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护国军神蔡锷传(一)┃从神童到热血少年

更新时间: 2025-07-24 12:29:15

阅读人数: 876

本文主题: 民国日本士官三杰

湖南人蔡锷,是这句话的有力注解。

他出身贫寒家庭,毫无可恃背景,

却几乎经历了一个民国国士的所有历程:

求学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谭嗣同

留学日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接受新思想

在日俄战争期间,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

教练新军,出任省级军事学院校长。

发动重九起义,任云南军政府都督,成为一方诸侯。

首义护国运动,粉碎袁世凯复辟。

蔡锷原名蔡艮寅,字松坡。1882年12月18日(清光绪八年十一月初九)生于湖南省宝庆府一户贫寒的裁缝家庭。

蔡锷家祖籍河南上蔡,后迁往江西泰和,明初洪武年间迁湖南宝庆府 定居,清咸丰九年(1859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围宝庆府,蔡锷父亲蔡正陵与祖母颜氏一起流寓武冈黄板桥(今洞口山门、水东桥),异乡裁缝,

蔡锷10岁时随父母从水东大坝上来到山门镇,借居于“武安宫”,发奋攻读,

神童蔡锷并未选择科举之路。两年后,15岁的蔡锷考入长沙时务学堂 ,师从梁启超、谭嗣同,并受到该学堂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赏识,并建立起深厚的师生友谊。

1898年,蔡锷参加湖南巡抚陈宝箴举办的留学生预备考试,并以第2名入选。可是不久戊戌变法失败未能出国。

蔡锷天生会读书能考试,1899年蔡锷到上海,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后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即今天“上海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随即得到梁启超的来信,邀请他自费赴日。 贫困家庭,留学经费是个大问题,好在吉人天相,自有贵人相助。

1899年,17岁的蔡锷得到唐才常的资助,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攻读政治哲学,后转横滨东亚商业学校。在日本,他进一步接受了现代教育,受到新思想的熏陶,加入了唐才常发起的自立会。

1900年,18岁的蔡锷,放下学业,随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

自立军起义的经历,是蔡锷一生的分水岭。

护国军神蔡锷传(一)┃从神童到热血少年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邵阳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家、军事家。

蔡锷为秀才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后入上海南洋公学求学,并东渡日本,先后入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等校学习。光绪三十年(1904年)回国,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等地训练新军。宣统三年(1911年),擢云南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爆发,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发起重九起义,使云南脱离清廷管辖。随后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随后进行一系列改革,颇见成效。民国二年(1913年)被大总统袁世凯调至北京,担任一系列虚职,受其监视。民国四年(1915年)设计潜出北京,并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起兵讨袁。他抱病出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在川南与北洋军鏖战。袁世凯死后,蔡锷出任四川督军兼民政长,旋即因病赴日本就医,于民国五年(1916年)不治逝世,年仅34岁。北洋政府为其举行国葬。其遗著被编为《蔡松坡先生遗集》。

蔡锷在一生中,注意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铸铜蔡锷人物雕塑,中华民国陆军上将

铸铜蔡锷人物雕塑,历史名人,民国时期军事家

蔡锷(1882.12.18—1916.11.8)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邵阳洞口县山门镇人,中华民国陆军上将。中华民国元勋。我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华民国史上第一位享受国葬殊荣的革命元勋。 遗著编为《蔡松坡集》(《蔡松坡先生遗集》)。

1882年生于湖南宝庆(今邵阳)一个裁缝家庭。6岁由父亲发蒙,开始识字读书。7岁进私塾。11岁师从宝庆维新名士樊锥。13岁(1895年)中秀才。15岁(1897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受到该学堂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赏识,并建立起深厚的师生友谊。

1899年7月,东渡日本,入东京大同高等学校学习。

1900年春夏之际回到上海参加自立军的起义活动。

1900年8月自立军起义失败,蔡公回到日本,继而进入东亚商业学校。

1901年12月17日,自费考入成城学校。1903年从成城学校毕业;7月24日加入仙台骑兵第二联队;9月转为官费生;12月1日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自有中国留学生的第3期)。1904年12月24日毕业。

1902年2月,他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题为《军国民篇》的文章,阐述了他的救国救民主张。

1902年11月,蔡锷又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与同学蒋方震、张孝准,同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

铸铜人物雕塑,蔡锷军事家,民国民主革命家

铸铜人物雕塑,蔡锷军事家,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铸铜人物雕塑,蔡锷雕塑,军事家

1902年11月,蔡锷又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与同学蒋方震、张孝准,同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

1904年初,蔡锷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归国。先后应聘任江西随军学堂监督、湖南教练处帮办、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广西测绘学堂堂长、陆军小学总办等职。

1911年春,云南总督李经羲聘请他到云南担任军职。

1911年7月,清廷发布上谕,任命蔡锷为新军第19镇第37协协统(旅长)。蔡锷开始进行改造和训练滇军的活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0月30日,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举兵响应。11月1日,起义官兵在五华山组织了“云南军都督府”,公推蔡锷为云南都督,此时他年仅29岁。

1913年10月,蔡锷被袁世凯调到北京,先后被任命为总统府高等军事顾问、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政治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将军府昭威将军、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办事员、全国经界局督办。

