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预计明年发布折叠手机,折叠屏板块迎增长期
#苹果折叠手机预计明年上市#【#苹果或明年发布折叠手机#,有望带动明年全球折叠手机销量增37%】3月26日,折叠屏板块飘红,有消息称预计苹果明年将上市折叠屏手机。调研机构预测,苹果折叠屏手机明年上市,有望带动明年全球折叠屏手机销量增长约37%。截至13点22分,*ST合泰(002217.SZ)等涨5.09%,宜安科技(300328.SZ)、金太阳(300606.SZ)、智动力(300686.SZ)、维信诺(002387.SZ)、国风新材(000859.SZ)、欧莱新材(688530.SH)、德龙激光(688170.SH)等涨超2%,蓝思科技(300433.SZ)、信濠光电(301051.SZ)、福蓉科技(603327.SH)等涨超1%。(第一财经,泽塔)

搭子还是截胡?苹果折叠屏倒计时,国产手机厂商急抢果粉
(图片来源:vivo官网截图)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晓 北京报道
折叠屏现下依然是国产手机厂商们在高端市场与苹果较量的重要筹码。
对外发布了售价6999元起的新一代大折叠手机X Fold5,小米和荣耀紧接着也将分别发布自己的小折叠手机MIX Flip2和大折叠手机MagicV5。而早在二三月间,OPPO和华为已相继发布了大折叠手机FindN5和阔折叠屏手机PuraX。
在国内手机厂商纷纷发布新机的同时,市场增速正日趋放缓,近日产业链还传出苹果折叠屏手机可能在明年秋天面世的消息,这除了意味着折叠屏手机市场将更加热闹外,也意味着无论是要“截胡”苹果手机用户,还是做苹果生态的“搭子”,厂商们意图转化苹果用户的脚步必须加快了。
折叠屏手机的普及,离不开工业设计、电池、屏幕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突破,也离不开成本和价格的持续降低。
轻薄一直是折叠屏手机的重要卖点。以vivo新发布的 X Fold5为例,其搭载骁龙8Gen 3芯片,8.03英寸主屏,但机身最低仅重217克,据vivo介绍,这个数字轻过当下所有大折叠和主流直板旗舰。但在轻薄的同时,它还成为全球首款“三防”折叠屏手机:IPX9+防水能力、IP5X防尘能力和-30℃电池正常供电。
随着技术突破等带来的成本下降,折叠屏手机的价格也越发接地气。依然以vivo新发的大折叠手机为例,据记者了解,X Fold5的最低售价为6999元,与上一代手机保持一致,但它不再设置Pro款,而X Fold3 Pro的最低售价为9999元。作为参照,其更上一代 X Fold 2的起售价为8999元。vivo产品经理韩伯啸还在社交平台表示,vivo X Fold5这一代 “仅此一杯,别无分号”。
伴随着折叠屏手机越来越卷,它近年来一直是进入存量竞争的中难得的增长引擎。但IDC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第四季度,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到250万台,在连续9个季度的高速增长之后,首次同比下降9.6%,预计2025年折叠屏手机将进入“小年”。
有产业链人士在跟《华夏时报》记者交流时透露,据其了解,今年不少对折叠屏产线进行了调整,降低出货目标。Omdia移动首席分析师李泽刚也告诉记者,目前几家国产手机厂商把折叠屏手机节奏放得很慢,有些厂家已经取消小折叠产品的计划,“今年折叠屏市场没有好的预期,基本会是持平状态。”而据记者观察,相较Fold3和Fold2分别在去年3月和2023年4月发布,vivoX Fold5的面世已相对晚了两个月左右。
对于市场增速下降的原因,IDC报告指出,虽然在轻薄、续航、影像、折痕等方面不断进步,但价格、质量、内部空间等先天劣势使得折叠屏手机在使用场景和消费人群上难有更大突破和吸引力。不过IDC数据也披露了一个好消息,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到284万台,同比增长53.1%,市场有所回暖。
但这远未回到前几年的高增速时期。来看IDC的一组数据对比:2024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917万台,同比增长30.8%,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00.7万台,但同比增长达114.5%,2022年增速是118%。
