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高分小说,一本科幻进化,一本民国文,一本年代文
大家好,我是鹏哥,本期分享的是三本高分小说,一本科幻进化,一本民国文,一本年代文
一、《进化的四十六亿重奏》 作者:相位行者
科幻,非人流,进化,从一个细胞开始探索世界宇宙的真相的故事,细胞在自然宇宙里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强大。作者大大的想象力天马行空,以非人的视角演奏一个我们从未没见过的异星球,从没有生命到一点一点变迁成生机勃勃的大世界。作者大大对各种千奇百怪的生命形式,还有文明的想象,构成了新奇而又恢宏的宇宙观。在此书里能见到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物种,主角的性格与行为不受限于人类的社会与道德观念。喜欢脑洞冒险或文明发展的书友别错过。总字数:1122.10w,已完本。
二、《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民国文,留学生开局 ,北洋军阀时代背景,主角是霓虹陆军大学的优等生毕业,出书、办报,以学者的姿态言中诸多国际事务,受到霓虹各方的关注与重视。不过主角爱国心切,没有毕业几天就立马回国。甫一归国,段祺瑞便授予团长衔,让主角去保定军官学校招人,随后就通过科学的筛选方法(政审+能力考核),主角一步一步收服了手下青年核心干部,并64人为一组设立了文化教员,培养军内的军校。随后得知日军打退德军后没走,还招募本地义勇,去欧洲打仗,就立马主动请缨,前去和日本参谋长和谈,成功以zheng治经济学者的眼光,无须明言,便让对方主动撤军。
之后主角被派遣到关外四平,整肃当地势力,谋定而后动,以极快的速度,先是鸿门宴,下了当地警备团的武装,就地以机枪要挟,大洋作利诱,让整个团就地解散,随后以此作为基础,梳理政、财、商诸多势力。特别是通过一位商贾二代的交谈,尤其振聋发聩,点名了本书要义:“中国的命运,就是知识驱逐愚昧,文明战胜野蛮。这不仅是中国的命运,也将是中国带给世界的命运。”近期看到最好的民国力作,不要错过!字数314万,连载中。
三、《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作者:工具超人
不错的年代文,男主虽然有空间金手指,但还是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好好生活,尽己所能地照顾亲人朋友,作者文风比较平实,没什么突出的爽点,剧情开展也不是很快,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有男主大放异彩的时候,一步步改变自己,改变国家,让一切都成为美好的。一个仓库空间。作者资料很详实,没什么狗血剧情,不是四合院。就是一个男人抗起家庭责任过日子的文,单女主。喜欢平淡种田日常文的可以试试看。总字数:51.69w,连载中。
本期的推荐就到这里,要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小编,不定时推荐高质量小说,款款精品,总有一本适合你!

三本民国文,背景宏大,文笔老辣,视野高端,看得热血沸腾!
一、《回到过去当学阀》 作者:蛰雷
民国文, 工业救国 科技。主角穿越回民国,在美国留学的主角决定放弃留在哈佛继续读硕士的机会,毅然决然的回到祖国,并搭建自己的班底。在波涛汹涌的时代里奋勇前行,救国救民的故事。1917年开局,主角从哈佛数学系毕业,回到国内,先去当了北大老师,一边投稿数学年鉴,一跃成为数学界的大拿,一边在蔡元培的支持之下,对现有教育体制一步一步地提出改革建议,从学科和学制的细分,重新制定和修正,并且缓缓推动了男女同校+体育强国等观点。
按美国科学院标准,创立了民国的科学院(细分为五大学院:数理科学、医学科学、应用工程科学、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原本用四合院凑合了下,摊子铺开以后收购了燕园的一部分,作为开展工作的基地。随后,创立了《国民》学术期刊和旗下针对大众的副刊,等站稳脚跟后,还创立了《少年》针对普通的少年人。趁着哈佛交好的一些关系,主角还寄邮件用荧光灯,承诺科研基金管够,把不得志的特斯拉撸过来,作为应用工程院的院长,搞基建的状态直接拉满。作者文笔与切入点也很不错,牢牢抓住发展科技与教育两条主线,科学兴民国,教育启民智,这份格局和认真真心值得一看。总字数:114.15w,已完本。
