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善打磨十年拍《封神》,值得吗?
2023年7月30日刊总第3450期
《寻龙诀》之后,时隔近8年,乌尔善导演交出了新作《封神第一部》。而距离《封神》启动的2013年,已过去
对于一位商业片导演而言,8年的 显得过于漫长了。乌尔善愿意花费10年,打磨《封神三部曲》,放在中国电影史中,他的行为堪称 。拍摄《封神三部曲》之前,他接连执导《画皮2》和《寻龙诀》不断创造票房神话,被视为中国电影工业化的代表。
在《封神》创作的十年间不乏优秀的影视作品诞生,《我不是药神》等现实主义题材作品通过探讨时代痛点、引发观众共鸣;《流浪地球》探索了关乎宇宙、未来的人类命运的史诗;《长津湖》以长津胡战役为背景,被观众称为一部史诗级的巨作。在年轻人注意力被现实聚焦的当下,观众还能对一个
《封神第一部》上映前的一个月,第一制片人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与乌尔善见面,听他分享这十年磨砺巨制的辛苦历程。拍摄《封神三部曲》是乌尔善最大的梦想,与之对应,也冒着
乌尔善很早就开始关注封神故事,非常着迷于这个所有人都能够耳熟能详的国民神话,“《封神演义》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素材,特别适合把它改编成神话史诗三部曲。首先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度。第二,因为在中国电影历史上还没有拍摄过神话史诗这个类型,需要有人去尝试和拓荒。”
然而,将封神故事改编成一个三部曲的 电影,在制作上是一次难度空前的尝试,也是中国电影工业史上的一次巨大的挑战,而乌尔善接受了这次的挑战。他说,“我喜欢做一些没尝试过的事情。难度越高,好像越兴奋,越有想去尝试挑战的欲望。”2018年3月,在青岛东方影都的 500亩海边空地上,一场奠基仪式之后,原地仿佛即将崛起一片工业园区,但其实只是要拍一部电影。基建启动 5 个月后,2018年8月27日,《封神三部曲》开机,一切都像是一个规划严密的工业项目。
拍摄组的人透露,《封神三部曲》的拍摄现场非常安静。乌尔善说,“现场的安静有序是因为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拍摄当天的镜头,之前演员和动作组、威亚、摄影等各个部门前一天已经排练了一下午,而为了一些难度很高的动作场景,演员可能已经训练了好几个月。”在创作上,《封神三部曲》开创式地采用了单部独立成片、三部构成完整故事的叙事结构,该系列也成为了华语电影史上首部采取
《封神三部曲》建筹两年时间,拍摄周期达18个月,共有438个拍摄日。乌尔善感慨万千,“今天回头再去看,这个项目也是我做出的正确的选择。无论从电影产业的角度,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还是从我个人创作的角度,项目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它是真正一直在吸引我的项目。所以我也觉得,这些时间的投入非常值得。”
《封神三部曲》的一个关键词是“创新”,这个系列开创了华语类型片的先河,不仅填补了在中国神话史诗类型的空白,也契合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封神第一部》大胆选用了 ,影片不再以姜子牙为核心去讲述武王伐纣的故事,而是把年轻时期的周武王姬发推至台前,来展现一个全新的英雄故事。
导演乌尔善表示:“封神作为一部经典神话,讲述的是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永恒主题。在《封神第一部》中,我希望通过年轻人的视角,讲述我们每个人必然经历的——
