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科幻能否取代神话,或者作为新神的高科技能不能取代旧神?

更新时间: 2025-07-27 14:31:59

阅读人数: 510

本文主题: 神话故事和科幻故事的区别

拿到《灵魂漫长而黑暗的茶点时间》当天,在博物馆和一位老画家聊了聊艺术。他和他父亲的山水画正在那个博物馆展出。他的父亲也是画家,曾师从潘天寿,后来回四川开创了国画新式教育体系,1977年去世的时候73岁。今年70岁的老先生说,越接近父亲去世的年纪,越常回忆起他晚年的艺术理念和教诲,年轻时没有参透的道理在经年累月的艺术实践中常想常新,“他说画山水时要把整个大自然设为一,就是当成一个整体、一个体系加以表现,一切的矛盾都是这个一之内的矛盾,包括画面里的每一个山头、每一棵树、每一个人物。”怕我没听明白,画家指着爱车打了一个比方,他说应该把一辆汽车当一辆汽车来看,而不是拆解成引擎、玻璃、车灯、后视镜、轮胎来加以理解。

不好意思,当时我就一个走神联想到了包里这本小说的前一本《全能侦探社》。

老画家把整个世界设为一的创作方法,跟道格拉斯·亚当斯笔下的私家侦探德克·简特利不谋而合——德克自创了名为“整体论”的破案方法,将整个世界设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通过调查万物之间本质性的相互联系来破案。这种方法对于东方人来说当然并不陌生,国画、中医,深究下去,背后无不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可惜没有一个中国的作家能够像道格拉斯·亚当斯一样把这种整体观诠释得如此天马行空。

在《银河搭车客指南》系列里,我们已经跟随道格拉斯·亚当斯的妙笔去到了世界尽头,探寻了生命、宇宙和一切的答案。在《全能侦探社》里,又上天入地,拜访了濒危物种、柯勒律治和巴赫,亲见了德克·简特利的整体论是如何无厘头又充满想象力,最后还总能歪打正着。然后终于等来了写德克·简特利的第二部小说《灵魂漫长而黑暗的茶点时间》。

德克·简特利还是过得那么落魄,全能侦探社唯一的雇员终于不能忍受他拖欠工资而另谋高就,旧冰箱邋遢恶臭得连清洁工都不敢打开一窥究竟,但是他继续热忱地相信宇宙中的每一个粒子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所有其他粒子,世界上每一件事物都与所有其他事物相互关联。中国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有可能干扰大西洋飓风的轨迹,所以他完全可以随机挑选一个人(或者一个桌子腿)加以拷问,解答他内心的某个疑问,完全可以在迷路之后在路上随便找一辆车跟随,迂回地抵达他想要抵达的任意地方。好吧,听起来是不是头头是道无可辩驳?

——阿特伍德曾探讨过神话(宗教故事)和科幻的关系。《在其他的世界: 科幻小说与人类想象》里,她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当人们不能通过宗教故事来满足,就产生了新的信仰,科学。然后新的幻想故事诞生了。

作为一个自称“激进的无神论者”和高科技产品的拥趸,很难想象道格拉斯·亚当斯真的对旧神心怀悲悯。在这本小说里,与其说他是哀悼北欧众神的没落,不如说是吐槽人类的不负责任和社会机制的繁冗,在需要的时候创造神祇,在不需要的时候将精神寄托的造物当旧冰箱一样地抛弃,而社会机制对于无家可归、背井离乡者,总是僵硬刻板、缺乏关怀,导致他们成为被异化、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下场还不如一个被淘汰的旧冰箱!

要是让道格拉斯·亚当斯做选择,不用说他都是和新神站在同一阵营,这位互联网公司首席幻想家是如此迷恋科技制品,《全能侦探社》《灵魂漫长而黑暗的茶点时间》篇首总会标示出自己录入和排版使用的机器是什么(当然是苹果电脑啦,他经常标榜自己是英国第一个购买苹果麦金塔电脑的人),他曾经对朋友抱怨:“我一直在说电子小说会如何到来,它们将如何重要,忽然之间斯蒂芬·金就出版了一本。我觉得自己傻透了,应该是我才对。”

可是,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稍不注意就会被落下。事实上《灵魂漫长而黑暗的茶点时间》里很多情节驱动因素在现实中都已经得到了解决,仅仅需要一个智能手机:

凯特·谢克特再不用为没法在家里点餐买到送货上门的披萨而抓狂,她也不必因转账而给托尔留下手写地址;

困扰德克·简特利的找路问题可以轻而易举用手机导航来解决,不用随便选个看似有主意的前车进行跟随,半夜想找个能买烟的便利店也非常方便,不会再误入夜晚的国王十字车站。

——幸而道格拉斯·亚当斯吸引人的地方并不在于情节,而是随处可见的英式吐槽,那些吐槽在他去世十多年后的今天也足以让人忍俊不禁:

去年的这个季节,曾漂洋过海给道格拉斯·亚当斯带去了一支笔。在海格特墓园里很容易就找到了他,因为别人的墓碑前顶多插鲜花,而他的墓碑前插满了笔,还有写着42的牌子和更重要的,毛巾。

如果道格拉斯·亚当斯在地下有知,肯定已经认识到,相比他所信奉新神,文学的慰藉更为久长。他去世不到20年,其热衷的高科技就已经被时代的车轮抛得无影无踪,但是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还记得毛巾的重要性,记得生命、宇宙和一切的答案。

科幻能否取代神话,或者作为新神的高科技能不能取代旧神?

