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十大少妇出轨的经典文学作品
1.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英国作家 D.H.劳伦斯的这部作品曾被列为禁书。故事中,女主人公康妮出生于上流社会,丈夫福德·查泰莱因战争受伤下半身永久瘫痪。康妮在无性婚姻中感到空虚、躁动,后来与庄园看守人米尔斯产生了感情,并多次发生关系。
2. 《安娜·卡列尼娜》: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这部巨作,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位优雅高贵的已婚少妇。她在婚姻生活中感到压抑和无趣,遇到沃伦斯基后,陷入了热烈的爱情之中,毅然选择出轨。这一行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安娜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3. 《包法利夫人》:法国作家福楼拜的这部小说,主角爱玛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对当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不满意,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她先后与多个男人偷情,最终积债如山,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尽。这部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以及人性的弱点。
4. 《红与黑》: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这部作品中,市长夫人德·雷纳尔夫人是一个少妇形象。她原本过着平静的生活,但于连的出现打破了她的平静。于连的年轻、聪明和野心吸引了她,她逐渐爱上了于连,并与他有了一段禁忌的感情。
5. 《水浒传》:中国古典小说,潘金莲是其中的一个经典人物形象。她是武大郎的妻子,但她嫌弃武大郎的外貌和性格,与西门庆私通。这一情节是小说中的重要支线,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面。
6. 《苔丝》: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这部作品中,苔丝在经历了一系列悲惨遭遇后,无奈成为了亚雷克的情妇。虽然苔丝的情况与传统意义上的少妇出轨有所不同,但她在已有婚姻承诺(尽管是被迫的)的情况下与他人有了亲密关系,也可从一定程度上归为此类。
7. 《卡门》:法国作家梅里美的这部小说中,卡门是一个野性、自由的女性。她在已经有丈夫的情况下,与唐·何塞产生了感情纠葛。卡门的行为不受传统道德的束缚,她追求自己的爱情和自由,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8.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这部作品中,汤姆的妻子黛西在婚后与盖茨比有着暧昧的关系。黛西是一个美丽、富有但又空虚的女人,她的出轨行为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道德沦丧和人们对金钱、欲望的追求。
9. 《玩偶之家》:挪威作家亨利克·易卜生的这部戏剧作品中,娜拉在发现丈夫的虚伪和自私后,开始觉醒并反抗。在这个过程中,她与另一个男人有了一些情感上的交流,虽然没有明确的出轨行为,但这种情感上的游离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对婚姻的背叛。
10. 《广岛之恋》: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这部作品,以二战时期的广岛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法国女演员与一个日本男人之间短暂而热烈的爱情。虽然女主人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少妇,但她在已有恋人的情况下与日本男人发生了感情,这种情感上的越轨也可与少妇出轨的主题相呼应。

原创俄国:十大经典文学名著
1.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的这部巨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书中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它展现了俄国人民在战争中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也探讨了人性、爱情、家庭等诸多主题。
2. 《安娜·卡列尼娜》:同样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小说通过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卧轨自杀的悲剧,以及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3. 《卡拉马佐夫兄弟》: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部作品围绕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之间的尖锐冲突展开,展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是陀氏一生思想哲学的总结,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4.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部小说讲述了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为了证明自己有铲除罪恶的能力,用斧头砍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而后内心备受道德谴责的故事。作品深入剖析了人性的善恶,对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5. 《叶甫盖尼·奥涅金》:这是普希金最伟大、影响最深远、读者也最多的作品。它以优美的韵律和严肃的主题深刻反映俄国十九世纪初叶的现实,通过男主人公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故事,传达了诗人对现实人生的看法以及对人类本性的观察与了解,被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誉为“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有人民性的作品”。
6. 《死魂灵》:尼古拉·果戈理的这部作品以沙皇时代晚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假装官员的人从一个庄园到另一个庄园,买卖死去农奴骗取大笔押金的故事。小说以幽默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丑恶现象和农奴制的腐朽。
7.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契诃夫的中短篇小说题材广泛,几乎触及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他的作品或嘲弄官场人生,或调侃人生闹剧,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同时,他又以大爱者的胸怀包容着、理解着笔下的小人物,准确细致地讲述着他们的故事。
8. 《大师和玛格丽特》: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的这部作品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将现实与神话融为一体,讲述了身为撒旦化身的沃兰德教授和一个名叫约书亚(实为耶稣)的人的故事,揭示了惩恶扬善等主题。
9. 《静静的顿河》:米哈依尔·肖洛霍夫的这部作品以哥萨克人应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后来革命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顿河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变迁,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俄罗斯不同民族和种族群体的视角。
