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的势力架构
前面几期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地府的第一殿到第四殿的阎王,今天要介绍的这位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他就是第五殿阎罗王包拯,又称“阎罗天子”、“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化冥府五殿最胜耀灵真君阎罗大王”,亦称“阎王”“阎罗”“阎王爷”“阎魔王”“阎罗大王”,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十殿阎王之一,为阴曹地府中第五殿的殿主冥王,是中国古代宗教神话信仰中的一尊阴间神祇,下面就为大家深入介绍第五殿阎罗王的神话传说、前世的履历,以及他所掌管的叫唤大地狱及其十六个小地狱的罚刑。
阎罗王的前身是北宋时期的清官包拯,提起包拯,不管男女老少都能说起一二。而关于包拯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也很多。民间百姓流传包拯英明决断,铁面无私,执法如山,敢于替老百姓申冤做主,后世留有“包青天”及“包公”之美誉,民间也流传一句谚语形容包公: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随着时代轮转包拯也在历代人民的心目中,一直是刚正不阿、为民请 命的“包青天”。他断案如神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流传下来的许多大案奇案中显示出过人的聪慧与胆识。不仅如此,传说包公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在日审阳间案,夜断阴间冤了。而包公做为阎王也在民间流传最为广泛,也有人曾说包拯有一枕头,晚上高枕而卧时便到阴间断案,白天则为阳间百姓不平而鸣,死后被封阎罗王。
阎罗王的诞辰是农历正月初八日。这和现实中的包拯是不一致的。包拯生存时间是公元999年到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也就是现今的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人,虽然这与包拯的实际生卒年月存在出入,但在民间传说中,这或许是为了弘扬神话传承和艺术创作的需要,对阎罗王形象进行创作加工。
关于包拯的形象,史料中不仅没有提及黑脸、额头月牙这两大显著特点,反而出现了“面目清秀,白脸长须”这等与民间传说大相径庭的形象,合肥包公祠内的包拯形象同样是皮肤白净,威风凛凛,下垂大耳,满面和善。
阎罗王的形象是白净面孔,头戴冕旒,两侧垂香袋护耳,身穿荷叶边翻领宽袖长袍,双足着 靴,双手在胸前捧笏,正襟危坐。
相较于白面书生,黑脸无疑更加容易凸显出人物的刚猛和坚毅,这代表了广大百姓对于清官的一种无限憧憬和期盼,因此这种形象迅速获得了民间的广泛接受,而这种普世价值自然又影响到了小说、话本等其他艺术创作,并最终成为包拯的一个典型特征。
至于包公额头的“月牙”,说法则比较多,例如掉进井里磕的,又如神仙转世的标志,再如被马蹄踩的等等,不过无论是由于什么原因形成,这个月牙标志毫无疑问都成为了包拯“神化”后的产物,其具有从阳间到阴间通行证的作用,从而使得包拯可以“日断阳,夜断阴”。
相传包拯初入地府为第一殿阎王,乃是十殿之首。由于包公生前刚正不阿,到了阴间也是如此,本来第一殿阎罗王只负责接引善良的人超升,功过两半的人直接通往第十殿去投胎,而为恶事恶的人则被带到孽镜台上,照出他在世时所做得任何事,根据事情善恶然后发配到第二殿。可其因怜悯枉死之人,经常替他们含冤昭雪,打抱不平。于是就偷偷的放那些冤死且阳寿未尽的灵魂回到阳间洗雪冤屈,造成其九殿阎王无事可做,便向上级打小报告,正所谓是阎王贴告示,鬼话连篇。于是上级领导降罪于包公,并将包公从第一殿降到到第五殿,并赐予一口黑色铡鬼刀。
阎罗天子司掌位于大海之底、东北方沃燋石下的交换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狱。包括:1、 抽肠割心地狱。为争名夺利,不择手段欺诈,诱惑大众,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衣冠禽兽之强奸犯。2、 刀山地狱。遍山尽是刀刃,罪人从空中抛下,无不穿肠破肚,血流如注。3、 飞刀火石地狱。此狱飞刀、火石纷飞,从空而降,如同下雨一般,罪人插翅难飞,无不粉身碎骨。
