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9 05:27:28
在创作武侠小说的过程中,原本的构思和框架往往会被改变和打破。因为,想法与实际操作往往存在差距,就像写作文时,打腹稿时你认为一切都已经计划好,准备好动笔了,但一旦开始写作,却发现思路并没有那么流畅。这种想与做的差距是创作中不可避免的。
写武侠小说时,作家常常会碰到这种困境。比如,古龙在创作《多情剑客无情剑》时,最初设定阿飞为男主角。阿飞这个角色和书名契合,年轻且身怀绝世剑法,正是个闯荡江湖、书写传奇的最佳人选。古龙的设想很好,想要塑造一个既是剑客又多情的英雄形象,配合英雄与美女的经典情节,注定能打动读者的心。
然而,问题出现在古龙动笔时。当阿飞在小说中开始与林仙儿相爱时,古龙意识到,阿飞陷入了情网,无法继续担任主角了。因为他与林仙儿的感情戏,完全改变了故事的走向,原本的传奇英雄形象逐渐消失。于是,古龙决定将李寻欢从配角提升为主角,尽管李寻欢已经是中年,且成名已久,但这在古龙的武侠小说中,还是首次出现如此设定。这样的改变让读者大吃一惊,却也让小说情节更加精彩。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中。金庸在创作过程中,也是在不断摸索与调整。最初,他可能设定郭襄和张三丰为主角,但经过几个章节后,他就放弃了这个设想,转而决定让张翠山和殷素素成为主角。两人性格互补,正邪对立,充满话题性。然而,当故事发展到张三丰百岁寿宴时,张翠山和殷素素相继自杀,这两人最终也未能成为男女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