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生必读课外书目推荐
书是良师,淳淳善诱,引导你走向光明;书是益友,相扶相助,患难共度不离弃;书是情人,一生守护,幸福快乐无极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生必读课外书目,供大家参考。
1.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宋词选/胡云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阿Q正传//鲁迅选集/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5.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我们读一本书,不但要关注内容,同时还要了解它的逻辑结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书所讨论问题的理解,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想法。另外,也可以通过读书锻炼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例如:冯仑的《野蛮生长》开篇第一章的名字是<原罪>,当时看目录的时候非常不解,等看了几张后,渐渐就明白了作者把它放第一章的原因,因为类似冯仑这些80、90年代利用社会变革和灰色手段挖到第一桶金的人,如果不把这个说清楚,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就会被定义为用不法手段取得的,他的话就不能算正确的了,出书就更不可能了。原来这一章是本书的基础。
如果有时间,可以学习一下思维导图,看完一本书,用精英特速读记忆软件或者其他类似的软件把书的思维导图划出来,那这本书你就可以说完全读透了这种方法既学习了内容,又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真是一举两得,一般这么做后,书的内容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记。这相当于我们read后,去say and do,效果自然要比单纯的read好很多。另外,对于后面的两个技巧,“讨论”和“写读后感”也会有帮助。
大部分人看书,喜欢保持书的干净,基本不在上面做标记。我想说的是,看休闲消遣类的书这样没问题,但是看学习类的就不能用这样的方法了。原因同样在于前面说过的效益问题。我看书时身边会准备两根笔,一根粗荧光笔,一根蓝色圆珠笔。荧光笔用来划书中经典的句子,段落,标记重点。蓝色圆珠笔用来记录自己的心得、感悟、灵感等。例如,看到一段论述人们生活习惯变化的段落,我会用荧光笔标注重点,然后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想法,或者在其他书中看到的相同或相反的观点,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和这本书的做一下对比,或者灵光闪现的创业的点子都会记下来。这么做可以让你渐渐梳理出本书的主线,方便抓住逻辑结构,另外对后来的复习有很大帮助。
读一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发挥它的最大价值,而不能因为保持书的干净漂亮就忽略了读书的目的,本末倒置。 (如果书是借的,最好别这样做,尤其是图书馆的书,这样做其他人看时会很不方便,也不道德。)
所以我一般不爱在电脑上看书,一方面是累眼睛(上大学都不带眼镜的我,这两年用高分屏的笔记本,结果却看东西越来越不清楚,只好配眼镜了。),另一方面是无法做标记,不方便。
做标记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方便复习。从学习金字塔中我们知道Read的学习效率是非常低的,要想克服它,一种方法就是不断地重复阅读,加深记忆。做好标记后,复习时就非常快了,就像上大学时考前老师给划的重点。复习时不用全书都读,只快速浏览标记的内容,一般半个小时就能重看一本书。次数多了后期可能更快,甚至10-15分钟就够了,书越读越薄就是这个道理。
和别人讨论或者把书的内容讲个别人(Say)也是非常好的技巧。要想讲给别人,需要我们自己先能吃透记住内容,并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讲出来,否则内容不熟、逻辑结构不合理,别人听的效率就会很低,甚至会听不懂。这种对原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能力,可以显著提高我们的逻辑思考和表达能力。《逆向法学英语》中就用到这个技巧。相信如果能很好的讲给别人,自己也会记得很牢。再进一步,如果朋友有人读过同一本书,互相交流一下,效果也会很好,我有时会主动推荐自己觉得不错的书给朋友,看完后大家一起交流。既可以加深内容的分析理解,又能了解到别人对问题的看法,一举两得。
相比较前面几个这是最难的一个。我不太建议看完一本书后马上写读后感,除非你思如泉涌,不写出来不足以发泄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读后感一般建议在上面几个技巧都完成后再写。因为通过反复的阅读、讨论交流和对逻辑结构的把握,对问题的理解会更深。另外,对于像我这样语文从小就没学好的人来说,写一篇读后感难度要超过跑一个马拉松,需要仔细的酝酿和反复的修改。读后感关键是要能理解后结合自己来写,这样才能让学到的,真正变成自己的。
当然读书的技巧还有很多,以上是我自己觉得比较好的方法。而且除了第5点,其他的都很简单,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但方法归方法,关键的是实要能实际做起来(do),纸上得来终觉浅,知易行难,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主要是课本知识,孩子如果只是掌握课本上的那点知识,那么知识结构难免单一。阅读有益的课外书不但有助于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而且可以增长见识,做到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不出国门而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2、读书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那些主人公具有美好品格的书籍,那些富有人文精神的书籍,很容易在阅读者的内心引起震荡。比如读鲁迅的书,会被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打动;读李白的诗,会被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打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会被主人公保尔不向命运屈服的钢铁般的意志所折服……这些向上的精神会对人格起到升华的作用,并可以促使一个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3、读书可以给我们打拼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读书能够祛除内心的浮躁,让一颗心沉浸在文字宁静的世界里,给心灵以慰藉和滋润。还能祛除内心的空虚,让一颗心在知识的海洋中渐渐丰盈、充实起来。所以,读书人不会无奈和茫然,因为有书为伴;不会孤独和寂寞,因为有书为伴。
4、阅读课外书有助于积累词汇,提高写作能力。
博览群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天长日久,自然会产生写的欲望。而且因为读的书多,写起来也会有信手拈来的感觉。你如果多读几个孩子的作文,就会发现那些勤读书的孩子,写出来的作文大多引经据典,内容充实,而且有深度。杜甫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最新初中课外书必读书目
阅读能够启发我们的想象力,探索不同种类的主题和文化语境,使我们开阔了思考的视野。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最新初中课外书必读书目,方便大家学习了解,希望对您有帮助!
