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是不是代表我就能大笔一挥说啥是啥
科幻是不是代表我就能大笔一挥说啥是啥
因为最近的长门一百本阅读计划,所以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看书之前,艾丽卡大大就告诉我这是本奇书,里面有好多像是PPT字体一样奇葩的排版,比如这样的: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2183606974/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2183606970/ 我就隐隐有种预感,可能是一本木乃伊男级别的奇书呢(并没有)。 老实说,这书不算烂,至少比之前看的啥乡下暴发户玛丽苏小说《第五个丽莎》强多了,剧情展开算是比较有趣的,剧情的水也比较深。但就是你难以理解书里人的行为逻辑。(诚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智商不够,没有看懂) 这本书一开始的名字叫什么《虎!虎!》啥的……搞的我一开始一直以为是讲什么珍珠港,后来听说好像是后来出版的时候改成了《群星我的归宿》这个文艺内涵的名字。你一听,哎呀有点“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范儿啊,应该是个大片范太空歌剧一类的吧。 结果一上来就看不懂了。一开始说主角在太空飘着,发信号求助,结果求助的太空船没搭理他,他就不知怎么回事被外星人绑架了,还顺带被指婚给了一个外星妹子。我还以为后面就是《火星公主》那种和外星妹子过日子,利用人类优势走走种田文和宅斗文路线枪杆子里出政权了,结果和外星妹子刚说了没两句话,主角两眼一黑…… 就回到了地球上……这展开我怎么就看不懂了呢@@ 总之后面就是讲主角怎么上天入地找那个没搭理他的太空船报仇的故事了。当然,如果把科幻元素去掉,这文丢晋江应该也没人要看的。作者在书里描写了很多对未来世界的畅想,比如主角可以在太空里一跃几百万公里啦,被外星人毁容了在地球又用低端整容技术恢复啦,喜欢上的妹子眼睛瞎的但能用什么红外线看东西啦,可能拍成电影会觉得有点厉害,但是作者也没仔细说说相关的原理,以及大概的世界观。一开始明明还非常朴素的需要憋着气在太空里找吃的,结果眨眼就一跳几百公里这么不科学了。 当然,考虑到成书年代,当时人类对未来的畅想可能也就是个每天早上喝醋漱口的状态。但问题是你就看不出来作者想表达什么。一开始可能觉得是个主角丧心病狂要报仇的故事,你要写这个人黑到底就算了,也算展示人类的阴暗面。但是主角前面明明为了报复,无所不用其极,利用伤害无辜群众搞打砸抢敛财,到后面又要写他一边打砸抢一边拯救世界。最可怕的是最后还来了一段跟革命机里翔子建国那样差不多的,主角把类似核武器一类的大杀器的使用决定权交给一群蠢民的剧情,还为此洋洋得意到不行。 话说回来看到最后我也没懂,一开始贴的那种奇葩的排版字体是为了表达什么呢……新感觉赛恩斯费克神? 正经说一下,这书其实拍成电影大概还行,就正常的带点科幻背景的娱乐文,如果作者对自己的实力有充分了解,在这点上下点功夫,其实这书能强一些。非要弄点什么自己都没想明白的政治思想在里面,和现在微博上的公知有啥区别?

