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天真之物
这本书是新经典文库·巴学园里的一本,也就是说,它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在法律上规定,未满18岁的人,皆可称之为儿童,但事实上,一说到儿童文学,人们都会觉得是给小学生、甚至是幼稚园的孩子看的东西,就连刚刚踏入初中大门的学生,如果你告诉他,这是一本儿童文学,他也会摆摆手对你说出,他已经长大了,不再看小孩子看的东西这样的话。 儿童文学是给小孩子看的东西。这样的概念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难道,就因为它的分类抬头上挂着“儿童”两个字,所以,它的阅读受众就局限在了孩子身上吗? 与其说是因为这些“儿童文学”作品中可能存在的天真会让“成人”读者觉得乏味浅显,倒不如说,是因为那些人早已丢失了欣赏“儿童文学”的能力。可以说,一个读不了“儿童文学”的人,是一个“可怜的人”,因为他已经失去了织梦的能力,是被冷冰冰的现实,冻住了心的人,就像离开了永无岛的孩子们一样,再也无法飞翔。 有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能够从妈妈胎教开始一直到带着老花眼镜读也不嫌烦的,好的儿童文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读,会读到许多不同的东西,但无论心境如何变迁,最终传递到心里的都是“爱、温暖以及希望”这样的词汇,所以,与其说,儿童文学是给孩子们看的读物,倒不如说,儿童文学是传递真善美的存在,所以,在接触到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后,越来越觉得,能够写出好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作家,绝对是值得人们尊敬的真正的大师。 也许有人会说《巫魔师》是一本黑童话,但,用它充满着希望与爱意的结局就很容易否定这样的论断,即使这本书里描绘了许许多多的“不善与恶意”。 这样的想法不知是从何处来的,即,巫魔师埃斯平一出场,心里面就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在说:“喂!这个人可不是什么大坏蛋,等着吧,他是个好的让你惊讶的人!”书页一页一页翻过,让巫魔师形象大反转的情节却始终没有出现,心里不禁有些纳闷,难道是自己猜错了吗?可明明直觉是如此强烈。后来,故事里出现了一只套娃,故事里又有了一个故事,一个有趣却略透哀伤的爱情故事。也许是因为心里存了先前那个固执的想法,读完这个套娃般的故事,心里瞬间松了一口气。几乎不用猜测就知道,故事里那个帅气而深情的男主角就是埃斯平吧!终是找到埃斯平不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坏蛋的证据,真是让人高兴呀!同时越是往后读,越是觉得埃斯平不但不是一个坏蛋,而且还是一个特别可怜的人,是一个为了让心爱的人复活而发疯了的人,这样的人和那些美好童话里骑着白马的王子又有什么区别呢?那些王子为了挽救深陷苦难的公主披荆斩棘,用勇气救回爱人。可埃斯平的“公主”已经死了,这可不是光靠勇气就能解救的困境啊!埃斯平的结局是抱着爱人的尸体一起埋葬在坍陷城堡的废墟里,死时,他像一个无助的孩子一般抱着爱人早已腐烂的尸体,叫着爱人的名字问:“我改怎么办?”这样的一个故事,又怎么能用“黑暗”二字来形容。 当然,埃斯平像牺牲品一样的爱情并不是让《巫魔师》这般出彩的地方,这不是一个靠着情节取胜的故事,在许多许多页码上,你所能找到的人物只有克拉兹猫和巫魔师两个,这会让读者有一种自己好像正在看一个充满魔力的二人转。但,这个故事却依旧能够归为好故事那一类,因为,作者的想象力就像爆炸了一般,让人应接不暇。能够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做出如此详细的架构,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作为一个童话故事,这要考验的可不仅仅是逻辑能力,同时也是对想象力的绝对考验,如果作者的想象力平庸哪怕那么一点点,整个故事瞬间便会失去大半光彩,从而落入俗套。 作者这样的想象力让我想到了毕加索的那句话:你能想象的一切都是真的。“想象”这个只存在脑内,或许被大多数人等同于“白日梦”的东西,它的力量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是无穷的,它是一个比宇宙更广阔无边,更星光璀璨,是一个连说都说不清楚的东西。 儿童文学就是这样一个美妙的东西,所有的不可能在这里都是可能,所有的不美好最终都会变成美好,所有的悲伤与喜悦都不会过分强烈,但却无限缠绵。这么好的东西我们必是要给孩子们看的,而“长大成人”的人们,还能读儿童文学的,希望能够一直有能力读下去,而那些已经读不下去的人,也许将来有一天,当你在冬日午后的院子里晒太阳,已近耄耋的老人无意中拿起一本曾孙放在一边的书,此刻,世间纷扰已看尽,净心再读这些天真之物,便见满眼妙趣横生……