在《封神第一部》里,李雪健饰演的姬昌见到姬发时,在商王身边当了 8 年质子的姬发已经长大成人,姬昌看到他腰间的家族玉佩才认出儿子,眼里放光,颤抖着说:“这是我儿子姬发啊!”姬发却冷漠回应:“我是殷商王家御前侍卫姬发。”此时,他已经将商王认作父亲。等到商王露出邪恶面目,姬发内心受到冲击,被商王囚禁在笼中的姬昌对儿子说:“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这句正中姬发内心的箴言。
《封神榜第一部》基于当代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情感观去 ,比如说纣王与妲己的关系。在《封神演义》的设定里,妲己是女娲派来祸乱人间的狐妖,纣王只是受气迷惑。但以当代人的价值观来看,这种红颜祸水的设定是对女性的
因此,《封神第一部》里设定成殷寿对王位充满 ,完全被其左右。狐妖妲己只不过是觉察到了他内心的欲望,于是用她的法术帮助他实现了而已,就是对应姜子牙的台词,“福祸无门,唯人所召,心有恶念,妖孽自至”。
除此之外,姜子牙的形象与以往也大相径庭。在以往很多影视剧中,姜太公是一个老成稳重、神机妙算的形象,而在电影中则是个法力尽失的白发老人。乌尔善认为在一些戏曲、传记记载中,姜子牙就是以 形象出现的。《封神三部曲》中,姜子牙在整个故事里面起到串联、色彩调剂和节奏调剂的作用。
整体而言,除了视效带来的震撼,观众能从电影中感受到史诗的厚重,电影没有再把传统女性和亡国挂钩,姬发也摆脱了父权的桎梏,选择向善对抗恶势力。《封神三部曲》里讨论正义、善良和情感的问题,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价值核心。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正是《封神三部曲》的当代意义。中国有着非常灿烂的文明和精彩的故事,我们需要用优质的中国电影来推广我们的文化。《封神三部曲》这样一部弘扬传统文化、面向当代价值观的作品,值得收获更多的关注。

原创古相思曲评分竟超了莲花楼,是近十年穿越剧封神之作,逻辑真绝了
2023年某瓣评分最高的15部爆款剧,《莲花楼》只能排第5名,甚至不如小成本的它
在2023年的古装剧排行榜上,这部剧的评分竟超越了莲花楼。古相思曲是近十年穿越剧封神之作,它的叙事逻辑真的绝了,
在对方的时间线里,初见都是另一方的死期,全剧没有一个亲吻镜头却爱到极致。
陆鸢才是真正的大女主,即便知道自己会牺牲,她依然为了国家大义放弃个人感情。
不愧是知竹大大执导,根据UP主三千鱼原创故事改编,它唯一的缺点,就是只有14集,不够看根本不够看。
虽然比古相思曲低了0.1分,但它胜在有58万人打分。从来没看过长尾效应这么久的剧,以至于大结局四个月后,我还是没从李莲花的故事里走出来。
从剧本开发到剧组杀青,单是制作周期就长达4年,更别提采用了好莱坞大片,才会用的子弹时间拍摄手法,以及1:1建造了行走的莲博基尼房车,
它火在每一处细节上,只能说,各位莲络人,我们明年英雄志见。
鹅厂的X剧场从来不会让观众失望,更何况这部剧还是原创剧本,为了顺利播出,背景也设定在古代。
其实这剧想表达的是腐败文化和正道之心,陆直和小宝子才是真正的主角,借古讽今,繁城之下太敢拍了。
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加上渲染到位的中式美学镜头,这部剧想不好看都难。
第一部真人干过动漫的电视剧,甚至比原著小说更好看。没有大牌流量明星,就连大名鼎鼎的游本昌老师,也只出场了3分钟。
要知道少年歌行是部小成本网剧,特效都是按秒算钱的。可即便这样,观众还是通过画面,感受到了导演的良苦用心,每一场打戏,每一个镜头都是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
