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年代:恶毒女配的逍遥人生
快穿年代:恶毒女配的逍遥人生 第283章 五十年代女配只想搞科研(41)
第283章 五十年代女配只想搞科研(41) (第1/3页) 军区大院。 李振国在看到柳如烟依旧美得让人心动之后,这才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大儿子。 一番调查之后,对于这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大儿子,李振国还是很满意的。 不愧是如烟教导出来的孩子,大学毕业还进了研究所工作,一点也不比他的小儿子差,说出去他脸上也有光。 就是儿媳妇的家世低了一些,要是如烟当初没有闹脾气,他肯定会给大儿子定一门更好的亲事。 算了,好在他的孙子聪明,既然如烟喜欢这个儿媳妇,他也就不插手大儿子的婚事了。 唉,如烟还是那么漂亮,他却已经老了。 孙秀芬看着他像花蝴蝶一样,换了一套又一套衣服,表情很是难看。 都怪柳如烟,既然已经离婚了,为什么还要回来? * 青云巷。 李睿好不容易回家休息一天,看到他娘特意买回来的鱼和老母鸡,嘴角的笑容就没有落下。 他就知道,他娘还是心疼他的,他已经很久没有吃过他娘做的水煮鱼了,他刚准备点菜,就听到他娘说: “书丫头前几天还说想吃酸菜鱼,我记得从老家带过来的酸菜还有一些没有吃完,这条鱼先放进水缸里养着,等晚上人齐了再吃。” 哗啦一声,大草鱼被柳如烟扔进了水缸里。 水煮鱼看来是吃不到了,李睿将目光转向老母鸡,建议道:“娘,这只鸡用来炖蘑菇吧。” 老母鸡炖蘑菇也很香! 柳如烟也觉得老母鸡炖蘑菇很不错,笑呵呵的说道:“小石头和今安他们读书都费脑子,正好给他们补补身体。” 李睿觉得自己半个多月没有回家,不仅没有优待,家庭地位还越来越低了,提醒道: “娘,我在研究所工作也很费脑子,我也需要好好补补身体。” 柳如烟斜了儿子一眼,目光在他的头顶多停留了一瞬,有些嫌弃的说道: “你和今安他们能比吗?他们吃了还能长高,你吃了除了长肚子还能长什么? 今安都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穿年代:恶毒女配的逍遥人生
快穿年代:恶毒女配的逍遥人生 第294章 五十年代女配只想搞科研 (52)
第294章 五十年代女配只想搞科研 (52) (第1/3页) 齐山村,白家。 天还没亮,就来了两群人闹事。 说来也是可笑,昨儿晚上,白家藏粮食的其中一个地洞被小偷光顾了。 白家人还没去找小偷麻烦,小偷却跑来白家要赔偿,因为他们没有偷到粮食,还踩到陷阱断了两条腿。 说起这两个小偷啊,还真不是外人,一个是大伯娘的亲侄子,一个是大堂嫂的亲弟弟。 用两家人的话说就是,大家关起门来都是一家人。 现在他们的宝贝疙瘩,在白家的地头受了伤,白家自然要给点粮食作为赔偿才说得过去。 理由很牵强,可她们哭得很卖力。 一个拉着大伯娘哭天抢地的喊:“大姐啊,耀祖可是你亲侄子,你不能见死不救啊! 村里的大夫都说了,耀祖的腿骨都断了,要是不好好补补,耀祖的腿可就废了。 大姐啊,老李家现在可就只剩下耀祖一根独苗了,就算看在爹娘的份上,你也要救救我们耀祖啊~” 一个拉着大堂嫂的手高声威胁道: “招娣啊,之前可是你亲口答应了我要借粮给我们的,那处地洞也是你亲口告诉我的,现在你弟弟受了伤,你们必须赔给我两袋粮食,不然你就跟我回去。” 至于回去干嘛?自然是将大堂嫂再嫁一次了。 年景不好,虽然卖不了高价,半袋粮食肯定还是没有问题的。 大堂哥诧异的看了过去,老爷子早就下了死命令,不许往外借粮食。 他媳妇不仅还要往外借粮,居然还将家里藏粮的地点告诉了外人,咋想的? 这是不想过了? 大伯娘气得头顶冒烟,奋力将自己的手抽了回来,指着大堂嫂的鼻子就开骂: “我就知道,你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你向着你娘家人的时候,怎么不想想你的两个孩子?” 灾荒年间,粮食就是命。 前几天,村里还有个老人为了省粮食,活活将自己饿死了。 他们是在其他地方还藏了一点粮食,可地里的粮食收不上来,他们心里也慌啊。 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穿年代:恶毒女配的逍遥人生
第296章 五十年代女配只想搞科研 (54) (第1/3页) 今年的冬天,好像格外的长,也格外的冷。 听说前两天,隔壁村又死了两个人。 一个老人,一个女娃,都是饿死的。 村子周围能吃的草根都被大家挖出来吃了,天还没黑,村民们都躺在了床上。 因为睡着了,就不会感觉到饿,也不会感觉到冷了。 很少做梦的白爷爷,今儿晚上做了一个梦。 他梦到了死去三儿子。 活着的时候一直不会说话的老三,居然在梦里开口说话了。 还催促他赶紧去山里背粮食,老三说:他还活着的时候,藏了两袋粮食在山里。 早上醒来,白爷爷还有些恍惚,看到白奶奶又显摆的说道: “老婆子,我梦到老三叫我爹了,还让我去山里背粮食。” “你也梦到了?”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脸上的惊讶。 白奶奶迟疑的说道:“要不你去看看?万一老三真在山里藏了粮食,你也好去背回来,都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被野兽糟蹋没有?” 白爷爷点头:“行,我去看看,都这么多年了,老三好不容易才给我们托一次梦,我们也不能辜负了他的一片心意。” 他说完,背上弓箭喊上三个孙子就进了山。 下午,四人避开村里人还真背了两袋粮食回来。 大堂哥一脸的喜色:“三叔可真会藏粮食,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我们进去的时候,粮食还保存的好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