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中国战机的对外演习成绩,为何会成为西方的禁忌话题?

更新时间: 2025-09-03 18:49:58

阅读人数: 829

本文主题: 军事题材小说的禁忌

10年前,西方媒体还频繁报道我国战机在国际演习中的表现,时不时将我国战机的战绩与外军的表现进行对比。而如今,这类报道却几乎消失了。尤其是那些对解放军有些负面的消息源,似乎也集体沉默了。

这种变化引发了外界的诸多猜测:到底是我国的战机和飞行员表现不如从前,还是西方媒体不再愿意提及这一话题?从解放军近年来在外军演习中的表现来看,答案似乎已经很清楚了。

在2010年的“安纳托利亚之鹰”演习中,我国空军的苏-27战机曾与土耳其的F-4战斗机交手,而演习结果被西方媒体大肆宣传——我国战机以0:8的比分惨败于土耳其的老旧战机。这一消息一度成为部分人批评我国军事实力的依据,许多网友也因此对解放军的战斗力产生了质疑。

然而,这场演习的细节在很多年后才逐渐曝光,土耳其的F-4并不是普通的二代战机,而是经过以色列技术大幅升级的“鬼怪”-2020型战斗机,具备与F-16相媲美的航电系统和作战能力。

此外,土耳其在演习中的主场优势,以及我国参演的 未得到充分的预警机支持,都影响了演习结果。换句话说,这并不是一场完全公平的较量。

即使如此,这场演习依然被很多人拿来贬低解放军的整体实力。然而事实是,解放军的飞行员早在抗美援越战争期间就曾多次击落美军的F-4战机。

在那个时代,歼-6战斗机也曾与入侵我国领空的美军F-4交战,并取得胜利。所以,仅凭一次演习中的失利,就否定我国空军的战斗力,显然是片面的。

时间来到2015年,我国空军与泰国皇家空军进行了一场对抗演习。这次演习,我国派出的依然是苏-27UBK和歼-11A战机,而泰国出动的是JAS-39“鹰狮”战斗机。这场演习之后,加拿大的《汉和防务评论》报道称,我国战机再次以0:4的比分惨败,引发了国内的一片哗然。

泰国虽然是个小国,但它的空军精英部队在装备了较为先进的“鹰狮”战斗机后,战斗力不容小觑。特别是泰国的“鹰狮”战机是2008年才采购的,装备了更先进的航电系统。

相较之下,解放军参演的苏-27和歼-11A战机在技术上已经严重落后,尤其是航电系统,早已无法与“鹰狮”相提并论。

根据解放军飞行员李中华的回忆,在近距离格斗中,解放军飞行员以25:1的悬殊比分击败了泰国的“鹰狮”,但在超视距空战中,由于航电系统的落后,我国战机以9:41的比分败北。

通过这场演习,泰国的飞行员不得不承认,解放军飞行员的技术水平远远超出了他们对 飞行员的印象。即便在设备上存在劣势,解放军飞行员仍然展示了惊人的作战能力。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在对外军事演习中采取的是“低调”策略。这不仅体现在装备的选择上,也体现在战术的应用上。出于战略考量,我国并未在演习中展示其最先进的战机。

例如,2015年的泰国演习中,解放军本可以派出更先进的歼-10A或苏-30战斗机,但最终选择了相对落后的苏-27和歼-11A,这显然是为了保持一定的战略隐忍。

这种“低调”背后的原因并不难理解。在南海问题尚未全面爆发之前,我国一直试图避免让外界对其军事力量产生过多关注,以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发展军事实力。

通过韬光养晦,我国得以在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下快速提升自身的军力,而西方国家对此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在2020年之前,美国还认为我国不会在短时间内拥有与美军对抗的能力。

然而,自2016年南海局势升级后,我国的战略态势开始发生转变。随着美军对我国的围堵策略日益明确,解放军也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出更强的军事实力。2015年后的几次对外演习中,我国不再仅仅派出老旧的战机,而是开始展示包括歼-10C在内的更先进机型。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随着我国军力的崛起,西方媒体对我国在国际演习中的表现越来越少提及。特别是最近几年,无论是与泰国、巴基斯坦还是阿联酋的联合演习,关于演习结果的报道几乎消失殆尽。这与过去西方媒体频繁炒作我国军机“惨败”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巴基斯坦获得我国的JF-17“枭龙”Block3和歼-10C战机后,组织了一场邀请多国参与的联合演习。

演习中,巴基斯坦的飞行员驾驶我国制造的战机,接连击败了沙特的F-15、土耳其的F-16以及阿联酋的台风战机。然而,这场演习的结果在西方媒体上几乎没有掀起任何波澜。

同样,在与阿联酋的联合演习中,我国空军与阿联酋的幻影2000战机切磋较量,西方媒体再次选择集体沉默。这种反常的态度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我国空军的表现已经超出预期,甚至让西方媒体找不到可以用来贬低的素材。

