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西方名画欣赏西斯廷圣母河南检察职业学院

更新时间: 2025-08-01 12:54:03

阅读人数: 859

本文主题: 西方人物肖像画名画

西斯廷圣母 拉斐尔 1513-1514年 265×196厘米 现藏德累斯顿博物馆

拉斐尔早期的圣母偏重于平民气息,自从来到罗马后,他的圣母像也开始发生气质的变 化,人间的母性转变为女王式的圣母了。这一幅《西斯庭圣母》却兼具两种秉赋,她 既象一位善良的民间女性,又具有女王式的严肃性。圣母抱着圣子降落人间是为了献 出自己的儿子。西斯庭圣母所具有的文雅、温柔与美貌,致使一位俄国画家感慨地赞 美道:“拉斐尔画的圣母,本身就是对人类的想象力的创造。”这一庄严而典雅的圣 母形象,可以说是画家所有圣母像中集大成者,是他最成功的一幅圣母像。

《西斯庭圣母》完成于1514年,是拉斐尔最成功的一幅圣母像。这幅祭坛画,指 定装饰在为纪念教皇西克斯特二世而重建的西斯庭教堂内的礼拜堂里的。最初它被放 在教堂的神龛上,至1574年,一直保存在西斯庭教堂里,故得此名。现为德国德累斯 顿博物馆收藏。拉斐尔在这里创造了一个具有崇高牺牲精神的母性形象。为了拯救人 类,圣母将儿子送向人间。他采用了较为稳定的金字塔形构图,来铺陈这一场面:绿 色帷幕刚刚揭开,圣洁而美貌的圣母赤着双脚,怀抱耶稣,显现在光辉普照的天上, 正徐徐下落来到人间。又似乎正在挪动轻盈的步子,从云端里走下来,但又好象凝滞 不动,露出期望的表情。一对晶莹的目光,注视着苦难的人间。由于圣母还在云中, 身上的衣服被细微的和风飘拂着。被母亲搂得紧紧的耶稣,瞪着两只小眼睛,似乎等 待圣母给他决断未来的命运。这个云中的圣母头上既没有表示神的光环,也不戴宝冠。 连圣母身上的绿色斗篷、红色上衣和褐色头巾也是十分平易近人的,另外毫无华贵的 装饰。作为画面背景的是隐约透现在天光云气中的无数小天使头像。稍不注意,这些 小天使好象是一朵朵团云。画家用这种表现手法为圣母的神圣贡献谱写赞歌。其构思 确实是新颖独到的。

在前面,左边是跪着迎接圣母到来的罗马教皇西克斯特。他穿着厚重的金黄色法 衣,一手置于胸前,以示虔诚;一手指向画外,表示要引领圣母。添画这个真实人物 是教皇利奥十世的授意,但拉斐尔处理得恰到好处。为了既不使教皇暴怒,又不致使 画面琐碎,拉斐尔在西克斯特教皇的左下角,即法衣的下摆边角上,画了三层皇冠, 以表征其父王的权力。 右边一侧是跪着的圣女巴巴拉。这是一个宗教传说中的殉道者形象(据传她殉难 于公元250年)。但画家画了一个秀美典雅的少女形象。她对圣母下凡现出极大的恭顺 与喜悦。虔诚之心,是通过那双低垂的眼帘来表现的。她默默地注视着大地,相信人 类得救在望,是一种民女善良德行的体现。在画面的最下端,齐画框的边缘,画家又 画了两个天真烂漫的小天使。他们张着小翅膀,似乎在等待这一奇迹出现。两个胖胖 的儿童,翻起白眼朝上窥视着。由于这两个形象,整个三角形构图受到一定的破坏。 使画面空间出现不稳定感,从而形成了一个环状的形象组合。

《西斯庭圣母》的构图比较严谨,空间透视处理得极好。均衡的三角形,由于上 下左右不平衡的对比,使画面平添了生意。比如,教皇西克斯特的大法衣,使三角形 的左角显得沉重些,而巴巴拉的头部则略高于对面教皇的头,她的头顶上的绿色帷幔 又纠正了左边的这种重感。为了不使画面琐碎,画家也添画了一点细节来补充——巴 巴拉身背后的小塔就是她被囚禁在牢狱塔的象征物。为使画面的云际具有深远感,画家避免了焦点透视法则,采用多视点和并列法,人物的形体互不遮掩,整幅画面是虚 实相生而又流畅平稳的。分散的人物实际上是在一个圆形的色彩联合内。观者既能领 悟到直观的形象,又使自己产生一种和谐的幻觉。

