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广宁:税惠“加糖”让“果子”更甜
近年来,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鹰嘴桃、百香果等精品水果种植,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既丰富了居民的“果盘子”,也让果农过上了增收致富的“甜日子”。国家税务总局广宁县税务局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紧抓时令节点,持续聚焦涉农经营主体涉税需求,组织青年税务干部深入田间乡野,为涉农经营主体宣传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等税费优惠政策。
当下正是鹰嘴桃的丰收季,横山镇大信桃源农场里鹰嘴桃挂满枝头、果香飘溢。该农场是广宁县最大的鹰嘴桃种植示范基地,有完善的电商服务合作运营,2022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在农场负责人冯宝成的大力推动下,全镇周边已发动50户农户种植鹰嘴桃,这不仅让冯宝成为家乡青年创业的“领头羊”,更使鹰嘴桃种植成为横山镇的特色农业。
“现在农场种植面积近1000亩,其中鹰嘴桃约400亩、总产量5万余斤,上市两个月便全部售光,几乎每天销量都稳定在850斤左右,为我们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收益。”冯宝成谈及丰收乐上心头。据悉,2024年该农场有近40万元的销售额享受农产品自产自销免征增值税的优惠。
“黄金百香果,香甜可口,欢迎品尝!”在锣鼓喧天的歌舞表演和果农的热情叫卖中,广宁县木格镇第二届黄金百香果产业文化节拉开序幕,现场大量村民游客“闻声”而来。
国家税务总局广宁县税务局为助力本地水果产业发展,还借助木格镇黄金百香果产业文化节平台,面向果农、果企开展专项宣传,有针对性地讲解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涉税事项申报等问题,帮助知悉涉农税费政策和业务操作步骤,为供应链畅通提供税务支持。
“我们销售百香果有农产品免税政策的支持,政策好,前景佳,我们也愿意投身家乡建设,为乡村振兴出力。”木格镇聚龙湾智慧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曾剑芳表示,作为到场参加活动的合作社代表之一,她们今年种植了100多亩百香果,销售收入达50万元。“税惠帮助让我们对合作社的发展充满信心,未来我们准备引入深加工,做百香果曲奇、百香果酱之类的产品,再跟亲子采摘、果园观光等项目结合起来,将名气越做越大。”曾剑芳说。
截至今年,广宁县木格镇连片种植10亩以上的黄金百香果基地共有20多个,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成立专业合作社5个,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带动近500人就业,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目前,木格镇以黄金百香果为特色农业拳头产品所带来的产业效应正在不断增强。

“忘忧村”的“解忧”密码
“南昌有个‘忘忧村’”,来江西赴一次田园旅程,不少游客会提及这样一个小村落。
“忘忧村”在哪里?这个仅有16户人家的自然村,在江西梅岭山脉的怀抱里,也在众多来南昌乡村旅游打卡人员的心田里。
“忘忧村”为南昌新建区溪霞镇仙里村新支自然村。几年前,当地探索以旅游带动乡村振兴,村里数间几近倒塌的老房子,被修缮“重生”,并还原质朴自然的乡村风貌,成功打造“忘忧村”民宿品牌。
从沉寂到“出圈”,“忘忧村”之变的背后,是当地因地制宜以全域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持续探索。
——“十里十景”告别“千村一面”。走在溪霞镇美丽示范风景线,每个村都有着不同的风景:收集老味道、老风俗、老物件打造乡愁记忆馆的土库自然村;家风文明村刘家坊自然村、乐活天地村程家湾自然村……
如何避免千村一面?如何实现连点成片?溪霞镇以境内4.8公里长的316国道为主轴,串联集镇街道和9个各具风情特色的自然村,打造“一镇九村·十里十景”。
“没有一棵树,可以随意挪动;没有一块瓦,可以随意丢弃。”新建区文旅局局长戴鑫介绍,挖掘和提炼乡村文化,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同时,融入时尚元素,乡村旅游点因此而具有独特魅力。
——“村景运营”巧妙“引客入村”。到国家4A级景区怪石岭体验“江南小长城”风光,来网红“忘忧村”享受田园悠闲时光,怪石岭与“忘忧村”的联动,让南昌乡村旅游再添“网红”元素。
新建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杨峰认为,既重建设,也重运营,才能让乡村内外部资源要素进行较好地整合、配置,随着一批“乡村旅游运营师”的涌现,当地乡村游市场也进一步迸发活力。
“如今游客不再满足于‘农家乐’尝鲜,对设施、服务、环境等有了多元化的需求。”“忘忧村”民宿负责人谢晓洁说,为此,“忘忧村”拓展业态,加入露营、小酒吧、户外婚礼等新业态,承接品茶、烘焙、插花等文化活动,并将其融入乡村旅游经典线路,整合进行营销推广。
——“瓜果飘香”留住“诗与远方”。 “赶紧拿抄网,小龙虾咬饵了。”在溪霞镇桃花村溪果农场,一场别开生面的农耕体验节热闹上演。看到“猎物”上钩,游客黄子珺兴奋地招呼家人上阵。
“随着‘微度假’式田园乡村游的兴起,未来乡村游市场大有可为。”溪果农场负责人周琦娟说。
