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一周热评:三双王

更新时间: 2025-09-20 20:23:08

阅读人数: 431

本文主题: 我的运动生涯

各位吧友们下午好,又到了大家最喜欢的一周热评时间,让我们来看看过去这一周,吧友们都有哪些灵光一闪的时刻吧!

神龟奇迹!威少砍生涯第182个三双 独享历史三双王

@就这wanni:三双王,大威少!

@瑶池巡抚:威少终于成为后来人追逐的目标,这是一座大山啊,不容易翻越!

@单眼皮狮子座:贝尔坦斯:有板我不抢,哎,就是玩~

@猜球大师1:很多人不知道182次三双什么概念,这么说吧,维金斯打了7年共获得1次三双,176次三双得打到公元3253年。

让你别上了!库里末节场下休息 转播方安排他DNP

@壹吼惊人:比尔:库哥,加时我没上,给你面子。库里:比弟,三节我打卡,给足你面子。

@史蒂芬库兰特:维金斯:管你几次单节20+,反正我18分到手了~

@巴蒂斯图塔巴乔:勇士当家球星发挥失常,第二节仅得三分,末节被科尔按在替补席上。

杜兰特发推倡议推动女子运动赛事:让我们现在就开动起来吧

@奔波儿霸:阿杜:强烈要求斯嘉丽上场!而我,就要做个安静的浴室管理员~

@哎瑞巴蒂:杜兰特:关键打篮球不好找女朋友

詹娜玩真心话大冒险 “骗”家人自己已经怀孕&订婚

@格鲁吉亚拳击手:妈妈被詹娜的话震惊到了,反问道:“这次是谁的?”

被驱逐我就玩手机!东契奇下场后第一时间点赞球迷推特

@勇士名宿-克莱:阿杜:卢卡,来聊个骚~

@豆兜:077:其实我的老师是杜兰特~

追梦谈和库里心照不宣:如果你了解我就知道 我一直都在找库里

@格致的大白兔:追梦打球不看筐,弧顶一戳当木桩。最大好处找库里,偶尔投篮响叮当。别看平时头积水,关键时刻大心脏。激情四射黑又硬,露出白牙很嚣张。

TT再怼IG模特:要么拿出色情短信要么闭嘴 再造谣就起诉!

@到底叫啥好:TT:你说我是绿珊君?那就拿出证据来!否则我只是绿衫军而已~

独木难支!库兹马得到25分5板4助2断

@L.Ty:谁能想到独木难支的主角居然是马哥?

@kingsir123:马子,你把握不住。

说球解字:保罗和沃尔的全名叫啥?你能答上来吗?

@111勇敢的心:克里斯保罗乔治

@小刀伟爵爷:克里斯保罗乔治希尔德克诺维茨基里连科比布莱恩特郎普林斯塔德迈尔

摸鱼一整场 小卡出战33分钟仅出手6次

@格鲁德:洛瑞:卡,你。。。小卡:爱过…

@江湖小子_pNHb:这是在摸鲨鱼吧,卡子哥~

@Amemiya:曼恩:卡子你过来,以后跟我学着点,听曼叔的

勇鹕漫威大战:库里扮演惊奇队长 莺歌成黑寡妇

@Li5a:杜兰特:???你再说一遍英格拉姆是谁?

@俗的人:次日,小帅将英格拉姆升级为特别关心~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热评全部内容,各评论均整理自吧友智慧,不代表直播吧观点,大家下周再见!~

一周热评:三双王

我的亚冬故事|李文文:变身幕后英雄圆一个亚冬梦

作为运动员,李文文的赛场生涯有很多遗憾——拿过世界冠军,却一直与冬奥会、亚冬会无缘,最接近的一次,也因为受伤,只能在场边看队友拼杀。

作为教练员,李文文感受过幸福——她带的第一批队员中,就有冬奥会冠军任子威。

如今,每天在第九届亚冬会组委会竞赛部忙碌的李文文,有了新的目标——和同事们一起办一届能够载入历史的盛会,让更多人感受到冰雪运动的魅力——以此弥补她运动生涯中的遗憾。

