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类型界定网络直播平台刑事风险
网络直播平台的活动与网络安全密切相关,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网络直播平台的活动越发多元化,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网络犯罪,对其进行法律规制正是当下重要任务。当然,实务当中也存在一些分歧,特别是对技术中立是否构成犯罪存在较多争议。笔者认为,应基于对网络直播平台及其行为的全面认识,探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刑事风险。
网络直播平台推广活动中可能产生的刑事风险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平台自身行为产生的刑事风险,另一类是网络直播行为产生的风险。根据是否提供直播内容,可将网络直播平台分为两种:一种是技术中立型,即网络直播平台只为网络直播提供技术服务,而自身并不运营直播内容;另一种是技术内容综合型,即网络直播平台既为网络直播提供技术服务,同时,也通过自身的平台进行网络直播。
技术中立型网络直播平台可能面临的刑事风险。平台自身行为产生的刑事风险。这类风险主要是平台收集个人信息所产生的刑事风险。平台有保护所收集信息安全的义务,应当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用户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等情形的发生。网络直播平台对用户信息的收集应当坚持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应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此外,对收集的用户信息应当严格保密,不得把个人信息用于公司提供服务之外的目的,不得擅自向第三方泄露、提供或允许第三方使用。否则,可能会因为违反信息保护义务而面临以下刑事风险:第一,如果网络直播平台擅自将所收集用户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或者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提供合理的安全保障,放任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或被窃取,有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第二,如果平台明知第三方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仍然出售或者提供给第三方的,则成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相关犯罪(如诈骗罪)的想象竞合,应择一重罪论处。
与第三方网站链接时的刑事风险。网络直播平台在商业推广活动中可能会与其他网站等进行链接。用户从网络直播平台点击链接后将离开该平台转而访问其他网站等。此时,链接的安全性也是网络直播平台的刑事风险之一。因为链接是由网络直播平台提供的,基于公平承担义务的原理,网络直播平台应当承担初步安全的义务。即保证用户初次点击链接后进入的是合法的网页,点击链接不能使用户在网络直播平台的个人信息被窃取,不会直接进入虚假的页面窗口。对于进入链接以后需要再次注册用户个人信息的,或者再次连接到其他非法网站的,网络直播平台则不需要对此负责。
来自网络主播的刑事风险。由于网络直播平台给网络主播提供技术支持,因此,负有对网络主播直播行为合法性审查的义务。如果网络主播的行为涉嫌犯罪,网络直播平台未尽到相应的义务,也会面临相应的刑事风险。第一,事先的告知和审查义务。事前的告知和审查义务,是指网络直播平台应当根据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将网络主播应当遵守的法律规范在直播前进行告知,特别是通过显著的方式提示容易构成犯罪的一些直播行为,如销售伪劣、侵权产品,散播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言论,直播侮辱、诽谤他人,等等。并且根据国家的要求,对于直播带货等商业性直播行为,应当进行必要的形式审查,比如,查看主播提交的产品的检验证明、合格证明等。第二,事中的技术和制度保障义务。该义务要求在直播过程中,网络直播平台应当通过行业通行的技术手段对直播中出现的涉嫌犯罪行为进行检测,保障直播内容、弹幕信息等合乎刑法规定。对于发现的涉嫌犯罪的信息应当采用紧急技术措施及时制止,并留存相关证据。第三,事后的通知和止损义务。事后的通知和止损义务主要针对已经出现的涉嫌犯罪的直播内容,或者监管部门发现后责令网络直播平台改正的,应当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明确的规定,在平台技术能力范围内及时改正并报告;已经造成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应当积极配合国家监管部门及时止损,降低影响。
