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中国远征军》曝主题曲再现中国军人赴缅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05 10:36:04

阅读人数: 875

本文主题: 远征军三部曲是哪三部

新浪娱乐讯 2月22日,由董亚春导演,黄志忠、 出演的《中国远征军》将在江苏卫视率先登场。这部战争史诗级电视剧,跟 的题材相似,以中国远征军为主角,更是首部全景再现六十多年前中国军人远赴缅甸抗战历史的历史正剧。

《中国远征军》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太平洋战场上的中、缅、印战区为背景,以韩绍功等广大远征军官兵及韩家三代人的命运为主线,全景式再现了1942年至1945年中国远征军的征战史实。大手笔的制作,投资近亿元,战争场面宏大,在制作过程中还和HBO著名的电视剧 团队有过合作,阵容方面吸引了包括张丰毅、黄志忠和柯蓝等国内一线演员的加盟。

而在音乐方面,本剧更是为了突出历史感,用气势宏大的交响乐进行铺垫。著名歌手 主动加盟,为本剧演唱主题歌《守望》。孙楠之前曾经演唱过多部知名影视剧的主题曲,包括 的主题曲《你快回来》,这些歌曲不但为影视剧增添了魅力,也给他的演唱事业带来了高峰。对于《中国远征军》的主题曲,孙楠也非常期待。他表示除了要向英雄致敬外,也希望提醒更多人记住这段历史,孙楠在接受采访时说:“在那个时代,有这么一群人,在国门之外演绎了那些动人的故事,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坚持,他们的事迹都让我们感叹和自豪。”

主题曲《守望》写的是远征军为了理想远赴国外,在血与火中与法西斯殊死战斗的故事,孙楠对这首歌赞誉有加,他说:“确实很感动,不仅仅是故事。虽然歌词并不华丽,但是却很容易触动内心的感情,所以唱起来很顺,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他们心中的热血和坚持。”《守望》中,孙楠完全展现出他的实力,高亢的嗓音感人肺腑,孙楠说:“一首合适的歌更能发挥出歌手的特点,这首《守望》不管是歌词还是谱曲上都非常适合我,因此唱起来也很舒服,很容易能表现出来远征军那种为理想坚持和为美好守望的情怀。”

除了《中国远征军》之外,孙楠还将担纲众多影视主题曲的演唱,成为主题曲专业户。在江苏卫视今年4月将推出重磅自制剧“生死之恋三部曲”中他也将献声,“三部曲”改编自 、《那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永不瞑目》。十年前,孙楠因为演唱 版《永不瞑目》的主题曲《你快回来》家喻户晓,这回在新三部曲中,孙楠则将演唱《新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的主题曲,他表示:“这回我不再演唱《永不瞑目》的主题曲,这次海岩剧是全新改编,我当然也要唱不一样的歌,唱出和老版不一样的感觉。”

特别提示:大型抗日战场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将于2月22日19:30登陆江苏卫视幸福剧场,敬请关注!

《中国远征军》曝主题曲再现中国军人赴缅历史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1944年10月24日,中国远征军某部正沿滇缅公路开赴龙陵前线。晏欢供图并翻译

1944年11月3日凌晨3时许,时任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总司令的黄杰见到了中央通讯社战地记者黄印文,第一句话便说,“今日我们要在西山坡举行升旗典礼”,并邀请他参加。黄印文惊奇地望着黄杰一言不发,黄杰笑着解释道:“龙陵在今日凌晨2时半完全被我们占领了。”

1944年,在滇西,日军的防御体系有三个支撑点:松山、腾冲、龙陵,这也成为中国远征军实施战略反攻作战的核心战场。以滇西的胜利为先声,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拉开了胜利的序幕。然而,这段历史却长期不为人们所熟悉。

军旅作家余戈历时十余载,先后完成并出版了“滇西抗战三部曲”:《1944:松山战役笔记》(2009年)、《1944:腾冲之围》(2014年)、《1944:龙陵会战》(2017年)。在200多万字的篇幅中,余戈以冷静、克制、准确、细致、缓慢的叙事,还原了70多年前,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反攻战场上的几乎所有战斗,为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提供了一份宏大而细致入微的“真实战史的血腥拼图”。

