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三大洲战略”:奥威尔式地缘政治的现实投影
特朗普的“三大洲战略”:奥威尔式地缘政治的现实投影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重掌白宫后的政策漩涡中,一个令人不安的地缘战略轮廓正逐渐清晰。不同于传统多边联盟体系,这位极具争议的领导人正在将世界版图重构为三大势力范围:俄罗斯主导欧洲周边,中国掌控亚洲,而美国则以"北美堡垒"形态固守西半球。这种被外界称为"三大洲战略"的构想,正以牺牲北约体系为代价,折射出特朗普政府对欧洲盟友的深刻不信任。
一、大陆霸权:北美堡垒的扩张逻辑
2025年4月2日,白宫玫瑰园的镁光灯下,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商品加征最高49%的关税。《经济学人》将其称为"全球化棺材的最后一颗钉子",标志着美国彻底抛弃二战后的国际贸易秩序。这一政策的核心在于构建以北美为核心的封闭体系:通过经济胁迫要求加拿大成为"第51个州",以关税战重塑美墨关系,甚至扬言武力夺取格陵兰岛与巴拿马运河。
《纽约邮报》创造的"唐罗主义"新词,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这种新门罗主义。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控制巴拿马运河重构全球航运网络,将拉美纳入势力范围。然而现实远比构想复杂: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痛斥其"经济殖民主义",启动1600亿美元国防计划反制;墨西哥推行"近岸外包"战略深化与亚洲合作;美国本土企业因供应链断裂叫苦不迭,特斯拉等巨头被迫转移产能至东南亚。这种强权逻辑正遭遇现代主权国家体系的强烈反弹。
二、战略收缩:欧亚大陆的权力真空
特朗普政府对北约的持续施压——要求盟国将军费提升至GDP的5%、削减对乌援助——正在制造危险的权力真空。欧洲被迫加速防务自主化进程:法国总统马克龙强调"战略觉醒",德国总理朔尔茨呼吁"自力更生",欧盟委员会则准备启动贸易反制措施。这种离心力为中俄创造了战略机遇:俄罗斯在北非新建军事基地,强化"什叶派之弧"影响力;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在40余国取代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援助地位。
但欧亚大陆的权力转移充满裂痕。欧洲内部在乌克兰问题上分歧加剧,匈牙利拒绝对俄制裁而波兰直接军援F-16战机。亚洲地缘版图同样动荡,美国"印太战略"因菲律宾经济崩溃失去支点。特朗普的"离岸平衡"策略非但未能掌控局势,反而使欧亚陷入更复杂的多方博弈。
三、太平洋博弈:中美冲突的前沿阵地
西太平洋成为三大洲战略的核心角力场。美军60%海军力量集结印太,菲律宾新增4个军事基地,8.7亿美元对台军援突破历史纪录。作为回应,中国东风-27高超音速导弹试射成功,福建舰航母编队形成实战能力。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质是"暴徒式敲诈",其145%对华关税下,2025年一季度中美贸易额仍逆势增长3.2%至1.8万亿元。
这种"斗而不破"的格局揭示战略内在矛盾:军事对抗难掩经济深度依存。中国通过"双循环"战略转向东盟等新兴市场,而美国企业承受着供应链重组的剧痛。当五角大楼的航母在南海游弋时,华尔街的资本仍在寻找跨境投资机会。
四、秩序崩塌:全球治理的末日图景
特朗普的单边主义正在摧毁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退出世卫组织导致5300万疟疾患者失去救治,废弃巴黎协定使美国碳排放激增15%。世界贸易组织预测,美国关税政策将导致2025年全球贸易量萎缩0.2%,北美出口暴跌12.6%。哈佛大学教授劳伦斯・萨默斯警告,此举可能引发经济衰退,造成200万美国人失业。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美国优先"的倒退反而催生新的治理力量。中国在COP29气候大会上承诺2030年碳中和,主导成立"全球气候行动联盟"。当白宫重启化石能源开发时,新能源革命的浪潮正从欧亚大陆席卷全球。
特朗普的"三大洲战略"本质是对全球化的暴力解构,其奥威尔式的"战争即和平"逻辑正在制造持续的地缘动荡。但历史表明,任何试图通过军事威慑和经济胁迫重塑世界秩序的企图,终将在主权国家觉醒与全球公民社会的抵抗中瓦解。当"北美堡垒"的监控塔在密西西比河畔矗立时,多极世界的曙光已在地平线上隐约浮现。
(参考文章:《Fortress America:Trump’s Tricontinental Vision for a New World Order》载于《Tomdispatch》)

即使是三巨头也无法规划世界格局
2019年读的第一本书——《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详细记录了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英美苏三国领导人于雅尔塔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格局的过程,是一书一事的典范。全书依时间维度按章节聚焦于战后德国问题、联合国建立、苏联对日宣战、中东欧势力划分等会议主要议题,详细说明了历史背景、各方立场和谈判经过,充满了与会方之间各种的结盟、妥协、施压和背叛,完美诠释了“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同时本书通过对各种史料的整理,也很好的刻画了三巨头的个人形象——坚持自巴黎和会以来理想浪漫自由主义精神的罗斯福,秉承旧时大英帝国划定势力范围观念的丘吉尔,对苏联在中东欧势力寸步不让的老辣务实的斯大林。
不过单就一次峰会、三个国家的领导人及幕僚就妄图规划世界格局,以及背后的政治、经济、宗教、人口等全部问题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后人才会既肯定会议在结束大战上的成果,也失望于会议没能带来绝对的公平与和平、揭开了冷战的大幕。作者在尾声中给出了对雅尔塔客观的评价:“雅尔塔会议是个别领导人和相互冲突的议题之间的角力,也是处理国际关系两条不同路线的冲突……唯有把雅尔塔会议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考量,剥掉加诸其上的种种冷战神话,才能理解雅尔塔会议真正的意义”
作为“大国外交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雅尔塔》相对来说还比较好读,作者紧扣大会议程的时间轴,没有太多的支线介绍,对恐惧于历史题材、众多地名人名的读者来说,还是很有亲和力的。
被中国制裁的美国军工三巨头,都是什么来头?