脑洞文是什么?脑洞小说的定义和特性分享
脑洞文是一种创意性文体,旨在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常规的思维方式,打破常规的写作模式。它独特之处在于通过文本表达出作者奇思妙想的构思过程,具有极高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但与传统文体相比,其关注点更加偏向于构思和创造,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推理和幽默。
1.大胆的想象力:脑洞文以非常规、突破性的思考方式为特色。它可以是对于现实生活的隐喻、对于未来的幻想,或者是对于现实和虚构的完美融合。
2.卓越的创造力:脑洞文的作者通常具有极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能够从一个简单的点子或观点出发,构建一个令人惊叹的世界。
3.幽默和趣味性:脑洞文往往带有一定的幽默和趣味性,通过夸张、反转等手法,给读者带来戏剧性的效果,引发阅读的快乐。
4.独特的视角:脑洞文经常以非传统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其观点和叙述往往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和突破性。
1.奇幻世界:创建一个充满魔法、精灵和神秘力量的奇幻世界。
2.科幻故事:探索未来科技的发展,想象未来社会和科技可能带来的变化。
3.神秘事件:探索未解之谜、超自然事件或神秘现象。
4.虚构历史:构建一个与真实历史截然不同的历史故事。
5.异次元空间:设想一种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现实平行但有所不同的存在空间。
1.创作方式:脑洞文更加注重独特的构思和创造力,而传统文体则更加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2.情节发展:脑洞文往往有着不可思议的情节发展和逻辑,而传统文体则追求情节的紧凑和连贯。
3.读者感受:脑洞文常让读者感到惊讶、好笑或者摸不着头脑,而传统文体更多关注情感共鸣和思考。
总结的关于脑洞文小说的一些介绍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仅供参考!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新晋雨果奖得主海漄:将传统文化融入科幻故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新华社成都10月23日电(记者卢宥伊、李力可、李倩薇)21日晚,2023雨果奖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揭晓。“90后”科幻文学作家海漄以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创作的《时空画师》获“最佳短中篇小说”奖项。
雨果奖,被誉为“科幻界的诺贝尔奖”,自1953年起每年在世界科幻大会上颁发。此次是雨果奖颁奖典礼首次在中国举行。据悉,《时空画师》是入围这一名单的唯一一部中文作品。海漄也成为继刘慈欣、郝景芳之后,第三位获得雨果奖的中国科幻作家。
10月21日,中国作家海漄(中)创作的《时空画师》获最佳短中篇小说奖。
在接受采访时,海漄表示,能够获奖他感到无比激动和荣幸。这位生于湖南的小伙说:“科幻历史上,很多作家可能只发表一两部杰出作品后就未再继续创作,相对于他们,我更幸运,能够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持续地创作。”
海漄与科幻的缘分始于简单的爱好。“起初,它只是一种自娱自乐,我并没有太过认真。大约从2018年起,我开始真正沉浸在这个世界里,投入心力去创作。”他说,“无论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只要故事内有科学精神,并能写出有趣的情节,这就是好的科幻。”
提及专业背景,海漄透露自己大学时主修的是经济学,这虽然与他后来的科幻写作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他认为每一种经历都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所有的知识和经验,都可能成为创作的灵感来源。”
当被问及哪位作家或作品对他的影响最大时,海漄分享道:“国内的刘慈欣、潘海天和钱莉芳老师的作品给了我很大启示。国外则是特德·姜的每部作品,特别是《巴比伦塔》和《商人与炼金术士之门》。此外,我还非常喜爱日本作家石黑达昌的《冬至草》。”
这位生活在深圳的新生代科幻作家本职工作是一名忙碌的金融行业工作者。“我的工作与写作的直接关联其实并不大。”海漄随后解释道:“但它让我学会了自律,养成了有计划地做事的习惯。”
10月21日,获奖作家海漄在颁奖典礼后接受媒体采访。
“实际上,我每天阅读的时长并不固定,大致在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因为当我沉浸于文字时,阅读与写作往往交织在一起。”海漄说,工作日如果遇到特别繁忙或疲惫的日子,他可能会选择暂停。而在周末,他会投入更多时间。
海漄擅长创作历史题材科幻,代表作有《血灾》《龙骸》《走蛟》等。他透露,近期创作的作品就受到了福建土楼的启发,这种深具特色的传统建筑成为他故事的载体。
他此次获奖作品《时空画师》的灵感就来自于中国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在当代中国科幻创作的浪潮中,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故事的做法越来越受到创作者和读者的青睐。对于这一趋势,海漄表示,这并非一个刻意为之的选择,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他认为,作为中国人,中国的文化底色和社会特色深深地融入了他们的骨髓。“我们的文化和传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创作时只是将其呈现出来而已。”在过去,中国的科幻作品中往往充斥着对外国文化的仰望和模仿,但如今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的科幻作品开始更加自信地展现本土的文化和故事。
“怎样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海漄认为,人类的想象力,以及每个民族独有的文化和历史,是科幻作品的灵魂。“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中有着能够打动所有人的普世价值。”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科幻创作,不仅能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能让中国的科幻作品走向世界。
相关资讯
原创辰东《夜无疆》达成十万均订,会说话的肘子和那一只蚊子因病请假
这也是第22部达成十万均订的作品,也是第六部还在连载的十万均订作品,其他五部分别是宿命之环、高武纪元、谁让他修仙的、逼我重生是吧、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 这是一部写的还不错的斗破......
下篇:运动控制系统由什么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