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就是人生的大百科全书
“小说家能在事情一开头便看到结局”,在作家余一鸣眼中,小说赋予人成熟和通透。每一部经典小说都是特定时代下的人,及由人产生的千丝万缕的牵连织成的故事,任时空变幻挪移,其艺术之美恒久绵延,故事在不断轮回……
走进一部经典,得到的不仅是审美的熏陶,人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说话、做事之道,都在阅读借鉴的过程当中得到层次的提升。余一鸣说:经典小说是一本书,也同时是许多本书。
余一鸣大学就读于苏州大学。当时中文系班上同学百分百都在写小说,但余一鸣是最早发表小说的那一个。他写的第二部小说便成功发表在江苏作协主办的《雨花》杂志上。
小说是余一鸣的心之所向。但毕业工作后一度忙于工作和生活,写作之笔不得不搁置,直到自己的孩子上了大学,余一鸣觉得,是时候做自己的事情了,他重拾写小说的笔。
从2010到2020,这10年时间里,他发表了200万字的小说。
包括长篇小说《江入大荒流》,中短篇小说集《不二》《种春风》《潮起潮落》《鸟人》《愤怒的小鸟》《慌张》等,其小说上百次入选选刊和年度选本、年鉴,数次进入中国小说排行榜。曾获人民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南京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毕业后的余一鸣先是在家乡南京高淳教书18年,后调入南京外国语学校继续教语文。如今,从事高中语文教育已38年的他,出于职业本能,格外关注学生阅读问题。
早在2001年,余一鸣就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过一篇关于中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感到悲观,因为很多学生不读书。究其原因,高中学科多,作业量大,学生没有时间阅读。
“我主张阅读经典,这是一个基础,是必须完成的基本动作,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阅读方向。”余一鸣觉得,就像不同体质需要不同营养一样,一个人经典之余的阅读应由自己的爱好主宰,只要喜欢,学生自然就会阅读进去,强加给他,反倒会引起他身心的抗拒。
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读的同时,写也不可忽视,它可以是随笔、日记或者批注,总之要有思考的过程,“你必须有质疑、有批判、有比较,如果泛泛读书,没有任何收获、启发,其实是无效的。”余一鸣说,批注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我们在作家圈子里面总说,你如果没有写到100万字,会发现文学水平还是很薄弱的,过了100万字,才有信心。”
余一鸣曾两次到南京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举办的文学创作培训班授课。
“最初去西善桥是因为,他们街道书记徐立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他喜欢经典,喜欢写作,年轻时参加过《青春》文学院的函授。他告诉我,那个时候稍有影响的文学刊物他都阅读,至今还能报出一连串作家的名字,我觉得在城镇能够有这样的文学情怀很不容易。”
书记的爱好,影响并鼓励了当地的一群年轻人。“我事先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来听讲座,去了之后发现他们很热情、活跃,有时我讲着讲着就超时间了。”余一鸣与前来街道听课的居民还建有一个微信群,他们时常会在群里提一些问题,还有的写完东西请他帮忙看看指点一番。
余一鸣表示,以文化活动辐射社会治理,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从精神层面入手提升老百姓的素质,从而提升整个街道的生活质量,高于单纯从物质角度去努力的层面,这是社会治理的高境界。
日前,西善桥街道同江南时报社及《青春》杂志社联合,举办首届“理想教育小镇杯”“我爱读名著·我的文学梦”双主题征文大赛,也是期待以文化活动引起社会对文学经典和慢阅读的重视。余一鸣表示,希望由此看到社会上多一些出自内心情感和审美而产生的文学创作,少一些功利性的作文。文学是唯美、高雅而庄严的东西,在这个物质的时代,很多艺术、文学被边缘化了。
如今社会高速运转,一切追求高效,这反映在阅读上就是,“更多人选择读名著梗概,读影视改编以后的作品,但这跟逐字逐句读文本的受益是不一样的,就像喝牛奶,一种是喝原味的,一种是喝经过发酵加工的,它们对营养的供给和吸收效果是不同的。”
余一鸣希望,在阅读碎片化的时代,仍要培养人们安心读整本书的习惯。让整个社会的阅读风气得以改善,让每个人都能沉下心来,慢阅读。
因为,“当人们完成了各自的社会效益追求之后,人的高下之分,应当就是文学艺术的高下之分。”余一鸣说。