《繁星春水》 《爱的教育》 《伊索寓言》 《安徒生童话》 《我们没有富爸爸富妈妈》 《上下五千年》 《男生贾里》 《女生贾梅》 《童年》 《鲁滨逊漂流记》 《昆虫记》 《世界五千年》 《小鬼鲁智胜》 《花季雨季》 《唐诗三百首》 《老人与海》
《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呐喊》 《边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福尔摩斯探案集》 《西游记》 《海底两万里》 《名人传》 《三国演义》 《彷徨》 《聊斋志异》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傅雷家书》 《水浒传》 《培根随笔》 《儒林外史》 《哈姆雷特》 《平凡的世界》 《格列佛游记》 《简爱》 《泰戈尔诗选》 《红楼梦》 《论语》 《威尼斯商人》
四、初中生选读书目(中国文学作品)
《西游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儒林外史》 《今古奇观》 《浮生六记》 《呐喊》 《野草》 《家》 《子夜》 《包氏父子》 《四世同堂》 《骆驼祥子》 《梁实秋散文集》 《围城》 《我们仨》 《人间草木》 《金锁记》 《雷雨》 《繁星春水》 《沈从文文集》 《平凡的世界》 《射雕英雄传》 《浮躁》 《贾平凹散文集》 《哦,香雪》 《穆斯林的葬礼》 《青春念想》 《撒哈拉的故事》 《左手的掌纹》 《余光中诗选》 《野火集》 《这个动荡的世界》 《山居笔记》 《我的精神家园》 《大地上的事情》 《一个人的村庄》 《活着》 《海子诗集》 《草房子》 《楼》 《毕淑敏散文集》 《周国平自选集》
五、初中生选读书目(外国文学作品)
《哈姆雷特》 《堂吉诃德》 《鲁滨孙漂流记》 《忏悔录》 《欧也妮葛朗台》 《巴黎圣母院》 《远大前程》 《简爱》 《八十天环游地球》 《复活》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羊脂球》 《吉檀迦利》 《巨人三传》 《热爱生命》 《变形记》 《喧哗与骚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老人与海》 《麦田里的守望者》 《百年孤独》 《悲惨世界》 《飘》 《爱的教育》 《小王子》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阿甘正传》 《苏菲的世界》 《哈里波特》
六、初中生选读书目(其他文学作品)
《论语》 《史记》 《古文观止》 《唐诗三百首新注》 《唐宋词一百首》 《昆虫记》 《人类的故事》 《谈美书简》 《傅雷家书》 《心理学》 《元曲三百首》 《曾国藩家书》 《苏东坡传》 《毛 泽东诗词鉴赏》 《数理化通俗演义》 《南京大屠杀》 《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件小事》 《安妮日记》 《凡高传》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人生的弱点》 《年最伟大的发明》 《暗淡蓝点——展望人类的太空家园》 《致加西亚的信》 《培根人生论》 《居里夫人传》 《音乐欣赏入门》
七、初中生补读书目(如果小学没读,则推荐阅读)
《西游记》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安图生童话》 《格林童话》 《伊索寓言》 《阿凡提的故事》 《一千零一夜》 《希腊神话和传说》 《克雷洛夫寓言》 《鲁滨逊漂流记》 《苦儿流浪记》 《小王子》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骑鹅旅行记》 《丁丁历险记》 《上下五千年》 《世界五千年》 《动脑筋爷爷》 《新编十万个为什么》 《彩图世界五千年》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寄小读者》
《关雎》 《君子于役》 《蒹葭》 《陌上桑 》 《龟虽寿 》 《观沧海 》 《归园田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饮酒》 《木兰诗 》 《游山西村》 《渡荆门送别》 《过零丁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词》 《赤壁》 《行路难》 《观刈麦》 《使至塞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春望》 《论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次北固山下》 《望岳》 《黄鹤楼》 《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题破山寺后禅院》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钱塘湖春行》 《夜雨寄北》 《泊秦淮》 《无题-李商隐》 《江城子》 《浣溪沙》 《水调歌头》 《浪淘沙》 《渔家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己亥杂诗 》 《山坡羊(潼关怀古) 》 《忆江南 》 《别云间》 《天净沙 》 《破阵子》 《浣溪沙》 《醉花阴》 《登飞来峰》 《雁门太守行》