秀色可餐的巫魔师
借着德国的大比分干掉巴西的劲,再来写一写非常好玩又有丰富内容的故事《巫魔师》吧。德国干掉巴西已点都不觉得惊讶,虽然我压了很多钱在巴西身上。但这样大比分的吞球,给了我一个错觉,曾经所有附加在中国身上的咒语、谩骂和不屑一顾从今天早晨起,开始烟消云散了。我发现我越来越爱中国队了,虽然输了很多次球,虽然被骂得狗血淋头,但他毅然屹立在世界之巅的大门外,迎接一个又一个的耻辱,这样的精神如同《巫魔师》中的那个小克拉兹猫,拥有9条生命。 这算是我看过莫尔斯的第二本书了,虽然有很多难记的名字和难以想象的食物,我还是对莫尔斯的书保留最真诚的尊重。记得在一次和总监吃饭的过程中,他推荐过很多科幻类书籍、电影给当场在座的人。其主要目的是想促进一次创新和设想,按照他数学系的大脑给我们阐述了半个多小时的“科幻转变为现实”理论。的确,大部分以前是科幻的内容,如今都已经成为现实。从这个事情上来看,科幻总是超越人类的思考范围,又引领着人类创新和发展。在莫尔斯的小说里面很多类似这样的科幻,需要细细的琢磨才能理会一二。在《梦书之城》里的各种奇怪种族和文学有了关联,从而让故事性和文学探讨变得深入浅出,容易让人接受和理解;在《巫魔师》中则是各种各样的食物与美味,超越了我所能理解的范畴,但却又眼巴巴的希望看到这些文字和插图;这,或许就是一个作家的魅力所在——吸引你,让你着迷。 莫尔斯的书一直都给人的感觉是光怪陆离、充满着各种你想不见的奇幻。这本书中有许多食物让咽咽口水、哈喇子之流的感觉,但思考过之后却有能发现一些物欲的内容的东西。机器猫一样的克拉兹猫有智慧,也充满各种欲望交织;艾肖聪明而有十分勇敢,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最后结局是获得了重生。书中蝙蝠们的大合唱“上就是下、下即是上;错即是对,丑即是美”的论调,与我所看到的《道德经》有那么几分相似,都非常高瞻远瞩的阐述了一些相对的状态。《巫魔师》这本书是充满想象力的将邪恶、妖魔的故事背景、丰富多彩的奇珍异宝和各式各样的人物(动物或者植物吧)一一展现在您面前,像极了一幕丰富多彩而有精彩绝伦的舞台剧。通过文字和逻辑的梳理、编排,充分的展现了充满智慧生物之间各种矛盾、纠葛;他们之间相互诉说,相互了解,进而达到相互理解和认识。整个故事发展下来充满着惊奇,如果想象力也是一种IQ一样的标准值,读完这本书你的这个值一定会增加的。 对新奇的事物或现象,人总是抱着谨慎而有好奇的态度去观察。读过两本莫尔斯的书的我,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对莫尔斯全面而客观的认知,但我读过的这两本书给了我很多遐想。世界可以如此精彩,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则一定是无比绚丽的。读莫尔斯的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对一些奇特人物(生物或者动物)的构想和各种故事情节的逻辑构造,整体效果看起来打磨的非常细致。读起他的书来,就像参观一个博物馆一样,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奇在下一个展厅等待你的出现。
魔师茶杯排行榜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 京ICP证070359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编号(京)-经营性-2014-0008 | 新出发京零 字第大120007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编号新出网证(京)字150号 |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2148-348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Copyright © 2004-2019 京东JD.com 版权所有 |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
相关资讯
下篇:《指环王》三部曲: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