作为全校跑得最快的孩子之一,哈尔滨女孩李文文8岁时被体校选中练习短道速滑。1996年,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三届亚冬会影响了这个练短道速滑不到两年的女孩,“其实在那之前,我对短道速滑和速滑有什么区别没有概念。是那届亚冬会让我知道短道速滑是一个需要在贴身对抗中战胜对手的项目,我感觉这很符合我好胜的性格。尤其是看到偶像杨扬、李佳军在赛场上的英姿,冰雪运动的梦想真正在我心里扎根了,我从那时就认定这是我要坚持一辈子的项目。”李文文说。

“我当时每天要背两个书包,一个装学校的书本,一个装训练的冰刀”,李文文回忆,她的家和学校都在香坊区,上午上学下午训练,“很多时候没有座位,我都是端着饭盒,在车里站着吃完午饭,因为到了训练场根本没有时间吃饭。”说起是什么让她坚持了下来,李文文说,除了来自亚冬会的梦想,还有一部分是源于自信,“因为我总是最快的。小孩嘛,在哪个方面比别人厉害,就特别愿意在这方面投入。后来遇到更强的对手,也总想战胜她们。和我同龄的那批运动员里,还有王濛、周洋、孙琳琳……”

渐渐地,李文文从痴迷短道速滑变成了渴望参加比赛。让她记忆犹新的是,在一次哈尔滨的全市比赛上,她所在的队伍起初选择由年龄较大的队员参赛,年纪较小的她落选了。不过随后她得到消息,南岗区的参赛队有一名队员退赛了,经过争取她获得了“补缺”的机会。就是凭借这样一个机会,她竟然在比赛中拿到了冠军。

从2001年开始,一直到2010年,李文文在每年的全国各项比赛中都有冠军入账;2002年-2003年赛季,她在世界杯美国盐湖城站500米比赛中夺冠,第一次尝到了世界级比赛冠军的滋味,此后又多次斩获世界级赛事冠军,这样的成绩帮助她敲开了国家队大门。

不过那些年里,国家队王濛、周洋等人组成的主力阵容相互间配合更熟练,这也使得李文文总是难以进入综合性国际赛会阵容。2011年的哈萨克斯坦亚冬会是她最接近的一次,当时她已经入选了参赛阵容,也随队到达了比赛地,却因为受伤无奈退赛,最终只能在场边看到队友们争金夺银。

除了因伤遗憾错过亚冬会,李文文说,自己运动生涯里印象最深的两场比赛也都与受伤有关。

第一次是2009年在盐湖城举行的世锦赛。500米决赛中,李文文与对手相撞摔出赛道,“当时我坚持站了起来滑完了全程,因为如果不滑完我就没有成绩,但是滑完至少是第四名,如果对手犯规我还能上领奖台。完赛后我发现全场上千观众都起立为我鼓掌,我还很纳闷,因为我不是冠军,不明白为什么要为我鼓掌。这时我用手抹了一下脸才发现,我已经满脸是血了。赛后诊断,我在碰撞中撞断了鼻梁骨。”

第二次是2012年的第十二届全国冬季运动会500米半决赛,李文文与对手碰撞后,小腿被对方的冰刀割开了一条长20多厘米的深可见骨的大口子,“比赛中肌肉紧绷,基本没怎么出血。到了医院,四五名医生为我做伤口清创,开始操作后我疼得一下子从床上摔了下去,然后就晕了过去……”这场比赛也成了李文文运动员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现在我有时还会梦到这些比赛,醒来发现枕巾是湿的”,说到这里,泪珠从李文文的眼角滑落。

教练生涯 “任子威是我的骄傲”

因伤退役后,李文文回到哈尔滨体育局开始了教练生涯。她带的第一批队员中有30多个孩子,其中有一个男孩很快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刚从国家队回来,战术方面是我的长项。我发现这个男孩特别肯动脑,经常跟我讨论战术,训练中也足够刻苦。我当时就认为他将来肯定能有大成就。后来他真的成了国家的骄傲,也是我的骄傲,他叫任子威。”

