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人类的永生梦想
来源:雪球App,作者: 积微陈著,(https://xueqiu.com/3293352184/197120790)
上学的时候非常喜欢在起点中文看小说,最常看的类型就有网游和科幻。小说中对于未来世界的网游是这样描述的:使用全息头盔或座舱进入游戏,通过脑电波和虹膜技术绑定身份,采用拟态技术将游戏中的感受反馈至大脑,再现真实的场景和五感,游戏中的货币和真实世界的货币打通。当时看小说的感觉是作者的脑洞真大,随着VR和AR技术的发展,小说中的场景逐渐变成了现实。
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头号玩家》的背景同样描述着这一场景,2045年,处于混乱和崩溃边缘的现实世界令人失望,人们将救赎的希望寄托于“绿洲”,一个虚拟游戏宇宙。人们只要戴上VR设备,就可以进入这个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繁华的都市,形象各异、光彩照人的玩家,而不同次元的影视游戏中的经典角色也可以在这里齐聚。就算你在现实中是一个挣扎在社会边缘的失败者,在“绿洲”里也依然可以成为超级英雄,再遥远的梦想都变得触手可及。
保守的观点认为,元宇宙是一款游戏,人的意识通过某种技术映射进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中开启新的人生。可是真的仅仅是一款游戏吗?当未来的技术可以将人的肉体和思维完全分开,当人的思维可以在游戏中永存,当感受可以百分百模拟,当虚幻和现实完全融合,从哲学的角度,元宇宙在某一天真的能实现人类永生的梦想。所谓的穿越不就是从一个游戏场景切换到另一个场景,每一个玩家都是自己游戏场景的主角。
元宇宙的建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现在的应用场景只是小儿科。从长远的角度看,要实现完整的元宇宙,需要以下几个技术方面的发展:
1、人工智能技术:元宇宙的世界观、天地的演变、运行逻辑的建立需要大脑。
2、区块链技术:经济体系、货币体系需要区块链技术的支持。
3、分布式存储技术:现在的HTTP传输协议不可能胜任元宇宙庞大的数据传输和存储。
4、虚拟现实技术:让梦想照进现实,VR/AR/MR/XR等技术需要更大的发展。
5、电子游戏技术:世界的运行引擎,以假乱真的3D技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现在的元宇宙还只是一个概念,当前的技术水平离构建中的元宇宙还太遥远,这也意味着这个话题会在未来不断的被提及,对股市来说,是个长久的热点。

科技观察丨全息技术的分类及应用
来源:雪球App,作者: 出新研究,(https://xueqiu.com/8555236930/226955173)
多年来,全息图在科幻小说中的热度不减。近几年,光学技术的进步让科幻小说的描述逐渐成为现实。
01
在现实生活中,全息图是由反映真实物体的光干扰产生的虚拟三维图像。全息图保留了原始物体的深度、视差和其他属性。这是一种复杂的技术概念,能够全面展示极具视觉吸引力的产品。
简单地说,全息技术由反射真实物理物体的干涉光束产生的三维图像。不同于传统的三维投影,全息技术可以用肉眼看到。
与增强现实眼镜和物理光学显示器,这两种方式产生的全息图效果也不同。
最常见的和可识别的典型全息图的例子是 HoloLens。2015年,成为第一家推出HoloLens全息眼镜的公司,这项技术在今天被广泛应用于创建增强现实场景。
使用HoloLens创建全息图,内容创建者通过HoloStudio软件从其他服务中导入模型或在a page的帮助下创建3D对象。简而言之,用户可以使用HoloLens来创建复杂的虚拟对象。这些物体可以通过使用虚拟现实眼镜叠加在周围世界的图像上。
在HoloLens中,你看到的不是幻想中的恐龙,而是一个虚拟的工作空间,一个教育办公室或一个与同事的虚拟会议。HoloLens通过将AR对象与用于工作和娱乐的传统程序连接起来,使这一点成为可能。
1947年,丹尼斯·加伯,一名匈牙利裔英国物理学家,在研究电子显微镜的同时发展了今天的现代全息理论。然而,直到1960年激光的出现,光学全息技术才真正取得进展,但是,激光发出的强有力的光只维持几纳秒。
第一个基于激光的人类全息图是在1967年创造的,它为其他应用铺平了道路,也让全息图获得了高速发展。
全息图通过激光记录3D物体,然后尽可能精确地还原,以匹配原始记录的物体。当通过激光照射时,全息图能够形成物体精确的3D克隆并复制其特征。
为了产生一幅精确的全息图,必须协调两种光波的运动——一种参考波和一种物波。两者都是通过分离激光束形成的。
参考波由光源直接产生,物体波由被记录物体反射,也有一个感光板上的暗条纹“印记”,这取决于电磁能量(干扰)的分布。
02
全息技术的使用方式多种多样,横跨几个行业。下面列出了一些最受欢迎的例子:
首次使用5G技术进行全息通话。为了使这次全息通话获得圆满成功,两方在技术方面都做了充足的准备。最后,这次全息通话不仅获得了成功,而且还准确地传达了用户的情绪和手势。
