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泽维尔梅斯特、李云迪,三大音乐男神即将打卡上海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19/20演出季即将在今年9月拉开序幕,本次演出季东艺将会迎来三位世界级音乐男神——9月6日美国 “古典乐坛超级明星”约舒阿·贝尔小提琴演奏会、10月11日的法国竖琴大师泽维尔·德·梅斯特和12月3日钢琴家李云迪独奏音乐会,他们将以多部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为上海观众献上璀璨夺目的古典之夜。
C位出道的“帕格尼尼”,音乐鬼才再释经典名作
素有“现代帕格尼尼”之称的小提琴演奏家约舒阿· 贝尔,除却拥有魔鬼般的技艺之外,还天生一副天使的面孔,他俊美的外形和清新的气质,让世界各地的乐迷们为之倾心。《纽约时报》《人物周刊》更是把他评为“世界50位最有魅力的人”。当然他的魅力远远不止体现在迷倒万千少女的颜值上。
贝尔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5岁便开始学琴并展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作为一位拥有超过30年职业生涯的独奏家、室内乐演奏家、唱片艺术家和指挥家,他不安分的好奇心、激情和对音乐多面的兴趣在世界古典乐界几乎无人能及。他手持着一把超过300年历史的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在音色表达与细腻层次的演绎上到达了极致。贝尔一方面喜欢古典音乐里不主张自溺情绪的成分,另一方面,他并不拘泥于所谓“纯正”的演绎,他认为,诠释任何一首古典音乐作品,本身都是重叙故事的过程,是私人化的、有个性的、有生命力的。
作为索尼古典的独家签约艺术家,贝尔录制的40多张专辑获得过格莱美奖、水星奖、留声机奖、回声古典音乐奖、艾弗里·费舍奖以及虚拟现实领域(VR)的卢米埃尔奖。影视配乐中也多见贝尔的身影,电影《红色小提琴》斩获奥斯卡最佳配乐奖,影片中的小提琴流传了三个世纪,经历5个不同的灵魂,而现实中贝尔手中的“红色小提琴”,在失窃半个多世纪后,偶然辗转到贝尔手中,他直觉“与琴合为一体,这把琴仿佛就是为我而生的”。张艺谋电影《金陵十三钗》中,贝尔独出心裁的东方式的小提琴演绎与秦淮小曲缠绵交织,将一座城池的命运与恢弘的战争背景融合得恰如其分。
从2005年起至今,约舒阿·贝尔曾两度踏足东艺,每一次的演出过后给观众留下的都是回味无穷的震撼。2019年贝尔将用贝多芬、格里格和普罗科菲耶夫的三首小提琴经典名作谱写新的艺术篇章。9月6日,让我们齐聚东艺,与这位实力与颜值兼具的古典巨星共同续写一段传奇佳话。
一代大师重赋竖琴新生,琴、板和鸣充盈上海舞台
随后于2019年10月11日登上东艺舞台的是法国竖琴大师泽维尔·德·梅斯特。梅斯特1973年出生于法国土伦,九岁学习竖琴,拜师于波霍和米歇尔大师门下,与竖琴名家萨巴列塔师出同门,在25岁的时候成为了第一位加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法国音乐家。1998年,梅斯特一举拿下第四届美国国际竖琴大赛的金牌,更赢得了“ 法国竖琴王子“的美名。多年来,梅斯特变幻莫测充满创意的演绎风格风靡全世界乐坛,竖琴那柔美的音色在他细腻的指尖流淌,捕获了世界无数乐迷的心。“演奏家必须要掌握所有竖琴的技术难点,这样演奏时才会令人觉得轻而易举。然后你要忘记竖琴其实是如此复杂的。”
竖琴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希腊神话中由阿波罗主管,旋律有如天籁,最早于18世界就运用于歌剧表演艺术中,而现代竖琴演奏大多在交响乐中作画龙点睛之用。但梅斯特将其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他从乐队或别的独奏乐器的经典曲目中改编而成独一无二的竖琴独奏曲,如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德彪西的《月光》、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等等。通过对于传统曲目的改编和演绎,梅斯特让竖琴独特的色彩得以发挥,变幻出无限可能性,也使得竖琴真正成为一件独奏乐器闪耀在音乐厅内。也许有人会说用竖琴来演奏钢琴奏鸣曲有些奇怪,但梅斯特认为“莫扎特当年所写的钢琴曲是为古钢琴所写而不是现代大钢琴,竖琴的声音与古钢琴更为接近,音色十分美妙,因此用竖琴演奏莫扎特再合适不过。”
10月11日当晚的演出中,泽维尔·德·梅斯特将会用五首西班牙小夜曲向观众展示别具一格的竖琴魅力。值得一提的是,来自西班牙的国宝级弗拉明戈响板女王卢塞洛·特纳也将亲临现场助阵本场音乐会,并将响板这种弗拉明戈的特色乐器融入大型音乐会中。整场演出竖琴与响板相互交融,仿佛轻柔与热情的邂逅。在东艺的舞台上梅斯特与特纳将用音乐临摹出如同西班牙小镇般怡然自得的一幕幕情景。
“钢琴王子”携肖邦再度归来,演绎浪漫主义钢琴巨作
