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开展科幻教育的“必读书”
关于开展科幻教育教师“必读书”的推荐,因为可选择的书更多,所以推荐的难度反倒更大一些。篇幅有限,我选择了若干与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和实际教学需求有“强关联”的书进行推荐。从教和学的需求上看,老师一方面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科幻文学;另一方面,需要开展课内科幻作品教学的拓展资源和支架性材料。
先说老师们想要全面深入地了解科幻文学该读什么书。
4年前刚刚开始推广中小学科幻教育的时候,我给老师们推荐的入门书是南方科技大学吴岩教授的《科幻应该这样读》(接力出版社2012年出版)。在书中,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娓娓道来,告诉读者什么是科幻文学,以及为什么要读科幻文学。这本书举重若轻,既有专业性,又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对科幻文学知之甚少的老师和学生阅读。
近两年来,吴岩老师还牵头编制了《科学幻想:青少年想象力与科学创新培养教程》丛书。丛书新近已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推出。丛书中的教师配套用书针对教师群体开发,不仅介绍了科幻作品的特点,还收录了近年科幻教育的案例,提出了开展科幻教育的指导性意见,因此老师们可拿来做教学参考。
对科幻文学希望有更深入了解的老师,我则推荐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科幻文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丛书。该丛书共分4册,分别为《科幻文学论》(吴岩著)、《科幻文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吴岩主编)、《现代中国科幻文学主潮》(王泉根主编)和《外国科幻论文精选》(王逢振主编)。这套丛书能帮老师们较为系统、全面地了解科幻。另外,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通识读本《科幻作品》也非常值得一读。吴岩老师在书的序言中将书的特点概括为三点:一是覆盖全面,让读者能在短时间内对科幻文学领域的全貌有整体把握;二是内容精准,非常严肃地反映了过去几十年科幻研究的各种进展;三是简明扼要。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没有呈现出中国科幻文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但正好和“科幻文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丛书的主要内容能够形成互补。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所涉及的科幻作品主要包括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和阿西莫夫的《基地》。关于《海底两万里》,我推荐两个版本的作品。第一个版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它是“阅读课程化”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由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人教社编审王本华组织编写,其最大特点在于有完整的课程化设计,与教学完全同步。在编写者精心编制的进阶式阅读思考题与活动任务的引导下,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完成整本书的阅读。第二个版本由岳麓书社出版,该书的最大特点是呈现的方式跨媒介——出版方邀请吴岩老师做了整本书的导读,共录制了20节微课,读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
关于《带上她的眼睛》和作家刘慈欣,我想推荐《刘慈欣谈科幻》《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刘慈欣科幻评论集》和颜实、王卫英主编的《中国科幻的探索者——刘慈欣科幻小说精品赏析》(上下册)这三本书。在这些书中,你既会读到刘慈欣对科幻文学的认识,也会读到众多作家、学者对刘慈欣作品的认识。我曾从书中选过《无奈的和美丽的错误》等文章推荐给学生。虽然钱钟书先生曾说过“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很好,为什么要去看下蛋的母鸡”,但我仍坚持认为,解读文学作品应该尽可能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至于老师们都关心的《三体》,可用来支持教学的书和专业论文真不算少了。我已经搜集到7本与之相关的著作和上百篇文章,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至于科幻大师阿西莫夫,我想推荐的则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大师传记精选中的《人生舞台——阿西莫夫自传》以及阿西莫夫书系。今年是阿西莫夫诞辰100周年暨逝世28周年,上一期《科普时报》第5版以整版篇幅,刊登了林自新、卞毓麟、尹传红等与阿西莫夫有不解之缘的作家撰写的4篇纪念文章,每一篇都情真意切,值得一读。在我看来,我们普通人,特别是一线老师,对于阿西莫夫,没有比阅读大师的作品这个行动本身更好的纪念了。
还是那句话,把书读起来,老师们在开展科幻作品的教学时才能真的有底气。而所谓“必读书”,也只是我个人的经验之谈,仅供老师们参考。
(作者系北京景山学校正高级语文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青少年科普与科幻教育推广人)

新潮观鱼:陈思诚、刘慈欣回应《带上她的眼睛》进展
【文/新潮观鱼】6月19日下午,电影《恶意》在上海举行了媒体首映,这也是该片的世界首映。该片监制、编剧陈思诚,携两位导演来牧宽、姚文逸和制片人赖维佳出席了映后交流活动。科幻作家刘慈欣也现身观众席。
刘慈欣表示,看完《恶意》后,对壹同制作的下一部电影《带上她的眼睛》充满信心。
陈思诚也透露了刘慈欣小说《带上她的眼睛》电影化的进展,称已经进行了三年左右的剧本创作,项目正在推进中,并在新潮观鱼当面求证后,解释了此前参与该项目编剧工作的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以为该项目“被搁置”的原因。
由于托导工作上习惯使用传统的邮件方式进行沟通,“通过邮件沟通相对来讲不是特别顺畅”,实际上项目仍在正常推进中。项目确实难度很大,团队还需要更多的准备工作。