有组织类清末民国文,穿越,描写了晚清官场中的芸芸众生。纷繁复杂的关系网,还有风云跌宕的国际关系。那段屈辱的历史应该是许多多国人内心的刺吧。主角作为谭家人,一步步将国家提上正路。剧情丝丝入扣,条理分明,尽管有主角光环,但是非常暗淡。本书文笔细腻,浓浓的中国历史画卷逐渐展开.......总字数:209.96w,已完本。
三、《1911新中华》 作者:天使奥斯卡
民国文,军事类神作,主角是军事爱好者,一朝穿越回1911年,混入到起义队伍,最后成为了民国总统,带着队伍参加了世界大战。世界观很完整,剧情不愤青,不降智,能够推理,铁与血的胜利。角色刻画鲜活,叙事背景宏大,文笔老辣,视野高端。作者大大对一战前各国外交民情描写的栩栩如生,犹如浮世绘一般,很早的近代崛起文,但是至今读来仍然是那么的热血!看多少遍都不腻!总字数:233.84w,已完本。
大家觉得这几本小说怎么样?如果合你的口味,记得关注我每天获取好书推荐哦,书荒再也不迷路啦~
蒋氏父子孙,一门三学者
父子联袂,抗战期间写就,直面时代的文学作品;
名师品位,凝聚国学功力与教学经验,见解独到的三部曲国语教学小说。
简体字录排,经典重版,再现民国教育史被遗忘的一页!
时期的国文教学大家,蒋先生的儿子蒋祖怡、孙子蒋绍愚,都是著名学者,一门三学者,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很少见的。、蒋祖怡父子曾合写过很多小说体的国文知识普级书籍,也分别写过关于文章学、经学方面的著作。
蒋伯潜(1892—1956),名起龙,字伯潜,以字行。出生於富阳新关村。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毕业於杭州府中学堂,先后在阆苑小学、美新小学任教。民国四年(1915 年)夏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国文系,受马叙伦、钱玄同、鲁迅诸名师熏陶,在《新青年》《东方杂志》等刊物发表文章。1919 年毕业,经系主任陈宝泉和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蒋梦麟介绍,至浙江嘉兴省立第二中学任教。以后,先后在浙江省杭州第一中学、第一师范、女子中学、杭州师范、台州省六中等校任教,与夏丏尊、叶圣陶、郁达夫、朱自清等过从甚密。
在此期间,曾为世界书局编撰初高中国文课本 12 册,世界书局总编辑署曰“蒋氏国文”,出版后颇受教育界欢迎;又为开明书店编选并注释《开明活页文选》,注释精详。
《诸子学纂要》是著名学者蒋伯潜先生的先秦学术研究代表作,纂述儒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等人物及学说。是书先考述诸子生平事迹;再撮述各人各家学说要点,如人性论、政治观、教育观等;再论各家著作,如儒家的《大学》《中庸》,道家的《老子》《列子》,杂家的《吕氏春秋》。书中还简述了何为诸子学,诸子何以勃兴于周秦之际,诸子与五官之关系,诸子的衰落及其因缘,前人评各家之长短等,是一部富有创见的诸子学史。
蒋伯潜(1892—1956),著名学者、教育家。民国时期曾在大夏大学等高校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浙江图书馆研究部主任,1955年秋调任浙江文史馆研究员。蒋伯潜于经学、文学、校雠目录学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诣。著有《经与经学》《诸子通考》《十三经概论》《诸子学纂要》等。
1938 年春,蒋伯潜应老友蔡丏因、董任坚、周予同之邀,赴上海大夏大学和迁沪的无锡国专等校任中文系教授,并兼任世界书局特约馆外编审。在此期间,根据其多年从事中学国文教学的经验,编撰《中学国文教学法》(上海中华书局 1941 年出版);又与其子蒋祖怡合编(世界书局 1940 年初版,1947 年再版),其中《字与词(上下)》《体裁与风格(上下)》《经与经学》《诸子与理学》为蒋伯潜编撰。蒋伯潜根据上海任教时的讲稿写成的《十三经概论》(世界书局 1944 年出版)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20 世纪 50 年代后在台湾省多次印刷,1983 年、 1986 年、2010 年又几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
