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非常可惜的三部小说,本能成经典中的经典,却都只写了一半
那个男孩子没有不想锄强扶弱、匡扶正义,美人在侧。古龙和金庸两位小说家,用充满想象力的笔触,创造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金庸小说的男主角,清一色从小人物,一步步努力成为大侠。风格多变,男主角几乎出场就是高手,少了从小人物蜕变的过程。也许是这个原因,
也许古龙的小说也没有金庸小说影响更大,但是他的文学成就是大部分人无法企及的。因为古龙的存在,武侠小说得以被称为经典文学。他的小说元素丰富,戏剧、诗歌、推理等元素融合风格,还融合了中外经典元素。古龙的武侠小说绝不是看个爽,是值得反复阅读的文学著作。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古龙写了那么多小说,其中有三部经典小说后半部分是其他人代笔的。这三部小说分别是《大旗英雄传》、《圆月弯刀》和《名剑风流》。从小说影响力来说,《》是最大的,它和武林外史》、《绝代双骄》、《浣花洗剑录》并称为“古龙四大名著”。但是观众最熟悉的是《圆月弯刀》,因为这部剧有古天乐的参演。
早年间,武侠小说作家经常相互帮忙代笔,不算稀奇事情。古龙早年也当过其他人的代笔呢。古龙去世得太早了,作品也不算多,如今在其他找古龙代笔,成为古龙迷最爱的事情。不少出版商看到了商机,竞相出版号称古龙代笔的小说。古龙会给其他人代笔写小说,背后原因挺无奈的。他写小说走红赚了不少钱,耐不住性子写小说,经常出入歌舞团,导致小说不能按时交稿,出版商没办法,只能找其他人接稿。这就有了古龙小说由其他人代写局面。
古龙这样的行为遭到武侠出版商的抵制,大家约定不给古龙出版小说,这下古龙是想写小说都没得写了。因为出版社的地址,古龙的生活陷入困顿,他不得不借稿给其他人代笔。其中最夸张的要数卧龙生的《素手劫》,卧龙生写了5万字后,后面10万字都是古龙写的,占据小说篇幅三分之二。《素手劫》说是古龙写的都不为过了。
古龙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自己的小说也找其他人续写了,其中最让人可惜的就是《》了,这部小说除了古龙迷,大部分都没听说过。其实这部小说开头挺吸引人的,《名剑风流》以凶杀案开头,古龙最擅长在小说中融合悬疑元素。男主角俞佩玉的父亲一开场就被杀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出现一个和父亲一模一样的男人。父亲死了吗?还是有人易容?还是父亲没有死?古龙给观众留下一连串的问号。
最那个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假父亲”逼迫男主角俞佩玉认他作亲生父亲。俞佩玉当然不肯了,他相信父亲已经死了,也许还和这个“假父亲”有关。俞佩玉不愿意屈从,换来的是一连串的追杀。如此炫酷又充满意外的开场,让书迷充满了期待。可惜古龙在写到俞佩快了解真相时就停笔,后面是其他人代笔写的,构思情节完全比不上古龙前面的巧思。如果古龙全部写完的话,《名剑风流》绝对不是现在的影响力。
古龙还有一部找人代写的小说《大旗英雄传》。这部小说以铁血大旗门和中原五福联盟的仇恨为主线,男主人公铁中棠作为大旗门传人,他的人物就是化解两个恩派的恩怨。铁中棠机智聪明,武功高强,充满侠义精神,可以说是最完美的武侠男主了。这部小说虽然经典,但是结局却引来不少争议。
当然《大旗英雄传》的结局不是古龙写的,而是代笔小说家写的。小说大结局,男主角铁中棠被困在石洞中,下落不明。两大门派的恩怨也没有解决,双方依旧缠斗下去。按照现在的说法,这是一个彻底的悲剧结尾。男主角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多少让人难以接受。对于喜欢这部小说的人来说,却是一个惊喜,谁说结局一定要圆圆满满呢?