一、诛不敬鬼神、猜疑是否有因果报应的心小地狱;
三、诛将善愿未完就犯恶的心小地狱;
四、诛亲近罪恶、行为错误等恶行的心小地狱;
五、诛欺善怕恶、怨恨他人不快死的心小地狱;
六、诛计较名利、是非,移祸他人等心小地狱;
七、诛强奸妇女、设计令妇女失贞、引诱妇女委屈地顺从自己的淫意,或者不论有无谋害之意,与妇女贪恋淫乐等心小地狱;
九、诛悭贪不舍、不愿布施、不顾别人面临生死紧急之困境等心小地狱;
十、诛偷窃、盗取别人财物,昧着良心,耍赖而不还债等心小地狱;
十一、诛忘恩负义、以仇报怨等心小地狱;
十二、好斗、好赌、好胜,以致牵连、拖累他人等心小地狱;
十三、诛为了名利、欺骗、诱惑大众等心小地狱;
十四、诛自己虽未亲自加害,但却狠毒地教唆他人去害人等心小地狱;
十五、诛妒嫉善良、贤能等心小地狱;
十六、诛执迷不悟、死不改过、诽谤他人等心小地狱。
这些小地狱分别施以不同的刑罚,以致审判冤魂的善恶。 阎罗王神明隆重,执法如山,对冤死之人持公正之心,与阳世形象一脉相承。
在地府的势力架构中,第五殿阎罗王肩负审判冤魂的崇高使命,成为阴司中正义与公正的守护者。其神明形象以及对冤死之人的公正态度,为地府的权威和法制注入了神圣的力量。

地府的势力架构
地府十王之一,民间传说中的冥间之神——第七殿阎王泰山王,亦称“太山王”、“泰山大王”“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等观明理真君”。泰山王的神诞日是农历三月二十七日,他执掌着大海底深处的热恼大地狱,又名碓磨肉酱地狱,另设十六小地狱。凡阳世取骸合药、离人至戚者,发入此狱。再发小狱。受苦满日,转解第八殿,收狱查治。又凡盗窃、诬告、敲诈、谋财害命者,均将遭受下油锅之刑罚。从魏晋时期开始,道教传说中,人们相信死者的灵魂会归泰山,所以泰山神成为了冥间之王。而在佛教传入中国后,泰山神又被看作是地府十王之一,即第七位。
相传泰山王前世是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祖籍是巴郡江州,也就是如今的重庆。东汉末年,董和率领家族西迁。后来,他先后被益州牧刘璋任命为牛鞞、江原县长及成都县令。蜀地物产丰富,当时风气盛行奢侈,经商之家,穿戴如同王侯,饮食玉液琼浆,到婚娶丧葬时,几乎倾尽家财来铺张办理。董和以自身的行为节俭来为众人做出表率,粗衣素食,处处以符合礼制为行为准则,当地奢侈风气于是大为改变,大家都对其心存存畏惧而不敢冒犯。
县里的一些豪强因害怕董和的严厉,于是鼓动刘璋调任董和为巴东属国都尉。但没想到成都县中的官吏百姓扶老携幼挽留董和的有几千人,刘璋只好让董和留任两年,再转升为益州郡太守,他在太守任上仍与过去一样清约节俭。他与周围少数民族打交道时,总是以诚心相待,故此深受南方少数民族的信任和爱戴。
公元214年,刘备平定益州后,征召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共同主持管理左将军、大司马府的事务,他们出谋划策,共事欢洽交情深厚。自从董和居官食禄以来,对外治理安抚边疆少数民族,在内参与军国大事,二十多年,临终时家中竟然没有一石粮食的私财。也正因为如此,在民间传说和神话中,董和成了泰山王,死后主持十大冥王第七殿。
泰山王的服装配色以黑白为主冷色调、金属色为辅,符合中国传统概念中冥府黑暗阴森的形象,冷色取自冥府徘徊不散的幽蓝鬼火。而白色则取自灵堂悬挂的白幡、白纸钱。神像形象为:扁鼻凹脸,头戴方冠,双手怀中持笏。
热恼大地狱位于丁北方沃焦石下,宽长八千里,并另设十六小地狱。凡阳世取骸合药、离人至戚者,发入此狱。再发小狱。受苦满日,转解第八殿。
通过这十六个狱名,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受到的刑罚种类。以下是这些狱名:
凡是在阳世,曾犯以下罪事,发入本地狱受刑:
(一) 炼食红铅、阴枣、人胞等 壮阳动淫的药物害人。
(二) 酗酒,以致做出违悖常理,动乱横暴,令亲人伤心的事。
(三) 浪费不节省,挥霍无度,令前人辛苦之成果,毁于一旦。
(四) 用抢夺、设计引诱,诈骗贩卖的方式,诈取钱财。
(五) 盗取棺材内的衣物宝饰。
(六) 盗取死尸,或死骨来当药。
(七) 将他人最爱的亲人、戚友,予以离散。令两地思念,相见不得,痛苦万分。
(八) 将不喜欢的童养媳,卖给人当婢女、小老婆,毁其一生的幸福。
(九) 纠结朋友赌博,致令输钱,败家;影响一个家庭,使人陷入贫苦之中。
(十) 为人师表的人,教导学生不严格,以至耽误他人子弟的前程。