关于任子威,李文文说,她曾经“自私”地给爱徒定下一个目标——成为中国第一位冬奥会男子短道速滑冠军,“因为之前这一直是中国短道速滑的一道坎儿,我认为以任子威的能力和努力,应该可以跨过这道坎儿。”当然,2018年平昌冬奥会,武大靖先于任子威实现了这一突破。“即便这样,我也认为任子威能够拿到冬奥会金牌。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通过电视看任子威的比赛,全程脑子好像都是空的,直到他成功夺冠我才激动起来。真的,我觉得这跟他的实力和努力是匹配的。”

助力亚冬 “要办一届最隆重的盛会”

尽管没能作为运动员上场比赛,但全程跟队经历了2011年亚冬会之旅,给李文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年在哈萨克斯坦,亚冬会的氛围让我深受震撼。不过我当时也想过,如果在哈尔滨,我们肯定能办一届更加隆重的亚冬会”,她说。

李文文的梦想在2022年7月照进现实——哈尔滨申办成功,将再次举办亚冬会。第九届亚冬会组委会去年7月正式成立,但早在去年4月,她就被提前调派参与相关工作,将主要负责男子冰球比赛场地——哈尔滨冰球馆的颁奖与体育展示工作。

为了办好亚冬会,去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哈尔滨亚冬会组委会曾派团赴杭州考察学习。作为其中一员,李文文再次被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会的氛围所震撼,“我期待我们能够办一届最隆重的亚冬会,全面展示哈尔滨的冰雪文化。也希望能通过亚冬会这个平台,让更多人对我的家乡哈尔滨有更深了解,感受冰雪的魅力,感受体育的精彩”,李文文如是说。

记者:杨镭;摄影:杨镭;视频:杨镭

中国运动员的“后运动”生涯

敞的宿舍内,正为今夏奥运会备战的中国体育精英们经过一天不间歇的训练后,现在已酣然入睡。而在地下室的一个房间内,几个运动员还在抱书苦读──在一名华裔美国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英语。

这其中就有1997年世界体操锦标赛银牌得主周端。周端表示,这项新技能会帮助她为退役后的生活做准备,一旦“不再享受国家队的照顾”,她将来可以为一些体育代理机构或外国赞助商工作,从而开始新的生活。 全世界的运动员在体育生涯行将结束时都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借下来该干什么?对于一个往往在30岁之前就要结束运动生涯的行业,这个问题显得尤其严酷。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这个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就像其他很多事情一样,这个问题也相当普遍。中国体育行业供养着数千名运动员,不过现在给退役运动员分配工作──比如教练职位──已不像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那么容易了。 然而这个问题很容易被忽视。在中国,那些最具潜力的运动员6岁就被送到集训营,在那里,文化课学习要远远让位于体育训练。“一旦进了国家队,功课就很少了,甚至没有功课,可能一周10个小时,”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一名负责人葛凡(音)说,“即使有课上,有些运动员也不一定有精力学。” 一个试图为这一问题寻找出路的人是1984年奥运会体操冠军李宁。李宁离开奥运会后成功转型,如今已成为运动用品行业巨头。上面提到的在地下室学习的几名运动员参加的正是他资助的一个项目。这个专案五年前启动,目的在于教给运动员新的技能,让他们在结束由政府照顾的单纯的运动员生活之后能够适应充满竞争的新社会。约有400名运动员参与了这个志愿发起的项目,该项目由李宁在香港注册的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会管理。基金会还计划启动另一个旨在帮助中国西部运动员的专案,因为中国西部的经济机会相对更少一些。

