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维护已完成
我们正在进行必要的系统维护,以提升您的使用体验
系统维护尚未开始,请稍后再访问。
我们已顺利完成系统升级和性能优化,网站现已恢复正常访问。感谢您在此期间的理解与支持。
系统已全面恢复,各项功能均已正常运行。我们对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一切正常。
您现在可直接使用“金松同城”小程序所有功能。
如果您遇到任何问题,请尝试以下操作:

革命年代共产党人以生命诠释“永不叛党”
1921-2016。从开天辟地的伟大诞生,到迈向复兴的伟大征程,在中国大地上,那始终挺立的是谁的身影?
尽管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看上去是那样的势单力孤,但它拥有着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能在95年间,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带领人民走出战乱与苦难,肩承起中国的新生,开创属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的奇迹,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特质紧密相连。
坚守信仰的高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砥砺前行,创造举世震惊的人间奇迹的最大法宝。未来,中国梦强军梦的实现,亦需如此。
信仰的故事永远讲不完,永远有生命。
■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对最终的胜利者来说,在最危险的情形下,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是最虔诚的信仰在支撑,在助胜——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做奋斗的先锋……”
当年,黄埔师生高唱着这首《黄埔校歌》,一起平息商团叛乱,一同挥师东征。但随着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曾并肩浴血奋战的黄埔师生也分化为国共两个阵营,为不同的信仰在战场上厮杀。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蒋介石集中正规部队和各省保安团20多万人,从四面八方“围剿”红10军团。
巧合的是,被誉为“独臂将军”的红10军团军团长刘畴西和担任围剿指挥官的俞济时都是黄埔一期生,而俞济时手下的大将——补充第1旅旅长王耀武则是黄埔三期生。
12月14日晨,王耀武率部出动。虽然红10军团发起了猛烈进攻,但王耀武很快发现,红军的火力远没有往常那样猛烈,冲锋的速度也大不如以前迅猛。原来,他眼前的这支红军因为物资极度匮乏,已近乎一无所有,战士们穿着破旧单衣和草鞋,举着弹仓空空的步枪和大刀,在漫天飞舞的大雪里冲锋。
血战一天,红10军团因众寡悬殊、弹药告罄,无力再战,于当夜主动撤退。有人向王耀武报告:战斗中,红军有十几个人冒着枪林弹雨去抢救一个人,那人正是红19师师长寻淮洲,已因伤重而亡,就地掩埋了。
邀功心切的王耀武立即派人找到了寻淮洲的尸首。尸尚未烂,上身无衣。王耀武知道,这是因为红10军团被服奇缺,所穿衣服破烂不堪,难以护体,故而在掩埋阵亡官兵时,顺手将死者的衣服脱下,以供活人穿用。
谭家桥战斗后,红10军团只剩不足3000人,无法在皖南立足,决定南下赣东北苏区。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和军团参谋长粟裕率领先头部队800多人走在前面,主力部队则由刘畴西率领随后跟进。
1935年1月12日,当红10军团抵达浙江省开化县杨林地区时,国民党军第49师、补充第1旅、第21旅等部迅速围拢上来,形成包围之势。最终,军团主力没能冲出封锁线,分散潜伏在德兴怀玉山的丛林深草中坚持战斗数日,除少数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
红21师师长胡天桃被俘后,先由补充第1旅参谋吴鸢审问,结果一无所获。吴参谋向王耀武报告:这个师长很倔强,问不出什么,请您亲自审问。
胡天桃被押到旅部,身着笔挺将军服的王耀武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这位师长的上身穿着3件补了许多补丁的单衣,下身穿两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脚上穿着两只不同色的草鞋,背着一个很旧的干粮袋,袋里装着一个破洋瓷碗,除此以外,别无他物,与战士没有什么区别。
林彪的10位参谋长中粟裕和肖劲光军衔最高
林彪任军事首长后共有多位参谋长。
林彪的第1位参谋长是的邓毅刚。林彪时任红四军第1纵队司令员。
邓毅刚可能当林彪参谋长的时间很短,百度上查不到这段经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上记载了此职务。邓毅刚很快调出,先后任红九军、十二军、三十五军军长,军撤销后又任红一方面军独立师师长。1932年2月牺牲。
林彪的第2位参谋长是陈奇涵。林彪时任红四军军长。
陈奇涵1930年秋调任红4军参谋长,1931年夏改任红3军参谋长,参加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1932年3月任红1军团参谋长,协助林彪等率部参加漳州、水口和乐安宜黄战役。1933年春调任江西军区兼东北战区指挥部参谋长,协助陈毅等指挥部队参加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
林彪的第3位参谋长是粟裕,那是陈奇涵调任黄公略红6军参谋长后,林彪此时仍是红四军军长。
粟裕任林彪的参谋长已是第三次反“围剿”之后了,可能是1931年6月。1931年11月粟裕被调到红一方面军政治学校学习,至1932年3月回红四军仍任参谋长,而军长已是原来的师长王良了。林彪已任红一军团军总指挥。而此时红一军团参谋长又陈奇涵了。
林彪的第4位参谋长是徐彦刚。此时林彪仍是红一军团总指挥。
徐彦刚1933年1月由红三军军长升任红1军团参谋长。10月,徐彦刚调任湘鄂赣军区司令员。35年9月牺牲。
林彪的第5位参谋长是杨林(原名金勋,曾用名杨宁、毕士悌)
杨林,1933年年初,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兵参部参谋长,任江西军区会昌、寻乌、安远军区司令员。3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地方部队之一红23军成立,杨林任23军首任军长。红23军成立三个月后缩编为红22师。4月,杨林任粤赣军区司令员指挥红22师。新诞生的粤赣军区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南方前线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接着他又升任为红一方面军一军团参谋长。参加反国民党第四次、第五次“围剿”战斗。
1934年1月21日至2月1日,杨林作为中央苏维埃代表,参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红一方面军一军团参谋长杨林被选为175名中央执行委员之一。和越南人洪水一起以外国籍革命者的身份,成为登上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平台的历史人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接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任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教务的军事总教官。
左权,1933年12月任红一军团参谋长,左权一直跟随林彪到陕北,直到林彪离开红一军团,代理林彪指挥红一军团。抗战后牺牲在太行山上。
林彪的第7位参谋长是周昆,林彪时任八路军115师师长。
周昆是红四军时林彪手下的师长,林彪任红一军团总指挥后,王良接任红四军军长,王良牺牲后,周昆接任红四军军长。军级单位撤销后周昆任红八军团军团长,1934年参加长征。后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参谋长。1938年3月在山西携款失踪,下落不明。
林彪的第8任参谋长是肖劲光,林彪时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
刘亚楼红军时代是林彪手下红二师的政委,是林彪的得力干将。刘亚楼以苏军少校身份到东北,被林彪委任为参谋长。
林彪的第10任参谋长是肖克。那时已是四野大军南下。
肖克在红军时期也时林彪老部下。建国后肖克被授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