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仙侠剧已成过去式,古偶剧大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更新时间: 2025-09-30 16:29:53

阅读人数: 561

本文主题: 现在仙侠为什么没有以前的仙侠

开播之前备受瞩目的古装神话剧《星落凝成糖》,播出6集后收视率走势平平,甚至在探底盘,目前浙江卫视前6集集均仅仅0.19,江苏卫视集均0.13,所谓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卫视台时隔5年再次上仙侠剧,收视率截然不同。2018年由杨紫罗云熙主演的《香蜜沉沉烬如霜》登陆江苏卫视黄金剧场,开播三天酷云收视率已经达到0.57,峰值突破0.65。第45 46集时,单天酷云平均已经破1。在江苏卫视这个低底盘的情况下能破1实属不易。同样的班底,收视率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

香蜜沉沉烬如霜 第6 7集 酷云集均0.576

时隔五年电视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媒体加短视频的崛起,加上电视剧播出方式基本上是先网后台,守着电视机前追剧的观众自然会少了很多,特别是年轻人都用手机追剧了。有网友指出《星落凝成糖》不适合上星播出男女主角没有观众缘号召力。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除了上面列出来的原因外,编剧也是一个原因之一。

其实这几年卫视台也上过几部古偶剧,湖南卫视2021年《与君歌》2022年《玉面桃花总相逢》,央视 8《风气陇西》,江苏卫视2021年《琉璃》,北京卫视2022年《梦华录》,这几部剧电视台收视率表现平平,但是网播热度倒是很高。

从这几年的古装剧收视率来看,古偶剧真的没有市场了吗?在现在网络时代,先网后台的播出方式,收视率大爆是不可能的了。古偶剧唯一的出路就是网播。大家认为呢?

仙侠剧已成过去式,古偶剧大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当仙侠剧没有了特效,无实物表演有多搞笑,演员信念感就有多强

​​随着国产影视剧的增多,仙侠剧一直很受观众的喜爱,因为在仙侠剧里,角色可以自由来去可以打怪升级,还可以体验极致爱恋,简直满足了人们对神仙世界的想象。但问题来了仙侠剧中男女主仙气飘飘的场面,在真实的拍摄现场也这么美吗?答案当然是不,因为仙侠剧有很多宏大的场面,比如宫殿打怪灵宠等等,很多都是要靠后期效果做出来的,所以为了方便后期加特效,演员们在拍摄现场都是面对绿幕做无实物表演。

豪华宫殿什么的根本就不存在,就拿前两年最火的《香蜜》来说吧!当时有一场戏是锦觅被凤凰装在口袋里翻滚,剧中风力太大,来回翻腾的锦觅都要吐了。然而真实的拍摄现场却不是这样的,这个床单还真是一点都不带动的,这只手是为了加大风速吗?整个过程还真的是无实物表演,不过滚得晕头转向倒是没有骗人,还真是难为杨紫了!除此之外仙侠剧中必不可少的便是施法御剑,看看大侠们腾云驾雾的本领,出门从来都不用走路的,都是用的瞬移手一挥就是几万里。

不过在剧中很酷的瞬移,在真实的拍摄现场却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当然也不乏这种飘在空中的幽灵,这程度就连演员都要笑场了吧!然而仙侠剧中的大侠们除了走路与众不同外,打架也是十分的炫酷,尤其是武功高强的大神,出场招式可以说是变化莫测。打怪升级的场面让人看着很热情澎湃,但真实的拍摄现场却是打空气砍空气,我一身神功对天打。

不过也有直接拿道具当妖怪的,看着争斗激烈的场面,我想问一句这到底是个什么妖怪,看样子是蛇妖吗?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夸一下仙侠剧拍摄现场,中经常会见到的万能小绿人,有时候为了精准的定位妖怪和建筑的位置,工作人员经常会穿绿木桩当辅助,不仅扮妖怪还帮忙做苦工,你看到的飞剑镜头是这样的,实际上的飞剑却是这样的。

看看小绿人这一边移动一边用剑转圈圈的样子,实在是有种莫名的喜感,除此之外相信大家都能发现的是,仙侠剧中总会似有似无的出现几个灵宠,比如《香蜜》中的兽,《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小狐狸等等,让人看起来十分的讨喜。但你想不到的是剧中可爱漂亮的灵兽,在拍摄现场就是一个绿色模具。据经常被工作人员们抱来抱去,尤其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小狐狸,最初形态竟然只是一块板砖,趴在东华腿上时甚至还变成了藕状,看高伟光这一本正经抚摸的样子,实在是让人佩服他的想象能力。

童话已碎仙侠梦已毁,这不是我要的神仙场面,不过在这种情形下能拍出如此大剧,我也是很佩服在场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哪句话说得没有错,当仙侠剧没有了特效,无实物表演有多沙雕,演员的信念感就有多强。​​​​