随着我国军力的快速提升,美国在武器研发和军事部署上也开始加快步伐。近年来,美国不断对F-22战机进行升级,甚至引入了部分六代机技术,以应对未来的空中挑战。与此同时,美国还加大了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试图遏制我国的军事崛起。

我国战机在国际演习中的出色表现,不仅展示了我国军事实力的增长,也迫使美国重新审视与我国的军事竞争。如今,美国政府在面对我国时,不得不选择更加谨慎的态度,甚至多次表态“不寻求与我国爆发冲突”。

从过去的“低调”到如今的“高调”,我国的军事策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如西方媒体对我国战机的“沉默”所反映的那样,我国的军事实力已经不再是西方可以轻视的对象。当我国开始展示真正的实力时,世界也不得不重新评估这头已经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的大象。

从曾经被嘲笑的“惨败”到如今的强势反击,我国空军不仅证明了自己,更让世界看到了一支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的现代化军队。未来,在更加复杂的国际局势中,解放军的表现无疑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中国战机的对外演习成绩,为何会成为西方的禁忌话题?

马克龙首提乌克兰领土“现实论”:停火优先,法英保障部队计划浮出水面

2025年5月1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法国电视一台专访时首次公开承认,乌克兰“清醒地认识到无力收回2014年以来被俄罗斯占领的所有领土”,这一表态引发国际社会对欧洲对乌战略转向的广泛关注。马克龙强调“当务之急是立即停火”,并提出“向乌克兰派遣保障部队以替代北约成员资格”的解决方案。此番言论既是对俄乌战场现实的回应,也折射出欧洲在军事援助、安全保障与战略自主之间的深层矛盾。

马克龙“现实论”的四个核心信号

马克龙的立场演变折射出欧洲对俄乌冲突认知的深化:

未来展望:和平之路的荆棘与曙光

军迷用无人机拍高清新型军舰获刑这些飞行禁忌不可不知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近年来,无人机产业服务范围已覆盖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诸多领域,成为大众消费娱乐新趋势、新潮流。然而,随之而来的无人机违规航拍航测活动日益增多,特别是无视禁飞法规的“黑飞”“乱飞”活动,给我国家安全带来隐患风险。

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查处多起无人机违规巡飞,拍摄涉密设施、敏感部位并在互联网进行传输、分享的案件,这些违法行为对我核心军事设施和重要地理信息造成了失泄密隐患,相关涉案人员也因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刺探军情,非法拍摄重要军事设施。2021年11月,国内某军事论坛发烧友罗某,为寻找较好谈资,利用具备远程高清摄像功能的无人机,对某新型军舰进行非法拍摄,被国家安全机关发现查处。经相关部门鉴定,罗某所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涉及2项机密级军事秘密和1项秘密级军事秘密,最终罗某因“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窥视要地,违规采集敏感地理信息。国内某航测机构重要测绘项目负责人刘某,在未经审核、未获许可情况下,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具有拍摄功能的无人机,对某重点涉密要害部位进行飞行测绘,拍摄多角度、高分辨率图片信息,采集、存储相关高精度航拍数据,造成重点技术安全风险,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查处,及时消除失泄密风险隐患。

——擅闯禁区,私自上传分享敏感数据。某公司职员李某、张某在执行公司安排的一项常规巡检项目任务中,纪法意识淡薄,在未向属地空管中心等部门申请、报备情况下,对我某军事禁区进行巡飞采集数据,并将数据上传至网络云盘和微信群进行分享。经鉴定,李、张二人违规巡飞采集、网络分享传输军事秘密的行为已严重危害我国防军事秘密安全,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依法受到刑事处罚。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禁止利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违法拍摄军事设施、军工设施或者其他涉密场所;禁止非法获取、泄露国家秘密,或者违法向境外提供数据信息。作为无人机设备使用人员,应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注意禁飞区域,避免违法拍摄涉密场所。

——禁飞区域。为保护国土安全、重要军事设施、特殊行政区域等设置的空域为禁飞区域。常见的禁飞区域包括机场及周边区域、军事禁区、军事管制区、核设施区域、发电厂、铁路电气化线路等。

——禁飞要求。在未获得空中交通管理机构相关许可和授权之前,任何人都不得在禁飞空域内起飞无人机,更不得在禁飞空域实施拍摄、摄像、勘察、测量定位等行为。

——禁飞责任。违规在禁飞空域内巡飞无人机,将面临警告并处高额罚款的行政处罚,没收或销毁无人机;若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等事故,需承担民事责任;在管制空域起飞,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无人机飞行有禁忌”——这是每一位无人机设备使用者务须牢记于心的基本常识。广大人民群众如发现有利用无人机在军事禁区、军事管制区等区域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可疑线索,请及时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标签: 军事手段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