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正常人每天需要多少碘 含碘的食物有哪些

更新时间: 2025-07-19 13:18:10

阅读人数: 408

本文主题: 小孩粗脖根图片

我们从小都知道补碘很重要,需要吃碘盐,否则会患一些碘缺乏病。那么,碘有什么作用?碘缺乏病有哪些危害?碘补得越多越好吗?目前我国碘缺乏的地区多吗?大部分人需要刻意补碘吗?今天我就来说一说。

增强机体基础代谢率,促进生长发育胎儿期末,或出生后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发生生长发育延迟,发生中枢神经发育不全称呆小症。

增强体内蛋白质合成,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促进脂肪分解,调节胆固醇合成,也促进胆固醇转变为胆酸。

碘缺乏对智力发育有影响,所以应注意孕妇及婴幼儿期的碘的营养状况,并注意碘的合理摄入。

1、损害儿童大脑神经发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

2、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根或大脖子病;严重碘缺乏会引发地方性克汀病。表现为聋、哑、呆、傻。

3、导致正在母亲肚子里生长的胎儿死亡、畸形、聋哑或流产、早产。

4、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健康成年人每天碘的需要量是75微克,比较适宜的供给量应是它的2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共同推荐:1岁以内50微克,2-6岁90微克,7-12岁120微克,12岁以上150微克,孕妇和乳母200微克。

正常人每天需要多少碘 含碘的食物有哪些

防治碘缺乏病日河东区人民政府

2024年5月15日是全国第31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主题是“食盐加碘防疾病,平衡营养健康行”。旨在通过宣传普及碘缺乏病防治和科学补碘知识,重点宣传碘元素对胎儿和婴幼儿脑发育的作用,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的由来和意义

1990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儿童问题71国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及其《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要在2000年全球世界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李鹏委员长在任国务院总理时曾在文件上签字、承诺。我国政府对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视,1991年,在罗马召开的国际营养会议上郑重宣告中国将在10年内减少碘缺乏病的流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1993年在北京召开了“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会议上提出1994年起,每年5月5日为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国家设立五一长假后,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包括在了长假之中,使得该宣传日不够突出,不便于宣传。经过协调,自2000年起,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改为每年的5月15日。

根据我国碘缺乏病消除的进程以及群众对碘缺乏病的认识程度,在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可以提高群众对碘缺乏病危害的认识,让群众掌握防治知识,使防治碘缺乏病活动成为群众的主动要求和自觉行为,自觉购买和食用合格碘盐,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人口健康素质。

A: 碘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它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

A: 人体中的碘80%以上来自食物,10%~20%来自饮水,0~5%来自空气,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土壤和水(不包括海水)中缺碘导致植物(粮食或蔬菜)、动物缺碘,最后人类吃了含碘低的粮食和肉类,造成碘摄入不足,而且自然环境一旦有碘缺乏将会长期存在下去,而不能自行改变。

A: 碘摄入不足可引起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和危害的总称。

是碘缺乏病最明显的表现形式,俗称粗脖根或大脖子病,主要表现为颈部变粗、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

是碘缺乏病最严重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较严重的智力障碍、聋哑、神经运动功能障碍、体格发育落后等,常称呆、小、聋、哑、瘫。

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聋哑、智力损伤等。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

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A: 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

:只要能够吃到合格碘盐,就能够保证碘营养,不需要再吃任何含碘保健品和碘强化食品。

:坚持每天食用碘盐,同时应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这样既适应她们在特殊时期摄盐量少的特点,又能保证特殊时期充足的碘摄入量,如海带、海藻及鱼虾类都是常见的富碘食物, 其中海带含碘量最高,含碘最低的食物是谷物类。

A: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A: 甲状腺疾病复杂多样,对于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是否需要补碘,应该尽量遵循医生建议,不能一概而论都不吃碘盐。碘摄入不足和过量都会使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升高。

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癌高发是否有关联?

A: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癌高发的现象有关联。

人群甲状腺癌发病呈上升趋势,国内外学者分析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甲状腺癌发生与电离辐射、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改变有关;另一方面,群众就诊率和健康体检率明显上升,特别是高分辨率B超和细针抽吸细胞学诊断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

相当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特点,恶性度低,预后良好。患者要听从临床医生要求,进行正确治疗或跟踪观察。

A: 首先,请购买小包装和印有制定标识的加碘食盐,一次购买的加碘食盐不宜过多,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第二,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炉火的地方,最好避光保存。

第三,为减少碘损失,菜品出锅时放盐。

又一种“网红产品”,暗藏危险

商家称食用对身体有益的宣传点等,

四成左右孕妇处于碘营养缺乏状态

5月15日是我国第30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当天上午,安徽省暨合肥市“防治碘缺乏病日”现场宣传活动在合肥举行。在活动现场,合肥市疾控中心消毒杀虫和地方病防治科卫生医师刘志伟介绍:“根据我们最近几年的监测结果,合肥市的孕妇大约在40%左右处在碘营养缺乏的状态,所以除了要坚持吃碘盐以外,还需要多补充一些海带、紫菜、海鱼等富含碘的食物。”据了解,合肥的成年人目前基本处在碘营养适宜的水平,但是合肥市自然环境中缺碘的现状并没有改变,也就是说自然环境中碘元素含量并不高,所以正常成年人也需要坚持食用碘盐。

据悉,合肥市自1995年开始正式全面供应碘盐,同时实施食用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2010年以县为单位达到碘缺乏病消除目标,目前持续保持碘缺乏病消除状态。

碘摄入不足可引起碘缺乏病。其中: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是碘缺乏病最明显的表现形式,俗称粗脖根或大脖子病,主要表现为颈部变粗、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地克病是碘缺乏病最严重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较严重的智力障碍、聋哑、神经运动功能障碍、体格发育落后等,常称呆、小、聋、哑、瘫。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聋哑、智力损伤等。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由于外环境缺碘、人类需要长期适量补碘,食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食用碘盐补碘安全、有效、经济、容易推广,即可保证每日对碘的需要量,又能做到补碘生活化,适量化及持久性。

喜马拉雅粉盐、波斯蓝盐、美国夏威夷黑盐……近来在网络上,各类网红进口盐因其五颜六色的外观、商家称食用对身体有益的宣传点等,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购买,且价格并不便宜。

合肥市盐业公司方岩告诉记者,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GB2721-2015规定,食用盐感官要求色泽应为白色,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网红盐”未经任何加工提纯处理,具有各种颜色不符合食用盐应为白色的标准,同时含有不溶于水的异物,这些异物主要成分为沙砾包括云母、石英等。“网红盐经常以不含添加任何添加剂甚至包括不含碘为卖点进行宣传,现在有的西餐厅、日料店会提供这种粉色的盐给食客食用,但其实像这种盐还有大量的沙砾是不能食用的,而且还是有颜色的,不符合我们国家的食用标准。”

方岩建议:“从正规的超市、商场、小卖部等渠道购买都是可以的。购买时可选择带有绿色食品标志的盐,另外,推荐食用低钠盐。根据此前我们合肥盐业的一个大数据统计,合肥人每人每天大概吃12g以上的盐,这个数字还是非常高的,因为我们国家推荐每人每天是5g的盐。此外,食用无碘盐还是要遵医嘱,不能轻信一些网络谣言自己跑去买无碘盐来吃。”

市疾控中心介绍,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癌高发的现象有关联。人群甲状腺癌发病呈上升趋势,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甲状腺癌发生与电离辐射、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改变有关;另一方面,群众就诊率和健康体检率明显上升,特别是高分辨率B超和细针抽吸细胞学诊断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率。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增加。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唐萌

标签: 网红 医生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