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典故丨翻云覆雨:用权者出尔反尔,干事者就可能无所适从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日期:2025-01-20 10:22:00
杜甫有一首乐府体诗《贫交行》,只四句:“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大意是,势利之交总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轻薄之辈却纷纷追随无法计数。君不见现在像管仲和鲍叔牙那种贫富不移的深厚交情,已被现在的人们视如粪土完全抛弃了。
管鲍,指管仲和鲍叔牙,管仲早年与鲍叔牙相处很好,管仲不仅贫困,甚至还骗过鲍叔牙,但鲍叔牙始终善待管仲。“管鲍之交”也成为朋友之间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代名词。论者称,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那时诗人困守长安,处于人生低谷,其情其状在其《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淋漓尽致的描写:“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世态之炎凉、人情之反复让诗人悲从中来,因有此愤世嫉俗之作。清代学者浦起龙《读杜心解》:“诗如谣,乐府体也。只起一语,尽千古世态。”“只起一语”指开头“翻手作云覆手雨”一句,翻手、覆手者,手上翻覆,言轻而易举也;云、雨者,忽云忽雨,谓变化多端也,诗人借此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会随着贫富、贵贱的变化而变化,得意时趋而近之,失意时散而远之,其人情寡淡、人心势利由此可见一斑。后世则以“翻云覆雨”比喻心志不专,反复无常,或形容耍弄权术,玩弄手段。文天祥病中所作《又二绝》其一:“瞿塘隘处真重险,勾漏坡前又一滩。世事不容轻易看,翻云覆雨等闲间。”
做人不能太率性: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特别萎靡,一会儿又异常亢奋,这样一个捉摸不透的人,谁愿意跟他共事,怎么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呢?用权不能太任性:上午做出的决定,下午又要推倒重来;今天说这个事迫不及待,明天又说这个事可以放一放;会上说这个人无所不能,转身又说他一无是处。用权者出尔反尔,干事者就可能无所适从;用权者朝令夕改,干事者就可能不知所措。
白刺花,灌木或小乔木。花期3-8月,果期6-10月。耐干旱、耐贫瘠、耐火烧、耐践踏、耐割刈,根系深而强大,萌蘖能力强,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也可供观赏或编篱。白刺花叶适口性较好,消化率较高,而且相当耐啃,是优良的饲料。根、叶、花、果实及种子可药用,也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人生只如初相见何事秋风画悲扇解析其中的典故有哪些
人生只如初相见何事秋风画悲扇解析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最初可见《花间集》中韦庄词。上下片除第三句外,其余皆押仄声韵,也作《木兰花》。
古诗中的《决绝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薄情郎,从而表示与之决绝。唐元稹作有《古决绝词》三首。
秋风悲画扇:借用汉朝班婕妤的故事。班婕妤曾是汉成帝的妃子,却遭到赵飞燕的妒忌、馋害而被打入冷宫。南北朝的刘孝焯曾经写过《班婕妤怨》:「妾身似秋扇」,于是就用秋扇比喻被遗弃的女子。
骊山、夜雨霖铃、比翼连枝:均源自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白居易的《长恨歌》更使这一爱情故事传颂千古。
人生若只如初见,有太多人喜欢这一句。命运如同树枝间投下的光影,光怪陆离,斑驳交错,怎样都无法看清,而若是细细的看,久了便觉出恍惚来。
容若这首《木兰花令》,道破天机的只这一句,其余的,都是可以略去不看的。在浩如烟海的词赋中,无论怎样,这一句都是决绝的独立,很难找出能与这句话并肩的句子。如果一定要说有,怕也只有元好问的那首《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勉强可与之匹敌。
两句话,都参透了世情,问懵了苍生。是啊!小时候听故事,都是相似的开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遥远的地方,某一天……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是何其美好。
很久很久以前,天与地尚未分开,世界一片洪荒,女娲刚刚造出人类,一切都混沌未明。是的,在那样的时候,故事还来不及开始,我们也来不及遗憾与悲伤。
初见,在杭州的西湖边,烟雨朦胧中,悠悠小舟上,白娘子与许仙借伞定情,两人相顾凝眸,心波荡漾,情如小荷,才露尖尖角;
初见,在清静的书院里,一个名叫祝英台的女子轻轻坐在一个名叫梁山伯的书生身旁,轻身唤他:「梁兄,三载同窗,一朝诀别,此时此刻,又如何能知我就是你的九妹?」
初见,在大汉的未央宫,飞燕体态轻盈,身姿曼妙,合德体无瑕疵,更胜姐姐三分。有了这样的一对姐妹,你是否还会记得,当日从黄金辇上伸出手来,柔情似水,邀我同车的情景?
