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0-12 07:00:50
中国古今上下向来喜欢诗,有"诗国"之称。
世界没有第二个国家,像中国对诗的普遍性、普及性那么深广,对待诗如此注重。原因有三:
一是中华民族以人类的智慧创造了汉字文化,全世界大多以拼音字为主。一切鉴赏诗词的心得体会都是由汉字产生的;
二是中华民族的审美眼光与他人不同,在看宇宙的一切一切时有自己的审美观。别人看不出的美,我们能看出来,诗人以他特有的审美心灵与之相交汇才产生诗;
三是中国诗人的表现方式、表现手法极为独特。
以上三点组合起来才构成中华民族高水平、极为美妙的中华诗词。
诗词与书法的结合,美轮美奂,韵味十足,一起欣赏当代书法家书法诗词作品:
中国书画院会员于国光行草书法《念奴娇·赤壁怀古》
景史结合,引出英雄。诗人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
《竹石》是清代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
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
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