李云迪可以说是上海观众的老朋友了,数年来李云迪几乎都会定期来访东艺,作为中国钢琴家在东艺2019年度独奏音乐会的收官之作,12月3日的这场表演值得我们翘首以盼。2000年,18岁的李云迪夺得已经空缺15年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成为开赛以来最年轻的金奖得主和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古典乐评界称赞他的演奏独树一帜,优雅高贵又极富诗意,堪称当代最浪漫最诗意的国际钢琴大师。他被国际媒体誉为“钢琴王子” “中国的肖邦”,而他似邻家男孩一般的帅气外形更成为媒体和粉丝推崇的理由。
尽管受到媒体和乐迷的疯狂追捧,李云迪依旧内敛、谦逊,他说他自己并不是一个天才。七岁离开家乡到经济特区深圳学钢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李云迪终于有机会走上了钢琴之路。九岁时,李云迪就要每晚聆听肖邦的磁带入睡,他将肖邦视为音乐道路上一路走来最亲密的朋友并且融入生命与血液。“我希望自己能够借鉴肖邦作品,把对本民族的感情融入演奏和未来作品中去。”但李云迪同时也希望自己不要一直被冠以“肖邦式”的固定标签,艺术是永远在创新和突破的,他从来都是“仅仅是李云迪的李云迪”。
头戴着肖邦世界冠军的头衔和无数光环,李云迪的每一步举动都会受到舆论关注。自2015年起,李云迪在世界巡演之余,参加了国内的众多综艺,从优雅的钢琴家身份跳脱为一代综艺大咖。面对很多人的不解,李云迪依然云淡风轻 “丰富我的世界才能让音乐更丰满”。21世纪听众是综合性的听众,而古典音乐对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晦涩难懂,在这种大环境下李云迪认为“娱乐”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传承古典音乐。他尝试着用自己的感染力将古典音乐变成时下年轻人热衷的一种音乐类别,与周杰伦的合作更是将李云迪与新一代的听众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如同蒙着面唱歌的李云迪,所有人们所看不透的音乐家的世界只能留待时间去解答。
从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波兰“钢琴诗人”肖邦的《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到俄派“最后的浪漫主义”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12月3日音乐会上李云迪将为观众倾情献上四首浪漫主义钢琴巨作。四首作品在各自演绎的风格及处理上均有差异,极度考验钢琴家对曲目的综合把握能力和演奏技巧,不知这一次的李云迪,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与突破呢?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改编自“侦探女王”阿加莎巨作两部经典推理剧下周登陆琴台
湖北日报讯(记者农新瑜、通讯员周媛媛)从武汉琴台大剧院获悉,改编自英国侦探小说大师阿加莎·克里斯蒂传世经典原作的两部推理剧——话剧《捕鼠器》和《谋杀启事》中文版,将于下周登陆江城与湖北观众见面。其中《捕鼠器》将于7月1日晚、《谋杀启事》将于7月2日晚分别在琴台大剧院上演。
阿加莎·克里斯蒂,英国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三大推理文学大师之一。代表作品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尼罗河谋杀案》等。1971年获女爵士封号,后被英国女王授予“侦探女王”桂冠。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统计,阿加莎是人类史上最畅销的作家之一,其80余部著作被翻译成超过百种语言,总销量突破20亿册。
即将来汉上演的两部阿加莎经典巨作中文版,由上海现代人剧社制作演出。其中《捕鼠器》(THE MOUSETRAP)自诞生以来,各种版本不间断上演超过半个世纪,被誉为“全球有史以来连续上演时间最长的舞台剧”。该剧讲述的是1948年冬某天下午,伦敦发生了一起凶杀案,现场线索表明杀人犯已逃往蒙克斯威尔。就在当日傍晚,在刚刚开业的蒙克斯威尔旅馆里,年轻的雷斯顿夫妇迎来了5位奇怪的客人。凶手在其中吗?危险还存在吗?精彩剧情随之展开,真相逐渐显现。
另一部《谋杀启事》(A MURDER IS ANNOUNCED),则被评为阿加莎实力名作前三。该剧讲述的是在英国奇平克莱格霍恩镇,惊现一则谋杀启事,称当天下午六点半,在小围场会发生一场谋杀。是谁发布了这惊人的消息?六点半钟声响起,灯忽然熄灭。人们在黑暗中尖叫着,颤抖着,等待着。不知面对的是骗局,还是真实……
有戏迷评论,阿加莎创造的“英式谋杀案”,其魅力在于“没有暴力血腥,没有惊悚恐怖,用破案的过程揭示人性,用人性的真相揭示谜底”。下周,武汉观众将可走进剧场,共同寻迹“破案”,感受这部阿加莎推理剧的经典魅力。
就要痛快玩!西方魔幻经典巨作《魔法王座》等级来战!
全新 UI 界面,内含多种玩法
全新 UI 界面,功能模块重新划分
兼容性强,低门槛融入下级SDK
全新版本,功能自定义、开放式...
登录注册、充值、防沉迷...等
需求定制,打造不一样的游戏体验
变现模式多样(订单、礼物、招商加盟)
自适应所有终端机型,引流更方便
在线点单陪玩,语音聊天室...等
一站式管理陪玩技师/订单/玩家数据...
私信、支持文字、图片、短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