折叠屏是手机厂商进军高端市场的重要方向。但在他们集体攻打高端市场的路上,有一个令他们又爱又恨的老对手,那就是苹果。
苹果一直是国内手机厂商们的公开对标对象。但无论是小米、荣耀喊出的学习苹果,还是OPPO的截胡苹果,此前这些口号透露出的信号大都是双方保持着一定距离的追赶和竞争。而有意思的是,vivo在6月25日却提出要做苹果的“搭子”。
据vivo方面介绍,在生态协同方面,X Fold5新增Mac镜像扩展屏、Mac任务接力和键鼠协同功能,不仅能将折叠大屏变身为Mac的扩展显示屏,还可在手机与Mac电脑之间实现电话流转、短信验证码快速填充等功能。此外,X Fold5还能通过便捷热点、反向充电功能为iPhone提供支持。据记者了解,X Fold5还是首款打通Apple Watch实现跨生态手表连接的安卓手机,并与AirPods、iPhone等跨生态硬件实现配对。
但主动拥抱苹果生态的背后,vivo的用意也同在转化苹果用户。不只折叠屏手机所处的价格带与苹果用户精准重合,李泽刚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在高端机市场,国产手机厂商唯一的增量就是切掉苹果的部分用户,所以在生态切换、体验的便利性等方面,大家都有考量,“高端市场基本上只有苹果可以转化了,安卓内部的转化不太可能。”
据Canalys报告,2025年Q1,中国市场高端机份额(600美元以上)苹果依然位居第一,占据43%的份额,但同比下降9%,华为占据38%的份额,同比上涨69%。
不过一直坐视高端机市场变化的苹果也终于要有所行动。
除了主动调整价格以满足国补门槛,例如iPhone 16 Pro降至5999元外,近日,以跟踪苹果知名的分析师郭明錤透露,富士康预计将于今年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正式开始生产苹果的折叠屏iPhone,该设备计划于2026年秋季与iPhone 18系列一同正式发布。
但郭明錤也表示,iPhone折叠屏手机目前仍有不少零组件的完整规格尚未定案,包括市场关注的轴承,不过确定三星显示预计将建置每年约700万-800万片折叠屏产能供应折叠iPhone所用。他同时强调,在正式进入生产阶段之前,苹果的计划“仍可能发生变化”。
李泽刚对本报记者表示,可以肯定的是,苹果折叠屏手机的定价会很贵,但明年苹果发布折叠屏预计会带来市场绝对增量,他预计,从供应链看苹果单机规划量并不小,大概有七八百万台。而作为对比,他预计今年国内市场折叠屏出货大约在1700万台,其中三星占到600万台左右,国产手机总量合计大概在一千万台。
随着苹果折叠屏手机进入倒计时,国产手机们抢夺苹果用户的计划要抓紧了。
苹果折叠屏,这次真要来了
从2019年开始,苹果计划生产折叠屏手机的消息就开始在市场上流传。
2019年5月30日,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苹果一项可折叠屏幕专利,该专利描述了一种柔性显示屏和保护层的设计,适用于iPhone或其他设备。同时,有观点认为,苹果最早可能在2020年底或2021年初推出可折叠屏手机。
之后的6年时间里,苹果折叠屏的有关消息时有出现,但量产时间表依然不明。
比如,2020年底,有报道称苹果将折叠屏部件样品送往富士康进行测试,包括超过10万次的折叠测试,并通过了组装质量控制检查。同期,供应链消息称苹果已启动折叠屏iPhone的研发,但进展缓慢,主要因技术难题(如铰链耐用性、屏幕折痕等)。
2021年,苹果曾探索两种折叠形态:类似微软Surface Duo的双屏连接设计,以及三星Galaxy Z Flip的翻盖式小折叠方案,但均未进入量产阶段。此后数年,苹果持续申请多项折叠屏专利,包括双螺旋铰链、碳纤维支架、UTG超薄玻璃等,并与三星合作优化屏幕技术。
而在此期间,包括华为、小米、三星等几乎所有的主流安卓手机厂商,都发布了一代又一代折叠屏手机,并已成为直板机之外的主流手机产品。
直到2025年6月,苹果折叠屏手机终于迎来了明确的量产进展。
苹果供应商鸿海精密(富士康)预计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初正式开始生产“折叠屏iPhone”。
不过,许多组件规格(包括备受市场关注的铰链轴承)尚未最终确定。目前已经确定的一个部件是,该设备的可折叠显示屏,这将由三星负责提供。目前,三星计划明年为这款设备生产700万至800万块可折叠面板。
郭明錤还指出,最近市场传闻称苹果已订购1500-2000万部“折叠屏iPhone”,但根据其基于对多个组件的了解,“这一数量可能反映了产品2-3年生命周期内的累积需求,而不仅仅是2026年”。
