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悬疑推理小说
1、采用新意的想法。整篇小说的关键点在于故事能否迅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尽量采用有新意的想法;
2、注意故事结构的布局。故事的结构需要紧密,有联系,给读者层层递进的感觉;
3、线索的设置和解答。悬疑小说的特点在于线索的设置,故事的结局需要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4、回顾与检查。完成小说后,需要进行逻辑性的检查,分析线索设置是否合理;
5、推理过程一定要严谨 。严谨是推理小说的关键,严谨的推理才能让读者感受到小说的魅力。

原创学写作|创作悬疑小说有哪些必备要素?(上)
悬疑小说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它能给读者带来紧张刺激的阅读体验,而这一切背后都藏着一些必不可少的元素。悬疑小说通常包括侦探、犯罪以及惊悚等多重元素,它们充满了悬念、危机和难以预见的转折。尽管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定义一部成功的悬疑作品,但这一大类作品中有一些公认的写作技巧和惯例,这些技巧有助于作者构建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创作悬疑小说时必须遵循的十个类型惯例,这些惯例能帮助作者捕获读者的注意力,并有效地推动情节发展。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这些常规,我们将通过《沉默的羔羊》《危情十日》和《消失的爱人》三部经典电影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那么,究竟是什么吸引了读者选择悬疑小说呢?悬疑作品的最大魅力在于其节奏紧凑,充满了不断升级的冲突、紧张感、悬念以及意外的转折。此外,这些小说中的高风险情境也是让人无法抗拒的亮点之一。读者之所以热衷于悬疑小说,是因为他们能在阅读中体会到解开谜团、打败反派的快感,然而这一切都无需承担真实的风险。
无论是悬疑、科幻还是其他类型的小说,都有一些是读者期望能够看到的场景和元素。在悬疑小说中,作者必须提供这些元素,才能满足读者的情感需求,带来他们渴望的体验。
悬疑故事的开始通常都会涉及到一宗犯罪。无论是揭示一个反派的罪行,还是让犯罪作为故事的导火索,犯罪行为都成为故事展开的起点。在某些情况下,小说一开始就清晰地展示了反派的罪行,而在其他情况下,犯罪往往成为引发主人公行动的动力。
案例分析: 在《沉默的羔羊》一开始,观众就得知了连环杀手汉尼拔的罪行,这为后续的追捕和解谜提供了基础。
悬疑小说中,至少应该有一个受害者,可能是死亡的受害者、人质或者是失踪人员。受害者的存在,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因素。
案例分析: 在《危情十日》中,受害者保罗·谢尔顿的遭遇和安妮的暴力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每一部悬疑小说中都会有一个与主人公对立的反派角色,这些反派往往极具智慧和力量,他们的动机复杂,行为高智商或者邪恶。反派人物的设计通常十分精妙,既充满了挑战,又让人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
案例分析: 《消失的爱人》中的艾米就是一个典型的反派,她巧妙地设计了一场骗局,精准地操控了所有的细节。
在悬疑小说中,主人公通过一条条线索不断推进调查,这些线索有时会带领主人公走向真相,而有时则是误导或红鲱鱼,制造暂时的迷惑。
案例分析: 在《沉默的羔羊》中,克里斯通过不同的线索逐渐逼近真相,但也有不少假线索让她在调查过程中迷失方向。
悬疑故事中,往往会有一个或多个角色对反派人物表示钦佩。他们可能不会赞美反派的罪行,但会称其为一个值得敬畏的对手。这种描写可以通过对话、信件或者媒体报道等形式表现出来,有时还会以人物的自我觉悟展现,提醒观众或读者反派并非普通人物。
案例分析: 在《沉默的羔羊》中,克丽丝通过分析反派的行为,意识到他是个极具智慧和自制力的人,这种描写增强了反派的恐怖感。
通过这五个惯例,我们能够看到悬疑小说成功的秘诀在于:通过紧张刺激的情节设置、复杂的角色设计以及充满迷惑的线索推进,最终构建出一个既让人兴奋又充满挑战的故事世界。这些元素是每一部悬疑小说成功的关键。
希望您在创作或者阅读悬疑小说时,能够深入理解这些技巧,打造出更加引人入胜的作品,享受创作的乐趣,也让读者体验到无与伦比的紧张感和满足感。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精彩的悬疑故事吧!
