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我家两代人都在沈阳军工厂工作,对军工厂营运和产品运行算有点发言权,我来说一下

更新时间: 2025-09-03 18:50:24

阅读人数: 253

本文主题: 军工厂是做什么的

我很怀疑这货在军工口干过八年,他说的根本就不是军工口干过的人能讲的话。我家两代人都在沈阳军工厂工作,对军工厂营运和产品运行算有点发言权,借地方也讲讲自己遇到过的事里面的日期不一定准确,也算是以正视听吧。

1军品价格高。这完全是胡扯,军品怎么定价,我以我们厂子一件产品做个定价流程说明大家就知道了。12年总装备部立项,要改进一款引进的大口径制导炮弹,具体指标是改进引导头,改成我军现役主流口径,全国86家弹药厂,北京开会。预研资金各厂自出,确定的是性能要求,研发截至时间,和价格区间。我们厂拿到项目,厂军代表室财务和总代表全程跟研发,冻结设计,试产样弹通过厂内靶场测试,送白城 靶场做定型鉴定,第一批弹子低温散布不合格,打回来又干了半年二次送合格了,离研发截至时间剩余不到半个月。差点超期。总装鉴定合格,总后的财务核算进厂,两方三独立成本会计核算成本(总后,军代表室,厂方),最后刨除研发费用(这个总后给,不加利息)核算出的生产成本价加百分之五,就是订货价。呵呵军品价高,毛利百分之五

2所谓军品零件外包,别的厂子怎么样不敢说,没见到过,本厂军品,外包仅限军工口兄弟厂,而且要总装批准,进厂检验,装配检验,成品检验,试射。军代表签字出厂,还是那句话,军品就百分之五毛利,除非万不得已,绝不外包。

3军品技术不高。不知道这货技术高是个什么标准。军品是有价格要求的。军方订货 不是一家厂子,15年,年初确定15年弹药订货,全国的弹药厂都跑北京,争那几万发订单,谁敢要高价。这也反应到研发新产品中,性能指标达到,第一能用便宜,绝不用贵的,能上激光指导,绝不用红外,能用红外,绝不用红外成像。第二稳定,野战条件下,怎么恶劣怎么来,民品技术高,轻便,上野战环境全稀碎,抗干扰,抗辐射这些指标一上,民品全趴窝,

吐槽一句,就这货根本就不是行里人,哪有脸说苏联导弹技术不高,敢鄙视国内发射药和枪械。苏联防空导弹,下部队做产品调研(征集一线对弹药情况的反应做批次改进)见过内部,确实线路板大的吓人,不少还用电子管,回厂子当笑话说,叫厂子火工(火炸药工程师)负责引信开发的给教育了,老工程师原话:”你有狗屁的能耐,小年轻的,核战争条件下不加屏蔽不影响导弹正常使用,毛子系统整合达到战术要求。你能行,你行你这就出张图,我报总工“。一句话把我干没电。

再说发射药和枪械,添美国皮炎子,添得大肠头都快出来了。还是那句话,成本决定,无腐蚀发射药,精锻枪管,枪机。上工艺,精度马上上去,可成本呢,谁拿钱。我们厂研究火炸药的几十号子人,三分之一高工,不是做不出来,成本合不上,一发子弹成本涨两分钱,打起仗来就得多花多少,高能炸药做的最好的就是中国的研究院,高能发射药还能做不出来?笑话。炸药跟发射药关系都不明白还敢说自己在航天军工待8年。来说说,你是在沈阳,还是在株洲,还是在洛阳。

最后再说说沈飞的事,仿照一架飞机容易,买生产线,买图纸,买工装夹具照葫芦画瓢就完事了,想改进,那那么容易,你得吃透图纸,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摸清楚原设计师设计理念,设计思路,整机整合思路。举个例子苏-27辅助液压油管为什么要设计这个长度,这个装配角度,飞机不同飞行状态对它有什么影响,改成电传操纵后是不是可以去掉。就这么一个小部件都有这么多问题,整机呢