在向2008奥运奔进之际,运动员的景况再次成为审视焦点。狭促而没有窗户的英语教室折射出苏联式体系留下的遗风,这种体制没有教给运动员退役后赖以谋生的技能。 “尽管我母亲已经在美国生活,可我一直到现在才有机会学习英语,”19岁的跳水选手何冲结束每周一次的英语课时说。何冲来自广东,有望冲击奥运金牌。 “我们的工作进行了20年,不仅仅是为了奥运会,”葛凡说,“不过整个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运动员。” “退役运动员面临的困难是世界性的,不只是中国才有,”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会项目发展总监、香港人Rey Chiu说,“对于运动员重新回到瞬息万变的社会后面对的种种困难,李宁和我们董事会的其他前奥运选手有着切身体会。” 基金会的项目偶尔会为运动员提供个人理财、运动医学、电脑等方面的短时培训,但主要的科目还是基础英语──尤其是指导他们提高文化知识,通过参加标准化的Trinity英语水准考试(由伦敦圣三一学院组织)获得奖学金。 “英语是中国运动员找到好工作的敲门砖,他们可以在企业工作、出国留学、建立人脉、加入国际体育组织。” Chiu说。

中国发展体育的方式──把有潜力的运动员跟家人分开,把他们推向运动生涯的轨道──从实践上和意识形态上都是出于这样的现实考虑:过去很少中国家庭有能力供孩子做体育训练,而学校也缺乏先进的设施和指导。 其结果是,体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从国家队的精英到省队运动员,约有3万名运动员被国家“雇佣”,并由一个“人事部门”管理(新兴的职业联赛和国际大奖赛则另当别论,前者如篮球,后者如网球)。 结束运动生涯后想重返校园的运动员会得到资助,关于资助的多少有一套规定,根据运动员的服务年数和成就等级来定。官员们说,近年来,为退役运动员提供的养老金和再培训的预算资金“大大增加了”,但没有透露具体数字。而有的官员称,很难估算确切的数字,因为各省对指导方针的理解不同。 奥运会人事工作负责人之一迟波(音)介绍说,目前已经采取了新规定,强调运动员应对“新世界”的“个人策略”,因为在新世界中不会再有一个象征性的位置在等待他们。“我们的体制会跟随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转变,”他说。 葛凡也承认,“过去我们过于强调冠军的培养,致使那些没有达到这个水准的运动员的文化水平和技能都很低,进入社会后难以自立。”他补充说,关于这个问题进行过很多“内部讨论”,将来可能实施的一个新想法是让优秀运动员凭奖学金上大学,就像美国的运动员那样。

不过他也承认运动员处境的“严酷现实”。“他们未来生活的保障不能依赖于某个机构,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的,没有哪个机构能够对他们的未来做出承诺,”葛凡谈到。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熊晓正很欣赏李宁的首创精神。“他在新经济中积累了财富,现在希望回馈社会。” 曾在中国女足担任三年守门员的高红也认为运动员课程是个不错的想法。中国女足赫赫有名,在1999年女足世界杯上与美国队的决战也异常精彩。在美国职业球队效力一段时间后,她回到中国为一家名为Right to Play的组织做起了宣传,Right to Play是奥运会合作组织,鼓励各种技能背景的年轻人参与运动、并通过运动锻造品质。高红说,即将到来的奥运会把改善运动员出路的议事日程提前了很多年。她本人就深切体会到现有体育制度的冷酷一面:高红最初接触足球时并不喜欢,她那时在内蒙古的一个厂队里打篮球,但领导要求她改踢足球。 这些课程的另一个作用或许是要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在儒家价值观中,他们一直被视为比学者和科学家要低一等。 “学会英语太棒了,我们能到国外去和裁判员、训练员交谈,和其他运动员交朋友,”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体操银牌得主毕文静说。“说不定我哪天还能当上裁判,现在连我们的体育术语都是用英语写的,比如‘rings‘、‘balance beam‘”。 “以往的奥运选手现在有的成了银行家、企业老总,有的做了模特、演员,甚至是新闻记者,”她指出。“过去的印象是不对的,人们会发现运动员是非常聪明的一群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标签: sina.cn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