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举世仅存的图灵破译二战德军密码绝密级手稿,曾被当作废纸

更新时间: 2025-10-07 13:33:22

阅读人数: 548

本文主题: 绝密历史好看吗

据2月3日英国媒体MKWeb报道,著名数学家图灵破译二战德军密码的手稿曾被当作废纸,用来塞6号营房漏风的房顶。这些破译敌军密码的手稿极为罕见,因为根据战时纪律,是必须及时销毁的。

这些手稿最近在“布莱切利庄园历史还原”展览上展出。布莱切利庄园(Bletchley Park)是二战时英国密码破译小组所在地,位于联结牛津与剑桥二校的铁路线附近。作为二战遗址,如今吸引了大批游客,尤其是电影《模仿游戏》上映之后。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就是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的阿兰•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二战时他在剑桥协助军方破译德国著名的密码系统Enigma。

MKWeb报道全文翻译如下——

英国工作人员在修复二战时英国密码破译小组工作过的布莱切利庄园6号营房之时,意外地发现了破译德国陆军及海军密码的绝密级手稿。

这些文件自2013年发现以来,一直被冷冻处理,以免在进一步修复整理之前纸张腐烂。

展出这些手稿的展览被称为“布莱切利庄园历史还原”,展现了破译小组分析密码的过程。

除了已呈碎片状的密码破译手稿,6号营房屋顶还藏着一本地图集的部分片段、一个键盘和一本杂志里谈时尚的文章。

这些东西都和房屋修复时发现的其他东西一道展出,包括一块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茶壶残片、一批玻璃瓶,以及一些具有文物价值的东西,如1987年拆毁的F大楼的砖块和一个落在11A号营房的“时间胶囊”。

这批手稿还包括世上仅存的“班伯里”方法的文件。“班伯里”方法是数学家图灵二战时为了破译德军密码而发明的,取这个名字是因为这种方法所使用的卡片是在一个叫作“班伯里”(Banbury)的地方制作的。目前为止,班伯里方法的文件还没有在其他任何地方发现过。

这些发现都很罕见,因为按照战时的安全纪律规定,这些记载了密码破译过程的手稿本来应该全部销毁。

布莱克利公园基金的主管伊恩•斯坦德说:“这次能够发现这些文件简直不可思议,让人感到万分激动,也让我们得以深入了解密码破译者是如何工作的。”

“这批与破译德军密码有关的手稿,原本是被当作废纸用来填塞图灵曾经工作过的房屋那些漏风的缝隙的,这个事实提醒我们,那些出类拔萃的人才的工作环境是多么恶劣。”

“这些都是密码破译者用过的真实文件,而且在密码破译过程当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布莱切利庄园博物馆馆长吉利安•梅森补充道,“看到手稿上这么多铅笔和蜡笔的痕迹,可以想见,他们当时勤恳工作的情景。”

举世仅存的图灵破译二战德军密码绝密级手稿,曾被当作废纸

历史上的今天:这位南开校友,他烧焦的遗体中藏着绝密文件!

1929年,一位山东小伙考入南开大学,开启他的大学求学生涯。

1956年,这位在美求学的南开校友,身怀建设祖国的理想,毅然携全家动身归国。

20世纪50年代末,一批中国科学家突然“神秘消失”,时隔多年,人们才知道他们是隐姓埋名投身于我国的核武器研制。这位南开校友,也是其中之一。

1968年12月5日凌晨,一架载有绝密资料的飞机失事,在机上的这位南开校友壮烈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59岁。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表彰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这位南开校友也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今天,距离这位南开校友离开我们已经整整53年了。他就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一位在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三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功勋奖章的科学家——郭永怀。

有一个人曾大喊‘我的公文包!’”

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爆炸试验成功

一路考上南开大学物理系、北京大学物理系

他通过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生招生考试

他不惜牺牲这一次难得的留学机会

1940年8月,郭永怀乘坐“俄国皇后号”邮轮去加拿大求学

都进入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应用数学系

1945年,郭永怀拿到博士学位

郭永怀因在科学界的成就名声大噪

在美国的朋友纷纷前来为他们送行

郭永怀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

那是国家专门建造的条件最好的专家公寓

1958年,青海省的金银滩草原

那一年,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1963年,郭永怀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

同志们都穿上了配发的空军地勤服

有时,甚至跑到帐篷里亲自搅拌炸药……

她失联的丈夫又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

带去的茶叶居然原封不动带了回来

顿时,一种无法言说的滋味涌上心头

60年代,郭永怀手拿爆炸成型试件

“可是……鲜花到底该献给谁呢?”

特邀郭永怀夫妇、彭桓武夫妇小聚

三个科研战线上的亲密战友把酒言欢

平时极少沾酒的丈夫居然一反常态

刚回国的郭永怀和在青海核武器基地的郭永怀(右一)

1968年,热核导弹(氢弹)试验

一家三口在北京中关村家中的合影

售货员递过厚实的狗皮棉鞋问道:

可是郭永怀一直没能再去一次商店

飞机抵达北京的机场时发生了事故

两具烧焦了的遗体紧紧搂抱在一起

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

静静地走进被复原的郭永怀的卧室

寂静中,讲解员的声音饱含深情:

力学所的同事经常去看望他的妻子

中央隆重颁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

原标题:《历史上的今天:这位南开校友,他烧焦的遗体中藏着绝密文件!》

绝密任务中的惊险时刻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翻阅着一本尘封已久的历史书,突然被一张照片所吸引。那是一张关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名年轻战士执行绝密任务时的珍贵瞬间。他的名字叫肖占武,而这次行动被称为“绝密543”。

故事发生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肖占武作为一名勇敢无畏的士兵,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他知道,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战斗,容不得半点闪失。然而,就在他们刚刚完成维修工作后,敌人就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并派出战机前来攻击。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肖占武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带领队伍迎击敌军。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智慧,成功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带您回到那个充满激情与挑战的时代,感受肖占武以及其他英勇战士们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的努力。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历史,致敬那些为了保卫家园而浴血奋战的英雄们!"]

标签: 绝密任务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