“没有什么烦恼,是一个桃源般的小山村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来两次。”一位到溪霞享受田园度假的游客,在朋友圈里晒旅游感受时如是说。
“等溪霞水库环湖公路项目完成,这里可以承接马拉松等大型赛事”“这片山林,未来或将有野生动物园、文旅度假区”“忘忧村2.0版将让更多的老屋重焕光彩”……立足长远,这片依山傍水的中部城市,正在加快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之路,更多的“忘忧村”,将在这里呈现新的田园诗画图景。
家庭农场,都市人的新桃源梦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农民通常在自有土地上经营,也有的以租入部分或全部土地经营。农场主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参加生产劳动。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我市作为全省重要的农业大市,家庭农场能否“耕”出一片新天地?目前处在什么样的情况?我市是否有相关的奖励措施?发展家庭农场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
3月27日上午,在麻章镇迈龙西边村的农场里,工人正在采摘莲雾。
黄武荣一直辗转广西、昆明、海南等地做生意。2008年,出于对故土的热爱,他回湛办起农场。“当时农业发展有机遇,国家也有政策支持。”黄武荣瞄准机会,随后在所在村麻章镇迈龙西边村承包起 800多亩土地办农场,租期50年。
黄武荣农场定位十分明晰—走集约化、现代化的路子。他的农场有果菜种植,禽畜养殖,设有多个不同功能的室间,四周垒起围墙,铺设了道路,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农场已成规模。
“养的是‘人’,可不是‘猪’了!”黄武荣呵呵一笑,他的农场内有120 亩的猪养殖场,现有2600多头母猪,为从美国引进的猪苗,养殖室配有空调、保暖器等,还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即便足不出户,他都可清楚知道养殖场内的一举一动。他说,虽然相关设施资金投入大,但通过这种规范管理,可明显降低养殖风险,相应地回报也大。
“莲雾”也是黄武荣农场的一员。作为一种高档水果,它被广泛种植于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当得知海南也有种植莲雾后,他心头一动,“为何湛江不可尝试种植?”后来,黄武荣特意从湛江气象台搜集本市有关气象记录,相关数据显示本地符合种植条件。吃了这个“定心丸”后,黄武荣大胆地种植起莲雾,为此还专门聘请台湾等地专家授种植技术。从起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如今,他已变成一个种植能手,还发动、教授周边村民一起种植。
“我要将农场打造成中国一流的种养园”黄武荣信心十足。
“走在乡间路,满眼皆绿,煞是惬意……”欧伟艳说,出于对童年农村生活的怀念,2011年,她与丈夫在吴川樟铺镇三浪村承包了200多亩土地办农场。
然而,当初美好的想象,很快便遭遇坚硬的现实。真正办起一个农场,远远没有欧伟艳想象中那么容易,各种活把她与丈夫都累倒了。他们的孩子已成家立室,工作稳定,看此情形,纷纷劝说欧伟艳及其丈夫放弃,安心在家颐养天年,但他们仍初衷不改,最终坚持下来。
目前,欧伟艳的农场放养有30头黄牛,养殖有一个鱼塘,种植了不少农作物,并雇请了6个工人。他们前期对农场共投入了60多万元,通过一路精心经营,如今已收回了30多万元成本。“这一行回报周期长,农活繁琐复杂,许多人都坚持不下,因此,要一步步来,不能期望通过这个赚快钱。”欧伟艳深有体会地对记者说。
3月27日,记者来到其农场,看到农场土地旷阔,毗邻鉴江水,数名工人正忙于干农活。欧伟艳说,农场资源丰富,但目前许多基础设施尚未完备。“这里打算建起个乡村饭店,那里造个莲藕池……”她指着眼前还是一片杂草的地方,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
她与丈夫心中有个规划蓝图,就是把农场打造成一个多样化立体种养的休闲农庄,吸引更多城里人来此游玩,欣赏田园风光。
但要实现这个梦,目前仍有一段距离。
3月28日,记者在廉江河唇镇采访刘傅慧时,碰上她正埋头忙于办理银行贷款手续。她说,准备进一步建设好其位于上村约200亩的农场,将现有的“毛胚”打造成生态农场。
近几年,国内食品安全事故屡发,农村留守“空巢”中老年人等问题,深深触动了刘傅慧。2011年,经营茶场多年的她,下了一个重要决定—承包土地经营农场。
通过经营农场,她期望生产出生态健康的农产品,并为村民制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以缓解农村留守问题。目前,她的农场已雇请了20多名村民。
在2011年她接手前,该农场所在地虽原为一单位扶贫项目点,但实仍为“毛胚”,一切需她重新开发。田埂的道路,田地排水沟,都是她“造”出来的。记者在其农场看到,虽然运作仍处在初步阶段,但场里几乎每一寸土地都派上用场,覆盖上了农作物。农场里已建有一个小猪场,养有400头猪,为充分利用好猪粪,猪场建有3级化粪池,经过多个工序处理,可直接灌溉农作物当化肥,形成良性循环。
“山泉水自然灌溉,种出来的农作物可‘靓’了!”刘傅慧说农场自身有诸多的优势,对于其发展前景十分有信心,而近期她计划建好鱼塘,再在里头养殖家鱼,“我的理想是把它建设为一个生态农场。”
相关资讯
上篇:美女总裁的极品高手
下篇:池家有女唤嫣然优秀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