原标题:[解局]被中国制裁的美国军工三巨头,都是什么来头?
昨天,“美国军工三巨头被中国制裁”一事刷了屏。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0月26日证实,针对美国批准总额18亿美元,包括进攻型武器装备的军售案,中方决定采取必要措施,对参与此次对台军售的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防务、雷神等美国企业,以及在售台武器过程中发挥恶劣作用的美国有关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
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防务、雷神,长期霸占美国“军工联合体”前三位置,称其为美国“军工三巨头”,或连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通用动力公司一起称为“军工五霸”,都不为过。
身为全球最大的军火商的洛克希德·马丁,是一家拥有100多年历史的航空航天设备制造商。其产品遍布美国各军种,同时被销往全球各国。美军现役的两款第五代战斗机F-22A“猛禽”、F-35“闪电”,都出自该公司,美近期向台出售的F-16V“毒蛇”战斗机也是洛克希德·马丁的产品。
波音公司的企业整体规模大于洛克希德·马丁,但很大一部分是民航业务。总体而言,波音公司的业务分为四块:民用飞机集团,防务、空间与安全集团,全球服务集团,波音金融。这次被中国制裁的是防务集团。
波音公司的防务业务稍逊于其民航业务,但其防务集团仍是全球最大的军火商之一。美对台军售中最有威胁性的进攻型武器,正是波音公司的“斯拉姆-ER”战区外精确打击巡航导弹,该导弹射程300余公里,打击精度较高。
再来看雷神公司。它是美国第三大军火商,其产品在美军中应用广泛。美国空军战斗机挂载的导弹、机载雷达和航电设备,很多都是雷神公司的产品,比如F-15系列、F/A-18大黄蜂、F-22A战斗机的雷达。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大出风头的“战斧”式巡航导弹、“爱国者”系列防空导弹,都是雷神公司的经典产品。
近期美国对台军售的两款进攻型武器,除了上面提到的“斯拉姆-ER”,还有与M-142“HIMARS”火箭炮配套使用的ATAMCS陆军战术弹道导弹,该导弹射程约300公里,大致能跨越台湾海峡。
看完被制裁企业背景介绍,中方制裁行为的有的放矢及有礼有节已经很明确了。那么,制裁有用吗?
若前述军火商与中国完全没交集,制裁效果必定有限,毕竟中国不能像美国大搞长臂管辖。但实际上,中国市场体量巨大,美国军火商或多或少都有涉足。
波音公司在华业务规模最大,绝大多数集中在民用航空和全球服务领域,波音防务与中国大陆没有直接业务合作,但它与民航部门往来密切。因此外界都在观察:制裁会否波及波音民用航空领域。
雷神公司在对台军售上走得太远,曾经与中国内地业务联系较少,与香港略有业务往来,如为香港机场空管系统提供技术服务。
但在2019年,雷神公司与联合技术公司合并成立了雷神技术公司,虽然只涉及柯林斯、普惠等航空航天板块,但意味着雷神公司已触碰中国内地市场。除此之外,雷神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收购的德国公司RaytheonAnschütz在中国内地业务量庞大,主营业务是向船舶提供导航类产品。
最后,来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其是对台军售的累犯,在华业务体量不算小,2015年收购西科斯基公司之后就接管了该公司在中国大陆的业务,包括商用直升机、航空器材、备件、培训和维修等。除此之外,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还在能源、电子、航天领域同中国有合作。结合其对台军售表现,可以说是“脚踩两只船”,什么都想要。
制裁能有多大实效?从三家公司收入来源来看,中国市场业务收入占比在总营收中分量相对有限,比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95%左右的收入来自美国国防订单。因此,不跟中国做买卖,就是少赚点钱而已,不会伤筋动骨。
不过,波音公司仍有隐忧。一旦中国政府将制裁扩散至民用航空领域,对波音而言就是一记重创。737MAX丑闻已将波音搞至疲惫不堪,若大幅失去中国市场份额,企业终究难以承受。
但是岛叔要指出,中国不可能仅靠现有制裁使美国收手,必然要依靠一系列反制措施。去年7月,耿爽还是外交部发言人时曾说,制裁的“具体细节目前还不便透露”,但“中国的制裁一旦落到实处,就会让他们感到痛”。
今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
出口,管制。不妨大胆设想一下,如果中国为维护国家安全,对某些产品进行出口管制,而这些产品恰好又是美国军火商生产链中不可或缺的物资。这是岛叔目前的猜测,但至少我们手中握有不少牌,不急于一下子打出去。
从根本上说,解决美对台军售的最好办法是釜底抽薪。美对台军售,说到底是为了制衡中国,毕竟对岸那支军队本来就是一只软脚虾,给它的壳再硬,它还是软脚虾。只要从根本上解决了台湾统一问题,美国对台军售就彻底失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