古龙的《圆月弯刀》后面也找人代笔了。小说中男主角的设定还是挺不一样的,是当时少有亦正亦邪的角色。小说还融合了神怪鬼狐,实属少见。这部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后,由古天乐和梁小冰出演,因此名气还算比较大。如果古龙不找其他人代笔的话,这三部经典的小说,会更经典的,可惜他只写了一半。

《大地飞鹰》极具悬念和惊魂,虽有可取之处,但难掩古龙的疲态
1976年古龙创作了三部小说,《白玉老虎》、《漂泊英雄传》、《大地飞鹰》,此时的古龙已经到达他成功的巅峰,创作已经略显疲态。
很多人说,古龙的创作衰退的标志就是《白玉老虎》。
纵观古龙之前的作品,不管是《大人物》、《九月鹰飞》、《天涯明月刀》、《边城浪子》,还是《萧十一郎》、《孔雀翎》、《七杀手》、《长生剑》等,虽有有的作品也有不尽如意的地方,但是都是干净利落,生气勃勃。
然而到了《白玉老虎》,行文拖沓,语言繁杂,缺乏之前的爽气,仅仅一个开头,就写了60万字,这对一个成名已久的武侠小说作家来说,是不能容忍的,拖沓和繁杂让古龙自己也变得烦躁。
本来《白玉老虎》设计了很好的想法和构思,然而古龙最终没有完成他的想法,甚至变得有些气馁,甚至浮躁。
这直接影响了《大地飞鹰》的创作。
古龙在《大地飞鹰》中借剑客之口说:
一个剑客到了他的巅峰时,他的生活往往也到了终结。
这句话似乎是一种自我感慨,因为这句话,有人表示此时古龙坚强的内心已开始动摇了。
直接表现是设计好情节和构思的《漂泊英雄传》,直接让温玉代笔了。
这从很大程度是说明,古龙开始进入创作的衰退期,不能说是江郎才尽,只是力不从心了。
古龙是个坚强的人,是个不轻易认输的人,他能感觉到自己的疲态。
想挽回下滑的颓势,就要用心创作。
于是他比较用心地创作《大地飞鹰》。
古龙绞尽脑汁想出奇招,把小说的主人公写到沙漠、西藏这样的神秘而遥远的地方去,也是想借助于旧派武侠小说惯用的伎俩,地理和风俗人情的奇异神秘来吸引读者。
小说的情节和故事写得越来越离奇和诡异,越来越重视在噱头和花招上下功夫。
这在古龙创作的鼎盛时期是没有的事,是极难想象的。
因为古龙的成功靠得是他天才的独特语言,和对人性的深刻刻画,并不是靠这些花招或者说噱头取胜的。
这段时间古龙爱谈《惊魂六记》,不少作品有美国电影《步步惊魂》的影子。
《大地飞鹰》一开始就写“猫盗”,思维方式开始进入“惊魂”模式。
到最后,“猫盗”也不是神灵和魔鬼,还是人为所扮。正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一样,渲染的无限恐怖,无论是妖是狐,最终还是人性在作怪。
古龙擅长制造气氛,他一开始就把气氛制造的很到位,把“猫盗”写得好像真的是传说中的神怪妖精。
这种写法确实很能抓住读者,极具“惊魂”和悬念。
鹰在盘旋,盘旋在艳蓝的穹苍下,在等着食他的尸。
在生存已受到威胁时,在这种威胁已到达某种极限时,一个人和一只鹰并没有什么分别,同样都会为了保全自己而伤害别人。他很想跃起去抓这只鹰,很想找个石块将这只鹰击落,平时这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是现在他已精疲力竭,连手都很难抬起来。江湖中的朋友如果知道他已经快死了,一定有很多人会觉得很惊奇,很悲伤,很惋惜,一定也有很多人会觉得很愉快。
《大地飞鹰》中的主角小方的行为方式,与古龙次年写《圆月弯刀》的丁鹏,《碧血洗银枪》的马如龙,也是一种思维上的连贯性。
小方“因为自已活着很愉快,也希望别人能愉快些”,这种独特的新型人物是《欢乐英雄》的承接。
小方说:“我正反都要死了,这把剑迟早总是你的,我为什么不早点送给你,让你也愉快些”。
这和丁鹏临死前,反正要死,不如代青青挨一剑的行为是极相似的。
小方把沙漠中比黄金还珍贵的水送给垂死的敌人喝,这种仁慈和怜悯与《欢乐英雄》的郭大路又是一模一样。
“人的尊严,人的良知和同情,都是他抛不开,忘不了的”。
这是对生命的爱和肯定,也是孔孟所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大丈夫的光明正大的魅力。
正因为这种闪光的人性魅力,让《大地飞鹰》还有不少可取之处,再一次展示了古龙无可替代的思维天赋和独到卓越的行文天赋。
然而综观全书,这部小说看不到太多文藻修饰、也没有刺激紧张的情节,甚至连人物的名字都像菜市场捡来的,什么“要命的小方”,跟“愤怒的小鸟”没什么差别啊。
所以说《大地飞鹰》这部小说,水准和古龙巅峰期的作品相比,明显下降了不少。
所以《大地飞鹰》有了精彩的开头,后面却多是水分和拖沓、松弛、散漫,芜杂繁琐,信笔任之,没能逃掉虎头蛇尾的“命运”,难掩古龙创作衰退期的疲态。
