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魔幻现实主义是解构思想的最好武器
译者林少华在前言里也讲过这是一篇关于成长的小说,里面叙事非常庞大,把自己假设成为一个战后的日本青少年,战争的原罪、天皇的虚伪、资本世界的阶级差异…这些思考可以轻松带入。自我观感这是部关于一个象牙塔青年与逐渐崩塌世界的对抗后达成和解的故事,里面对于弑父娶母预言无力抵抗隐喻个人在逐渐崩坏的世界追求自身命运改变的无力感,村上以魔幻现实主义对自己的哲学观点进行解构,对战后日本的反思,他的思想认识是左倾的,而这部小说于我而言只能说相见恨晚,邻近30而立,在诸事已成定论的现实中,我像中田一般灵魂被抽掉一半,但已经年迈体衰,好似什么都没经历过,星野莫名与中田的苦旅,莫不如说是自身的救赎,从来不进图书馆,也从来不看书,任凭自己沉沦堕落,山德士上校在我看来就是说的美国带来的民主西化,民主西化提供的是学哲学的美艳大学生;是什么也不用管,什么合同都不需要的,要什么有什么的富足公寓,星野要消灭的白色长虫,就是要摆脱这种看似富足其实毫无进步毫无意义的现实沉沦。
村上的《海边的卡夫卡》的过于庞大深邃,看书就像是自己的内心探索,像钓鱼一样,读者不知什么时候就好似鱼上钩一般,唤醒读者深处的记忆,但归根结底小说主题还是正面的,结尾田村卡夫卡君结束离家出走,在森林(内心深处)自我救赎,与过去达成和解,成为了叫乌鸦少年眼中最坚强的十五岁少年。

科幻文學解構
.村上春樹是日本呼聲最高的諾貝爾文學獎得獎人、九把刀是台灣 暢銷作家、和大陸劉慈欣都有科幻作品,我們如何看科幻?
.「作為下等文學的科幻小說」科幻學者吳岩的論 述,怎麼回事?
.全世界有史以來15部最賣座的電影都 是科幻/奇幻(除了《鐵達尼號》之外),為什麼沒有科幻電影獲得奧斯卡獎重要的獎項?
.《人猿泰山》、《金剛》是科幻,奇怪嗎?
.科幻常見「同樣的點子,不同的樣子」是抄襲嗎?著作權保護點子嗎?
.為何科幻與兒童文學結不解緣?童心永結的神祕意義?
.紙本印刷文明沒落以後,文學與科幻會 沒落嗎?
.科幻與宇宙意識、未來和末日…
童年成長於母親的故鄉大甲,父籍江西,抗日戰爭前即來台,入籍台灣。黃海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僑聯總會總幹事(僑訊半月刊主編)、兼任兒童月刊主編、科學兒童周刊主編。聯合報編輯退休;退休後兼任靜宜大學、世新大學「台灣文學」「科幻文學」講師,東吳大學「科幻與現代文明」講座;曾任台灣師大人文中心講師、倪匡科幻獎、U19科幻小小說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決審委員。從事文學創作數十年,作品涵蓋成人文學與兒童文學的領域、科幻文學與傳統文學的文類。他是臺灣唯一以科幻作品獲得國家文藝獎(舊制)、中山文藝獎的作家。
解构老舍小说、三层铁笼、机械狗登台……全新《骆驼祥子》首演
7月8日至7月23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舞台剧《骆驼祥子》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迎来首轮演出。剧本文字改编自老舍小说《骆驼祥子》,讲述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舞台剧《骆驼祥子》延续导演何念执导《原野》时“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解读经典”的创作理念,将经典故事置于全新背景,用当代年轻人喜爱的方式重述名作。《骆驼祥子》首演结束后,场内掌声雷动。观众们说,“没想到《骆驼祥子》能以这样现代的表现手法呈现在舞台上,新鲜又震撼”“对祥子及大杂院其他人物的命运多了更深入的思考”“重新解构老舍先生文本,又不失原作的深刻和韵味。”话剧艺术中心大厅还布置祥子道具黄包车,供观众拍照打卡。
舞台剧《骆驼祥子》打破小说叙事结构,由倒叙开始,运用肢体剧概念呈现周遭环境与人物心理,表达大杂院一众角色命运的无力与唏嘘。11.5米高转台,三层铁笼结构,角色们缓缓在8度斜坡上来回游走。现代化的舞美、配乐及服化,让观众从当下出发思考祥子的命运。
“我们很想讨论,如果再给祥子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他是否还会重复自己的命运。”何念说,“《原野》之后,我想做符合时代精神的经典,也想让年轻人愿意走进剧场看经典文本,引发他们对经典文本的兴趣。我们国家有很多好的故事,希望有更多年轻观众看见并喜爱这些故事。”
小说《骆驼祥子》大量细腻的内心刻画,带领读者用第一人称视角看到祥子的心理变化。到了舞台剧,如何打开观众的想象力和感受力?除了空间动作的设计,舞台剧《骆驼祥子》运用风、雨、烈日、雪对祥子的命运进行象征与概括。升降机和铁笼式空间强调他的命运起落沉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祥子的悲剧?舞台剧《骆驼祥子》希望把解读权留给观众。
舞台剧《骆驼祥子》还加入风格化道具——机械骆驼,由工业级机器狗B1担当。骆驼的笨重与呆滞也是祥子悲惨一生的象征。何念表示,“我们想体现的是机械的‘去人性化’。祥子在小说一开始对北平充满欲望,也有丰富的情感,三起三落中,他不断舍弃自己人性的一面,变成冰冷的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