1942年5月,日军攻入缅甸,经由缅甸侵入滇西腾冲、龙陵等八县区,切断了对中国抗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西南国际大动脉,形成了对中国的战略包围。由于滇缅公路的丧失,大量来自国际社会的援华物资无法运至国内。1944年,中国远征军在滇西战场发动大反攻。经过8个月的艰苦奋战,中国远征军收复了松山、腾冲、龙陵、芒市、遮放、畹町,打通了滇缅公路,以及由印度经缅北进入中国的国际交通路线。

当时占据滇西的日军第56师团代号“龙兵团”。一位战后活下来的日军军官将之比喻为“双头龙”:松山、腾冲是两个“龙头”,龙陵是“龙身”。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最后的战果,就是斩断了两个“龙头”,砸烂了一段“龙身”。最后,日军拖着血肉模糊的“龙尾”退缩到了缅甸。

余戈说,日本人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上,只有三次是他们所说的“玉碎战”,也就是日本人被全部消灭的战役,它们就发生在滇西的松山、腾冲和缅北的密支那,这三场“玉碎战”,都是中国人打下来的,中国军队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牺牲。仅腾冲之战,就历时127天,中国远征军付出了伤亡近2万人(阵亡9000人)的牺牲,重创日军第56师团,全歼日军3000余人。

黄印文在当时的报道中写道:“抗战以来,我们摧毁敌人要塞式的阵地,松山之役,该算是第一次。我们硬自敌人手中争夺名城,腾冲之役,该算是第一次。我们沿着公路线作战,而能攻占它的要点,龙陵之役,可说是第一次。”

三部曲的写作方法,余戈称之为“微观战史”,形象地说,就是在“显微镜”下看历史,尽可能提供“像素”最高的历史图景。从对双方兵力、兵员成分、武器装备和战斗力的仔细分析,到对战场所在地域社会、人文、地理状况的必要交代,以及对战事进程中空间坐标、时间节点的网格化标注。在这一努力下,历史有可能变得“接近于无限透明”,挤压掉“演义”和“戏说”的空间。

为了实现“微观战史”,余戈一方面将视线从统帅人物的办公桌,转向战役、战斗的前沿战壕,多次赴滇西实地考察,获得了大量由亲历、亲见、亲闻者提供的事件、人物细节;另一方面,他收集整理了中日美三方大量关于此次战役的战斗详报、地方史志、新闻通讯、战地电文等史料,做到“无一事无来历、无一处无根据”,其描述的精微程度堪称“战争考古学”。

余戈说:“实践的经验和体会告诉我,对于战争的研究决不能止步于政治、战略层面,必须进行战役、战术乃至技术层面的考察。”当他将目光聚焦于滇西战场的实操环节中,发现美国与日本虽然处于敌对阵营,但文化思维与做事风格却更为契合;他们对中国这个合作伙伴,敌人的看法,也惊人地一致;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中国当时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

余戈表示,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写的是明朝的历史,但其落脚点却是中国现代化的转型。在研究滇西战事的过程中,最吸引他的也是“现代化”这个概念——最初是为这个战场上,由美式装备所武装的中国军队在外貌上的现代化所感奋;随后就在战事推演中,被敌我双方在残酷拼杀中的悬殊“比分”所震惊;从而陷入对“人的现代化”的困惑和思考之中。

著名军旅作家、空军少将乔良说:“即使如我这种以读战史为己任的读者,也很少读过如此这般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烈的血腥、烧焦的皮肉、滚烫的弹壳和刺鼻的硝烟味的作品,以至于我至今闭上眼睛,都能马上想象出那片寂静的战场下,被太多的鲜血浸泡过的钢铁和铜的腥气以及暗红色的泥土!读了这部书,你才会了解,人,可能疯狂到何种地步,也可能英勇到何种程度。”