蒋祖怡(1913—1992),出生於富阳新关村。蒋伯潜之子。自幼受到父亲及其友人、周予同等的教育和熏陶,中学期间就写小说发表在刊物上。1937 年毕业於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次年到上海任世界书局编辑。在此期间,与其父蒋伯潜合作编撰(世界书局 1940 年初版,1947 年再版),其中《章与句(上下)》《骈文与散文》《小说与戏曲》《诗》《词曲》为蒋祖怡撰写。
1941年上海沦陷后,回新关村居住,并在浙西昌化第三临时中学、富阳简易师范任教。在此期间完成了父子合作编撰的(正中书局1942—1946年出版),其中《文章学纂要》《诗歌文学纂要》《史学纂要》为蒋祖怡撰写。上述这两套丛书后来大多在台湾地区和大陆多次重印。
2018年,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将《字与词》《章与句》《体裁与风格》合成为六册,收入“国文教育经典”出版。
以下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古代汉语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汉语史博士生导师,蒋绍愚先生为“国文教育经典”写的出版前言。
《字与词》《章与句》《体裁与风格》是蒋伯潜、蒋祖怡撰写的三种著作。蒋氏父子编过一套“国文自学辅导丛书”,共12册,1940年由世界书局出版(1947年再版)。这12册书分别是:
《字与词(上)》,《字与词(下)》《章与句(上)》,《章与句(下)》,《体裁与风格(上)》,《体裁与风格(下)》,《经与经学》,《诸子与理学》,《骈文与散文》,《小说与戏曲》,《诗》,《词曲》。
蒋伯潜在1940年为这套丛书写的“自序”中说,中学生国文程度低落的主要原因是:“只重在教师的教,而不重在学生的学;只重在课内的受教,而不重在课外的自学 !” 所以决心要编一套适于中学生自学的有系统的课外读物
《字与词》《章与句》《体裁与风格》是基础的语文知识。
《字与词》讲了字的读音,反切,错别字,六书,复词(复音词),词类等;
《章与句》讲了句的构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文章的结构,开端和结尾,记述和描写,思想与想象等;
《体裁与风格》讲了古文的分类和诗、词、曲、小说、戏剧等文体,以及繁缛、简约,婉曲、直截,阳刚、阴柔等多种风格。书中在讲述这些基本知识的时候,也常常有一些作者独到的见解。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有帮助的。在书中,这些语文知识的讲授对象是初中学生;照现在学生的程度,大约是高中学生阅读比较合适。
这三本书都是用小说的体裁写的。
《字与词》是写国文教师周伯臧和他的家庭和学生们,时间背景为1937年“七七事变”前。
《章与句》是写国文教师李亦平和他的学生章明、陈祖平等,时间背景为1940年前。
《体裁与风格》是写寓居山村的国文教师尹莘耜和他补习班的一些学生,时间背景为1940年法国投降前。书中对教师与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有很好的描写,对书中人物的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动以及他们对社会、时局的议论也写得很真切。在周伯臧和尹莘耜的身上,可以看到作者蒋伯潜的影子。这些都是研究民国时期教育史的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先祖父蒋伯潜和先父蒋祖怡的小传和照片是我提供的,读者和研究者可以参看。
在这三部著作付梓之际,我很感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和兰士斌、彭芳、彭伽佳等诸位编辑,他们经过精心的筹划和辛勤的编校,使得这三部八十多年前出版的著作重新和读者见面。这为民国教育史翻开了几乎被遗忘的一页。
《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部编本)总主编先生曾评价说:“《字与词》《章与句》《体裁与风格》三本书,系已故国学家蒋伯潜、蒋祖怡父子(即北大蒋绍愚教授的祖父和父亲)联袂为中学生撰写的自学辅导书。用小说的形式逐一阐说各种语文知识,生动有趣,深入浅出,使语文生活化了。现今的语文老师也值得阅读。
(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