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李莫愁说郭襄是杨过之女,黄蓉为何激动?你看那孩子的生父是谁
《神雕侠侣》的主题是一个“情”字,因此书中的男男女女都难免为情所困,这才有了书中那些曲折离奇的桥段。
尽管这个故事的结局是相对圆满的,龙杨二人走到了一起,群雄守住了襄阳,杨过也成了当世五绝之一,一切看似恰到好处,然而有一个角色的故事其实还没说完,笔者所指那人就是郭襄。
当然,金庸后来在《倚天屠龙记》中就提到了郭襄的故事,说她是苦寻杨过多年无果之后在峨眉山开宗立派,成了一代宗师。
不过笔者说的,不是后来的故事,而是神雕时代的故事,那郭襄的身世其实是值得玩味的,李莫愁说郭襄是私生女的时候,黄蓉的反应就十分耐人寻味,不免让人多想,郭襄到底是谁的孩子?
李莫愁江湖人称“赤练仙子”,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不过当年的李莫愁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
比如武三娘提及这号人物时,就说过这么一句:“那魔头赤练仙子李莫愁现下武林中人闻名丧胆,可是十多年前却是个美貌温柔的好女子,那时也并未出家。也是前生的冤孽,她与令兄相见之后,就种下了情苗。后来经过许多纠葛变故,令兄与令嫂何沅君成了亲。
足见曾经的李莫愁也并非是后来这般凶悍的模样,事实上在后续的剧情中,她也展现了自己良心未泯的一面。
当杨过和小龙女掳走郭襄,后来那孩子又辗转到她手中时,李莫愁对那郭襄的态度就格外宠爱。
郭襄饿了,她便找豹子奶给她喝,甚至到了一户百姓家,她还对那女子说郭襄是“我的孩子”。
那少妇的儿子给摔在炕上,手足乱舞,大声哭喊。那少妇爱惜儿子,忙伸手抱起。杨过见那少妇袒着胸膛,立即转身向外,却听得李莫愁喝道:‘我叫你给我的孩子……你没听见么?谁教你抱自己儿子了?’
可见她有多喜欢这孩子,结合李莫愁那痴情的人设来看,其实她享受的,或许是自己与杨过一同抚养郭襄的这段日子,毕竟她当初被杨过抱着的时候,就对杨过有了一种莫名的情愫,此时郭襄算是唤醒了她骨子里的良知。
后来当黄蓉找到李莫愁,见她怀中抱着自己的孩子,便有心与她争夺,只是几番交手之后才发现李莫愁并不知道她怀中的孩子就是黄蓉的女儿。
这反倒成了黄蓉可以利用的点,她故意出手攻击郭襄,李莫愁却极力保护那孩子,以至于落了下风,最终只能任由黄蓉处置。
黄蓉此时还故意试探李莫愁一番,看她到底是为何要保护郭襄,这时李莫愁才道出事情的原委。
说是:“李莫愁道:‘说来惭愧,郭夫人可莫见笑。’黄蓉道:‘不敢。’心想眼下说到正题了,一说翻便得动手,心中筹思方案,如何在动手之前先将女儿抢过,却听李莫愁道:‘也是我古墓派师门不幸,小妹无德,不能教诲师妹,这孩儿是我龙师妹的私生女儿。龙姑娘没怀孕,怎会有私生女儿?这明明是我女儿,她当面谎言欺诈,是何用意?’她可不知李莫愁实非有心欺骗,只道这女孩真是杨过和小龙女所生。李莫愁心恨师父偏心,将古墓派的秘籍《玉女心经》单传于小师妹,这时黄蓉问及,便乘机败坏师妹的名声。黄蓉道:‘龙姑娘看来贞淑端庄,原来有这等事,倒真令人想不到了。却不知这孩儿的父亲是谁?’”
你看,黄蓉此时完全没必要顺着她说了,她心中明明已经气得不行,这明明是她的孩子,却被李莫愁说成杨过的孩子,岂不是让杨过占了自己的便宜。
黄蓉此刻的“配合”,就略显多余了,而这里金庸或许是埋下了一个伏笔。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孩子压根就不是郭襄。
其实先前的剧情中,就已经有些许不合理之处了,比如郭襄肚子饿了,要喝奶,可李莫愁却没生过孩子,哪里来的母乳,于是她只能找来豹子奶喂给郭襄。
可但凡有些育儿常识的人都该知道,婴孩压根不适合喝豹子奶,其实别说是豹子奶了,哪怕随意换了一种奶,都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轻则生病,重则丢了性命。
这种事情绝不可能只是在李莫愁抱着郭襄时才发生,当初小龙女将那孩子掳走之后,就要面对这件事,而一个身处襁褓中的婴儿如何经受得起如此折腾?
只怕真正的郭襄早已在那过程中死了,后来这婴孩,不过是小龙女不知从何处掳来的孩子,至于她的亲生父母是谁,就无从得知了。
其实从金庸赋予郭襄的人设也不难看出,世人只说她是“小东邪”,但郭襄第一次见黄药师就是在后来的丐帮大会上,她压根都没见过外公,性子如何会像外公?
