阳神出窍的阶段,这可能是比灵光更进一步了。
封神世界里最后到封神台上接受封神的应该是三魂之中的第一魂胎光,也就是属性是天的天魂,三魂的升级版灵光也可以接受封神。至于七魄恐怕是没有资格接受封神的,它们只是为了维持肉身的存在,并不保留修仙者的本性和心智。所以只有魂在,修行者的存在才有意义,如果只剩下了魄而没有了魂,那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原创封神:封神世界修仙者们的惊人身材解析
当我们读传统小说时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身高问题。黄天化身高九尺,七岁的哪吒身高六尺,小说中的人物动不动就是七尺、八尺甚至一丈以上,如果换算成今天的身高一个个都成巨人了。之所以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我们把书中的一尺与现在的一尺等同了起来,其实小说中的一尺与现在的一尺代表的并不是同样的长度。如果我们想知道小说中的人物到底有多高,其实只要去看看当时普通人的身高就可以了。
《周礼•地官司徒·乡师》中记载了一条服役的标准是这样的:“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都城地区从二十岁到六十岁,郊野地区从十五岁到六十五岁。这里的七尺是二十岁,六尺是十五岁。可见一个正常成年人身高是七尺,少年身高大至六尺。古籍中提到小孩子时一般说“三尺童蒙”,可见四五岁儿童的身高大约三尺。那么古时二十岁成年人的身高大约多少呢?各个朝代的平均身高可能不太一样。网络上有一个我国各个时期男子平均身高的统计:
“新石器时代1.56米,先秦1.63米,秦汉1.68米,三国1.65米,隋唐1.66米,宋金1.67米,元1.65米,明1.66米,清1.62米。”
可见古人身高并不矮,与现代人身高相差不大,所以平均身高大概在1.65米。所以七尺其实大概就是1.65米,那么一尺大概是0.23米。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大概估计古籍中记载的人物身高了。七岁的哪吒身高六尺,大约是1.38米。2023年儿童生长发育表中七岁男童的身高在1.11米到1.32米之间,哪吒的身高比正常儿童高了一些,但也并不特别突出。所以一尺大约是0.23米的基准应该是合适的。
那么《封神演义》中那些人物的身高如何呢?下面我们基本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梳理一番主要人物的身高。在封神大战中身材最高的是邬文化,他身高数丈。既然是数丈那一定在三丈以上,五丈以下,大约四五丈,也就是9.2米到11.5米。这样的个子可真是够高的,邬文化死后被封为力士星君,恐怕看重的不止是他的力气,还有他高大的身材。邬文化的原型极有可能是后来西游世界里的巨灵神,主要靠身高和力气吃饭。
接着是破十绝阵的炮灰方弼方相兄弟,他们的身高本来是一丈六尺和一丈四尺,可是到了破十绝阵的时候,他们的身高变成了三丈有余,也就是6.9米以上。他们兄弟二人身高为什么长了不清楚,但长高了的方弼方相这样的身高也堪称巨人了。比方弼方相兄弟身高稍矮的是魔家四将,他们四兄弟的身高是两丈四尺,大约是5.5米。他们四兄弟都没有坐骑,打斗的时候都是奔跑,恐怕没有什么坐骑适合他们。
比魔家四将矮一些的是雷震子,他的身高是两丈,大约是4.6米。雷震子在七岁的时候因为吃了两颗仙杏,获得了风雷二翅的能力,从一个正常的儿童一下变成了巨人。虽然比起邬文化、魔家四将等人他的身高矮了很多,但也是让人嗔目啧舌的存在。这让我想起了乌尔善拍摄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中的雷震子,他带着姬昌返回西岐的时候就像拿着一个玩具,可见雷震子的身高也够惊人的。接下来是身高一丈六七尺的周信、李奇、朱天麟、杨文辉,他们是瘟神吕岳的伙伴,没有什么特别的,他们身高大约是3.9米。比周信、李奇、朱天麟、杨文辉身高矮一些的哪吒(莲花化身后)、金大升、接引道人,他们的身高是一丈六尺,大约3.7米。
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丈六尺这个身高,圣人接引道人的身高是一丈六尺,所以一丈六尺这个身高是很特别的。原著《封神演义》中写到接引道人是这样说的:“老子与元始率领众门人下篷来迎接,见一道人丈六金身”,这个道人就是接引道人。《传灯录》说:“西方有佛,其形丈六而黄金色。”《北史》说:“时蜀沙门法成,率僧数千人,铸丈六金身。”佛的三身之一变化身中的小身,它的高度大约一丈六尺,呈真金色,因此称为丈六金身,这是一类圣人的特征。还有几人比较接近一丈六尺这个黄金身高,他们就是来自九龙岛的四圣,分别是王魔、杨森、高友乾、李兴霸。
封神世界中还有几个人的身高比较高,他们分别是一丈五尺(3.45米)姜子牙算过命的卖柴人刘乾,一丈四尺(3.22米)原来在九间殿的方相,一丈四尺假装刺杀纣王嫁祸给姜皇后的姜环。这三个人的身高不是正常身高,历史上可能有个别人达到过这样的身高,但也基本都无据可查。我们只能当作小说的夸张,他们都是封神世界中的普通凡人,并不是那些修仙者。修仙者可以解释是因为修炼的原因导致身高异常,凡人却没有办法这样解释。这几个凡人身高都达到3米以上,只能是小说里的假定了。