包括花絮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再来一遍。都二零二四年了,让我瞅瞅是谁还没看过这部年初黑马剧。
这不是一部烂俗喜剧,而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重要的是大部分剧情,都对应上了当时社会的热搜新闻,而且主线是抗倭的。
不靠煽情和催泪,高级的喜剧就是反讽又轻松,这泼天的富贵赵老师接住了。
就是说,不过年不过节的,上这么硬的菜干啥。
2023年度好剧大排行,评分最高的5部国产现代剧,第一名实至名归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是一部所有演员都会演戏的高质量国产悬疑剧,能看到这么好的剧是观众的福气,没想到它还是原创剧本。
近90万人打分,评分从最初的9.0涨到9.4,一举打破了某瓣近8年最高分记录。漫长的季节转场过于丝滑,以至于我看的时候没注意就弄错了时间线。
范伟加秦昊加陈明昊,这个组合就是王炸,包括饰演哑巴傅卫军的蒋奇明,他把角色演活了,幸亏爱意无声,否则震耳欲聋。
作为国内第一部挑战田园治愈题材的剧,它确实开了个好头,刘亦菲和李现演得好自然啊,我严重怀疑他们真是去度假的。
从画面到风景再到人物都特别养眼,剧播出后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甚至大理文旅局认证它是开年爆剧,并给予去有风的地方200万元补助。
看了这部剧才知道什么叫颅内取景,我真的疯狂推荐,叶文洁这个选角太绝了,无论年轻版还是老年版的,真的和我当年追小说时想象的一模一样。
三体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把最空灵最疯狂的想象,写得像新闻报道一样真实。
狂飙里也就只有老默最听安欣的话,安欣让他好好做人,他出来7集做了6个人。
大结局高启强是惨胜,他把所有人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为了让所有人安全活下去,这才是他的最终计谋。
医护人员在人间烟火丢的脸,都被问心给捡回来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夸这剧?因为它第一次站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两个角度看问题,
甚至还有医学生说,问心的知识点太多了,有一种复习期末考试的感觉,哈哈哈~太绝了。
2023年某瓣5部最低分电视剧代表,这些烂片的雷,你踩过几个?
它的原著小说和花千骨一个等级,可剧版要多拉胯有多拉胯。洛音凡好像几千年没见过女的一样,莫名其妙就爱上了重紫,
俩人的爱情堪称史上最油腻师徒恋,以至于我看完第八集后,死活都看不进去后面的剧情。
10万人参与打分,评分一降再降,并且大结局时登上热搜的是,虎子,你别碰现偶,当初嘲笑鬼怪过时了,现在我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就连人民文娱都批评说,脱离生活,脱离实际,再甜的剧情也只是工业糖精。
开卷考都能得零分,花轿喜事是我见过最差的一届翻拍剧。怎么说呢,新版的两个女主角,去旧版演丫鬟都要被嫌弃的程度。
难怪新版一开播,老版的评分就涨了,这对比真的是降维打击啊。
这剧能成为今年最低分,首先男女主占了一半功劳。大平层,豪车,父母给的体面工作,这些许沁都不要,反而要一碗粥,思考了半年我实在是想不通啊。
孟宴臣说宋焰,你也配和我妹妹在一起?宋焰却回,你以为许沁是什么好人呢?
当时追这段时,我直接吐血。一集都没看过的宝子,,真是打败全国99.9%的人。
蒋雯丽明道演偶像剧,真的把我眼睛辣哭了。导演为了圆雯丽那丫头一个梦,是真不管观众死活啊~
每个镜头都透露着尴尬,就想问问,这片子的受众到底是哪个年龄段的?