(十一) 不顾所犯事情的轻重、前后经过,拷打学生、婢女、佣人以泄愤,令受打者冤苦莫名,含恨不宣,而且暗伤得病,终生痛苦。
(十二) 仗着财势雄厚,欺凌侮辱乡里的人。
(十三) 装醉违背、悖逆尊长,令尊长受辱、痛心。
(十四) 口出邪恶之言,捏造是非,发人阴私;尖酸讽刺他人的过失,搬弄是非,致双方滋生斗殴,变生许多事端、意外。
(十五) 听任妻子,或最溺爱的 女儿堕胎,不予劝诫,致犯杀生之重罪。
以上的罪事,一条一条地查明清楚,在此热恼大地狱提出治罪,而后发交相关的小地狱去受苦。期满之后,转解第八殿,收入地狱中,查明有无犯第八殿的罪行,再予以治罪。
对于仍在阳间的人,如果认识到曾经犯下不小的罪行,担心死后会受到以上地狱的惩罚,有一种方法或许可以避免,假若能在三月二十七日,茹素、清净身口意,向北,发誓忏悔改过;并将宝钞印赠,以劝化人间的话,则准于免受本诸种苦刑。或于生前常念太乙救苦天尊、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神灵的名号,则功德更无量了。
民间有一种说法是泰山王乃泰山山神,也就是泰山府君,又称东岳大帝。
其实东汉时期,民间就有人死以后魂归泰山的说法;到了魏晋,主管地府,治理鬼魂的神被称作泰山府君,所以泰山府君其实是早期的冥界之主,后来才有阎王爷之说。
首先就职能来说,东岳大帝乃五岳之首,掌管万物生灵,保护凡间帝王,司掌阴阳两界,权利极大。其次,东岳大帝不是特指某个人,而是一个官职,是可以轮换的,据说曾经坐过东岳大帝的有以下几位——东岳帝君金虹氏(东皇太一的弟弟)、男仙之首——东王公(东华帝君)、武成王黄飞虎、纯阳剑仙吕洞宾。关于泰山府君,民间有很多记载及供奉,这个以后单独和大家讲解,
那就以上两点足以说明泰山王并非就是泰山府君,当然了,这也仅是个人观点,如果观众老爷们有什么不一样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神话传说中,若天庭与地府争斗,谁的赢面更大呢?
哈喽,大家好,我是过客,一个喜欢神话故事的普通人。
同样是统治一界的势力,天庭与地府到底哪个更厉害?
有人说,肯定是天庭更厉害,因为天庭可是号称主宰三界,统御六道,这地府作为三界之一,本就是天庭的下属机构,怎么可能比天庭厉害呢!似西游中记载,地府明面上的最高主宰
但实际上,这只是西游中的记载,在正统神话中,并未有明文记载到地府归属于天庭,提到天庭地府时,更多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所以天庭与地府谁更厉害,其实还得从这两个方面来看!
,瘟斗雷火,恐怖非凡;但地府也不差,上有化身轮回的
在神话传说中,三清乃是证道的圣人,但化身轮回的 亦是掌握一道的圣人,虽不能说击败三清,但短时间牵扯住三清还是可以的;
而掌控天庭的玉帝则有酆都大帝牵制,帝对帝,半斤八两;其余天庭高端战力则由十殿阎王、十大阴帅接上。
虽明面上看,地府处于弱势,但天庭派系错综复杂,众仙各有来历,压根不可能齐心协力,所以地府也勉强能牵制。
再说了,地府掌控轮回,一切死去之人都将归于地府,谁又能知道,在那深邃的轮回中,没藏着更恐怖的人物。
两军交战之时,高端战力能起到的作用其实非常之小,真正起到决定性的还是兵力的多寡。而这一方面,地府简直占尽天然的优势。地府兵马可能单独比不上天庭的精锐,但架不住地府掌控轮回,拥有无尽的生力军。
或许战争的初期,因为高端战力被牵制,中端战力稍弱于天庭,地府打起来会比较艰难,只能用无数阴兵鬼差的性命去填。
但别忘了地府还有轮回的存在,三界六道生灵死后都得回到地府这个大熔炉,除非魂飞魄散,否则地府的兵力只会越打越多,甚至打着打着,队友全都变成了敌人,就算没战死,也能郁闷死。
相对于兵力无穷无尽的地府来说,天庭作为编制单位,一个坑一个萝卜,他的兵力就明显有限的多了。用有限的兵力,有限的法力,有限的法宝,去对抗无穷无尽的鬼差。
纵使再精锐,再强大,也将被覆灭,然后化作地府的一部分,再去对抗天庭,如此循环往复,地府最不济也能跟天庭打个平手。
所以,在过客看来,天庭若与地府相争,赢的一方绝对的地府。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呢!
相关资讯
地府的势力构架
这些地狱构成了对罪人的惩罚体系,展现了地府对罪行的严惩态度。 黑云沙小地狱:被黑暗笼罩,罪人在沙尘中受苦。这些地狱的存在为楚江王的审判提供了丰富的工具,使得对罪人的惩罚更加精......
下篇:王妃脾气不太好畅销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