显然,那只是巧合,而她与郭靖一点儿也不像,就值得怀疑。
也正因为如此,黄蓉听到李莫愁的说辞才会那般激动,因为只怕是她也无法确定这婴孩是不是自己的孩子,真正的襄儿是否已经遭遇不测。

黄蓉:谁稀罕当一辈子少女
女人到三十、四十岁都可以学学黄蓉。她有一样好处——自信,年纪小的时候自信,年纪大了还很自信。
很多东西她都怕,偏不怕老。女生们难免都想一直当少女,好像黄蓉并不大稀罕总当少女。
有的事情上她未必完全自信,比如智谋上,偶尔她也会对人防备过度,想得太多。但是在另一件事上她特别自信,就是美丽、好看。一到这件事上黄蓉就充分地、完全地自信。
发现没有?黄蓉一直好看,十八岁好看,三十岁好看,生了三个娃之后还是好看,又过了十六年后还是好看。
在江湖上,“第一美女”是更新迭代很快的,基本上几年一个周期,不比今天娱乐圈慢。小花一茬一茬地冒出来,黄蓉之后出了美女高手李莫愁,之后更是有小龙女。可是黄蓉从来没有真正被比下去过。
李莫愁有超过黄蓉美吗?没有。小龙女真有赛过她美吗?没有。她的女儿郭芙也是大美女,有比老妈美吗?给你感觉还是没有。
比如李莫愁。这个女人的心气是很高的,因为又有本事又美貌。
金庸说她“话声轻柔婉转,神态娇媚,是个出色的美人”。女人一好看,脾气大点都有理,要是再加上还有点能力,就更不容易服气低头了。
对比黄蓉,遭遇李莫愁时已生了三个娃,而对方从没生过。按照老观念,比美、比身材肯定黄蓉吃亏。
两个人邂逅是在襄阳城外。一对陌生美女见面,那场景特有意思,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她俩一个说幸会幸会,一个说得见芳颜,实慰平生。但你相信她俩是真心夸对方漂亮吗?其实心里可能想的是:“下巴那么尖,打针了吧;事业线那么高,隆的吧。”
可是一较量,李莫愁彻底服了,输得服服帖帖:“我远不如你,死在你手里,实所甘服。”
还有一句话她都没有说出口,就是:“我觉得我没有你好看,我服气了。”
那次较量,黄蓉有多好看呢?看“兰花拂穴手”:
一只雪白的手掌五指分开,形如兰花,姿态曼妙难言……不单招招凌厉,且风姿端丽。
李莫愁当场自惭形秽,“脸如死灰”。人家黄蓉已经生了三个娃,那又怎么样?所以说好不好看和年龄有必然关系吗?和生娃有必然关系吗?在黄蓉这里没啥必然关系。
再从一个直男的角度去观察,会发现黄蓉有一种心态:面对一代代的美女,她没有什么压力。
早年间是少女的时候,面对漂亮的王妃无压力;奔四之后,步入中年,面对一个个更年轻、更漂亮的小姑娘,也没有压力。
小龙女第一次公开亮相时,素衣如雪,艳动全场,群雄都耸动了。黄蓉就是会场主持人,注意她有一点点错愕、失落吗?有一点点嫉妒、不安,觉得被夺去了风头吗?有一点点伤感怨艾,觉得时间流逝,自己老了比不过年轻姑娘了吗?没有。
本来美女容易怕老,当年越风光、越美艳的,往往就越容易患得患失,怕自己不再是舞台的中心,怕王冠跌落。看着小龙女,黄蓉其实很容易会想:哟,玩白衣如雪啊,当年我就穿白衣服的,小丫头你是学我来着?