据说画家对所有画上的人物都作了认真的素描写生。圣母似走非走的姿势、巴巴 拉扭转头部的风采、教皇侧面形体的线条透视感,这一切是以准确无误的素描为基础 的。每一个优美的造型有助于加深这一壮丽的主题,而它们又独自产生强烈的艺术感 染力,令观者神往。

西方名画欣赏西斯廷圣母河南检察职业学院

肖像画高清

莫迪利阿尼的油画主要是人物画,而且大多是肖像画。这些肖像画基本上都是和他关系密切的画家、雕刻家、诗人和画商等。谈到他的肖像画,必然要谈到这些与他关系十分密切的人们。《基斯林肖像》画的就是他最要好的朋友,波兰画家莫依茨·基斯林。与莫迪利阿尼相反,他有着坚强的毅力,对生活充满信心和阳光,跟莫迪利阿尼一样,也出身于很富裕的犹太家庭。十几岁来到巴黎时,也曾住在蒙马特的“洗衣船”上,其后,便在附近盖了一座画室。

请跟随展览公益讲座的主讲嘉宾王加先生,一起从起源、形成、制作等角度深入了解有着“肖像画之鼻祖”之称的法尤姆肖像;与此同时,也在西方肖像画艺术中感受其发展过程与法尤姆肖像之间那千丝万缕的联系。

法尤姆肖像和文艺复兴肖像其实是有共性的,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贵族定制肖像画的1000多年前,罗马埃及时期的法尤姆地区早已开始了肖像画委约的生意。

后来在法国巴黎,萨金特跟随当时最著名的肖像画家卡路斯.杜朗正是学习绘画,杜朗严谨的学院派造型技法和华丽富贵的画面对萨金特产生了深远地影响,这从他后期肖像画中不同质感的表现中可以看得出来。

照相馆的出现完全的冲击肖像画家的生意,使得很多肖像画家不得不转向人像摄像,尤其对于英国的肖像画冲击可谓更加的明显。

后来在法国巴黎,萨金特跟随当时最著名的肖像画家卡路斯.杜朗正是学习绘画,杜朗严谨的学院派造型技法和华丽富贵的画面对萨金特产生了深远地影响,这从他后期肖像画中不同质感的表现中可以看得出来。

西方名画欣赏弗尔曼肖像河南检察职业学院

西方名画欣赏——海伦娜·弗尔曼肖像

海伦娜.弗尔曼肖像 鲁本斯 1620-1625年 79×54厘米 现存伦敦国立美术馆

17世纪欧洲出现四位鼎立的大画家:意大利的卡拉瓦乔、佛兰德斯的鲁本斯、荷兰的伦勃朗和西班牙的委拉斯开兹。其中唯鲁本斯最幸运,他不仅是佛兰德斯最伟大的画家,而且可以代表17世纪的整个西欧绘画。

1577年6月28日彼得·保罗·鲁本斯出生于德国的茨根小城。9岁时随父母移居佛兰德斯,定居安特卫普。父亲去世后,母亲送他进一所拉丁文学校学习,他能阅读古希腊罗马书籍原著。14岁时被送到一位贵夫人府第当侍童,在那里不仅懂得了上流社会礼仪习俗,而且学会了为人处事,这对他后来的发展是有益的。

鲁本斯最初师从于风景画家维尔哈希特和多才多艺的画家阿达姆·凡·诺尔特,在他们的门下学习了4年时间,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不久又成为从罗马归来的维尼乌斯的弟子,使鲁本斯受益很大,这使年轻画家对意大利,特别是罗马充满美好的向往。在他21岁时成为安特卫普画家公会的会员。两年之后实现了去意大利留学的梦想。

1600年,鲁本斯来到了意大利的威尼斯,他以极为虔诚的态度研究学习提香的色彩艺术和丁托雷托具有生动韵律的构图及明暗法。后来相继访问罗马、佛罗伦萨和热那亚等地,精心研究临摹古代艺术精品和文艺复兴盛期大师们的画迹。同时,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绘画强有力的艺术效果也吸引了他,而最感兴趣的是正在兴起的意大利巴洛克艺术。