仙侠剧“出师不利”,何以扭转困局

作为2022年开年的首部重磅仙侠剧,李易峰与陈钰琪主演的《镜·双城》2月16日迎来大结局。该剧颓势无可挽回,其网上评分仅较开播时的3.8分回升0.1分。观众批评的火力点,依旧集中在主角表演不到位、乱改原作、道具特效廉价等近年古偶仙侠剧“顽疾”。作为腾讯开年第一个S+级项目,《镜·双城》与去年底同是“鲛人”题材的《斛珠夫人》命运相似,甚至关注度还略逊一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该剧的全网热度已被同平台上线10余天的古偶剧《嫣语赋》反超,位列第八。

业界原以为仙侠改编屡战屡败已走到尽头,可没想到今年依旧赛道拥挤。据目前已经公布的2022年平台片单中,将有超20部古偶仙侠剧待播。其中肖战搭档任敏的《玉骨遥》故事与《镜·双城》有所关联,算作姊妹篇。杨紫、成毅领衔主演的《沉香如屑》,王鹤棣、虞书欣领衔主演的《苍兰诀》,鞠婧祎与郭俊辰主演的《花戎》等也将陆续播出。对比热度、口碑均大幅提升的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前仆后继的仙侠剧主创或许该反思——观众已经审美疲劳的当下,是复制流水线生产,选择在粉丝圈层“自我陶醉”;还是打开格局、优化内容,拿出更有竞争力的新作品?

擅改原作引发不满:纷繁故事线索驾驭不足

《镜·双城》改编自沧月同名小说。作为仙侠小说的初代作家,沧月这部十多年前出版的小说有着广泛的粉丝基础和8.6分的好口碑。影视改编消息一出,即引发热切关注。加上《镜·双城》是李易峰继《古剑奇谭》《诛仙青云志》后时隔五年再演古偶仙侠剧,该剧被寄予更高期待。

可一开播,书迷发现剧情与原著相差甚远。首先,原作小说以巴东少女那笙进入云荒大陆后为线索,通过三对分属不同族群的男女主角故事,展现幻想世界中空桑人、冰族、鲛人、翼族等几股势力间的较量。网剧则将故事主线集中在海皇之子苏摹与空桑郡主白璎之间,人物性格也与原作有较大出入。而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李易峰饰演的苏摹。原著中的鲛人最初没有性别,同时因为背负国仇家恨而生性阴郁多疑。然而在剧集中的苏摹出场时天真烂漫、善良阳光。他与白璎之间的情感本该因国家存亡命运的束缚而隐忍克制,然而到剧集中演变成了英雄救美、误打误撞等同题材作品已经用烂的俗套情节。

如果说只是删繁就简、挑选支线,剧情也完全可以别开生面。可剧集不少桥段的处理,让观众感受到主创的力不从心。就拿剧集第一个戏剧冲突点来说,鲛人一族设计夺取海魂珠的戏份,本可以在交待清几方势力与各自背景的同时,带来紧张刺激的观赏体验。可剧集却因叙事松散而引发观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吐槽,为此选择“弃剧”的不在少数。

仙侠题材改编困境:庞大世界观最终沦为小情小爱

近些年,古偶仙侠剧逐渐成为爱情偶像剧的重要方向,与都市甜宠剧并驾齐驱。在平台泛娱乐背景下,其以“大IP+青春偶像”的定向模式持续生产。某种程度上,热衷网文的幻想世界、偏好爱情故事“磕CP”与追捧青春偶像,可以说是当下青少年文娱消费主力“用户画像”的三大核心要素。因而从市场导向看,古偶仙侠可谓是平台制作方踩准要素,面向年轻观众的精准投送。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仙侠题材的更多可能性被这一惯性思维所压制。仙侠小说之所以能够网罗一众拥趸,绝不只因男女之情,更重要的是凭借作者想象力与中国深厚文化底蕴所架构起的庞大奇幻世界。正如沧月起笔时的自述“决定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镜》系列小说中有占卜少女,也有驾驭傀儡的鲛人,甚至还有手持光剑的武士,可谓光怪陆离。有书迷如是总结——一个在云荒大陆风起云涌的时代里,少男少女们逆流而上摒除旧制开创新世界新格局的故事。一众角色都在为了这个时代而战斗,怎么到了影视剧里,拯救苍生就沦为一句口号,连篇累牍讲述的,不过是男女主角的虐恋情深。

再者,仙侠小说里也有对于中国神话历史的继承与发展。这绝不只是体现在“四海八荒”“三世六界”这样的极致表达。拿近年在九州世界与镜世界均有出现、又被密集搬上荧屏的鲛人来说,便是中国神话体系中的神秘生物,自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到北宋的《太平广记》均有记载。人身鱼尾的形象与西方神话中的美人鱼相似,但泪水能够化为珍珠的传说显然更具有东方浪漫色彩。这也是为什么,每有仙侠剧“出海”,总能收获不俗收视成绩——与其说是海外观众为作品本身买单,不如说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神话历史日益表现出的浓厚兴趣。

多年前,中国观众曾为《指环王》《权力的游戏》等所构架的西方奇幻世界惊艳不已。多年后的今天,主创能否摆脱依傍“粉丝经济”,转而倾注心力完善仙侠小说中的世界,为中国观众带来有着更庞大格局的影视剧,或许是仙侠剧创作扭转局势的可行路径。

标签: 擅改原作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