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6 23:14:26
10月23日下午,作家李宗陶在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做了题为“非虚构写作:窄门或例外”的讲座。李宗陶是优秀的非虚构写作者,在25年职业生涯中,曾出版《思虑中国》、《那些说不出的慌张》和《画在人心的苦闷上》等作品。
“窄门”语出纪德小说,李宗陶用以描述新闻行业目前的处境。她在分享中提到三位女性非虚构写作者——芭芭拉·塔奇曼、琼·狄迪恩、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分别介绍其生平和作品,希望这些杰出前辈能够带领学生穿过“窄门”,直到找到属于自己的“例外”状态。
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生于1948年,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均基于长期艰苦细致的访谈。她藉此记录了苏联解体前后该地区剧烈的社会变迁。阿列克谢耶维奇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奖委员会在授奖辞中说,“她的复调式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李宗陶赞赏芭芭拉·塔奇曼的辽阔视野:“她最吸引我的是一种有秩序的大视野。一般女性作家很难去建构一种宏大的世界或场面。但她眼光长远”。
芭芭拉·塔奇曼的写作手法独具个性,文字典雅,不落窠臼。“虽然她的立意高远,但她的研究工作是脚踏实地的。”以《八月炮火》的写作为例,无论是对战场的实地考察还是对原始档案的运用,芭芭拉·塔奇曼的工作均可称得上是非虚构写作者的典范。《八月炮火》曾获1963年普利策奖(非虚构类)。1972年,芭芭拉·塔奇曼以《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一书二度获得此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