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双胞胎姐妹:一个清华,一个北大!
有趣、敏学、慎思的常德青年交流平台
近日,湖南常德市石门县的一对双胞胎姐妹分别收到了顶尖学府的入学通知书,姐姐杨斯琪考上了北京大学,而妹妹杨斯仪也被清华大学录取。
这对“学霸”姐妹毕业于石门县第一中学,虽然不在同一个班级,但她们的感情非常好,连走路都总是相依相偎。姐妹俩回忆,自记事起两人就很少发生矛盾,她们有着双胞胎的特殊默契,连口味到审美都惊人一致。在学习上,两姐妹从小也都一直名列前茅,全校排名不相上下。 两人总是互相分享掌握到的解题决窍,一起研究同一道题的不同解法。在高中阶段的寒暑假,她们没有去任何补习班,两个人互帮互学,一起查漏补缺。
学习一定要有计划,每天要掌握哪些内容,都要分类安排好。 “心态要好,要重视错题集,遇到问题及时分析调整。”妹妹杨斯仪补充。两人对学习都很有规划,并且都保持了高度的自律。高中三年她们都保持同样的作息,每晚十一点半准时睡觉。不打疲劳战,保证课堂上精神饱满,思维全程跟着老师走。
“姐妹俩有着优秀学生意志坚定、勤奋刻苦等共同特点,更有沉稳心静、志向远大、志行合一的独有品质。”石门县第一中学副校长唐汇元对两姐妹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姐妹俩双双被心仪的大学录取,即将一起前往北京的两所知名高校就读,能够在同一座城市继续彼此依靠、相互鼓励,两个人都很开心。
谈及未来时,姐姐杨斯琪对北大的校园生活十分期待,想结识更多更优秀的朋友。而即将前往清华大学学习建筑学的妹妹杨斯仪,希望能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让自已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优秀!双胞胎姐妹:一个清华,一个北大
近日,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的一对双胞胎姐妹分别收到了顶尖学府的入学通知书,姐姐杨斯琪,639分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妹妹杨斯仪,662分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类。
这对双胞胎姐妹花太优秀了,让人羡慕。消息传出后,她们老家石门县蒙泉镇将军山村沸腾了,镇村两级前几天专门为姐妹俩办了场表彰会,正在重建的杨家老屋也挂上了大红花。
8月1日下午,在石门县城,记者见到了刚刚学完编程下课的姐妹俩。初见姐妹俩,相像的外貌、相爱的姐妹、相同的努力、相似的专业……
虽然已经成为大家眼中的“天之骄子”,但在这个难得的假期里,姐妹俩也没有闲着,把时间规划的满满当当。
上午学游泳,下午学编程。“进入大学后便会开始接触专业知识,我担心会没有多余的时间……”姐姐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此次高考和平常模考成绩差不多。”妹妹杨斯仪告诉记者,这次以662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她非常惊喜,却也在意料之中。
“两人平常考试过程中有考砸的时候吗?”
“在考试失误的时候,我们两个人会一起探讨研究,互相鼓励,分享心得,总结更多的学习方法解题思路,慢慢调整心态。”姐姐接过了话题。
她说,生活中的两人时常也会争吵。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思路方法不统一,都觉得自己的方法好,就会成为争吵的焦点为。
“我们两高中最好的成绩都考过年级第三名,在学习上也会相互鼓励。”
除了学习,姐妹俩没有太多的兴趣爱好,但在短暂的课余之间,羽毛球和乒乓球成为了姐妹俩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唯一方式。
这对学霸姐妹花自小的学习成绩都不相上下,没有谁会长时间的占上风,高三模考成绩基本稳定在年级前10名。
“姐妹俩有着优秀学生意志坚定、勤奋刻苦等共同特点,更有沉稳心静、志向远大、志行合一的独有品质。”石门县第一中学副校长唐汇元对两姐妹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我们小时候经常被妈妈说,挨批评。就比如翻土墙,跟着其他孩子一起到处跑之类的。”姐姐告诉记者,生活上妈妈非常严厉。
姐姐杨斯琪告诉记者,家里条件不好,只有初中文化的爸爸妈妈只能到广州打工,为了不让孩子当留守儿童,父母把她们姐妹俩带到了广州,父母的身边,租房安家,一住就是8年。
“我们是5年级的时候,搬回石门来的。”妹妹杨斯仪说,和她们一起回来的还有妈妈徐俊,这一陪伴就是8年。
高中时每天5:40起床,晚上11:30必须就寝的生活习惯,现在两姐妹还在坚持。
“妈妈对我们的学习成绩基本不过问,但是生活方面很严厉。”妹妹笑着说,“妈妈经常会要求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拖拖拉拉,用了的东西要摆放好,起床了要叠好被子等等。”
“妈妈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她从来不在我们面前看电视、看手机,每次回家总是看到妈妈忙碌的身影。”姐姐补充到。
“我们现在自己还能做几个菜,都是妈妈平常教我们的。”说起妈妈的严厉,姐妹俩还是能够理解。
“假期我想报游泳班,姐姐说她也想学游泳,就这样一拍即合都报了游泳班。”妹妹杨斯仪告诉记者。
