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1 16:54:46
宋朝沈括的名著《梦溪笔谈》,一向与《齐民要术》和《天工开物》并列为中国古代科学经典。然而仔细阅读你会发现,它是典型的笔记小说。
作为一种特殊文体,笔记小说出现于魏晋,在唐代形成潮流。笔记小说的作者不会附上文献索引表,我们不知道哪些文字是原创,哪些是引用。他们声称自己是在做客观记录,但会在细节上添油加醋,明显能看出很多虚构成分。
古代文人不像当代知识分子,写小说就是写小说,写论文就是写论文,而是怎么吸引读者就怎么写,结果便形成了笔记小说这种杂揉的文体。这类作品共有3000多种,包括很多志怪、传奇、杂录和琐闻,其中既有严肃的学术考证,也有彻底的想象。《酉阳杂俎》《乐府杂录》和《大业拾遗记》中都有近乎科幻小说的篇章。
《梦溪笔谈》之所以被视为科学著作,是因为其中有三分之一篇幅提到科学知识,有深刻的科学见解。同时,书中也有不少典型的志怪文字。沈括将《梦溪笔谈》分为十七门,“技艺”和“器用”的内容更接近科学,而“神奇”和“异事”写的都是超自然现象。
“扬州明珠”就是一例。作者写到,嘉祐年间,扬州空中有颗“珠”,最初在天长县陂泽,后转入甓社湖,又飞到新开湖中。十余年间,行人常常见到它,并且这颗“珠”还能飞,“俄顷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灿烂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翻开几十年前描写“UFO”的新闻,这种场面很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