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私人历史(豆瓣)

更新时间: 2025-07-28 13:11:16

阅读人数: 254

本文主题: 纪实类的书

这是一部20万字的纪实性小说。作者三姐妹出身于一个著名的工商业家族。书中以大量的篇幅描述了这个大家族的起家、发展过程。三姐妹以自述的形式,从富家出身知识女性的视角,描绘了各自亲身经历的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她们各自心灵上的挣扎与奋争。其中有解放初期东北火热的经济建设、50年代清华园里的抗美援朝和整风反右运动、家庭和个人在“五反”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的冲击和迫害、改革开放以后她们面临的新机遇。这部“私人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半个多世纪的时代缩影。

私人历史(豆瓣)

血腥档案(豆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文学传递女性之声,我们邂逅“女性文学图书馆”

10000册图书、41种文学作品……3月4日,位于东平路9号的“女性文学图书馆”面向公众开启。上午十一点开门之前,这里就引来热情的读者在门口排队。

从这一天到3月10日,为庆祝国际妇女节,上海Aesop伊索东平路店撤走了店内货架上的产品,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由女性创作或与女性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每位读者都可免费领取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

活动宣传册。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罗昕拍摄。

走进店内,琳琅满目的书籍扑面而来。林白的《北流》、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怪诞故事集》、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的《成为一颗星:宇航学员日记》、维斯拉瓦·辛波斯卡的《我曾这样寂寞生活》、上野千鹤子的《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巴黎评论》编辑部的《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等等,41种文学书分为“国内小说”“海外小说”“传记”“诗歌、随笔”“社科人文”“纪实、访谈”几大类,吸引了一波又一波读者。目光所及,十位读者里大约也有一至两位的男性读者。   

“有上野千鹤子呢!”“我想看《秋园》很久了。”“这里有好几本诺奖得主的书。”……在流动的人群中,不少读者与同伴轻声交流着。

书柜上的每一本书都已去掉塑封,任由读者取下、翻阅,不断有店员前来补货。有人拿着手机查起了豆瓣,有人干脆站着读完了十几页,在通往最后登记的长队里,不少人已用书籍取代了手机,也有“纠结的人”一口气拿了好几本,直到最后一刻才决定了要带回哪一本。

记者领了一本《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为支持上海当地的独立书店,此次店内的10000册图书皆全价购于远方书屋、乐开书店、梯书店以及半层书店,每种书目皆有大约三百本,读者领完即止。为支持作家以及多元女性主题的讨论,新天地店也将在活动期间同时展出部分推荐书目。

而3月5日,三位领读人一一作家于是、张怡微以及艺术评论家兼策展人沈奇岚还将在线下读书活动中与读者分享她们的观点与故事,探讨如何从当代女性视觉出发,审视世界和自我。两场主题分别为“成为自己—当女性开始书写”和“有且仅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的命运”。

“图书馆是让人充满幸福感的地方!真高兴大家重新被读书的快乐点燃。”沈奇岚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特别开心参与了这个项目,“文学意味着,生命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得以表达。在女性文学图书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女性的世界,被看见,被理解。我们在一起。” 

第一场: 成为自己——当女性开始书写

3月5日 14:00-14:45

第二场:有且仅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的命运

3月5日 16:00-16:45

【“女性文学图书馆”活动书单】

于是 林晓桦《有且仅有》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怪诞故事集》

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激情耗尽》

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成为一颗星:宇航学员日记》

林德尔·戈登《破局者:改变世界的五位女作家》

娜塔莎·沃丁《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安妮·埃尔诺《一个女人的故事》

拟泥nini《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

简·赫斯菲尔德《十扇窗: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

维斯拉瓦·辛波斯卡《我曾这样寂寞生活》

露易丝·格丽克《月光的合金:露易丝·格丽克诗集》

上野千鹤子《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孟悦 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

莫娜·肖莱《女巫:不可战胜的女性》

玛丽·比尔德《女性与权力:一份宣言》

贾晋华《唐代女道士的生命之旅》

伦迪·班克罗夫特《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

维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

杰弗里·罗森《金斯伯格访谈录》

伯娜丁·埃瓦里斯托《女孩,女人,其他》

标签: 现代 道士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