10. 《日瓦戈医生》: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这部作品以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医生日瓦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经历为主线,描写了他在沙皇军队供职、经历俄国革命等一系列事件后的生活变化和内心感受,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思想变化。
盘点莫言十部经典作品关注文学意义超越获奖之争
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1864~1931)瑞典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荒原与爱情》、《秋天的号角》等。1931年作品《荒原和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现代喜剧》三部曲和剧本《银匣》等。1932年作品《有产者》获诺贝尔文学奖。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落叶》,短篇小说《安东诺夫的苹果》、《松树》、《新路》,中篇小说《乡村》等。1933年作品《米佳的爱》获诺贝尔文学奖。
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意大利说家、戏剧家。一生创作了40多部剧本。主要剧作有《诚实的快乐》、《六个寻找剧作者的角色》、《亨利四世》、《寻找自我》等。1934年作品《寻找自我》获诺贝尔文学奖。
尤金·奥尼尔(1888~1953)美国剧作家。主要剧作有《天边外》、《安娜·克利斯蒂》、《无穷的岁月》和自专性剧作《长夜漫漫路迢迢》等。1936年作品《天边外》获诺贝尔文学奖。
罗杰·马丁·杜·加尔(1881~1958)法国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蒂伯一家》8卷:《灰色笔记本》《教养院》《美好的季节》《诊断》《小妹妹》《父亲的死》《1914年夏天》《结尾》等。1937 年作品《蒂伯—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
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地的房子》三部曲:《大地》《儿子们》《分家》《母亲》《爱国者》《龙种》等。1938年作品《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1888~1964)芬兰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神圣的贫困》、《少女西丽亚》、《夏夜的人们》等。1939年作品《少女西丽亚》获诺贝尔文学奖。
*1940年-1943年未颁奖。
约翰内斯·威廉·扬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长篇系列小说《漫长的旅行》:《冰河》《船》《失去的天国》《诺尼亚·葛斯特》《奇姆利人远征》和《哥伦布》;诗集《世界的光明》、《日德兰之风》等。1944年作品《漫长的旅行》获诺贝尔文学奖。
列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智利诗人。主要作品有《死的十四行诗》,诗集《绝望》、《柔情》、《有刺的树》、《葡萄区榨机》等。1945年作品《柔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克努尔普》、《德米尔》、《席特哈尔塔》、《荒原狼》等。1946年作品《荒原狼》获诺贝尔文学奖。
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评论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梵蒂冈的地窖》、《窄门》、《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1947年作品《田园交响曲》获诺贝尔文学奖。
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英美诗人、剧作家、批评家。主要作品有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四个四重奏》;论著《传统与个人才能》、《批评的功能》、《诗与批评的效用》等。1948年作品《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
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等。1949年作品《我弥留之际》获诺贝尔文学奖。
亚瑟·威廉·罗素(1872~1970)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主要作品有《数学原理》、《哲学问题》、《教育与社会秩序》等。1950年作品《哲学—数学—文学》获诺贝尔文学奖。
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1891~1974)瑞典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天才》;剧本《疯人院里的仲夏夜之梦》;小说《侏儒》、《大盗巴拉巴》等。1951年作品《大盗巴拉巴》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里亚克 F. Mauriac 法国作家。小说:《黛莱丝·苔斯盖鲁》。戏剧方面,莫里亚克发表有《阿斯摩泰》、《不为人爱的人们》、《地上的火焰》等剧本。还写有回忆录《内心回忆录》、《内心回忆新录》和《政治回忆录》等。1952年凭借《爱的荒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传记作家。曾任英国首相。主要作品有《马拉坎德远征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等。 1952年作品《不需要的战争》获诺贝尔文学奖 。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尔鸣》、《老人与海》等。1954年作品《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内斯斯(1902~)冰岛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沙尔卡·瓦尔卡》、《独立的人们》、《世界之光》、长篇历史小说3卷《冰岛钟声》等。1955年作品《渔家女》获诺贝尔文学奖。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1881~1958)西班牙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诗韵集》、《悲哀的咏叹调》;散文集《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长诗《空间》等。1956年作品《悲哀的咏叹调》获诺贝尔文学奖。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法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误会》、《正义》;小说《局外人》、《鼠疫》;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等。1957年作品《局外人·鼠疫》获诺贝尔文学奖。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苏联俄罗斯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在街上》、《生活啊,我的姊姊》、《主题与变奏》;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等。1958年作品《日瓦戈医生》获诺贝尔文学奖。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1901~1968)意大利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水与土》、《消逝的笛音》、《瞬息间是夜晚》和《日复一日》等。1959年作品《水与土》获诺贝尔文学奖。
圣.琼.佩斯 Saint-John Perse 法国作家。1960年凭借《蓝色恋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