今年好剧不少,但烂剧也是一说一个不吱声,真希望明年不会再有这么多烂剧出现咯~
《封神三部曲》:一部国产神话史诗的十年长征
费翔有多年音乐剧表演经验,但在国内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歌手,他饰演的纣王殷寿不同于传统形象,是个“有魅力的坏人”。
青岛东方影都,22号,一万平米摄影棚。
巨型集装箱外观内,是《封神三部曲》的世界。西藏原始森林里的参天大树被翻模在这里复建,森林里布满了苔藓、蘑菇,各种菌类——这些都是美术组工作人员们亲手种植的,棚里养着马和鹿。
《流浪地球》剧组就在离22号棚不远,有次郭帆带着团队前来参观,叹为观止,“跟《封神》比,《流浪地球》就是手工业。”乌尔善笑着否认,“《封神》是畜牧业,啥都得自己种自己养。”
万米摄影棚的旁边就是置景车间。预置雕刻师、珠宝镶嵌师、道具皮具师、马具制作师、道具效果师、置景木工师、道具篾匠、刺绣师、道具机工师、毛发钩织师、道具泥塑师、雕塑艺术家,上千位艺术家集聚在这里。来探班的人感叹,这里特别像一个大型工厂。
在这座工厂,导演乌尔善立志要拍出中国第一部超级大片、神话史诗《封神三部曲》(下称《封神》)。从2013年提出电影改编计划起,到第一部定档,整整跨越了十年。
算上筹备期加拍摄期,《封神》的工作人员多达八千 人,高峰时期,同时在组的工作人员多达2800人。五个名字加上了黑框——十年间,有人离去。但也有新生,乌尔善的大儿子在第一次剧本策划会期间出生了,每年给他过生日,就会提醒乌尔善这个项目做了多久。
十年时间,外界不知道这个项目里发生着什么,《封神》也始终笼罩在一片神秘之中,只有耸动的数字刺激着大众的神经:三部电影总预算30亿、八千余人的制作团队,这在国产大片中史无前例,即使在世界影史上,除了《阿凡达》《指环王》系列,也鲜有大片望其项背。
外面的噪音很大,质疑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封神》之前,国产大片有过一次打着“刷新国产电影工业化”标准的旗号,最终惨败收场的案例——2018年上映的国产奇幻大片《阿修罗》,野心和泡沫齐飞,最终以巨亏7.5亿收场。
有网友一语刺中了《阿修罗》失败的核心:“片方一开始就想的是画面多么华丽,技术多么高级,最本质的东西都忘了,剧本呢?《阿修罗》到底讲的什么故事?”
乌尔善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他和团队花了四年多时间打磨剧本,一遍遍推倒重写,内容精确到不准用形容词。剧本上的几个字,比如两军杀得“天昏地暗”,一万个人有一万种拍法。乌尔善要求必须具象化:“先冲刺了三次,有五个人倒下,又来一次冲锋,倒下十几个人。”
他知道剧本决定了预算,剧本阶段抠得越细,制作就越省钱,剧本没写清楚就去拍,拍完又不用,那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不能失控脱轨”“不允许出现意外”,这是乌尔善常告诫自己的话,他要确保每个齿轮都精准衔接,良性运转。
原定3小时,南方周末记者对乌尔善的采访一直持续到太阳落山,临近尾声,他仍意犹未尽:“这就结束了?”采访持续深入,编剧、演员、制片人、负责视效的、负责制片管理的、人物造型设计……都加入了进来,你能从他们每个人身上感受到当初参与《封神》的激情,为了一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事业忘我地投入。
四季负责这部电影里数字生物的概念设计,他之前设计雕塑、手办,和电影毫不相干。这位80后自称电影新人,“我们从行业的门外汉进入到电影行业,特别不服气,心里有一股邪火,这个邪火你必须得找一个出口发出来——中国就应该有自己的神话史诗电影。”
编剧顾问芦苇说,他喜欢和这群人在一起,“这是一群认真拍电影的人”。
为了给这个古代神话寻找当下性,主创决定将故事聚焦在姬昌之子姬发身上,讲述一个英雄人物的成长,年轻人的选择、痛苦和觉醒成为《封神第一部》的叙事主旨。
2018年8月27日,新疆江布拉克麦田,《封神》第一镜开机。
20岁的于适拍摄了第一场戏,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走进片场。这位新演员在片中饰演周武王姬发,这场戏是姬发经历了一番流血厮杀后,策马奔腾,返回故乡西岐。
光这一场戏就拍了五天。于适每天很早起来,化几个小时满脸是血的特效妆,然后就在山顶等着,等日出那最好的几分钟,最好的光。
相关资讯
十年磨一剑!《封神》幕后概念美术赏析,三千年神话筑梦成真!
概念设计原画师陈梓郁担任了《封神第一部》部分生物概念设计,精密与细致的纹饰雕琢在大荧幕上看得更加清晰,巨大的体型里承载了丰富的细节,栩栩如生,非常震撼! 以上就是关于《封神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