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世界上古史

更新时间: 2025-09-10 17:51:04

阅读人数: 907

本文主题: 大一历史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

、本门课程的意义和教学指导思想:《世界上古史》是历史教育专业专业基础必修课。从全球角度审视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本门课程主要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对人类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发生和衰亡过程进行研究;对重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研讨。本课程力求使学生系统掌握世界古代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运用知识,了解世界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整体世界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剖析和研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水平。通过教学加强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这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自学大学教材的能力;基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的史学论文写作能力;利用工具书的能力以及查阅世界地图的能力等等。

、本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世界上古史》是历史教育专业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世界上古史的发展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为世界中古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及教学手段和方法。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世界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世界上古史的发展基本线索,全面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从全球史观掌握人类文明的起源、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为我国培养面向 世纪的教育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单元测验占40%,讨论占20%,考试占40%

总分达到85分以上可申请优秀证书,60至85分可申请合格证书。

1、该课程主要面向大一新生开设,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

2、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方便阅读相关的资料。

3、利用工具书的能力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世界上古史

中国古代史

着眼于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一般规律,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重大史事。课程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以静态文本比较系统地展示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内容,以课程视频讲授古代史中关涉重大的史事,以延伸资料创设情境、丰富史事、拓展认知。

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可以从 课件和电子教材中获取最基础的系统知识,可以从延伸资料中直面历史遗迹遗物、深化对古代史事的理解、探究史学疑惑,可以从讲授视频中深入了解古代历史发展的重大问题,从而初步理解某些史学理论、掌握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表达对史学问题的独立见解。因此,本课程既适合打基础的历史学专业大一学生修读,也适合面临考研的高年级学生修读,或者对中国古代史感兴趣的人们修读。

史前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内容

1.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2.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8年。

4.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至1999年(十二卷,共二十二册)。

5.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6.赵毅等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7.张 帆:《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8.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

9.白刚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共十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三卷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

11.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91年。

1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

13.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

14.[美]费正清、崔福德主编:《剑桥中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中国考古60年》,文物出版社,2009年。

16.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科学出版社,2000年。

17.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

18.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9.(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9年。

20.徐中舒:《先秦史论稿》,巴蜀书社,1992年。

21.吴荣曾:《先秦两汉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

22.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

23.顾德融等:《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24.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2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6.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27.林剑鸣:《秦汉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8.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9.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0.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版。

31.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32.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3.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34.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人民出版社,1983年。

35.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3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论丛》,中华书局,2020年。

3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中华书局,2020年。

3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中华书局,2020年。

39.何兹全:《读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40.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41.高敏主编:《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42.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中国古代史

着眼于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一般规律,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重大史事。课程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以静态文本比较系统地展示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内容,以课程视频讲授古代史中关涉重大的史事,以延伸资料创设情境、丰富史事、拓展认知。

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可以从 课件和电子教材中获取最基础的系统知识,可以从延伸资料中直面历史遗迹遗物、深化对古代史事的理解、探究史学疑惑,可以从讲授视频中深入了解古代历史发展的重大问题,从而初步理解某些史学理论、掌握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表达对史学问题的独立见解。因此,本课程既适合打基础的历史学专业大一学生修读,也适合面临考研的高年级学生修读,或者对中国古代史感兴趣的人们修读。

史前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内容

1.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2.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8年。

4.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至1999年(十二卷,共二十二册)。

5.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6.赵毅等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7.张 帆:《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8.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

9.白刚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共十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三卷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

11.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91年。

1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

13.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

14.[美]费正清、崔福德主编:《剑桥中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中国考古60年》,文物出版社,2009年。

16.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科学出版社,2000年。

17.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

18.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9.(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9年。

20.徐中舒:《先秦史论稿》,巴蜀书社,1992年。

21.吴荣曾:《先秦两汉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

22.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

23.顾德融等:《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24.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2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6.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27.林剑鸣:《秦汉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8.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9.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0.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版。

31.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32.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3.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34.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人民出版社,1983年。

35.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3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论丛》,中华书局,2020年。

3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中华书局,2020年。

3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中华书局,2020年。

39.何兹全:《读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40.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41.高敏主编:《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42.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