“这表明,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投入批量生产的苹果折叠屏iPhone,可能会在2027年和2028年每年出货数百万部。”郭明錤补充称。
而在手机折叠形态上,苹果的首款折叠设备将采用类似书本的“左右对开”设计,而非上下翻折的“小折叠”形态。
折叠时外屏约5.5英寸,展开后内屏7.8英寸,采用类似三星Galaxy Fold的对折设计,展开后厚度仅4.5毫米,折叠后9-9.5毫米。屏幕由三星显示独家供应,采用UTG超薄玻璃(透光率超90%),并应用苹果专利的“动态张力系统”和填充聚合物技术,实现“几乎无折痕”效果。
折叠屏的核心零部件铰链创新上,苹果的专利显示采用“双螺旋铰链”和反向转轴设计,减少应力集中,提升耐用性。混合钛合金与碳纤维材料,支持20万次弯折测试,结合液态金属和自研零感折痕技术,折痕深度控制在0.1毫米级。
因结构限制,苹果大概率会取消Face ID,改用侧边集成Touch ID指纹识别。售价方面,苹果的折叠屏手机预计售价2000-2500美元(约1.44万-1.79万元人民币),是苹果史上最贵机型之一。
从各类零部件的性能参数来看,苹果的折叠屏手机与目前在售机型相比,基本没有太明显的优势。而从量产时间来看,苹果则已经落后市场太多。
市场调研机构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917万台,同比激增30.8%。其中,华为以51.29%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荣耀、vivo、三星、小米紧随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已连续第五年领跑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
过去五年间,尽管赛道玩家不断涌入、技术参数竞争白热化,华为仍保持年均50.3%的市占率。据行业消息,2025年以来华为折叠屏市场份额进一步攀升至73%,技术壁垒与生态建设持续扩大领先优势。
全球范围内来看,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折叠屏手机市场,贡献了全球出货量的一半以上。
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销量约为1600万台,相比2023年增长了2.9%。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为380万部,同比下降18%。华为在2024年第四季度超越三星,以31.2%的市场份额成为折叠屏手机市场的领导者。
所以,苹果的折叠屏手机面临的市场状况与AI几乎一致——落后于行业之后的战略防守。
自从 OpenAI的ChatGPT于2022年引起公众关注以来,科技公司一直在竞相使用生成人工智能来添加更多功能。
去年,苹果发布了Apple Intelligence,展示了它所谓的“为我们其他人打造的人工智能”。这项技术可以帮助总结文本、创建原始图像,并承诺检索最相关的数据。
但迄今为止,Apple Intelligence出现了一系列漏洞和延迟,而竞争对手仍在不断追赶。苹果通过与 OpenAI 合作,成功填补了产品线的空白,但其承诺的一些重大升级,例如全面改进的 Siri 语音助手,仍悬而未决。在6月份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几乎没有在Siri和AI上投入太多精力,而是专注于操作系统的设计改进。
同样,苹果的折叠屏手机也面临着类似尴尬处境。
在基本形态和硬件供应链都已经固定的情况下,苹果折叠屏想要在这种防守中突围,很大程度将取决于苹果能将折叠屏的软件体验做到何种程度。而后者,又与Apple Intelligence的成熟度息息相关。
如果Apple Intelligence迟迟难以完成优化,苹果折叠屏又做不到更惊艳的硬件突破,那消费者将很难为其折叠屏高昂的售价买单。(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 饶翔宇 编辑 | 钟毅)
相关资讯
苹果首款折叠屏手机或明年下半年发布
近日,有消息称苹果公司正在加紧研发其首款折叠屏手机,并计划在明年下半年正式发布。这一消息让许多果粉兴奋不已,纷纷表示期待这款新机的正式发布。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也意味着未来将......