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29 08:38:58
如今,我国的军队已经明确“摒弃幻想,做好准备迎接战争”,这一决策是在全球局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作出的必然选择,因为战争并未远去,反而日益逼近。
毛主席曾深刻指出:“我们热爱和平,但如果以斗争来争取和平,和平才会存在;以妥协来求得和平,则和平必将失去。”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始终保持着“时刻保持警惕,捍卫祖国”的精神状态,随时处于备战的状态,手握钢枪,时刻准备迎头痛击任何来犯之敌。整个国家犹如一个无畏的巨人,全民皆兵。“七亿人民如同七亿军队,无论万里河山,皆是我们的坚固营垒”,这样的说法真实反映了那段历史时期的情景。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们,心中也蕴藏着一股紧迫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状态。
积极备战而未发生战争,是不是表示付出徒劳呢?当然不是这样理解。1965年4月28日,毛主席在听取贺龙、罗瑞卿与杨成武的备战情况汇报时曾说过:“世界的事情总是这样,你若准备不足,敌人便会趁机而来;相反,你准备充分,敌人反而不敢轻举妄动。”这正体现了积极备战的益处,只有时刻保持警惕,绷紧备战的弦,形成强大的战争气势,才能让潜在的敌人心生畏惧,从而避免战争的真正爆发。
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最为显著的优势在于与人民群众密切相连,“兵民是胜利的关键”,“军民团结如同一人,试问天下何人能敌”。因此,我们的备战不是单一的军队行动,而是军民共同备战。这种同心协力的气势,曾让到访中国的英国陆军元帅感慨:“如果有人敢于攻击中国,定会遭遇惨重的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