《中国远征军》唤起失落记忆重金打造原景重现

新浪娱乐讯 2月22日江苏卫视斥巨资倾力打造的大型战争史诗电视剧《中国远征军》即将隆重上映,作为江苏卫视“史诗三部曲”的第二部“战争史诗”,该片不仅云集了黄志忠、 等荧屏硬汉,为了保证历史题材的“原汁原味”剧组更是一丝不苟的原地重建拍摄场景,就连爆破的坦克也是原比例打造。巨资投入、严谨制作、豪华阵容全景再现了那段中国远征军用热血谱写的民族大义。

龙文章一句“走,跟我回家”透着戏谑, 瞿霞白衣衫穿梭在麦田里泛着文艺,而《中国远征军》却从骨子里流露出一股血性。

《中国远征军》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结为同盟国,中国组建远征军入缅抗击日军侵略为背景,用韩家一家人离开昆明、分赴缅甸、重庆和滇西三地,经历的三年血与火的战争洗礼以及情感、命运的考验为着眼点,向观众们全景展现了这段悲壮的鲜为人知的中国远征军战斗史。再现了在英军一再撤退的战局中,中国远征军和日军浴血奋战,用极为惨烈的代价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同时也真实展现了中、英联军缅北大溃败,戴安澜等将士壮烈牺牲,大部队惨走野人山等多个历史片段。

导演董亚春心怀“沉重的历史使命感”用电视的语言为观众上了一堂用中国远征军青春热血谱写的抗日战争史,“我作为军人总会有战争情结和英雄主义情结,但和之前作品不同的是《中国远征军》是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远征军抗击日本法西斯全过程的戏。这段历史非常生动,十万大军有六万都牺牲在了缅甸,重读这段历史不管是战争命运还是人的命运,都会让我们深深震撼,我也想通过这部作品让80后、90后能了解这段历史。”

饰演剧中上校连长韩绍功的黄志忠谈到剧中角色时也表示:“接这个角色不是为了寻找战争剧中的刺激,而是为了记住历史。”为了真实再现历史,剧组远赴云南瑞丽勐卯镇新平村搭建了240多万平方米的综合景区,重现包括缅甸毛淡棉、同古城区、同古外围城防工事、仁安羌油田、曼德勒城区场景和印度蓝姆伽远征军训练基地等80%的拍摄场景,其中为选取原始森林和当地建筑地貌,剧组还特意分赴腾冲、昆明两地实景拍摄。

记者了解到,除了整个大环境的逼真还原,就连道具也可以“以假乱真”,坦克也是不惜重金1:1按照当时美式坦克仿制的,董导笑称,“我第一眼看到都咋舌了,太真实了,演员也觉得仿制的特别像,甚至还开玩笑说就是不能走否则真能上战场了”。剧中有情节介绍大部队因为要翻越险峻的野人山,重型装备都不能带走,只能就地烧毁,光是这场戏就要炸毁十几辆“坦克”,这场“烧钱戏”硬是在导演“不许NG一次性过”的号令下顺利完成,“我也心疼钱,但不这样做事没有逼真的效果和气氛的,我觉得值。”

除了在硬件上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在剧情内容和人物设置上也是尽可能的贴近史实,“剧中200师的师长戴安澜、38师师长孙立人、杜聿明、史迪威等人物都是真实的,剧中重点人物性格我们也是咨询了很多历史学家,尽量保证将历史还原到最真实的状态。”董导介绍,任何作品都会有艺术加工,但《中国远征军》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历史“原汁原味”,就连远征军们面对战场绝境时的演绎,都搜集了参考史料,根据远征军保存下来的家书,来揣摩当时战士们的心态,和真实历史都有呼应。编剧邱对更为这部电视剧下了定义:“《中国远征军》将会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是首次这么全面的表现中国远征军抗日战争电视剧。”

特别提示:大型抗日战场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将于2月22日19:30登陆江苏卫视幸福剧场,敬请关注!

标签: sina.cn 热血 空间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