我家两代人都在沈阳军工厂工作,对军工厂营运和产品运行算有点发言权,我来说一下

军工三线一机厂记忆

河北省灵寿中山国苏家庄曾经有一个军工厂,

在人间仙境度过了多年的美好时光。

建厂初期来至山西、西安、湖南、东北等地的师傅们托家带口支援来了、新招学员还有转业兵来了、我们的新工友刚进厂,

长治惠丰、西安、都曾是新工友学艺练兵的地方。

学成归来回到母厂,飒爽英姿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这些人,现在也年已花甲,鬓角有霜。

起床、吃饭、上下班,都有号声命令。

大喇叭每天早晨按时把大家叫醒,

我们是拿扳手、扶机床、抡大锤、端焊枪的兵,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听指挥、听命令,

我们一厂一代年轻工友,单身职工,

年富力强,生产工作个个是尖兵。

到晚上,男孩子下棋、甩扑克,有时喝两盅。

织毛衣、绣枕头、有时哈哈大笑乱起哄。

工厂来了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和中专生,

各条战线都有这些学子们的伟绩丰功。

我们一厂气候宜人,一年四季都是景。

春天里,花草遍地,树枝发芽,处处闻鸟声。

夏日里,树木葱葱,枝叶茂盛,一片繁荣象征。

晚饭后,马路上到处是人影流动,

闻花香,吹山风,散步聊天笑语声,

路边的花椒青里透着红,香气浓,

空气新,阳光媚,晚上皓月当空。

还要喂上几只小鸡,下蛋、打鸣。

劳动的汗水换来了精神和物质双丰。

有医院,有学校,孩子入托免费有保证;

有商店,有粮站,煤炭蔬菜都能按时供应;

有理发,有澡堂,还有篮球场,也能放电影;

有保卫,有消防,全厂安全有保证;

大食堂,招待所,饭菜香,价格优,早点晚点都行;

看看当年的工友是否你还认得清。

在故乡的土地上拥抱、干杯、歌唱,

也算是了却人间相居、相处、相思一场!

让我们共同举杯,当着月老的面,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某军工厂钳工王卫:用心才能干好钳工这行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某军工厂钳工王卫——

■解放军报记者孙琦 通讯员杨菲

工匠心语:“每件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对待产品质量常怀敬畏之心,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在指节粗的不锈钢管壁上,王卫轻点几下台钻的手柄,一个直径0.1毫米的小孔呈现在大家眼前。钳工是机械制造中最古老的金属加工工种。随着现代化机床的发展和普及,很多钳工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但是一些最精密的产品零部件,依然需要靠钳工手工来完成。

航天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这一份份荣誉,见证了王卫从事钳工32年的辉煌足迹。别看王卫现在技术这么牛,当初刚进厂时,可没少挨师父的批评。

18岁,王卫就来到厂里工作。因为在学校读书时专业成绩拔尖,年少的他难免有些心高气傲。可真正上手的时候,却在工作中屡屡“冒泡”。“想干好钳工这行,首先要学会用心。”师父告诉他,产品质量关系着国家航天事业发展大计,分毫之差就是天壤之别。那一刻,王卫开始认真思考钳工工作的真正意义。

打那之后,王卫从基本功练起,把心思全部用在操作台上。白天,他一遍遍研磨钢板,练习手感;晚上,躺在床上,他不断琢磨怎样研磨才能磨出比镜子还平的钢板。渐渐地,王卫有了手感,研磨也有了自己的心得。

给产品去毛刺是钳工中最基础的工作,但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并没那么简单。在通道交叉的内壁去毛刺,视线被完全遮蔽,这是钳工领域公认的一个技术难点,被形象地称为 “瞎子绣花”。“肉眼看不到,能不能借助工具?”在几周的反复摸索试验后,王卫成功制造出可送达各通道交叉处的特形刀,在特形刀上标记定位,他只需凭借手感便可成功去除毛刺。测试结果显示,王卫经手的产品去除毛刺率达100%。

王卫有一双巧手,能让不少损坏变形的产品“起死回生”。某型蜂窝板因为材质特殊,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凹坑,修复困难,王卫决心攻克这一难题。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摸索,他创新性地提出提拉修复法,利用粘胶、拉杆和支架,成功修复了凹坑。在此基础上,他还成功解决了小直径产品螺母手工铆接这一难题。王卫发明的托板螺母铆接工装技术,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