古龙非常可惜的三本小说,本可成为经典,可惜没写完他就不写了
古龙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在武侠三大家中,他是年纪最小的一位,也是成名最晚的一位。可是作为晚辈的古龙,却最终凭借才华和经典的作品,与金庸、梁羽生齐名,并且最终的成就仅次于金庸,可见古龙的确有过人之处。
古龙在1960年发表第一本武侠小说《苍穹神剑》的时候,梁羽生已经在武侠界写了六年武侠小说,金庸也写了有五年的小说了,并且他们的作品都深受读者喜欢。除了金庸、梁羽生之外,还有台湾武侠界的三剑客司马翎、诸葛青云、卧龙生等人,也都小有名气。
在这样高手如云,人才辈出的武侠界,想要分一杯羹,谈何容易。不出所料,古龙的第一本武侠小说便以失败告终。作品质量不过关,没有新意,模仿金庸等名家,这样东拼西凑的小说,自然让读者没有兴趣。多年后古龙谈及自己的处女作时,也跟坦诚:“《苍穹神剑》是一本破书、烂书,写它就是为了赚钱的。”
第一本小说失败后,古龙并不气馁,也无退路,只能继续在侠探讨生活。随着《失魂引》、《残金缺玉》、《护花铃》等作品的出现,古龙仿佛从模仿借鉴中渐渐摸索到了自己的风格。及至古龙中期四大名著《绝代双骄》、《武林外史》、《大旗英雄传》、《浣花洗剑录》等作品出现后,古龙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多年的实战经验,在失败中摸索,在探索中改进,在改进中形成独有的风格,古龙终于凭借《楚留香传奇》、《多情剑客无情剑》红到发紫,从此楚留香、李寻欢成为古龙笔下经典角色的代表,武侠世界的符号。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巅峰时期的古龙,经典作品层出不穷,无论是《陆小凤系列》还是《小李飞刀》系列,都是经典之作,极具观赏性。直到古龙1985年驾鹤西去,他一共写了70余本武侠小说。在这些小说中,有的质量奇高,有的却很一般,也有的本可以成为经典,却因为古龙半途而废,导致前功尽弃。
《大旗英雄传》是古龙中期的四大名著之一,能够跻身古龙的中期四大名著中,可见这部作品的质量是很高的。只可惜,这部作品,是中期四大名著中完成度最低的一部。
严格来说,只有开头,没有结尾,书只是写了一半,变直接结尾了,搞得人莫名其妙。到处找下半部分,却一直找不到,原来古龙并没有写下半部。学成一身绝世神功的铁中棠,被困在石洞里,生死不明。
古龙这样的做法,真的让人接受不了。正如厨师烧菜,一道美味的菜肴,刚放到锅里翻炒了几下,便盛出来了。满心期待想等熟了好好品尝呢,结果却是半生不熟,这还如何下咽?
一提到《名剑风流》就特别郁闷,这部作品构思真的很玄奇,有很大的看点。古龙费尽心思,铺垫、伏笔、引线,就是想写出一部惊艳作品。
为此,他的确花费了不少的心血。里面出场的人物一个比一个牛,一个比一个让人难忘,高手云集,全部因为男主角的父亲被杀而围绕着男主角报仇打转,紧凑、刺激、饱满。只可惜写到男主角俞佩玉带着墨玉夫人的阎王债和报恩牌时,故事的可看性急转直下。
原来古龙自己将笔杆子扔了,不写了。交给了乔奇代笔,乔奇也想尽快脱身,所以接手后让一众反派直接上场摊牌,跟男主角火并。看的是爽,但是前面费尽心思的铺陈全都白费了,而且很多人物结局也没提,写着写着写丢了,实在是难以接受。
《圆月弯刀》初看之下,给我的感觉很有金庸的风格,当然了这只是表象。古龙之所以按照传统的武侠套路来写,是故意为之的。
他在下一盘棋,一盘很大的棋。以狐仙传说入手,赋予女主角神怪之能,让男主角拥有两次奇遇,并且在魔刀大成后,重返中原,挑战各大门派高手,并与谢晓峰一战,这样的安排极具看点,对读者有极大的吸引力。
毕竟谢晓峰是剑神,而丁鹏用的是魔刀,一个是江湖中有名的三少爷,一个是江湖中因崛起的刀神,剑神刀神的一战,胜败如何?会对江湖的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一切的谜团,古龙并没有揭开,读者也没有看到谢晓峰与丁鹏的比试。古龙就讲笔杆子交给司马紫烟了,司马紫烟倒是写了丁鹏与谢晓峰一战,写得还不错,可是比试以后的情节就非常难看了。若是古龙写下去,必定不会是这个样子。只可惜古龙只写了是十一个章节,占全书的一半都不到,实在可惜。
相关资讯
古龙最为可惜的四本小说,本可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却被他自己毁掉
读古龙的小说,是一种享受。古龙用他那独有的视角,构建了一个个风格迥异的江湖,天纵才华,令人钦佩。读古龙的小说,又是一种折磨。古龙的小说,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