获奖者、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Karl Wieman受邀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演讲,借助全息投影技术,Karl教授在美国就完成了演讲。
2013年,伦敦圣乔治大学引进了全息图能展示人体器官。该演示展示了四米长的肾脏、头骨和身体其他部位的三维图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体构造,拥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2017年,来自慕尼黑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空间三维全息图,用的是无线网络路由器研究中描述的方法,允许通过显示周围的对象来创建场所的副本。这项技术可以用来寻找和营救被困在雪崩或倒塌建筑物中的受害者。
产品全息图是一种新的营销手段,能够全方位展示产品的全貌,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在全息图的帮助下,用户可以放大产品的3D副本,并从各个侧面详细观看产品的信息,用户可以十分便捷快速地找到他们想要购买产品的全部细节。
在2017年伦敦的EPIC 5.0展览的闭幕会上出现了埃里克·普里兹的脸部全息图,这位法国流行DJ的表演伴随着令人印象深刻的激光表演。晚会结束时,300多束激光形成了DJ头部的立体全息图。从那时起,DJ的节目总是伴随着利用全息图创造独特的氛围。
2012年,数字领域工作室利用视觉特效重现好莱坞经典影星的形象。一个经典的案例是把Tupac Shakur作为一个特殊的3D全息图重现,通过使用演员和替身,他们创作了一个逼真的数字化身。2014年,Tupac的数字化身出现在科切拉音乐节上。
与Tupac或任何其他体育项目(如创建虚拟历史博物馆)一样,制作全息图需要额外的规划和协调。创建3D模型、动画动作和合成真实的声音并非易事。在后者的情况下,Respeecher可以减少成本和时间跨度去再现一个真实的声音。
换句话说,我们不仅可以把Tupac的声音从过去带回来,还可以创造原汁原味的内容,就像歌手还在我们身边一样。这种技术在国内也开始频繁出现,通过全息技术再现邓丽君的形象,甚至可以进一步生成新的歌曲和舞台。
03
全息技术的未来在人工智能、数字人类技术和语音克隆。全球计算能力的持续增长将允许数字化人体模型的创建,这些模型将以不断加快的速度呈现,它们越来越难以与真实的人体模型区分开来。
反过来,全息技术的发展将导致其越来越多的可用性和便携性。想象一下,全息内容有一天也能像流媒体内容一样普及:全息电影院、全息剧场、音乐表演。
增强现实将不再需要佩戴特殊的眼镜,可以直接融入景观对象。我们可以想象,随着技术的进化步伐不断加快,我们的城市和生活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进入科幻小说的世界?微软全息透镜试戴感受全揭秘
下面是微软全息透镜HoloLens试戴者的感受,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
我在第一次用微软全息透镜(HoloLens)这个增强现实的头饰之后感到对这个设备充满希望,感谢所有努力开发它的微软工作人员。但同时,有关它爆出的新闻事件也让我更全面地了解了它。
以下是我戴它之后得出的5个主要感受:
在我简单地试戴之后,我发现了它虽然很大但戴着还蛮舒服,而且一点也没让我讨厌它(虽然我已经戴着副眼镜)。总之就是如果有必要长时间戴着它,我也能接受,因为微软的设计是把它戴在头顶而不是鼻梁上。
不过,微软的全息透镜的阴影目镜让我感觉在我醒着的每一分钟都不想戴着它,这玩意虽然使用起来舒服但是只有在需要看全息图的时候作为个便携设备来用,一般没事的时候谁戴就是傻。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可以在下班后放松的时候戴上它,但是跟其他人一起吃晚餐的时候肯定会把它摘下来。
这个跟谷歌眼镜哟偶很大区别,谷歌眼镜本身就努力想要让这个设备成为日常、无论何地都能戴的东西。当然,我们也没看到多少人戴着谷歌眼镜晃来晃去,所以微软的初衷找的还是对的。
2. 没人知道HoloLens的APP是什么样子
听一些为微软的HoloLens设计相关APP的合作搭档说,他们还在通过实验和犯错来找适合这个产品的最佳界面。这句话听起来有道理,因为在没有人做出这样的产品之前,任何人的设计会不会有效都得通过大量实验来决定。
我在4月30号的演示会上跟一个HoloLens的团队成员聊过,他说微软自己也做了大把客户测试来看看在这个平台上做什么APP最可行。最终结果出来之后会生成文字档案供开发者(包括人机界面指导方针),参考其提示和建议来做尽可能最好的全息APP。
到目前为止,有些开发商已经摸到了一点头脑。平视显示器可以让用户近距离看到他们视野范围内的东西,并不像别的显示器让人觉得超然于世界之外。不过没有操作菜单可能会不好,但开发商想出了一个弥补的办法:用语音命令调出界面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