在《无尽之夏》里,蔡骏怎么把上海记忆写进悬疑小说
自2002年发表首部长篇悬疑小说《病毒》,作家蔡骏已出版《镇墓兽》《谋杀似水年华》等三十余部作品,累计发行1400万册,被书迷们亲称为“蔡大师”。
6月12日晚,蔡骏做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青年中国说”,畅谈悬疑小说发展史,解码新作《无尽之夏》中的上海元素。
上海是蔡骏从小成长的地方,在他的记忆里,有外滩建筑群、蜿蜒的苏州河、父母单位分配的六层楼新工房、沪西工人文化宫与长寿路沿线的工厂。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上海四十年来的变化雕琢了他成长成才的轨迹,在《无尽之夏》中充盈着多彩的上海元素。
20年前,蔡骏还是一名普通国企职员,因为热爱写作,义无反顾走上了文学之路。如今,他是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的董事长,繁忙工作之余,仍然每天笔耕不辍。
“写作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除了技巧以外,更需要高度的自律。”不少和蔡骏同时期成名的网络文学作家已渐渐销声匿迹,但蔡骏仍然保持旺盛的创作力,“我的幸运只是在于我没有放弃。”
蔡骏以悬疑小说出名,但在刚开始写小说时,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悬疑小说。
那是2000年,网络文学刚刚兴起,蔡骏一年内连写了二三十个中短篇,还得了“文学新人奖”,得奖作品甚至在权威期刊《当代》上发表,让他有了朝文学方面发展的自信。
在非常偶然的契机下,蔡骏写了自己第一部长篇小说《病毒》。
小说灵感从哪来的呢?2000年末,网上流行一种电脑病毒,电脑黑屏时会猛然蹦出一张女鬼的脸。在此之前,蔡骏读了一些关于中国考古、墓葬的报告文学,有一本书讲到清朝东陵,其中一个帝后合葬墓被盗,已逝皇后遭人剖尸凌辱。蔡骏于是把这两个元素结合了起来:二十一世纪初,互联网开始普及,电脑病毒开始流行,病毒的根源就来自皇后的传说。
蔡骏当时写这本书还有另一个契机。和他聊天的网友劝他写一些可读性更强的小说,他说他也能写像《午夜凶铃》的小说,两人于是打了一个赌,为了赌约,他写了《病毒》。
《病毒》是2001年春天写完的,第二年正式出版了,没想到还挺受欢迎。后来,蔡骏陆续又出了很多作品,人们渐渐用悬疑小说对他的作品进行涵盖和归纳。
不过,《病毒》出版后,和蔡骏打赌的这个网友就不见了,蔡骏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找到。直到2012年秋,终于有人帮他在微博上找到了。这位网友给他发了微博私信,说自己在美国华盛顿附近一个小城的大学还是科研机构工作,因为去了美国很多年,蔡骏当然找不到他。
这时候蔡骏感触特别深,中美两国相隔在地球两端,时差是12小时,两人打赌是12年前,而12年在中国是一个生肖的轮回。
“经常有人会问我什么是悬疑?我会说悬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经常会在不经意间改变别人的命运,或者被别人改变命运,这就是悬疑。如果当时没有这样的打赌,没有这样一次网上聊天,我可能不会去写这本小说,今晚也不会坐在这里和大家聊天。生活就是这样奇妙。”
“所以悬疑就是一种对于未来的未知,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100%地准确预测未来。这是悬疑小说非常重要的一个意义,它不仅仅是写稀奇古怪的故事,不仅仅是写案件,它其实也在写我们的日常生活,写我们每一个人不可逃脱的命运。这种命运无法确定、无法预料,但也因此,我们的人生充满乐趣、充满冒险。因为未来充满未知,所以我们要努力生活、努力拼搏。”蔡骏说。
《无尽之夏》是一本关于夏天的书,然而创作时间却是冬天。他写书时正好在2017年到2018年的冬天,在冬天写夏天的故事,他要打开全身每一个细胞,去回忆夏天所有的记忆,那些炎热、那些潮湿、夏天的太阳、夏天的暴风雨。
小说的背景被安排在1997年的夏天,而之所以放在这个时候,蔡骏解释,1990年代是上海发展的黄金年代,野蛮生长的过程中总会有很多因素掺杂进来,比如道德价值观上的混乱。
他还记得1997年春天上海流传一时的“敲头案”,很多中年妇女在下夜班回家的路上被人用榔头敲碎后脑勺,把不少人吓破胆。《无尽之夏》提到了一点“敲头案”,但虚构了另外一个发生在夏天的连环案件。
小说里写到了很多当时上海的环境,比如写到一次中学生骑自行车远行,起点在武宁路上的沪西工人文化宫,沿着苏州河一直往下,走到外白渡桥和黄浦江,再走到宝山的宝杨路码头,从那里登船去崇明,到了崇明,再走很远到东滩湿地,在那里终结……有点像公路片。
“1997年大家要出去旅游不是常有的事,特别是对中学生来说,到这个地方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已经非常困难了,而且要有很大的勇气才能走出这一步。”
蔡骏解释,选这样一条路线,也代表了上海不同的发展阶段,市区高速发展,郊区郊县尤其是崇明岛还比较落后,尚是一片田野风光,像是从都市的中国进入了农村的中国。
小说里还有很多和水、和港口、和集装箱有关的元素,“上海就是因为有了水才发展起来的。我们在长江入海口、在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点上,长江之水流到这里,就像一把箭,弧形的海岸线是弓,浦东正好是箭头。因为有了水,上海的港口发展起来了,上海这座城市发展起来了。”
为什么小说会把很重要的情节落在崇明岛呢?蔡骏解释,崇明岛是长江的泥沙冲刷而成的,这个岛还很年轻,年轻意味着青春,有一种青春的意味、夏天的意味。
“岛上的泥沙来自长江中上游,正因为中国内陆有这么大的腹地才有了这个岛,上海和全国的关系就是这么紧密,从来不是孤立的,不管是从地理上也好,还是经济上也好、人文上也好。”另外,上海面朝大海,面朝大海意味着全球化,小说里也写到了全球化对每一个中国人带来的深刻影响。
讲座现场,蔡骏现场朗诵了一段“上海成为陆地”的文字,很长一段,没有涉及主人公的任何行动,也没有涉及故事主线到底在讲什么。
“这也是这部小说和一般的类型小说不太一样的地方。类型小说一般只讲情节、只讲故事,语言非常简单。但是《无尽之夏》用了大量文学性的语言,用铺排讲了很多暗示和象征,和上海的发展、时代的发展、未来的发展相关。”
蔡骏认为,这部小说的文学性超出了绝大部分类型小说,所以首次发表是在《收获》,然后才出单行本。近几年,蔡骏开始从类型文学向严肃文学转型,而《无尽之夏》是他回归艺术非常重要的一次尝试,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