于是高考完的第三天,姐妹俩就开启了自己的“假期”生活,上午学游泳,下午学计算机编程。“晚上,我们俩偶尔也会相互监督学习英语,毕竟大学入学还要考试。”姐姐说,有时候也会看看英语电影,放松一下。
当问起学习秘诀的时候,姐妹俩表示,主动学习,不懂就问,抓好课堂时间最重要。
8月15日,杨斯琪、杨斯仪姐妹俩便要踏上北上的列车,奔向她们向往已久的大学。
“高中期间没有出过石门县,这次准备先去广州陪奶奶,然后一起去北京上学。”
关于未来,学医学专业的姐姐杨斯琪对北大校园充满期待,想结识到来自全国各地优秀的人才,深入学习自己的专业,不断提升自己,希望今后在药学和临床医学方面做出贡献。妹妹杨斯仪则想着要多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社团活动或者是比赛,更多的充实丰富自己的生活,希望自己以后在建筑方面有所成就。
“我和妹妹都在北京,还可以一起学习,一起努力,想着就非常期待。”姐妹俩对于未来充满了期待。
(中国妇女报(ID:fnb198410)综合红网常德站 (作者:高芹 黄刚)、潇湘晨报、青小小等)
“复制粘贴”!双胞胎姐妹在华师优秀加倍~
“复制粘贴”!双胞胎姐妹在华师优秀加倍~ 原创 拼搏奋斗的 华中师范大学
坐在身边不说话也很自然地久处不厌
面对距离努力缩小差距的步履不停
历尽千帆仍要一起做追梦少年的不变执着
来自化学学院的2021级新生武佳雯
和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2021级新生武佳乐
姐姐武佳雯擅长化学,妹妹武佳乐擅长生物,作为首届河北新高考改革考生,二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纯理科的搭配,高三的奋战更像是你来我往的互相切磋。
尽管两人不在一个班,也会在课间相约跑步,用不燥的微风和正好的阳光给心情充电。
今年8月,这对来自河北邯郸的双胞胎姐妹都如愿收到了华师的录取通知书,分别成为化学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的2021级新生,为彼此陪伴的高中岁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把耳机分你一半,你就懂我情绪的磕磕绊绊。”
一首《飞鸟和蝉》姐妹俩都很喜欢,她们经常用分享音乐的方式来表达心情,旋律里的音符像一串莫尔斯电码,准确地将情绪传达给对方。偶尔有争执和不愉快发生,一首共同喜欢的歌也能成为她们和好的契机。
这两个出生于2003年的摩羯座女孩,都认为双胞胎姐妹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不过,妹妹武佳乐认为姐姐更加擅长反思自我、喜欢逻辑归因,性格成熟沉稳。在姐姐武佳雯的眼中,妹妹浪漫单纯、对陌生人不设防,需要被照顾。理性成熟的佳雯,浪漫感性的佳乐,两人相互吸收彼此的长处,将摩擦和矛盾当作姐妹之间的“润滑剂”,在吵闹和欢笑中不断地成长。
初中时,两个人同校不同班。佳雯时不时为成绩忧心忡忡,品学兼优的佳乐则甚得老师欢心。悬殊的差距会不会让她们走向不同的人生轨迹?
尽管年纪尚小,对于未来,姐妹俩已经开始有了思考。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期待能有更多时间相伴,二人齐心协力,终于将高考分数缩小到3分之差。
“我们在高考后的暑假学骑电动车,你在前座我在后座。”晚风轻拂,妹妹坐在后座感受到了被姐姐照顾的温暖。她们鲜少向彼此表达爱,但却把这份爱融入了日常的关怀与陪伴。
填报志愿时,姐妹俩下定决心去往同一座城市、同一所学校。“我们的理想始于科学家,不设限是对人生之问的回答。”对于理科的热爱坚定着二人“知识改变世界”的想法,推动着两人在热爱的领域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一个人或许走得快,两个人一定走得远”,姐妹俩相信,并肩向前是最好的选择。
和舅舅的武汉之约、华师校园的优美风景以及相同的理想轨迹……带着众多的缘由和期许,二人欢喜地来到了桂子山。
尽管对教师这份职业怀有崇高的向往,但抱着“人生不设限”的想法,姐妹俩都选择了非师范专业。迎新典礼上校长的殷殷嘱托坚定了她们对各自专业的选择;全体新生开学第一课上,书记的切切期望,让她们决心奋力耕耘、努力钻研,不辜负大学时光。
如今,姐妹俩已经开始了自己在桂子山上的大学生活。
两人不在同一学院,寝室也不在同一栋宿舍楼。她们会在睡前互道晚安,并约定好第二天的起床和见面时间,然后一起吃早餐,再各自去忙各自的学业。
她们会在QQ上分享不在一起时发生的趣事和听到的好听的歌曲,也会约定一起去图书馆看书自习。她们会在桂子山上寻觅风景独好的小路,把欢声笑语留在沙沙作响的树林间。
国庆节当天,两人共同参加升旗仪式
从小就热爱文艺的她们,会唱歌爱跳舞,进入大学之后,佳雯参加了化学学院的文艺部,佳乐选择了生命科学学院的生活权益部,姐妹俩都希望在好好学习之余,开阔眼界,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盈。
“携手并行,努力成为更好的我们”是姐妹俩不约而同的期待。
提及彼此时,姐姐佳雯希望妹妹“每天开心,更坚强,更爱我一点!”妹妹佳乐希望姐姐“身体健康,把万千思绪后的所见所感分享给我,也更爱我一点!”
她们彼此挂念,相互鼓励,共同描绘着美好的未来。
原标题:《“复制粘贴”!双胞胎姐妹在华师优秀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