龙脉常歌:一个不亚于去月球的动人故事一份在星空神话下克制的爱

龙脉常歌:一个不亚于去月球的动人故事 一份在星空神话下克制的爱

《龙脉常歌》是一部带有中国文化色彩的太空歌剧。它不仅讲述了一个尽管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但却仍能感动玩家的故事,还塑造了一个庞大的宇宙神话世界观,将古代神话、宇宙战争、爱情故事这三点完整地融入一体。本作具有OPUS系列最大的体量,拥有8至10小时的一周目流程。以个人的角度,在今年发售的这些游戏中,《龙脉常歌》将是最佳剧情、最佳叙事的有力竞争者。

《龙脉常歌》的故事取自皇天和后土的爱情故事,游戏融入了“山海经”、“中国风水”架构了中国神话特色的星空科幻。故事发生在遥远的太阳系“群山”,名为烛龙的恒星火焰熄灭后,其冰蓝的魂魄化作“汜”——一种蓝色矿脉晶体,也就是游戏中所称的“龙脉”。

《雪心赋正解》中提及“龙者,山之行度,起伏转折,变化多端,有似于龙,故以龙明之”。“龙脉”是用于表示山脉走向、起伏、变化从而推断出地理位置好坏的概念。游戏中的“龙脉”是关于星空的定位,以“龙鸣”为线索,将中国风水山脉的文化融入了宇宙和星空。

而在这个美丽的背景下,年少的勘探家李莫和失声的女巫艾妲踏上了寻找龙脉的冒险。

游戏中有着不少玩法,你除了可以在浩瀚的星空中自由行驶,还会在一次次飞船旅行途中遇到随机事件,这些事件中会出现不同的选择,你需要通过“掷点数”来决定选择的触发是否有效,或者也可以选择保守,这通常意味着资源获取的博弈。

游戏中还包含着一些简单的小解谜设计,例如侦探龙脉位置时,玩家需要操作艾坦聆听龙脉的声音,转换到现实世界,玩家需要移动视角看向周围的光点,如果它是该龙脉的声音则会出现明显的提示音。在探索龙脉内部时,玩家需要操作李莫完成对声音的调制,转换到现实世界,玩家需要通过按键控制线条的长短和位置,当长度和位置都满足要求时,龙脉的声音会被放大,进而完成该阶段解谜。

此外,游戏中还有船只改造、资源管理等玩法,让玩家能在剧情之外体验更丰富的星空旅行。

三、不亚于《去月球》般的剧情设计

游戏的剧情具有明显的阶段感,前两章节奏较慢,三四章的节奏慢热,第五章实现闪光。这种节奏不禁让人联想到同样讲述“时空”故事的《去月球》,这种叙事将一切的情感赌注押在结局,在前期使用相当的铺垫和明确的线索将玩家情感引向最后。

与《去月球》直接大胆的爱情描写不同,《龙脉常歌》对情感的描写十分克制,仿佛在辽阔的星空中,这份情感就像转瞬即逝的光一样微不足道。但它的动人之处又在于:正是小心翼翼的克制,让这份情感在爆发的时刻如此令人动容。李莫与艾妲在冒险中不断各自成长,这份成长离不开与彼此命运的交织。

艾妲拉姆令人心碎的花语中,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必定是个悲剧。优秀的悲剧,不在于单纯地毁灭美好给人看,而是为这份毁灭赋予情理性的正名,它或是对社会的针砭,或是对真理的呼引。在《龙脉常歌》里,这份情理性来源于艾妲心中“为谁而歌”的答案。

工业遗存与科幻产业在这里同频共振

本报记者 | 付朝欢 张洽棠 杜壮

6月5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北京新发现”入境游十大主题线路。其中,“未来传统·城市焕新之旅”路线推荐“前往石景山区首钢园,探索工业遗存与冬奥场馆、沉浸式科幻与科技体验”。

石景山区是首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十四五”期间,石景山区地区生产总值在2022年跃上千亿元台阶,2024年达到1312.9亿元,占全市比重成功恢复至首钢搬迁之前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石景山区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4%,高于全市13.2个百分点。

在这里,百年工业遗存与科幻产业同频共振。6月20日,本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来到石景山区首钢园,探访其作为北京市科幻产业“一核多点”布局核心引擎的探索与实践。