江南时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雅倩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当代作家张嘉佳创作的短篇小说集,首次出版于2013年。 该书由38个“睡前故事”组成,这些故事中有一半是爱情故事。纵览全书发现,这些小故事各有特点,主角以善良人物为主,诙谐幽默的俚语和脏话夹杂文中,结局总是“痴情者必有善终”。故事最后一般有一段抒情议论,排比流畅,文字感性细腻。 2015年,该书获得“2014年度中国好书”荣誉。 2016年,该书被改编成同名电影。
原创说说火出圈的《道诡异仙》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式克苏鲁小说,火出圈的神作。号称看多了能让人精神分裂,一定要疯一个人,不是作者疯了就是读者疯了。感觉作者是精神病院出来的,读者看多了大概也能进入精神病院。可即便这样,依然让很多读者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这本书就是今年火爆全网的小说《道诡异仙》,那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呢?能让这么多人沉迷其中,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本书,讲讲其中的故事。
小说讲述了主角李火旺,本是一个新时代的五好青年,父母关爱,女友喜欢,家庭和睦。但小说开局主角就被判定是个精神病患者,被送到医院治疗。因为他经常出现幻觉,穿越到一个人吃人的恐怖修仙世界,而在这里,自己还是要被吃掉的那一部分人,不过主角只是觉得这是幻觉,就当自己是在玩游戏,不要当真。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当幻境中死去的傻子师姐给的糖出现在现实,发现自己竟然可以把修仙世界的东西带回现实世界。从那边随便带回来一个东西,放到现实世界就能卖几十万,这下主角觉得找到了发财的机会,以后只要不停的倒卖修仙世界的物品,发家致富指日可待,以后就可以和家人好好度过一生。可事情的发展注定不会顺着主角的想法,而是会走向另外一个方向。
后主角发现这个恐怖的修仙世界不是幻觉,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并且自己在修仙世界的所有动作在现实世界都是同步的,男主每做一个动作、说一句话,都会导致他在异世界和地球的身体都同时做一个动作、说一句话。也就是说,主角在修仙世界对着反派一套剑法输出,在现实世界里,是主角拿着西瓜刀,逢人便砍。虽然因为精神病不用坐牢,但光是打人的医药费这些东西,直接导致家里破产。
随着病情的加重,他倒卖修仙世界物品,不仅没能发家致富,反而连家里的房子都给赔了。因为他根本就没办法控制自己要不要穿越,也没法选择穿越的地点。在现实世界医院里妈妈喂他吃橘子,在修仙世界想杀他的人在喂他吃钉子,两个世界共用一条命,都不能出现意外。
并且在修仙世界还有个半仙师傅想要夺舍他的身体,面临随时失去身体的危险。主角只能是在修仙世界里努力提升。后为了解决师傅的夺舍,主角带着队友打怪,可刚开打,主角就回到了现实世界。不过这个怪比较特殊,他在现实世界依旧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假如主角不打了,队友就得团灭,主角在现实世界抄起西瓜刀就追了上去。然而在现实世界的众人眼中啊,就是一个神经病在马路中间乱砍。随后那个怪的身影和现实中一个小女孩的身影重合了,这要砍下去,怪是杀了,但小女孩也将失去生命,不砍的话,修仙世界的队友都得死完。面临这个世界性难题,一边是母亲的苦苦哀求和一个鲜活的生命,另一边则是经历生死的队友。看到这一幕,主角喊出了那句出圈的话“妈,我分不清,我是真的分不清啊"。
后续主要就是为了干掉那个拿人炼丹的道士,瞎编丹方,不怕死,一同服下,不知是药量少还是什么原因,道士炸了,李火旺活了下来出牢笼。陪着剩下的人踏上了回家的路,顺便替死去的人送遗言,经历一连串的冒险故事。慢慢地背着罗教的铜剑,另外一把透到兵家的煞气的剑,还使用袄景教的秘术,身边跟着戏班,跳大神。诛过仙,屠过龙,上过天、灭邪教、登阶三次半名门正派大长老,皇帝的师兄,白莲教圣女老公,巴虺季灾三天道双神选的心素心蟠。
整体来说,这个小说的魅力主要在于强烈的沉浸感。其实这个故事是真的很难写,男主疑似精神分裂,频繁往返地球世界和异世界,有时还被人逐步夺舍,还有好几个配角,仅仅是写出这些东西就很难,因为很容易乱。而这个作者的笔力之强,在于他写的“多而不乱”。相比之下,某些小说就写得又多又乱。最重要的是,他写得让读者特别容易沉浸进去,投入进去,有沉浸感、体验感。这是非常难得的,很多作者写的普通人视角的小说,都无法让读者有沉浸感,而他写的是一个半疯子,却让人有沉浸感。之后的克苏鲁结合中式玄幻修仙、聊斋式古典鬼怪小说方式,就更加具有特殊的魅力。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点赞、转发、收藏、支持,也可以评论区留下自己看过的经典小说,大家一起讨论。
以上所有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图片封面均从网络转载,如有冒犯,还请见谅,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