接下来就是正常身高了,第一个是比较高的黄天化,他的身高是九尺,大约2米。超过2米的人并不罕见,随便到一个篮球队,都可以找到几个身高超过两米的男子。黄天化的身高超过了两米,可能与他跟随道德真君修行有关。书中没有提到黄飞虎、黄天祥等黄天化家人的身高,如果黄天化的身高超过两米,他的亲人们应该也有超过两米的人。然后是身高八尺的马元,他的身高大约1.8米,放到现在也算是个高个子。接下来就是身高七尺的罗宣了,罗宣的身高就是男人们的普通身高,不高也不矮。
封神世界里修仙者们的身高普遍较高,这可能和他们修行的功法有关。没有莲花化身前,七岁的哪吒身高是六尺,大约1.38米,这比普通七岁的儿童高了一些,大约与八岁儿童的身高差不多(1.28米到1.39米)。所以原来的哪吒就是一个正常儿童,直到莲花化身后,身高一下子变成了3.7米,就像发生了基因突变。当然封神世界里也有身材超级矮的,那就是土行孙。虽然土行孙的修行岁月不短,但他的身高是四尺,大约0.92米,与现代二三岁的男童差不多,怪不得许多人都觉得邓婵玉可惜了。
封神:封神世界里的鬼仙之高明高觉
姜子牙的对手很多,截教的修仙者,梅山的七个妖怪,莫名其妙的散修和纣王麾下的各路大军,他们纷纷前来阻挡姜子牙大军前进的步伐。在这些大军之中,有两个人比较特殊,那就是棋盘山轩辕庙的桃精柳鬼,即高觉和高明。很多人一开始都会把他们看作妖怪,但事实上他们并不是妖怪。严格地说起来他们应该是封神世界里少见的鬼仙。
修仙是道家追求自我解脱的一种修炼方式,按照道家对于修仙者的分类,根据他们的修行方式和最后的成就可以分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和鬼仙五大类。这一说法可见道家内丹派典籍《钟吕传道集》,谈到修仙者的分类,书中写道:
修仙者按照成就从低到高分别是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和天仙。又说:“纯阴而无阳者,鬼也;纯阳而无阴者,仙也;阴阳相杂者,人也。惟人可以为鬼,可以为仙。”在钟离权看来,修仙者的五类成果都是人通过修炼才能取得的,并不包括那些非人族的异类。所以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都是只有人族通过修炼才能取得的成果,至于那些精怪根本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那么什么是鬼仙呢?按照《钟吕传道集》的说法:“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象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就舍而已。”鬼仙是阴中超脱,是五仙中等级最低的成果。鬼仙虽然也是一种超脱,可以不再轮回,但三山无名,无法飞升蓬瀛仙境,最终找不到归宿。要想飞升仙境,最后还是要投胎转世,再次修行,成就神仙天仙,才有可能再进一步。上面是道家正统的说法,在演义小说和民间传说中鬼仙的成就方式就不一样了。
民间传说中是有一大批鬼仙的,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了,那就是土地城隍系统。明朝时土地城隍覆盖了整个华夏大地,村村有土地,县县有城隍,他们就像幽冥在人间的办事处。一个人离世后,先到土地庙登记,处理完后再去城隍庙,最后才入幽冥等待六道轮回的最终安排。这些土地庙、城隍庙的办事人员全部属于鬼仙。《聊斋志异》和民间传说中有大量的死后成为土地和城隍的记载,这些人也可以通过官府的正式册封成为土地和城隍,所以封神是真实存在的。
前面了解了鬼仙的概念,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封神世界里的鬼仙高觉高明。高觉高明会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异术,可以窥探姜子牙行军布阵的安排,给姜子牙带来了麻烦。杨戬看出了端倪,于是返回玉泉山金霞洞向自己的师父玉鼎真人请教高觉高明的来历。这一下子问对了人,玉鼎真人说:
高觉高明是棋盘山的桃精柳鬼作怪,但他们并不是桃树柳树化形而出,关键的是棋盘山轩辕庙里的泥塑鬼使。那泥塑鬼使分别是顺风耳和千里眼,它们与桃树柳树的根系相连,吸收了桃树柳树采集的日月精华,最后化形而出成为鬼仙。他们的异能也是泥塑鬼使给的,并不是桃树柳树给的。那桃树柳树只是他们吸收日月精华的工具,并不是他们的本体。他们的本体是轩辕庙里的泥塑鬼使。
来到孟津大营的高觉高明既不是桃树柳树,也不是泥塑鬼使,而是通过桃树柳树和泥塑鬼使化形而出的鬼仙。这就和哪吒第一次死后哪吒行宫里的哪吒金身和泥塑鬼使类似。当时的哪吒如果接受香火供奉三年之后,就可以重塑肉身,再立人间。哪吒行宫里的那两个鬼使也有了灵智和形体,只要香火足够,两个鬼使也可以化形而出。只是李靖打碎了哪吒和鬼使的金身,导致功亏一篑。高觉高明借助的不是香火而是日月精华,所以他们两位也是与哪吒行宫里那两位鬼使类似的鬼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