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7-10 02:29:43
出版时间: 2010-03-01
折扣: 6.88折 节省: 9.30
顾客评分: 4星半
本书是青少版世界十大文学名著的合集,包括《鲁滨逊漂流记》、《战争与和平》、《海底两万里》、《汤姆·索亚历险记》、《昆虫记》、《爱的教育》、《福尔摩斯探案集》、《名人传》、《假如给我三天光...
本书是青少版世界十大文学名著的合集,包括《鲁滨逊漂流记》、《战争与和平》、《海底两万里》、《汤姆·索亚历险记》、《昆虫记》、《爱的教育》、《福尔摩斯探案集》、《名人传》、《假如给我三天光...
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主要体现在:
一是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风格:德国文学历史悠久,其源头可追溯到古日耳曼时期,有着如《梅尔塞堡咒语》《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等早期文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德国文学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既有着对人性、哲学的深刻思考,又有对社会现实的犀利批判,还兼具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和奇幻想象,这种独特性使其在世界文学之林中独树一帜。
二是重要的文学流派与思潮发源地:
浪漫主义的重要阵地:19 世纪初,德国浪漫主义文学蓬勃发展,成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浪漫主义作家强调情感、想象和个体的自由,对自然、民间传说和中世纪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创作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如诺瓦利斯的《夜颂》等,为世界文学的浪漫主义潮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多份来源(包括《人民日报》、文学评论及全球读者评选)的综合整理,世界公认的十大名著如下,这些作品因其思想深度、文学价值及跨时代影响力被广泛认可:
• 地位:被誉为“史诗级巨著”,通过拿破仑战争背景下的俄国贵族家庭群像,探讨历史、人性与命运。托尔斯泰的哲学思考与宏大叙事使其成为“俄国文学的巅峰”。
• 主题:以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的农村改革双线叙事,揭露19世纪俄国社会的虚伪与矛盾,提出“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这一经典命题。
• 特色: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通过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兴衰,映射拉丁美洲百年历史。马尔克斯以“冰块”“黄蝴蝶”等意象创造独特的文学宇宙。
• 意义:以冉·阿让的救赎之路为核心,批判社会不公,歌颂人性光辉。雨果称其为“穷人的圣经”,深刻影响了人道主义思潮。
• 内容:哥特建筑下的美丑辩证,卡西莫多的畸形之恋与埃斯梅拉达的悲剧命运,揭示了中世纪社会的黑暗与浪漫主义的理想。
• 价值:开创心理小说先河,描写平民青年于连在复辟王朝中的野心与毁灭,象征“红”(军装)与“黑”(教袍)的权力博弈。
七、 《飘》• 玛格丽特·米切尔
• 背景:美国南北战争下的南方社会,斯嘉丽的坚韧与白瑞德的复杂情感,被誉为“女性成长史诗”和“南方文化的挽歌”。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以1812年卫国战争为核心,描绘1805至1820年的历史画卷。作品通过四大贵族家族的命运,串联起纷繁复杂的事件和人物,构成震撼人心的历史画面。托尔斯泰巧妙地将战争与和平的生活状态交织,形成相互映衬的叙事线索,展现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和壮阔史诗气质。作品肯定俄国人民在战争中的正义抵抗,颂扬其坚定信念、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精神,成为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英雄史诗。
《巴黎圣母院》是维克多·雨果的经典之作,于1831年问世。故事以1482年法国为背景,围绕吉普赛姑娘拉·爱斯美拉达、年轻卫队长、虚伪副主教及畸形敲钟人的关系展开。小说赞美了拉·爱斯美拉达与敲钟人的人性之美,同时批判了卫队长与副主教的虚伪。书中对巴黎圣母院及城市的描绘细腻动人,展现了雨果的浪漫主义美学观。这部小说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让读者在感受美的同时,也思考着人性的复杂与多样。
《童年》是马克西姆·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开篇(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以真实经历为背景,描述了阿廖沙从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这部作品展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底层人民的生活面貌,通过阿廖沙的视角,深刻剖析了苦难的内涵,表达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流露出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生活热望。阿廖沙三岁失父,被寄养在外祖父家,外祖父曾是纤夫,后经营染坊,成为一名小业主。这部作品是对童年苦难与成长的深刻描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