技术内容综合型网络直播平台可能面临的刑事风险。由于既为网络直播提供技术服务,也通过自身平台进行网络直播,与技术中立型网络直播平台相比,平台自身行为产生的刑事风险基本一致,两者的区别在于来自网络主播的刑事风险不同。对于网络主播涉嫌犯罪的直播内容,技术中立型网络直播平台只需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即可;对于技术内容综合型网络直播平台而言,需要分类处理:如果是非平台自身的直播内容,两种平台的注意义务相同,但如果是平台自身组织的直播内容,技术内容综合型网络直播平台将承担更重的义务,因为此时平台和网络主播是同一责任主体,网络主播的犯罪行为同样也是平台的犯罪行为。换言之,技术内容综合型网络直播平台不仅承担注意义务,还要注意刑法的禁止性规范,凡是平台网络主播涉嫌的犯罪,都可视为平台的犯罪。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判断直播内容属于平台自身还是网络主播。一般情形下以网络主播和平台是否具有劳动关系,直播内容是否受平台指挥、直接影响为标准,从两者的主体和工作内容方面即可判断。即便网络直播平台和网络主播不存在劳动关系,但平台对传播的信息进行编辑、修改或注释、提示等,此时,应当将平台认定为内容提供者。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电商直播的直播类型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电商迎来了新发展—直播。如今,直播带货已经成为电商行业的标配,不仅仅是品牌商,就连金融、医美等行业也加入其中。那么电商直播又有哪些直播类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店铺直播,顾名思义,就是商家在自家的线下店铺中直播。
与之前的录播视频相比,直播更具互动性,产品展示更全。通过直播,商家不仅可以获得更多流量,而且还能在互动中增强粉丝对店铺的信任感。在直播中,商家可以将商品展示得更加全面,也可以按照用户的要求来讲述产品的基本信息、小技巧等有价值的信息。
总的来说,直播能够有效帮助线下零售商家实现线上化,还可以提高转化率。
品牌直播,主要是各个品牌商在直播平台中的直播。
品牌商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而直播能够为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添砖加瓦。通过直播,品牌商既能更好地引流,也能提高销量,发展更多粉丝,并降低营销成本。同时,品牌直播也是品牌商与粉丝“联络感情”的好工具,毕竟直播间福利更多。
总而言之,直播是品牌商不可或缺的营销工具。
除了商家直播之外,还有不少主播也会在不同的直播平台中做直播带货,比如头部主播李佳琦、薇娅、罗有浩等,也还有不少中小主播在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来带货。中小主播主要是以低价和性价比高的产品为主,头部主播的供应链资源众多,带货产品自然也就多样化。
直播电商的三种模式是哪些?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8日 09:06:44
直播是今年的风口行业,很多商家也在赶着这个直播的流量红利去做直播电商。那么大家再做直播电商之前,首先要了解清楚直播电商的三种模式是哪些,才能更好的去做直播电商的安排。
电商直播模式主要是在电商平台中,直接镶嵌直播功能。例如我们常见的淘宝和京东直播等,这些采用的都是直接在平台中内嵌的直播功能,也就是把直播作为电商平台的附属品存在。这种模式的特点主要是,利用电商平台的流量带动直播流量,等直播平台拥有充足的固定流量之后,再利用直播流量反哺电商。
短视频直播模式主要就是在短视屏平台中出现,借助商品的链接去跟电商平台建立联系。比如我们常见的抖音直播、快手直播,其实这种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其短视频的平台去做直播的孵化,用户观看短视频的时候可以直接观看直播,点击视频中展示的商品购买。这种模式的特点也很明显,大部分专业直播平台的利益来源还是以吸引粉丝为主播打赏为主。
最后一种直播电商模式,就是直接是以直播为主打的内容电商平台,这一类的模式才是真正的直播电商模式。目前直播电商中应用的比较多的,主要是应用在美妆行业和跨境行业上,通过直播的方式来现场展示商品,解决用户的疑问,直接促成交易。
以上就是直播电商的三种模式的相关内容了,确定清楚商城的模式之后,大家可以再去结合实际情况,去选择合适的电商开发商,去做电商平台的搭建 。
相关资讯
直播间管理
3、 公会团长应督促中国e直播带货完成直播要求,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直播陪跑服务。 4、公会团长旗下直播带货员遵守中国e直播带货直播平台颁布的公约/规则/协议等。 5、公会团长不得在挖掘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