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颠倒是非成语详细解释

更新时间: 2025-10-06 14:16:33

阅读人数: 365

本文主题: 类似是非的词

颠倒是非,汉语成语,拼音是diān dǎo shì fēi,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颠倒是非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唐·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颠倒黑白 [ diān dǎo hēi bái ]

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形容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指鹿为马 [ zhǐ lù wéi mǎ ]

秦朝二世皇帝的时候,丞相赵高想造反,怕别的臣子不附和,就先试验一下。他把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问旁边的人,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事后赵高就暗中把说是鹿的人杀了(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比喻颠倒是非。

张冠李戴 [ zhāng guān lǐ dài ]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记俗谚:“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后用“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冠:帽子。

混淆是非 [ hùn xiáo shì fēi ]

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黑白不分 [ hēi bái bù fēn ]

不能分辨黑色和白色。比喻不辨是非,不分好坏。

颠倒阴阳 [ diān dǎo yīn yáng ]

混淆黑白 [ hùn xiáo hēi bái ]

混淆:使界限模糊。故意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制造混乱。指故意制造混乱,使人辨别不清。

倒果为因 [ dào guǒ wéi yīn ]

果:结果;因:原因。把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是非混淆 [ shì fēi hùn xiáo ]

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以黑为白 [ yǐ hēi wéi bái ]

1、现代社会,颠倒是非、指鹿为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2、纵然是长官,也不可以要求部属指鹿为马,颠倒是非。

3、你要小心,这个人一向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4、这种错误作法实际上是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5、那种惯于混淆黑白,颠倒是非的人,终久不会有好结果的。

6、他总是黑白混淆,颠倒是非。

8、宦官内侍过去常利用皇帝对他们的信任,移天易日,颠倒是非黑白,胡作非为。

9、指鹿为马,颠倒是非,是一些阴谋家的惯用伎俩。

10、坏人常常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真是不应该。

11、他们经常使用颠倒是非、贼喊捉贼的伎俩。

12、36或在人的讼事上颠倒是非,这都是主看不上的.

13、在这个问题上,曾经喧嚣一时,颠倒是非,搞乱了人们的思想.

14、混淆黑白,颠倒是非,惟所欲为,莫之能制。

15、流言可畏,能颠倒是非,置人于死地。

16、成语“指鹿为马”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我们用它来形容那些故意颠倒是非的人。

17、他把大家对他的帮助当成是“攻击”、“报复”,这简直是颠倒是非,不分好坏。

18、皇上,臣对帝国的衷心日月可鉴,臣又怎么会像宰相大人那样颠倒是非呢?

19、当然了,也许有的大干部,甘愿跟在老师屁股后头转,同流合污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呢!

20、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颠倒是非成语详细解释

汉语词语“是非”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及区别与用法

2.口舌;争端:招惹~。搬弄~。

好坏 瑕瑜 诟谇 口舌 詈骂 利害 优劣 黑白 长短 短长 口角 辱骂 吵嘴 曲直

非 事非 多是非 再者 是与非 这非 不可 与非 或非 论是非 是非对错 论人 有非 是是非非 非多 说是非 善恶 常 这类 非难 而非 是非曲直 总而言之 因果 惹是非 其次 官非 所谓人 抛开 必然

是静 是靖 是青春 是青 是霾 是非不分 是非不明 是非之地 是非之心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的近义词

词语解释:1.长度。【造句】:这件裙子长短适中,不用再修改了。2.意外的变故。【造句】:做人子女要爱护自己的身体,若是有个长短,会令父母担心。3.是非、善恶。【造句】:随...

词语解释:争吵、拌嘴。如:「你们两个不对头,每次一见面就吵嘴」

词语解释:1.短与长。《管子.乘马》:「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汉.王充《论衡.辨崇》:「家人治产,贫富息耗,寿命短长,各有远近」2.是非善恶。《后汉书.卷二二.朱景王杜...

词语解释:责骂。《聊斋志异.卷一○.恒娘》:「邻居几半年,并不闻其诟谇一语」

词语解释:1.好与坏。如:「事情既已如此,不论好坏,你都得说清楚」2.很坏。如:「你这人好坏,为什么忍心害他呢」

词语解释:1.黑色和白色。如:「这游戏是来猜黑白鸡,猜中了送奖品」2.比喻善恶、是非、正邪、清浊等。如:「混淆黑白」。唐.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辨疑分黑白,举直...

词语解释:1.嘴、嘴边。【造句】:他因口角发炎,说话和吃东西都很不方便。2.言语上的争执或冲突。【造句】:那对夫妻因为个性不合,常常发生口角。1.嘴、嘴边。唐.韩愈〈苦寒...

词语解释:指劝解、争辩时所说的话。【造句】:他喜欢逞口舌之快,所以常得罪人。1.说话的器官。《易经.说卦》:「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2.劝说,交涉时的言语、言辞。...

词语解释:1.利益和损害。【造句】:这是他衡量利害后所作的决定,我们就不要再为他操心了。2.好处和害处。为偏义复词,偏于害处的意思。【造句】:他真不知利害,竟敢顶撞上司!...

词语解释:恶言辱骂。如:「你不该当众对他大声詈骂,使他难堪」

词语解释:1.弯曲与平直。【造句】:在这幅地图中,把街道巷陌的曲直绘制得很精准。2.比喻是非善恶。【造句】:他一向公正无私、曲直分明,深得众人敬重。1.弯曲与平直。《书经...

词语解释:侮辱责骂。【造句】:对方无理的辱骂,你大可不必理会在意。侮辱责骂。《三国演义》第五回:「年十四从师学武,有人辱骂其师,惇杀之,逃于外方」《红楼梦》第一五回:「不...

词语解释:瑕,玉之斑痕;瑜,玉之光彩。「瑕瑜」比喻美德与过失、优点与缺点。如:「瑕瑜互见」。唐.武翊黄〈瑕瑜不相掩〉诗:「泾渭流终异,瑕瑜自不同」《宋史.卷二○二.艺文志...

词语解释:美好与恶劣,好与坏。【造句】:一个人学业成绩的优劣,并不能代表其人品的好坏。美好与恶劣,好与坏。《文选.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谘之,必能使行阵...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