在意大利期间,接受曼图亚大公的礼遇成为奥奇契的宫廷画家,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古代艺术珍藏,丰富了他的艺术修养。受到大公的赏识和信任,让他作为宫廷使臣去意大利各地和西班牙收集艺术珍品,青年画家的难得机遇,有可能使他在艺术上博采众长。

1609年鲁本斯成为佛兰德斯的统治者伊萨贝拉的宫廷画家,不久便与人文主义者、名律师的女儿布兰特结婚,画家为妻子画过不少著名的肖像,过着豪华安定的生活,画家投入积极的创作活动,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特别注重带有旋转的运动感的结构来表现激动人心的场面,他善于运用对比的色调,强烈的明暗和流动的线条来加强这种画面的运动感。这种巴洛克式的艺术风格主宰着他几乎一生的创作活动。

鲁本斯一生的创作中,主要是宗教神话题材,他在基督教题材的创作中,不可避免要受到教会的制约,但在神话题材创作中,就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鲁本斯从威尼斯大师们那里获得色彩造型的启迪,在自己的创作中,色彩艺术得到了尽善尽美的发挥,已经超过了他所尊重的威尼斯画派的成就。

鲁本斯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画家,即使宗教神话是他创作的主要题材,但他还是以世俗的人物和自然去描绘神界人物,正如法国美术史家丹纳所言:他的作品表面上涂着一层天主教的圣油,而骨子里的风俗、习惯、思想感情,一切都是是异教的。在鲁本斯的作品中体现出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美好理想、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艺术形象肯定人的力量和人生的欢乐,他善于运用健康丰满、生机勃勃的形象,洋溢着乐观与激情的性格,去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与趣味。由于他所处的上流社会环境,迎合上层贵族的审美要求,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尤其是妇女几乎都是贵妇人,体态胖肥,皮肤细嫩,骚首弄姿,扭捏作态,而男子都是浪荡公子一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兰德斯贵族资产者的追求享乐和骄奢淫逸的生活情趣。鲁本斯一生创作极为丰盛,作品多具有宏大的场面,强烈的运动感,雄健的造型,富有想象力和戏剧性情节;对比鲜明、响亮饱满的色彩;流动的线条、激动人心的画面艺术效果,给人以一种富丽堂皇、华美火热、欢腾鼓舞的艺术感受。

鲁本斯一生过着王子般的生活,49岁时爱妻去逝,53岁时又与一位16岁的妙龄少女海伦·富尔曼结婚,仍然过着幸福生活。在他63岁时走完了自己艺术的一生,为人类艺术宝库贡献了三千余幅艺术珍品。法国美术史家丹纳说:佛兰德斯只有一个鲁本斯,正如英国只有一个莎士比亚,其余的画家无论如何伟大,总缺少一部分天才。

早年在一位伯爵夫人家里作侍童,精通德、拉丁、弗兰芒几种语言。后从几位画家学画,1598 年成为画师,擅长绘制宗教、神话、历史、风俗、肖像以及风景画。1600年来到意大利,受聘任贡扎加的宫廷画师,还曾以外交使节身分出访西班牙,获得研究马德里宫廷藏画的机会。这期间作品《莱尔马公爵骑马像》、《圣海伦娜 》、《竖起十字架》、《基督戴荆冠》等,画风受文艺复兴美术影响,有威尼斯画派的特点。1608年他回到安特卫普,次年出任摄政者的宫廷画师,所作一批以宗教和神话为题材的油画《复活》、《爱的乐园》、《强劫留基伯的女儿》、《末日审判》等,笔法洒脱自如,整体感强,表明其艺术创作已进入鼎盛阶段。特点是将文艺复兴美术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 强的独特风格,成为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1630~1640年, 他已进入老年,因患风湿病而手指成为畸形,但仍坚持作画。一批出色的风景画和人物肖像,用色、用笔更加奔放自如 ,虽然画作的大部分的要由助手和学生来协助完成,但他亲手 制作的那些油画草图,仍可看出他的绘画到后期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鲁本斯的绘画对佛兰德斯以及整个西方绘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7世纪后期巴黎的法国皇家美术学院就出现了一批鲁本斯主义者。18~19世纪法国画家A.瓦托、E.德拉克洛瓦、P.-A. 雷诺阿和英国画家 J.雷诺兹、J. 康斯特布尔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他的影响。

标签: 神话 学院 西方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