可是黄蓉没有。她的心灵没有缝隙,没有一丝灰败的衰老的东西。
后来和小龙女相处,黄蓉丝毫没有做无谓的比较,没有强行压倒小姑娘的骚动,没有任何不自信的内心戏。如果有,一个人就难免会行为矫饰、动作变形。可是她没有。
她反倒是把自己少女时戴的金环送给了小龙女,束在她头发上。这是女神的传承,是一种绝美对另外一种绝美的自然欣赏,再无其他。
不只是对小龙女没有,对程英,对一切更加青春活跃的后起之秀都没有。
相反地,别人就有。李莫愁看见小程英长得美丽,立刻就动了杀机,要一拂尘拍死。
黄蓉心态好,为什么?说白了还是自信,越活越自信。她三十岁时的好看,和十八岁不一样,五十岁和三十岁又不一样。这个女人不强行去复刻过去,每个阶段都各具风姿。
比如十八时戴束发金环,白衣如雪,三十多岁的她不那么穿了,再那么穿未必最合适了,她这时出场是淡紫色的绸衫,还幽默地强行打两个补丁,以表示自己是丐幫帮主不忘本。
但是效果怎么样?杨过久别初见,看到她都大吃一惊,说出一句花痴话:
“原来郭伯母竟然这样美貌!小时候我却不觉得。”
他小时候郭伯母二十七八,反而不如现在三十三四岁惊艳。什么叫岁月不败美人,这就是。
何以杨过小时候不觉得惊艳,和女神姑姑待了好些年后反而觉得黄蓉惊艳了?因为小时候眼瞎?不是。作为直男,我给一个答案:正因为和姑姑形成了反差。
黄蓉的美和小龙女不一样,没有那种“冷浸溶溶月”的清冷感,却更为风姿绰约,再加上几分纵横江湖后的英武、淡定,很让人心折。
所以当年欧阳克见到黄蓉走不动道,后来的杨过还是走不动道。有一个情节:作为“情圣”,青年杨过居然被黄蓉电倒,心中愿为她效力赴死,说“当真是百死无悔”。因为他看到的黄蓉是这样的:
“黄蓉抿嘴一笑,凉风拂鬓,夕阳下风致嫣然。”
杨过没见过,他扛不住。古墓里哪有这个啊。
一个女性,怎么能一直这样风致嫣然?我是个直男,总结不出太多具体秘诀。
非要说的话,大概就是:一、自信;二、绝不放弃美好;三、每一个阶段都活出每个阶段的美丽。
当了帮主,一忙起来就蓬头垢面,不行。像少女时那样完全仗着先天资本抗打,早晚一只叫花鸡,水也不补,该修复的也不修复,那也不行。早先的美往往靠天赋,后来的美要靠坚持和细节。
神雕侠侣里,黄药师一生孤僻偏执,因何唯独对杨过另眼相看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黄药师出自于“射雕英雄传”,其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农田水利、五行术数、奇门遁甲、经济兵法无所不精、无所不通,纵观金书无人能与之匹敌(天龙八部中的逍遥子很大程度上是以他为原型来写的)
黄药师虽博古通今,却因为其行事不尊世俗的章法,不受仁义礼法的束缚,为人虽潇洒自由,做事对人却完全凭心情,可谓是“正中带有七分邪,邪中带有三分正”,为人行事又喜怒无常、自私自利、不辨是非、孤僻自傲,故而江湖中人甚少与其打过交道,更遑论朋友了。
当然,自从整个江湖中唯一能让他佩服的王重阳病逝之后,他就再也看不起任何人了,即使是“侠之大者”的郭靖,他也不放在眼里。
那么如此高傲的一个人,为什么会对孙子辈的杨过欣赏有加呢?
杨过与其初见是在桃花岛时,但当时因为杨过年少,故而两人并无交集。而后再次相遇,刚好遇到李莫愁追杀陆无双、程英两人,而杨过则是拼死相救。
自从女儿黄蓉嫁给郭靖并定居桃花岛之后,黄药师便一人离开桃花岛,浪迹江湖、四海为家,而年老孤单,自不免孤寂,见到程英孤苦无依,想起女儿黄蓉,不由得起了怜惜之心,收她为关门弟子。
杨过相续救其女儿、外孙女和徒弟,令黄药师好感大增,而后又听说杨过在英雄大会上,不顾人礼道德要娶师父小龙女为妻,更是让对礼教世俗之见最是憎恨,行事说话,无不离经叛道的黄药师,起了结交之心。
杨过聪明机智、口齿伶俐、言辞犀利,加之又爱拍马屁,且手法高明,故而不管黄药师说什么,他总从不反驳,并且偶尔还能加上片言只语,更能表现黄药师说法正确,深得其心,让黄药师感觉当真是一见如故,相遇恨晚。
当然,江湖中人光拍马屁还是没用的,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实力!
李莫愁眼看要丧于黄药师之手,于是便写上“桃花岛主,弟子众多,以五敌一,贻笑江湖!”四行十六大字,让黄药师碍于面子而下不去手。此计果然奏效,更是让他想起了他死去的陈梅曲陆四大弟子。
此时的杨过看此情景,便穿好衣服,准备去帮黄药师出这一口气。而当初黄药师为他疗伤,因为其内功的门路与他全然不同,他受到这股内力激发,不由自主地纵声长啸,其内力之深厚,即使是黄药师也叹之当年不如他。
于是黄药师便教他“弹指神通”用以克制五毒神掌,教他玉箫剑法克制李莫愁的拂尘,要杨过代替黄药师的弟子,向李莫愁报那十六字之辱。
故而由此得知,黄药师欣赏杨过的原因大概有四点:一是救女儿、外孙女之恩;二是杨过行事符合自己的胃口;三是马屁拍得好;四是杨过武功好(这也是他为什么喜欢欧阳克的原因)
当然,这里还有个前提就是:如果让黄药师知道当初杨过拿刚出生的郭襄换药、想杀自己的女儿黄蓉、间接性的弄死了自己的弟子冯默风。那么,以黄药师护短的性子,杨过要被他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