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2 01:51:23
2009/5/28 14:26:52
第一关于凶手(或受害人)人身的诡计。 5.犯人想把嫌疑放到第三人身上 9.一人三角、三人一角、二人四角 (B)一人二角以外很意外的犯人 (C)犯人自己抹杀(一人二角以外) (2)从窗或者通过缝隙在室外杀人 (2)犯罪发生的时间比人们认为的提前了 (3)犯罪发生的时间比人们认为的推迟了——密室中快速杀人 (4)在门背后隐藏起来这样方便的方法 (D)气候,季节其他的天然现象的诡计 7.「红发」的诡计(福尔摩斯故事《红发会》中诡计所衍生出来的。——ellry注) 12.一事不再理的诡计(一事不再理就是指“不论是有罪判决还是无罪判决,作出产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后不允许对同一行为再启动新的程序”。——ellry注) 13.犯人在远方目击罪行的诡计
仔细算算从刚上初中开始看推理小说也快有十年了,不同国家、各种类型、评价褒贬不一的作品也都有看过一些,有时候看到一些写的一般的作品,心里就会萌生出一种“我来我也行”的莫名自信,但实际想要下笔的时候又没有头绪,觉得异常困难。 市面上教写作的书籍有很多,但要是有专门教悬疑推理小说创作的教材就好了!时常这么想着,结果发现还真有这么一本书,就是这本《悬疑故事写作指南》!它讲的实在是太细了,书中满满的全是干货,通过拆解阿加莎、柯南·道尔等大师的作品,把悬疑小说的结构和要素细细划分,并分别给出写作指导。内容划分也很有逻辑,对于已经有创作经验的人来说,可以通过单看每个模块来优化自己的作品,对于新手来讲,按照章节顺序阅读下来,其实也是给出了在创作时可以参考的顺序,基本上可以说是零基础的悬疑小说创作教材。 我就挑几个自己从书中收获比较深的部分来讲吧。 (1)灵感的获得 要创作任意一本小说,首先一定要有素材灵感,这样的灵感主要从两个方向获得,一个是书籍资料中,另一个就是生活中。之前看过很多作家访谈说他们创作悬疑作品,有时也是受到了同类型作者作品中的启发,因此要创作一个故事,就一定要汲取不同作品中吸引你的地方,并且将其转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 有时会觉得悬疑离我们生活太过遥远,从生活中不好找素材,这时候就要意识到,并不是只有谋杀、抢劫、失踪这种大型案件才可以写进悬疑小说,只要身边有你觉得可能会产生谜团的小事或很有氛围感的场所,都可以成为小说的素材,网络和新闻中的报道,也同样可以成为很好的素材。 (2)角色的设计 悬疑小说的一大看点就是主角“侦探”的设计,主角可以不必是完美的,但他一定要有吸引力。外貌、家庭、背景、性格,这些东西即使可能在你的小说中不会被正面提及到,但在进行角色设计时也一定要考虑到。 在这里我收获最大的一点就是,可以给这位主角设计一个幽暗的往事,有了这段往事,你的文章就不再是一个单一时间线的故事,你的主角也会是一个更加立体、在成长的角色,这种设计可以加强小说的深度。仔细回想一下,在曾经看过的推理小说中我喜欢的侦探好像都有一些比较难以忘怀的经历,也就是因为这样,他们身上时常有一种忧郁和破碎感,这或许就是他们吸引我的原因之一。 (3)把角色写的可疑 这种类型的小说除了侦探、受害者、凶手或反派角色外,还有一类重要的角色,嫌疑人。如果在创作时侦探和反派很有魅力,但嫌疑人就只是刻板印象的话,会显得文章太过割裂,所以嫌疑人同样也要有个性和秘密。在TA们的外貌、性格、职业、动机、行为上加入一些反差,或者让他们为了保守秘密,说出一些谎言都可以很好的塑造他们的嫌疑。 (4)制造悬疑的气氛 我觉得悬疑的气氛是悬疑小说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有很多小说即使故事不太吸引我,但是我也会沉浸到它表现出来的氛围,从而能有一个很好的阅读体验。我最喜欢的推理作者绫辻行人,他的作品中就常常使用“放大感官性细节”的放法来塑造悬疑气氛,这让我在读他的作品中经常能感到恐怖阴冷的感觉,但还是忍不住继续读下去。 不过一直是紧张的悬疑气氛难免会让读者精神过度紧绷,因此适当破坏气氛来“调节悬念”也很重要。其实这种方法在电影拍摄中也经常用到,因此如果运用得当,就会让小说有一种电影感。 书里面的干货和知识特别多,三言两语也无法概括,除了可以指导写作之外,也可以通过上面提到的各种手法来分析自己喜欢的或者好评率高悬疑小说有哪些地方好,是非常实用的一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