39.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杭州初中生录取通知书做成"通关文牒"网友
杭州育才中学的“通关文牒”录取通知书
唐僧西行取经时,每到一个国家,都会打开一只装帧精美的木盒,捧出通关文牒,请求国王加盖印玺。电视剧《西游记》中的这个经典画面,很多人都烂熟于胸。
11日,不少杭城家长在微信朋友圈中晒出了自己孩子的初中录取通知书,这些通知书造型古朴典雅,和“通关文牒”颇有相似之处。这份特殊的入学通知书的正文内容,分别用了行书、楷书和小篆三种字体书写,不少家长都直呼,“太有文艺气息了!”、“好像穿越到了唐朝。”
杭城民办中学录取通知书像“通关文牒”
家长:很喜欢这样的“私人定制”
上周末,杭州民办初中进行了自主招生,不少孩子参加了最后的面谈。今天开始,部分学生已经收到了学校发来的录取通知书。其中,杭州育才中学的录取通知书让不少家长直呼“文艺”、“高大上”、“好像穿越到了唐朝”。
小毛和小朱是杭州青蓝小学的毕业生,也是同桌,这次“小升初”摇号,这对小伙伴竟然一起中了。
今天,他们一起来到育才中学领取录取通知书,刚到现场就意外连连。原来,学校布置了一个非常温馨的场景:红地毯、鲜花拱门……最后还给同学们合影,不过最让人赞叹的还是学校精心准备的录取通知书。
这份录取通知书盛放在一个书本状的精美盒子中,里面还配有一把油纸扇。打开这份录取通知书,马上就可以联想起电视剧《西游记》中的“通关文牒”,因为两者之间十分相似。
通知书的正文用三种不同的字体书写,内容为“XXX同学,祝贺你已经被杭州市育才中学成功录取。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你能以‘样样落实,天天坚持’的育才校训来要求自己,和老师、父母一起,通过不懈的努力,早日实现灿烂的人生梦想!”
录取通知书边上的油纸扇上,则写着育才中学的校训和育才的六大育人观。
小毛的家长告诉浙江在线记者,这样的一份“私人定制”,说明学校非常重视自己的学生,也能让孩子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迅速提升。
通知书美观、大方、让人印象深刻
设计者:让孩子们知道做事要追求极致
杭州育才中学的美术老师潘春燕,是这份特殊的录取通知书的设计者。
去年,校方想要重新设计录取通知书,要求是美观、大方、能让人印象深刻。这个任务,落到了美术老师潘春燕的身上,由于专业的关系,潘老师十分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把录取通知书设计得颇具传统文化气息,岂不是让人眼前一亮?”
潘春燕当时就想到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通关文牒”的样子,“通关文牒”是中国古代版的“护照”,文化气息浓厚,因为电视剧的热播,大家也耳熟能详,“我当时觉得,用这个做录取通知书一定能成功”,潘老师这样告诉记者,于是,“育才版”的录取通知书就有了雏形。
可是,录取通知书上的文字要怎么写?这又让潘春燕考虑了很久,要体现文化气息,又要有学校自己的特点;潘老师最终决定,用行书、楷书和小篆三种字体来书写这一段文字,而写下这些文字的都是育才中学的学生。
另外,今天育才中学还举行了一个特殊的录取通知书发放仪式,红地毯、鲜花拱门……现场布置得温馨浪漫。
当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在这样的现场,收到这样一份别致的录取通知书时,个个脸上都露出了惊喜,随之而来的几乎都是赞叹声。
看到自己的作品大获成功,潘老师也是喜笑颜开,她表示,之所以要设计这样的录取通知书,就是要让孩子们知道,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要追求极致,态度真的很重要。
“相信学生们入学以后,会慢慢感受到这种氛围,这份录取通知书,会是他们一个美好的开始。”潘春燕如是说。(浙江在线首席记者/施宇翔 首席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