高炉是炼铁工艺的核心生产设施。始建于1919年的一高炉是首钢的“功勋炉”,享有“三高”荣誉:百炼高温、百米高度、百年高炉。

如今,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结构和外部工业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这里摇身一变为“SoReal科幻乐园”。乐园负责人说:“‘科技创新+工业遗存’能够打造独一无二的科技文旅消费新场景。”

经过五年的改造,乐园于2024年春天对公众开放。但乐园改造并非易事,曾面临诸多挑战。由于一高炉属于工业构筑物而非传统建筑,缺乏土地证等必要文件,在审批和政策层面都无先例可循。石景山区副区长于杰表示,“SoReal科幻乐园”是全国首创的工业建构筑物“企业作承诺、政府强监管、失信有惩戒”审批流程的生动实践,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探索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炉体内部采取未来科技设计元素,广泛布局AI、边缘计算、AR、VR、MR、5G-A、全息影像等前沿科技。游客可以乘坐“齐天号”星舰漫游太空,还可以化身青龙、朱雀等角色在“西游降魔”剧情中沉浸式感受中国神话故事。炉芯则变成了咖啡馆,内壁上若隐若现的炉渣承载着百年工业记忆。

“SoReal科幻乐园”只是石景山区发展科幻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石景山区科幻产业加速崛起,集聚当红齐天、元客方舟等产业链上下游科幻企业和机构230余家,2024年科幻产业实现收入153亿元,企业数量及产业收入均占全市近1/3,科幻企业数量和产值较2020年增长超5倍。

石景山区科幻产业集群成势创新发展,离不开政策引领、技术创新、场景示范等产业促进体系的有力支撑。据了解,石景山区政府率先发布全国首个科幻产业专项政策“科幻16条”,设立科幻产业基金,并落地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同时,连续五年承办中国科幻大会,会议会展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

在首钢园北区,有一栋楼聚齐了科幻全产业链的代表企业。楼内工作人员介绍说,聚集在这里的企业可以完整支持科幻电影拍摄的各个环节。

这便是在2021年中国科幻大会上宣布成立的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现已聚集了诺亦腾、WANOS全景声、蓝博天启、亦心科技等138家硬科幻创作和硬科技创新企业。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孙世诚介绍说,科幻作家王晋康和刘慈欣的办公室就在中心二层。楼内还有10个围绕“科技+文化”公共服务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基础孵化平台和数字化新基建。

动作捕捉是科幻大片的标配技术。中心入驻企业诺亦腾凭借自主研发的3D运动测量与动作捕捉技术,服务众多国内外影视大作。现场,记者看到一位工作人员身着动捕装备做动作,两侧屏幕上,正在湖广会馆戏楼表演的武生和5款不同型号的人形机器人同步复现工作人员的动作。诺亦腾董事长兼CEO刘昊扬介绍,诺亦腾动捕技术已实现自主可控、高精度、全场景适用。

全景声技术是继单声道、立体声、环绕声之后的第四代音频技术,能够为观影者带来更强的空间感和沉浸感。作为创新中心最早入驻的企业之一,WANOS全景声涵盖了从全景声制作、编码、传输、解码到渲染的一整套核心技术,曾服务《哪吒2》等多部影片的全景声版本声音制作。WANOS全景声创始人兼CEO潘兴德告诉记者,目前全国WANOS全景声影厅已达到400家。

此外,作品的呈现方式也直接影响观影体验。蓝博天启的微距背投、NOLO的VR头显设备等,给新型显示领域带来了新突破,为科幻影视作品提供了多维展示平台。

观察人士指出,在同一园区内,上下游企业协同,可把单项技术应用发展得更好。比如,数字人既需要动捕、渲染等技术协同制作内容,也需要显示设备和终端实现更好视觉体验。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把先进科技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体系。

科幻产业是科技赋能文化、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领域、新赛道。在我国科幻产业版图上,北京市科幻游戏、科幻影视领域发展最为突出,行业规模均居全国首位。截至2024年,北京市已落地780余家科幻企业,总营收约480亿元。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围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培育,推动以科幻产业为牵引的科技文化融合创新发展,持续推进“一核多点”科幻产业发展布局建设,已初步形成以石景山科幻产业集聚区为核心,海淀、朝阳、通州、大兴、怀柔等多点差异化发展的态势。其中,海淀区的科幻游戏产业集聚较为明显,朝阳区的科幻电影产业发展较为突出。

据介绍,下一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持续推动前沿技术创新运用,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培塑全国文化科技融合新范式。

一是建设新高地。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建设中关村特色产业园,打造一批文化科技类标杆示范园区。以首钢园为例,将突出发展科幻、元宇宙、游戏、电竞、虚拟现实等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

三是探索新机制。加强文化与科技领域协同联动,共同支持一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建设。鼓励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北京市文化产业园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加强科技成果对接和转化落地。

标签: 神话 游戏 科幻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