1915年5月7日,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秘密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使蔡锷气愤已极,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于是他表面上装出不关心政治的样子,常去北京八大胡同,与名妓小凤仙厮混,以蒙蔽袁世凯,暗中却多次潜赴天津,与老师梁启超商量讨袁计划,并初步拟定了赴云南发动武装起义的战略设想。

1915年11月11日,蔡锷秘密离京赴津,11月18日,乘“山东丸”号日本货轮秘密离津开始南下,后经台湾、香港、越南,于12月19日抵达昆明。

1915年12月25日,云南通电宣布独立,众推唐继尧为云南军政府都督,组成护国军三个军,分别从四川,湘西和广西三个方向出师讨袁。蔡锷为第一军总司令,率4个梯团(旅)约8000人入川,拟对川边敌军突然袭击,出奇制胜,夺占叙州(今宜宾)、泸州诸要地,再北攻成都、东取重庆,尔后挥师东下,会师武汉。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为民国大总统,于1916年7月6日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但是,这时蔡锷的病情恶化,他草草处理了川省善后事宜,即于9月东渡日本治病。11月8日上午,终因医治无效,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

1917年4月12日,蔡公魂归故里,国民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蔡公也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邵阳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家、军事家。

蔡锷为秀才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后入上海南洋公学求学,并东渡日本,先后入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等校学习。光绪三十年(1904年)回国,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等地训练新军。宣统三年(1911年),擢云南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爆发,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发起重九起义,使云南脱离清廷管辖。随后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随后进行一系列改革,颇见成效。民国二年(1913年)被大总统袁世凯调至北京,担任一系列虚职,受其监视。民国四年(1915年)设计潜出北京,并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起兵讨袁。他抱病出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在川南与北洋军鏖战。袁世凯死后,蔡锷出任四川督军兼民政长,旋即因病赴日本就医,于民国五年(1916年)不治逝世,年仅34岁。北洋政府为其举行国葬。其遗著被编为《蔡松坡先生遗集》。

蔡锷在一生中,注意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铸铜蔡锷人物雕塑,中华民国陆军上将

铸铜蔡锷人物雕塑,历史名人,民国时期军事家

蔡锷(1882.12.18—1916.11.8)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邵阳洞口县山门镇人,中华民国陆军上将。中华民国元勋。我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华民国史上第一位享受国葬殊荣的革命元勋。 遗著编为《蔡松坡集》(《蔡松坡先生遗集》)。

1882年生于湖南宝庆(今邵阳)一个裁缝家庭。6岁由父亲发蒙,开始识字读书。7岁进私塾。11岁师从宝庆维新名士樊锥。13岁(1895年)中秀才。15岁(1897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受到该学堂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赏识,并建立起深厚的师生友谊。

1899年7月,东渡日本,入东京大同高等学校学习。

1900年春夏之际回到上海参加自立军的起义活动。

1900年8月自立军起义失败,蔡公回到日本,继而进入东亚商业学校。

1901年12月17日,自费考入成城学校。1903年从成城学校毕业;7月24日加入仙台骑兵第二联队;9月转为官费生;12月1日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自有中国留学生的第3期)。1904年12月24日毕业。

1902年2月,他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题为《军国民篇》的文章,阐述了他的救国救民主张。

1902年11月,蔡锷又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与同学蒋方震、张孝准,同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

铸铜人物雕塑,蔡锷军事家,民国民主革命家

铸铜人物雕塑,蔡锷军事家,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铸铜人物雕塑,蔡锷雕塑,军事家

1902年11月,蔡锷又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与同学蒋方震、张孝准,同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

1904年初,蔡锷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归国。先后应聘任江西随军学堂监督、湖南教练处帮办、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广西测绘学堂堂长、陆军小学总办等职。

1911年春,云南总督李经羲聘请他到云南担任军职。

1911年7月,清廷发布上谕,任命蔡锷为新军第19镇第37协协统(旅长)。蔡锷开始进行改造和训练滇军的活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0月30日,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举兵响应。11月1日,起义官兵在五华山组织了“云南军都督府”,公推蔡锷为云南都督,此时他年仅29岁。

1913年10月,蔡锷被袁世凯调到北京,先后被任命为总统府高等军事顾问、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政治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将军府昭威将军、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办事员、全国经界局督办。

1915年5月7日,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秘密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使蔡锷气愤已极,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于是他表面上装出不关心政治的样子,常去北京八大胡同,与名妓小凤仙厮混,以蒙蔽袁世凯,暗中却多次潜赴天津,与老师梁启超商量讨袁计划,并初步拟定了赴云南发动武装起义的战略设想。

1915年11月11日,蔡锷秘密离京赴津,11月18日,乘“山东丸”号日本货轮秘密离津开始南下,后经台湾、香港、越南,于12月19日抵达昆明。

1915年12月25日,云南通电宣布独立,众推唐继尧为云南军政府都督,组成护国军三个军,分别从四川,湘西和广西三个方向出师讨袁。蔡锷为第一军总司令,率4个梯团(旅)约8000人入川,拟对川边敌军突然袭击,出奇制胜,夺占叙州(今宜宾)、泸州诸要地,再北攻成都、东取重庆,尔后挥师东下,会师武汉。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为民国大总统,于1916年7月6日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但是,这时蔡锷的病情恶化,他草草处理了川省善后事宜,即于9月东渡日本治病。11月8日上午,终因医治无效,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

1917年4月12日,蔡公魂归故里,国民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蔡公也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

标签: 热血 老师 民国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