“托导参与了编剧的工作,刘慈欣老师也看了我们最新的剧本。正好托导是(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嘛,他评审工作结束后,我们正好约了他晚餐,我们会真正意义上再把这个项目整个梳理一下
此前(6月13日),托纳多雷被媒体问及参与刘慈欣科幻小说影视化改编的进展时,他通过现场翻译称“电影最后没有诞生”。
公开资料显示,电影《带上她的眼睛》由刘慈欣、朱塞佩·托纳多雷担任编剧,陈思诚监制、戴墨执导,于今年3月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举行启动仪式。
刘慈欣短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曾获得1999年度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被一些读者誉为“刘慈欣最温柔的科幻寓言”。
在6月19日电影《恶意》的映后交流中,刘慈欣作为特邀观影嘉宾,对电影反映的互联网舆论冲击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他表示,互联网所代表的信息技术,有时候对社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甚至有时候它放大了很多东西,看上去充满“恶意”,这确实是新技术所带来的效应,我们不可能回避。比如说互联网舆论的冲击,它的来势之猛,力度之大,我们几乎很难抵挡,我们所采取的一些应对办法——无论是人类的道德自律,还是社会的常规监管,都显得软弱无力。
但刘慈欣提到,作为一个科幻作家,他对未来的看法是乐观的,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发展,社会一定能够适应信息技术的冲击,然后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电影《恶意》是由张小斐领衔主演,梅婷、陈雨锶、杨恩又主演,黄轩特别主演,李庚希特邀出演,张子贤、李晓川、陈创、艾丽娅、李九霄特别出演的悬疑电影。该片将于2025年7月5日上映。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刘慈欣科幻小说精品赏析
又回到了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以上的经历很快就淡忘了。很长时间后,当我想起洗那些旅行时穿的衣服时,在裤脚上发现了两三颗草籽。同时,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虽然是无意识的,当一天的劳累结束后,我已能感觉到晚风吹到脸上时那淡淡的诗意,鸟儿的鸣叫已能引起我的注意,我甚至黄昏时站在天桥上,看着夜幕降临城市……世界在我的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点点的嫩绿在其中出现,并在增多。当这种变化发展到让我觉察出来时,我又想起了她。
也是无意识地,在闲暇时甚至睡梦中,她身处的环境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那封闭窄小的控制舱、奇怪的隔热太空服……后来这些东西在我的意识中都隐去了,只有一样东西凸现出来,那就是在她头顶上打转的失重的铅笔。不知为什么,一闭上眼睛,这只铅笔总在我的眼前飘浮。终于有一天,我走进航天中心高大的门厅,一幅见过无数次的巨大壁画把我吸引住了,壁画上是从太空中拍摄的蔚蓝色的地球。那只飘浮的铅笔又在我的眼前出现了,同壁画叠印在一起,我又听到了她的声音:“我怕封闭……”一道闪电在我的脑海里出现。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
我发疯似的跑上楼,猛砸主任办公室的门。他不在,我心有灵犀地知道他在哪儿,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小房间。他果然在里面,正看着大屏幕。她在大屏幕上,还在那个封闭的控制舱中,穿着那件“太空服”。画面凝固着,是以前录下来的。“是为了她来的吧?”主任说,眼睛还看着屏幕。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一切都明白了,我无力地跌坐在地毯上。
“落日工程”原计划发射十艘飞船,它们是“落日一号”到“落日十号”,但计划由于“落日六号”的失事而中断了。“落日工程”是一次标准的探险航行,它的航行程序同航天中心的其他航行几乎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落日”飞船不是飞向太空,而是潜入地球深处。
第一次太空飞行一个半世纪后,人类开始了向相反方向的探险,“落日”系列地航飞船就是这种探险的首次尝试。
(本文节选自《中国科幻的探索者——刘慈欣科幻小说精品赏析》)
《中国科幻的探索者——刘慈欣科幻小说精品赏析》为中国科普研究所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联合资助的项目成果。首先对刘慈欣的作品进行梳理,遴选40篇(部)科幻精品(选录作品基本涵盖其所有的短中长篇小说),然后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深度赏析,凸显刘慈欣小说的创作特色和风格,挖掘其科学文化内涵和文学审美价值,为科幻作家的创作提供理论支持,为科幻的深入研究搭建理论平台,值得一读。
——韩松,著名科幻作家,新华社高级记者
刘慈欣的书能让你在匆匆的人生之路上停下脚步,仰望深邃的星空。
——王晋康,著名科幻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刘慈欣先生是中国科幻新一代的领军人。
——叶永烈,著名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视野开阔、厚重博达。这部精品集堪称哲思的学堂、想象力的盛宴、增广见识的花园。
——尹传红,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科普时报》总编辑
《中国科幻的探索者——刘慈欣科幻小说精品赏析》的价值不仅仅是为刘慈欣小说提供了一把解密之匙,还在于提供了一条探秘之道。让我们随着刘慈欣的脚步,走向星空,问询人类。
——汤哲声,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资讯
包邮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科幻短篇小说集
刘慈欣科幻小说,对科幻感兴趣可以入手,书很好,手感也很好,崭新崭新 ★刘慈欣的小说,有非常深厚的修养和准备。他利用深厚的科学知识作为想象力的基础,把人间的生活、想象的生活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