初见,在骊山的行宫里,那「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刹那,该是惹得多少人的钦羡和赞叹啊!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可是,后来的故事却并不总是那么美好:许仙背叛了白娘子,使她心如死灰,永镇雷峰塔;祝英台最终成了马家妇,梁山伯呕血而死,最后的相守,也不过是双双化了彩蝶一对,算不得成全;曾经的冠宠三宫、才貌双全的贤妃班婕妤,在长信宫中银牙咬碎,泪水滴破脸颊也改不了秋扇见绢的命运;马嵬坡下生死别,玄宗回马杨妃死,三郎终是背弃了玉环,就算来世相约化为比翼鸟、连理枝,今生也只能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了。
花谢了能再开,月缺了能再圆,而人别了,能否再见却实属未知。你共我,又怎躲得过?
如若,人生若只如初见,那宝黛相会之后就应该双双转身,两两相忘,省却那滴不尽的相思血泪抛红豆;如若,人生若只如初见,诸葛亮隆中相见,清茶奉君,转身就该掩了门扉,继续高睡,不要六出祁山,光复汉室;如若,人生若只如初见,梁山好汉就该只管跟着晁盖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生辰纲这样的不义之财来多少劫多少,不要跟着宋江混什么狗屁功名,图什么正途出身,搞到寥儿洼招魂幡动,依稀鬼哭。
原来,爱情用来遗忘,感情用来摧毁,忠诚用来背叛。在世间的洪流中起起落落,人心经不住世事熬煎,一切都存在变数。《大话西游》中那个浅若兰芷的女子浅离,最终也不过是含着泪说,猜得着故事的开头,却猜不到这结局。我们谁能躲得开,尘世后那只翻云覆雨手?
覆雨翻云的出处、释义、典故、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也比喻世事变幻莫测。出自:明 何景明《长安大道行》:“薰天灼地期长久,覆雨翻云亦随手。”近义词有:翻云覆雨、两面三刀,覆雨翻云是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形容惯于耍手段。
成语名称:覆雨翻云(fù yǔ fān yún)
成语释义: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也比喻世事变幻莫测
成语出处:明 何景明《长安大道行》:“薰天灼地期长久,覆雨翻云亦随手。”
近 义 词:翻云覆雨、两面三刀
成语用法: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形容惯于耍手段。
1、这个人为人两面三刀,覆雨翻云你和他打交道可要当心。
2、小者移山填海,覆雨翻云;大者飞升遁地,逍遥物外。
3、我所创的穿云掌共有六式,分别是穿云裂石、覆雨翻云、云起龙骧、烘云托月、拨雨撩云和云出无心。
4、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覆雨翻云 > 云淡风轻 > 轻如鸿毛 > 毛毛楞楞 > 楞头楞脑 > 脑满肠肥 > 肥吃肥喝 > 喝西北风 > 风风雨雨 > 雨过天晴 > 晴云秋月 > 月黑风高 > 高高在上 > 上下其手 > 手疾眼快 > 快马加鞭 > 鞭长莫及 > 及第成名 > 名公巨人 > 人面兽心 > 心神不宁 > 宁戚叩牛 > 牛头马面 > 面黄肌瘦 > 瘦羊博士 > 士绅名流 > 流风回雪 > 雪泥鸿爪 > 爪牙之士 > 士饱马腾 > 腾云驾雾 > 雾惨云愁 > 愁云惨雾 > 雾阁云窗 > 窗明几净 > 净几明窗 > 窗外有耳 > 耳熏目染 > 染苍染黄 > 黄衣使者 > 者也之乎
由小学家庭辅导平台[小孩子点读]APP独家整理并发布。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